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318章 大唐国师赴庆国
作品:《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推荐阅读:
规则类怪谈:4016
我满级天师,你让我进规则怪谈?
穿书女频,我就要选女魔头!
惊悚:服了,开局抽到种田系统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爹魔尊,娘圣主,我不啃老干嘛?
四合院:开局何大清要跑路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换源:
甘露殿内,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李璘看着司马懿那张写满了凝重的脸,又低头看了一眼密报上“被黑骑围困”这几个字,脸上的笑意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浓了。
哦?被抓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朕还以为你们这群不良人有多厉害呢,吹得神乎其神,结果刚进去没多久就让人给一锅端了?
不过……这个黑骑,听起来倒像那么回事。能把天猛星这种级别的家伙都给困住,看来陈萍萍手底下还是有点真东西的。
李璘心里非但没有半点愤怒,反而生出了一股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奋。
他把手里的绢帛随手扔到桌上,懒洋洋地往软榻上一靠,问司马懿:“具体说说,怎么回事?全被抓了?”
司马懿看着陛下这副悠闲的样子,心里直打鼓。
这可是不良人啊!是陛下手里最锋利的一把暗刀,现在刀折在了庆国,陛下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他不敢揣测圣意,只能躬身,捡起那份密报,将上面的内容详细复述了一遍。
“……根据天机星从外围传回的消息,天猛星、天哭星、天究星三人夜探监察院,似乎是天猛星在主楼被发现,触发了警报。随后,监察院内涌出大批精锐,名为‘黑骑’,将三人分割包围。天猛星发出了最高等级的撤退信号,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司马懿的声音越说越低,头也越埋越深。
“监察院现在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的其他兄弟根本无法靠近。天猛星他们……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李璘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嗤笑了一声,“司马懿,你跟了朕这么久,怎么还是这么没出息?”
司马懿吓得一哆嗦,连忙跪倒在地:“奴才该死!”
“起来吧。”李璘摆了摆手,“朕的人,就算是死,也得是朕亲自下令让他们去死。那个叫陈萍萍的瘸子,他还没这个资格。”
李璘坐直了身子,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这个庆帝,还有那个陈萍萍,胆子不小啊。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抓了朕的探子,是想跟朕示威?还是想把这些人当成筹码,跟朕讨价还价?
不管他们想干什么,这步棋,都走得太臭了。
在李璘看来,这事儿简单得很。
你抓了我的人,无非就两个结果。
要么,你把他们全杀了。那好,这等于直接向朕宣战。朕正好有了借口,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大军过去,把你那个小破国给平了。
要么,你把他们关起来,想跟朕谈判。那更好,你手里攥着一个烫手的山芋,主动权,可就完全到朕这边了。朕想让你什么时候放人,你就得什么时候放。
“陛下,是否要启动备用方案,让潜伏在京都的其他兄弟,强行营救?”司马懿小心翼翼地问道。
“营救?”李璘瞥了他一眼,像是看一个傻子,“为什么要营救?朕的人被抓了,朕还要偷偷摸摸地派人去救?那朕这个天帝的脸,往哪儿搁?”
笑话!朕是来玩游戏的,是来看戏的,不是来跟你玩这种躲猫猫的。
你敢抓我的人,我就要把这事儿摆在台面上,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你是怎么把人给我恭恭敬敬地送回来的。
李璘越想越觉得有趣,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
“司马懿。”
“奴才在。”
“你觉得,是咱们的不良人厉害,还是他那个监察院的黑骑厉害?”
司马懿愣了一下,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道:“自然是我大唐的不良人更胜一筹!天猛星他们只是一时大意,若是正面交锋,那黑骑绝不是对手!”
“说得好。”李璘点了点头,“朕也觉得,朕的人,是天下第一。”
“所以,朕的天下第一,被他们给抓了。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很没面子?”
“这……”司马懿的冷汗下来了,他摸不准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啊,”李璘站起身,在大殿里走了两步,“朕得把这个面子,找回来。不但要找回来,还要找得风风光光,漂漂亮亮。”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那个庆帝,不是喜欢演戏,喜欢当缩头乌龟吗?朕就逼他从龟壳里钻出来。”
“他不是抓了朕的几个探子吗?朕就派一个他绝对不敢动,也惹不起的人,亲自去他家门口,问他要人。”
司马懿的心猛地一跳,他似乎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相信。
“司马懿。”
“奴才在!”
“再传朕的旨意。”李璘的声音变得幽深而又充满了戏谑。
“宣,不良帅。”
司马懿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震惊。
又宣不良帅?
陛下这是要……
李璘看着他那副惊呆了的表情,心情大好。
没错,朕就是要这么玩。
你陈萍萍不是能耐吗?你不是有黑骑吗?朕就把不良帅派过去。
不过,这次不是偷偷摸摸地去。
朕要让他,光明正大,风风光光地去!
李璘嘴角的弧度越拉越大。
朕要让庆国所有人都看看,朕的人,就算是在你家里犯了事,朕也能派人,从你家大堂,把他给带出来!
朕倒要看看,你这个影帝,这出戏,还怎么往下演!
夜色下的甘露殿,气氛因为李璘的决定而变得诡异起来。
司马懿还跪在地上,脑子里一片混乱。他完全无法理解皇帝的想法,派不良帅去庆国要人?这简直是……
没等他想明白,那个高大的、笼罩在黑袍和鬼面具之下的身影,已经如同幽灵一般,再次出现在了大殿中央。
“臣,袁天罡,参见陛下。”
古老而嘶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股亘古不变的冰冷。
“起来吧。”李璘走回龙椅坐下,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这位活了三百多年的“工具人”。
“谢陛下。”袁天罡站起身,静立如山。
“朕的几个手下,在庆国,被人家关起来了。”李璘开门见山,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袁天罡那张鬼面具之下,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
“陈萍萍的监察院,还有他的黑骑,把天猛星他们给围了。”李璘的手指轻轻敲着扶手,“朕觉得,这事儿挺没面子的。”
“请陛下示下。”袁天罡的声音依旧没有任何波动。对他来说,皇帝的意志就是一切,至于过程和原因,他从不关心。
“朕要你,再去一趟庆国。”李璘说道。
“臣,遵旨。”
“不过,”李璘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这次,朕不让你偷偷摸摸地去了。朕要你,光明正大地去。”
这话一出,不仅是司马懿,就连袁天罡那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似乎也闪过了一丝极细微的波澜。
光明正大?
不良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行走于黑暗中的影子,是皇帝最隐秘的刀。何曾有过“光明正大”这四个字?
“朕要给你一个新身份。”李璘看着他们不解的样子,心情更好了。他喜欢这种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
“司马懿。”
“奴……奴才在。”司马懿连忙应道。
“拟旨。”李璘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庆国之主,慕我天朝文华,有向道之心。朕心甚慰。兹有朕之肱骨,大唐国师袁天罡,道法通玄,学究天人。特遣其为使,前往庆国京都,与庆皇论道讲法,以彰我大唐煌煌之威,以示两国友好之情。”
“国师此行,代表朕躬。庆国上下,当以最高礼遇相待,不得有误。”
“另,朕闻有大唐商队仆从,于庆国京都走失,朕心甚忧。着国师一并查访,务使其平安归来。”
“钦此。”
李璘一口气说完,整个甘露殿内,一片死寂。
司马懿手里的毛笔都快握不住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李璘,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国师?
陛下竟然要册封不良帅为大唐国师?
还要让他以国师的身份,出使庆国?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把一个特务头子,册封为国之导师,派到别的国家去“论道讲法”?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离谱的是,诏书里还把天猛星他们说成是“商队仆从”,让国师顺便“查访”一下。
这哪里是查访,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庆帝:朕派我的国师来了,他顺便要找几个人。你要是找不出来,或者找出来的人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你就是怠慢我国师,就是不给我面子。后果,你自己掂量!
霸道!
太霸道了!
司马懿跟在李璘身边这么久,自以为已经很了解这位陛下的行事风格了,但今天,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这位陛子的脑回路,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够揣测的。
“怎么?没听清?”李璘看着发呆的司马懿,挑了挑眉。
“不!奴才听清了!奴才这就去拟旨!”司马懿一个激灵,连忙趴在地上,用最快的速度将刚刚的旨意一字不差地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他双手呈上,声音都在发颤:“请陛下御览。”
李璘扫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拿起玉玺,重重地盖了下去。
“好了。”他把圣旨递给袁天罡,“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唐的国师了。朕的旨意,你明白了吗?”
袁天罡接过那卷明黄的圣旨,单膝跪地,嘶哑的声音响起:“臣,明白。”
“很好。”李璘笑了,“朕不要你跟他们讲什么大道理。朕只要你,把朕的人,完完整整地带回来。至于用什么方法,朕不管。”
“如果他们不配合……”李璘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朕允许你,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道法通玄’。”
“臣,领旨。”袁天罡将圣旨收入怀中,站起身。
“去吧。”李璘挥了挥手,“司马懿会为你准备国师的仪仗。记住,排场要做足。朕要让庆国那帮土包子知道,什么叫天朝上国的威仪。”
“是。”
袁天罡转身,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
司马懿还跪在地上,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天要变了!
不良帅出山,已经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不良帅竟然成了大唐国师,还要代表天子,出使庆国!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整个天下,恐怕都要为之震动!
他已经可以预见到,当庆国那位皇帝,接到这份圣旨,得知这位“国师”即将大驾光临时,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了。
司马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跟陛下当对手,实在是太可怕了。
你以为他在跟你下棋,结果他直接掀了棋盘,还反手给了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游戏规则,由他来定。
这还怎么玩?
李璘的旨意,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当“册封袁天罡为国师,出使庆国”的消息,通过内阁传达到百官耳中时,所有人都懵了。
袁天罡?
哪个袁天罡?
一些年长的官员,翻遍了记忆,才从一些故纸堆里,找到了这个尘封已久的名字。
前朝国师?那个传说中活了几百年的相师?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无稽之谈。
但当他们看到那份盖着玉玺的,货真价实的圣旨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陛下,竟然真的从历史的角落里,刨出了这么一个神神叨叨的人物,还封为了大唐的国师?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派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国师”去出使庆国,又是为了什么?
论道讲法?
这理由也太扯了!两国交锋,不派鸿胪寺的官员,不派能言善辩的使臣,派一个道士去?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有言官上书,认为此举不合礼法,有损国体,请求陛下三思。
但他们的奏折,无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
李璘根本懒得理会这些人的聒噪。
一群凡夫俗子,懂个屁。
朕的布局,是你们能看明白的?老老实实当好你们的螺丝钉就行了。
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即将上演的这出好戏上。
为了把这出戏演得更热闹,李璘下令,国师出使的仪仗,必须按照最高规格来办。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忙碌了起来。
司马懿亲自督办,从羽林卫中,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的骑兵,作为国师的护卫。这些人,每一个都身材高大,装备精良,骑着神骏的西域宝马,威风凛凛。
工部连夜赶制了国师的专属座驾。那是一辆由八匹纯白色骏马拉着的巨大车辇,车身由金丝楠木打造,上面雕刻着日月星辰、祥云瑞兽的图案,车顶华盖高悬,四周挂着明黄的流苏和宫铃,走动起来,叮当作响,气派非凡。
礼部则准备了大量的赏赐物品,包括上等的丝绸、精美的瓷器、珍贵的珠宝玉石,装了整整三十几车。美其名曰,是神武天帝赏赐给庆国君臣的。
而作为主角的袁天罡,也换上了一身全新的行头。
他不再是那一身笼罩在黑暗中的破旧斗篷。
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玄黑色的、用金线绣着太极八卦图案的宽大道袍。他头上戴着一顶紫金冠,将满头白发束起。
脸上那张狰狞的鬼面具,被换成了一张纯金打造的、只遮住上半边脸的麒麟面具,面具之下,只露出一双深不见底,仿佛蕴含着整个星空的眼睛。
当他以这副装扮,出现在李璘面前时,即便是李璘,也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一声。
可以啊,老袁。换身皮,还真有点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意思了。
就是这股子生人勿近的煞气,怎么也藏不住。
“准备好了?”李璘看着他,笑着问道。
“回陛下,随时可以出发。”袁天罡的声音,似乎因为换了行头,也少了几分嘶哑,多了几分威严。
“很好。”李璘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亲自为他整理了一下道袍的领口。
他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朕的旨意,只是给外人看的。”
“朕现在,给你一道真正的旨意。”
袁天罡微微躬身,洗耳恭听。
“第一,把天猛星他们,毫发无伤地给朕带回来。”
“第二,那个叫庆帝,他不是喜欢演戏吗?你去了,就陪他好好演。他要是恭顺,你就比他还客气。他要是敢耍花样,你就给朕狠狠地打他的脸,打到他不敢再演为止。”
“第三,”李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朕听说,他们有四个所谓的大宗师。朕对他们很感兴趣。你此去,找个机会,跟他们‘切磋切磋’。”
“不用下死手,朕的猎物,朕还想留着慢慢玩。你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特别是,替朕去看看,那个叫五竹的‘非人之物’,到底是什么成色。”
李璘拍了拍袁天罡的肩膀,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总之,朕给你最大的权限。到了庆国,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把那里搅个天翻地覆,朕就在长安,等着看好戏。”
“臣,遵旨。”袁天罡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似乎也燃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火焰。
活了三百年,他一生都在为李唐皇室效命,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躲在阴影里。
像今天这样,以“大唐国师”的身份,带着天子仪仗,去另一个国家“耀武扬威”,还是头一遭。
这种感觉,很新奇。
……
三日后,长安城朱雀门外。
三百羽林卫铁甲铮铮,八匹白马气势如龙。
在无数百姓和官员的注视下,大唐国师的仪仗队,缓缓启程,一路向南,朝着庆国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而在仪仗队出发的同时,数只最精锐的信鸽,也从皇宫深处飞起,以比仪仗队快十倍的速度,带着大唐皇帝的国书,以及“国师即将到访”的惊天消息,划破长空,飞向了那个即将迎来一场风暴的国度。
李璘站在皇宫最高的城楼上,负手而立,看着那逐渐远去的仪仗队,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去吧,老袁。
庆国,京都。
皇宫,御书房。
气氛压抑得可怕。
庆帝面沉如水,手里攥着一卷刚刚从大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国书。那华丽的辞藻和恭维的言语之下,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他的面前,跪着一地的文武百官。
丞相林若甫,枢密院使秦业,大理寺卿……所有在京都的六部九卿,几乎都到齐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到,他们那位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陛下,在看完这份国书后,猛地将最心爱的一方砚台,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大唐国师?袁天罡?”
庆帝的声音冰冷,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下的每一个人。
“论道讲法?彰我大唐煌煌之威?”
“还有……商队仆从走失?”
他每念一句,殿内官员的头就埋得更低一分。
他们都感觉到了,陛下那平静语气之下,所压抑的滔天怒火。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庆帝将国书扔在龙案上,“这位大唐的神武天帝,派了他的‘国师’,带着三百羽林卫,不日即将抵达我京都。我们,该当如何啊?”
大殿内,一片死寂。
谁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派使者来“论道讲法”?这分明就是兴师问罪来了!
那个所谓的“商队仆从”,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就是前几天夜闯监察院,被黑骑拿下的那几个刺客!
大唐皇帝,竟然为了几个刺客,就派出了“国师”,还带着军队,大张旗鼓地跑到你家门口来要人!
这是何等的嚣张!何等的跋扈!
这已经不是在打庆国的脸了,这是把庆国的脸按在地上,来回地摩擦!
“怎么?都哑巴了?”庆帝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终于,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是礼部尚书胡阁。
“启禀陛下,臣……臣以为,大唐此举,欺人太甚!我庆国虽非天朝,却也非任人宰割之鱼肉!他们派刺客潜入我京都,本就有错在先。如今,竟还敢派人兴师问罪!是可忍,孰不可忍!臣恳请陛下,下旨申饬,拒绝其入境!”
胡尚书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立刻,就有不少文官站出来附和。
“胡大人所言极是!我庆国,有我庆国的法度!岂能容他国如此撒野!”
“陛下,万万不可让其入境!否则,我庆国颜面何存?天下人将如何看我等?”
以丞相林若甫为首的文官集团,大多持这种强硬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这口气,绝对不能忍。
林若甫站在人群中,一言不发,但他的眼神,却在悄悄地观察着庆帝的反应。
他知道,这些人的话,虽然听起来解气,但根本不可能被采纳。
拒绝入境?
人家带着三百精锐骑兵来的,你说不让进就不让进?到时候人家直接打进来,你拿什么挡?
更何况,对方是“国师”,代表的是大唐天子的颜面。你拒绝他,就是拒绝大唐天子。
那个喜怒无常,行事霸道的唐皇李璘,会做出什么反应,谁也无法预料。
就在文官们群情激奋之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一群书生之见。”
说话的,是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他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推到了大殿中央。
他一开口,整个御书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这个黑夜里的王者。
“陈院长!”礼部尚书胡阁怒视着他,“你这是何意?难道在你看来,我庆国就该卑躬屈膝,任由那大唐欺辱吗?”
“卑躬屈膝?”陈萍萍冷笑一声,他那张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胡大人,我只问你一句,若那大唐国师,被你一纸文书拦在国门之外,他若硬闯,你待如何?”
“我……我庆国边军,也不是吃素的!”胡阁梗着脖子说道。
“边军?”陈萍萍笑了,笑声尖锐而刺耳,“就凭我们那些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的边军,去跟大唐的羽林卫硬碰硬?胡大人,你是在说笑吗?”
“你!”胡阁气得满脸通红。
“更何况,”陈萍萍的目光扫过所有人,“人家国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是来‘论道讲法’,是来‘敦睦邦交’的。你凭什么拒绝?就因为你觉得他‘欺人太甚’?你的感觉,能代表国法吗?”
一番话,问得所有主战的文官,都哑口无言。
是啊,人家明面上,是客客气气来的。你这边要是直接翻脸,那理亏的可就是庆国了。
到时候,大唐皇帝正好有了借口,说你庆国无礼在先,直接发兵,你怎么办?
“那……那依陈院长之见,我们该当如何?难道就真的打开国门,笑脸相迎,任由他在我京都耀武扬威吗?”一个官员不服气地问道。
陈萍萍没有回答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龙椅上的庆帝。
“陛下,臣以为,不仅要让他进,还要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让他进。”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萍萍!你疯了不成!”
“你这是要将我庆国的尊严,置于何地!”
李璘看着司马懿那张写满了凝重的脸,又低头看了一眼密报上“被黑骑围困”这几个字,脸上的笑意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浓了。
哦?被抓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朕还以为你们这群不良人有多厉害呢,吹得神乎其神,结果刚进去没多久就让人给一锅端了?
不过……这个黑骑,听起来倒像那么回事。能把天猛星这种级别的家伙都给困住,看来陈萍萍手底下还是有点真东西的。
李璘心里非但没有半点愤怒,反而生出了一股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奋。
他把手里的绢帛随手扔到桌上,懒洋洋地往软榻上一靠,问司马懿:“具体说说,怎么回事?全被抓了?”
司马懿看着陛下这副悠闲的样子,心里直打鼓。
这可是不良人啊!是陛下手里最锋利的一把暗刀,现在刀折在了庆国,陛下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他不敢揣测圣意,只能躬身,捡起那份密报,将上面的内容详细复述了一遍。
“……根据天机星从外围传回的消息,天猛星、天哭星、天究星三人夜探监察院,似乎是天猛星在主楼被发现,触发了警报。随后,监察院内涌出大批精锐,名为‘黑骑’,将三人分割包围。天猛星发出了最高等级的撤退信号,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司马懿的声音越说越低,头也越埋越深。
“监察院现在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的其他兄弟根本无法靠近。天猛星他们……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李璘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嗤笑了一声,“司马懿,你跟了朕这么久,怎么还是这么没出息?”
司马懿吓得一哆嗦,连忙跪倒在地:“奴才该死!”
“起来吧。”李璘摆了摆手,“朕的人,就算是死,也得是朕亲自下令让他们去死。那个叫陈萍萍的瘸子,他还没这个资格。”
李璘坐直了身子,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这个庆帝,还有那个陈萍萍,胆子不小啊。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抓了朕的探子,是想跟朕示威?还是想把这些人当成筹码,跟朕讨价还价?
不管他们想干什么,这步棋,都走得太臭了。
在李璘看来,这事儿简单得很。
你抓了我的人,无非就两个结果。
要么,你把他们全杀了。那好,这等于直接向朕宣战。朕正好有了借口,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大军过去,把你那个小破国给平了。
要么,你把他们关起来,想跟朕谈判。那更好,你手里攥着一个烫手的山芋,主动权,可就完全到朕这边了。朕想让你什么时候放人,你就得什么时候放。
“陛下,是否要启动备用方案,让潜伏在京都的其他兄弟,强行营救?”司马懿小心翼翼地问道。
“营救?”李璘瞥了他一眼,像是看一个傻子,“为什么要营救?朕的人被抓了,朕还要偷偷摸摸地派人去救?那朕这个天帝的脸,往哪儿搁?”
笑话!朕是来玩游戏的,是来看戏的,不是来跟你玩这种躲猫猫的。
你敢抓我的人,我就要把这事儿摆在台面上,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你是怎么把人给我恭恭敬敬地送回来的。
李璘越想越觉得有趣,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
“司马懿。”
“奴才在。”
“你觉得,是咱们的不良人厉害,还是他那个监察院的黑骑厉害?”
司马懿愣了一下,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道:“自然是我大唐的不良人更胜一筹!天猛星他们只是一时大意,若是正面交锋,那黑骑绝不是对手!”
“说得好。”李璘点了点头,“朕也觉得,朕的人,是天下第一。”
“所以,朕的天下第一,被他们给抓了。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很没面子?”
“这……”司马懿的冷汗下来了,他摸不准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啊,”李璘站起身,在大殿里走了两步,“朕得把这个面子,找回来。不但要找回来,还要找得风风光光,漂漂亮亮。”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那个庆帝,不是喜欢演戏,喜欢当缩头乌龟吗?朕就逼他从龟壳里钻出来。”
“他不是抓了朕的几个探子吗?朕就派一个他绝对不敢动,也惹不起的人,亲自去他家门口,问他要人。”
司马懿的心猛地一跳,他似乎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相信。
“司马懿。”
“奴才在!”
“再传朕的旨意。”李璘的声音变得幽深而又充满了戏谑。
“宣,不良帅。”
司马懿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震惊。
又宣不良帅?
陛下这是要……
李璘看着他那副惊呆了的表情,心情大好。
没错,朕就是要这么玩。
你陈萍萍不是能耐吗?你不是有黑骑吗?朕就把不良帅派过去。
不过,这次不是偷偷摸摸地去。
朕要让他,光明正大,风风光光地去!
李璘嘴角的弧度越拉越大。
朕要让庆国所有人都看看,朕的人,就算是在你家里犯了事,朕也能派人,从你家大堂,把他给带出来!
朕倒要看看,你这个影帝,这出戏,还怎么往下演!
夜色下的甘露殿,气氛因为李璘的决定而变得诡异起来。
司马懿还跪在地上,脑子里一片混乱。他完全无法理解皇帝的想法,派不良帅去庆国要人?这简直是……
没等他想明白,那个高大的、笼罩在黑袍和鬼面具之下的身影,已经如同幽灵一般,再次出现在了大殿中央。
“臣,袁天罡,参见陛下。”
古老而嘶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股亘古不变的冰冷。
“起来吧。”李璘走回龙椅坐下,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这位活了三百多年的“工具人”。
“谢陛下。”袁天罡站起身,静立如山。
“朕的几个手下,在庆国,被人家关起来了。”李璘开门见山,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袁天罡那张鬼面具之下,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
“陈萍萍的监察院,还有他的黑骑,把天猛星他们给围了。”李璘的手指轻轻敲着扶手,“朕觉得,这事儿挺没面子的。”
“请陛下示下。”袁天罡的声音依旧没有任何波动。对他来说,皇帝的意志就是一切,至于过程和原因,他从不关心。
“朕要你,再去一趟庆国。”李璘说道。
“臣,遵旨。”
“不过,”李璘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这次,朕不让你偷偷摸摸地去了。朕要你,光明正大地去。”
这话一出,不仅是司马懿,就连袁天罡那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似乎也闪过了一丝极细微的波澜。
光明正大?
不良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行走于黑暗中的影子,是皇帝最隐秘的刀。何曾有过“光明正大”这四个字?
“朕要给你一个新身份。”李璘看着他们不解的样子,心情更好了。他喜欢这种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
“司马懿。”
“奴……奴才在。”司马懿连忙应道。
“拟旨。”李璘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庆国之主,慕我天朝文华,有向道之心。朕心甚慰。兹有朕之肱骨,大唐国师袁天罡,道法通玄,学究天人。特遣其为使,前往庆国京都,与庆皇论道讲法,以彰我大唐煌煌之威,以示两国友好之情。”
“国师此行,代表朕躬。庆国上下,当以最高礼遇相待,不得有误。”
“另,朕闻有大唐商队仆从,于庆国京都走失,朕心甚忧。着国师一并查访,务使其平安归来。”
“钦此。”
李璘一口气说完,整个甘露殿内,一片死寂。
司马懿手里的毛笔都快握不住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李璘,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国师?
陛下竟然要册封不良帅为大唐国师?
还要让他以国师的身份,出使庆国?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把一个特务头子,册封为国之导师,派到别的国家去“论道讲法”?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离谱的是,诏书里还把天猛星他们说成是“商队仆从”,让国师顺便“查访”一下。
这哪里是查访,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庆帝:朕派我的国师来了,他顺便要找几个人。你要是找不出来,或者找出来的人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你就是怠慢我国师,就是不给我面子。后果,你自己掂量!
霸道!
太霸道了!
司马懿跟在李璘身边这么久,自以为已经很了解这位陛下的行事风格了,但今天,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这位陛子的脑回路,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够揣测的。
“怎么?没听清?”李璘看着发呆的司马懿,挑了挑眉。
“不!奴才听清了!奴才这就去拟旨!”司马懿一个激灵,连忙趴在地上,用最快的速度将刚刚的旨意一字不差地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他双手呈上,声音都在发颤:“请陛下御览。”
李璘扫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拿起玉玺,重重地盖了下去。
“好了。”他把圣旨递给袁天罡,“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唐的国师了。朕的旨意,你明白了吗?”
袁天罡接过那卷明黄的圣旨,单膝跪地,嘶哑的声音响起:“臣,明白。”
“很好。”李璘笑了,“朕不要你跟他们讲什么大道理。朕只要你,把朕的人,完完整整地带回来。至于用什么方法,朕不管。”
“如果他们不配合……”李璘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朕允许你,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道法通玄’。”
“臣,领旨。”袁天罡将圣旨收入怀中,站起身。
“去吧。”李璘挥了挥手,“司马懿会为你准备国师的仪仗。记住,排场要做足。朕要让庆国那帮土包子知道,什么叫天朝上国的威仪。”
“是。”
袁天罡转身,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
司马懿还跪在地上,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天要变了!
不良帅出山,已经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不良帅竟然成了大唐国师,还要代表天子,出使庆国!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整个天下,恐怕都要为之震动!
他已经可以预见到,当庆国那位皇帝,接到这份圣旨,得知这位“国师”即将大驾光临时,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了。
司马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跟陛下当对手,实在是太可怕了。
你以为他在跟你下棋,结果他直接掀了棋盘,还反手给了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游戏规则,由他来定。
这还怎么玩?
李璘的旨意,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当“册封袁天罡为国师,出使庆国”的消息,通过内阁传达到百官耳中时,所有人都懵了。
袁天罡?
哪个袁天罡?
一些年长的官员,翻遍了记忆,才从一些故纸堆里,找到了这个尘封已久的名字。
前朝国师?那个传说中活了几百年的相师?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无稽之谈。
但当他们看到那份盖着玉玺的,货真价实的圣旨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陛下,竟然真的从历史的角落里,刨出了这么一个神神叨叨的人物,还封为了大唐的国师?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派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国师”去出使庆国,又是为了什么?
论道讲法?
这理由也太扯了!两国交锋,不派鸿胪寺的官员,不派能言善辩的使臣,派一个道士去?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有言官上书,认为此举不合礼法,有损国体,请求陛下三思。
但他们的奏折,无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
李璘根本懒得理会这些人的聒噪。
一群凡夫俗子,懂个屁。
朕的布局,是你们能看明白的?老老实实当好你们的螺丝钉就行了。
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即将上演的这出好戏上。
为了把这出戏演得更热闹,李璘下令,国师出使的仪仗,必须按照最高规格来办。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忙碌了起来。
司马懿亲自督办,从羽林卫中,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的骑兵,作为国师的护卫。这些人,每一个都身材高大,装备精良,骑着神骏的西域宝马,威风凛凛。
工部连夜赶制了国师的专属座驾。那是一辆由八匹纯白色骏马拉着的巨大车辇,车身由金丝楠木打造,上面雕刻着日月星辰、祥云瑞兽的图案,车顶华盖高悬,四周挂着明黄的流苏和宫铃,走动起来,叮当作响,气派非凡。
礼部则准备了大量的赏赐物品,包括上等的丝绸、精美的瓷器、珍贵的珠宝玉石,装了整整三十几车。美其名曰,是神武天帝赏赐给庆国君臣的。
而作为主角的袁天罡,也换上了一身全新的行头。
他不再是那一身笼罩在黑暗中的破旧斗篷。
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玄黑色的、用金线绣着太极八卦图案的宽大道袍。他头上戴着一顶紫金冠,将满头白发束起。
脸上那张狰狞的鬼面具,被换成了一张纯金打造的、只遮住上半边脸的麒麟面具,面具之下,只露出一双深不见底,仿佛蕴含着整个星空的眼睛。
当他以这副装扮,出现在李璘面前时,即便是李璘,也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一声。
可以啊,老袁。换身皮,还真有点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意思了。
就是这股子生人勿近的煞气,怎么也藏不住。
“准备好了?”李璘看着他,笑着问道。
“回陛下,随时可以出发。”袁天罡的声音,似乎因为换了行头,也少了几分嘶哑,多了几分威严。
“很好。”李璘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亲自为他整理了一下道袍的领口。
他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朕的旨意,只是给外人看的。”
“朕现在,给你一道真正的旨意。”
袁天罡微微躬身,洗耳恭听。
“第一,把天猛星他们,毫发无伤地给朕带回来。”
“第二,那个叫庆帝,他不是喜欢演戏吗?你去了,就陪他好好演。他要是恭顺,你就比他还客气。他要是敢耍花样,你就给朕狠狠地打他的脸,打到他不敢再演为止。”
“第三,”李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朕听说,他们有四个所谓的大宗师。朕对他们很感兴趣。你此去,找个机会,跟他们‘切磋切磋’。”
“不用下死手,朕的猎物,朕还想留着慢慢玩。你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特别是,替朕去看看,那个叫五竹的‘非人之物’,到底是什么成色。”
李璘拍了拍袁天罡的肩膀,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总之,朕给你最大的权限。到了庆国,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把那里搅个天翻地覆,朕就在长安,等着看好戏。”
“臣,遵旨。”袁天罡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似乎也燃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火焰。
活了三百年,他一生都在为李唐皇室效命,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躲在阴影里。
像今天这样,以“大唐国师”的身份,带着天子仪仗,去另一个国家“耀武扬威”,还是头一遭。
这种感觉,很新奇。
……
三日后,长安城朱雀门外。
三百羽林卫铁甲铮铮,八匹白马气势如龙。
在无数百姓和官员的注视下,大唐国师的仪仗队,缓缓启程,一路向南,朝着庆国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而在仪仗队出发的同时,数只最精锐的信鸽,也从皇宫深处飞起,以比仪仗队快十倍的速度,带着大唐皇帝的国书,以及“国师即将到访”的惊天消息,划破长空,飞向了那个即将迎来一场风暴的国度。
李璘站在皇宫最高的城楼上,负手而立,看着那逐渐远去的仪仗队,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去吧,老袁。
庆国,京都。
皇宫,御书房。
气氛压抑得可怕。
庆帝面沉如水,手里攥着一卷刚刚从大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国书。那华丽的辞藻和恭维的言语之下,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他的面前,跪着一地的文武百官。
丞相林若甫,枢密院使秦业,大理寺卿……所有在京都的六部九卿,几乎都到齐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到,他们那位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陛下,在看完这份国书后,猛地将最心爱的一方砚台,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大唐国师?袁天罡?”
庆帝的声音冰冷,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下的每一个人。
“论道讲法?彰我大唐煌煌之威?”
“还有……商队仆从走失?”
他每念一句,殿内官员的头就埋得更低一分。
他们都感觉到了,陛下那平静语气之下,所压抑的滔天怒火。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庆帝将国书扔在龙案上,“这位大唐的神武天帝,派了他的‘国师’,带着三百羽林卫,不日即将抵达我京都。我们,该当如何啊?”
大殿内,一片死寂。
谁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派使者来“论道讲法”?这分明就是兴师问罪来了!
那个所谓的“商队仆从”,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就是前几天夜闯监察院,被黑骑拿下的那几个刺客!
大唐皇帝,竟然为了几个刺客,就派出了“国师”,还带着军队,大张旗鼓地跑到你家门口来要人!
这是何等的嚣张!何等的跋扈!
这已经不是在打庆国的脸了,这是把庆国的脸按在地上,来回地摩擦!
“怎么?都哑巴了?”庆帝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终于,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是礼部尚书胡阁。
“启禀陛下,臣……臣以为,大唐此举,欺人太甚!我庆国虽非天朝,却也非任人宰割之鱼肉!他们派刺客潜入我京都,本就有错在先。如今,竟还敢派人兴师问罪!是可忍,孰不可忍!臣恳请陛下,下旨申饬,拒绝其入境!”
胡尚书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立刻,就有不少文官站出来附和。
“胡大人所言极是!我庆国,有我庆国的法度!岂能容他国如此撒野!”
“陛下,万万不可让其入境!否则,我庆国颜面何存?天下人将如何看我等?”
以丞相林若甫为首的文官集团,大多持这种强硬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这口气,绝对不能忍。
林若甫站在人群中,一言不发,但他的眼神,却在悄悄地观察着庆帝的反应。
他知道,这些人的话,虽然听起来解气,但根本不可能被采纳。
拒绝入境?
人家带着三百精锐骑兵来的,你说不让进就不让进?到时候人家直接打进来,你拿什么挡?
更何况,对方是“国师”,代表的是大唐天子的颜面。你拒绝他,就是拒绝大唐天子。
那个喜怒无常,行事霸道的唐皇李璘,会做出什么反应,谁也无法预料。
就在文官们群情激奋之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一群书生之见。”
说话的,是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他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推到了大殿中央。
他一开口,整个御书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这个黑夜里的王者。
“陈院长!”礼部尚书胡阁怒视着他,“你这是何意?难道在你看来,我庆国就该卑躬屈膝,任由那大唐欺辱吗?”
“卑躬屈膝?”陈萍萍冷笑一声,他那张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胡大人,我只问你一句,若那大唐国师,被你一纸文书拦在国门之外,他若硬闯,你待如何?”
“我……我庆国边军,也不是吃素的!”胡阁梗着脖子说道。
“边军?”陈萍萍笑了,笑声尖锐而刺耳,“就凭我们那些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的边军,去跟大唐的羽林卫硬碰硬?胡大人,你是在说笑吗?”
“你!”胡阁气得满脸通红。
“更何况,”陈萍萍的目光扫过所有人,“人家国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是来‘论道讲法’,是来‘敦睦邦交’的。你凭什么拒绝?就因为你觉得他‘欺人太甚’?你的感觉,能代表国法吗?”
一番话,问得所有主战的文官,都哑口无言。
是啊,人家明面上,是客客气气来的。你这边要是直接翻脸,那理亏的可就是庆国了。
到时候,大唐皇帝正好有了借口,说你庆国无礼在先,直接发兵,你怎么办?
“那……那依陈院长之见,我们该当如何?难道就真的打开国门,笑脸相迎,任由他在我京都耀武扬威吗?”一个官员不服气地问道。
陈萍萍没有回答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龙椅上的庆帝。
“陛下,臣以为,不仅要让他进,还要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让他进。”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萍萍!你疯了不成!”
“你这是要将我庆国的尊严,置于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