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8章 《棋王》发表
  • 第18章 《棋王》发表

    作品:《1978合成系文豪

            提起这个时代的情诗,自然绕不过舒婷的这首《致橡树》,这首“国民级”爱情诗。

        但在情感压抑的年代,这首诗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引起的讨论,也多以批判为主。

        《鹭门日报》当时一整版一整版的批判,最为著名的争论,是《福闽文艺》所组织的将近两年的讨论。

        更残酷的是,老一派G命诗人,在当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1983年,全国诗歌评奖大赛的颁奖仪式,舒婷一上台就落了泪,“女人写诗怎么这么难!”

        而在这片舒婷不存在的时空,江弦暂时还没有将《致橡树》发表的想法。

        他还想再留留,时机还不够成熟。

        ......

        10月,团代会召开在即。

        《京城文艺》编辑部里一下变冷清不少,常能看着编辑们急匆匆斜着挎包,蹬上二八车来回奔波。

        此次团代会,许多来自全国的作家都会列席,其中不乏还没改正错误、仍是y派的,像是王濛,方之...

        他们都是早已成名的专业作家,而今尚未翻身,正是和他们约稿的大好时机。

        章德宁这段时间就在忙这个,她所看重的目标是王濛。

        “这就算是改完了吧周老师?”江弦问。

        “嗯,我看没什么问题了。”

        江弦和编委周燕如,一起完成了最后的改稿任务。

        周燕如收好《棋王》的稿子,这就没有江弦什么事了,最后的刊发工作由她安排。

        “老李,你看《棋王》还有什么问题。”

        李清泉花了一会儿时间,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点了头。

        “蛮好。”

        “那就安排刊发了,现在发第10期有点来不及,发第11期吧。”

        《京城文艺》是月刊,每月10号发刊,如今虽然还不到10号,但定稿、校对、排版、印刷、邮递也需要大约半个月的时间。

        李清泉想了想,“位置安排在第四条,把反映主流的文章放在前面。”

        这是李清泉的一手绝活,他极擅长把一颗明珠安排在杂刊上最适当的位置,既不使明珠蒙尘,也能降低刊物风险。

        “老周,还有件事要和你交代下。”李清泉又吩咐道:“我估摸着《棋王》的影响恐怕不小,配同期评论吧。”

        周燕如愣住。

        不是每条作品都有资格配同期评论的,配同期评论的小说,当然是当期杂刊极为看好的作品。

        “找谁写?”她问。

        李清泉沉思片刻。

        “王濛不是在京城么?就请他给《棋王》写一期批评吧。”

        ......

        11月的京城,气温已开始逐渐下降,空气也变得干燥,好些人的脸手已经爬满皲裂,有鼻炎的还顶着個红红的鼻头。

        “傅老师,来吃饭呐。”食堂里,张洁微笑着和自己的编辑傅用霖打声招呼。

        傅用霖回以笑容,“张老师,你气色不太好啊,是不是最近身体不大舒服。”

        张洁最近的状态确实不太好。

        她的感情生活极其复杂,并且她对文字有着近乎洁癖的完美主义。

        这段时间,生活与文学的双重压力,着实使她有些身心俱疲。

        “改稿子改的累。”

        “要不暂时休息一段时间,放空下大脑。”傅用霖很担忧张洁的状态,“对了,第11期的《京城文艺》出来了,待会儿我给你取一册,你权当休息,拿回去看看,或许有些文字还能给你带去些灵感、启发。”

        不好拒绝傅用霖的好意,张洁只得答应下来,吃过饭,取了册11期的《京城文艺》,回到305房间。

        先快速的浏览几篇,文章本身质量是不次的,但张洁却没看到什么新意、突破,《伤痕》显然已经影响到时代文学的走向,但对历史的描绘,似乎就停留在这一层面。

        出于对《京城文艺》的尊重,张洁还是打算将这一期内容看完。

        《棋王》,江弦。

        “咦?”

        看到作者名字,张洁眼前忽的一亮。

        是隔壁那位小弟的作品!

        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与江弦已然渐渐熟络,他时常来串门,她也很欣赏这个颇为风趣、直率的年轻人。

        不知他笔下的文字,又是怎么样的?

        秋意已浸染了整座招待所,窗外是金色琉璃瓦般的银杏黄。

        张洁伏在案前,除去翻页的动作,和脑袋轻微的晃动外,一动不动。

        一直将《棋王》的最后一行文字看完,坐在原地怅然回味许久,嘴角才露出抹淡然而满足的笑容。

        “早知他写的这般好,便早些跟他索来读了。”

        ......

        燕京大学,图书馆的暖气还未完全暖和起来,但却丝毫无法阻挡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就在今年,特殊时期关闭的外国小说阅览室重新被打开,允许普通专业学生本室阅览,但不可借出。

        梁左忿忿不平的踏进图书馆,军绿色挎包里,装着来自《京城文艺》的退稿及退稿信。

        他完全无法接受,他熬了几星期夜,呕心沥血赶的稿子,就这么轻易的被编辑部给毙掉了。

        恰巧,第11期的《京城文艺》刚刚送到,梁左直接借走,找一处角落坐下。

        他倒要看看,那些能登上《京城文艺》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水平?

        翻阅了两条,脸上浮现出不屑。

        刻意的跟随《伤痕》步伐,缺少人物性格的塑造、文化韵味的展示、生机勃勃的叙事、个性纷呈的语言...

        虽然他未必能做的更好,但在他眼中,这些小说算不得多上乘的作品。

        “《京城文艺》,不过尔尔。”梁左脸上泛起不屑。

        继续往后翻阅。

        《棋王》,江弦。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

        心浮气躁的他,莫名的被这一行粗俗的文字所吸引,心神也渐渐沉浸于故事中,就连外界的动静也忽略掉。

        “同学!同学!”

        管理员叫了两声,才让梁左回过神来,嘴上“哎”着,眼睛却舍不得离开杂刊上的文字。

        “闭馆了!”

        管理员催促,梁左不得已,只好将杂刊放回桌上,这个点已不再给办理借书,他只得等明天开馆后再来看。

        ......

        ......

        ......

    相关推荐: 我修真归来,只为守护家人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报系统 年代:拒绝拉帮套,我靠打猎发家 我的沪姐室友 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