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一卷 第13章 五块钱
作品:《重生1979,从赶海开始发家致富》推荐阅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顶级天赋,游戏飞升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吞天圣帝
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非正常美食文
我设计中式恐怖,冥婚吓哭全网!
换源:
牛车在镇口的土路边停了下来。
黄阿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扫过。
镇上已经有了人气,自行车的铃铛声,匆忙的人群,透着与小村庄不同的样貌。
陈向阳和刘卫红也跟着下了车,有些茫然地东张西望。
他们平日里来多半是闲逛,买点零碎的东西,要么是打酒。
这还是头一次带着目的来这城里。
“阿渔,咱们现在去哪啊?”刘卫红提着保温壶,“真去饭店门口晃悠啊?让人撵出来咋办?”
“我们不是瞎晃悠,我们得有目标。”黄阿渔解释道。
他指了指一家国营饭店,“这家就不太行。”
二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普通的门面,里面的服务员正忙碌,一切井井有条。
二人看不出所以然,“这饭店不都一个样吗?”
“不一样,他们井井有条。就说明今天没有接待,而且这里人流量少。也不需要什么食材。”
黄阿渔耐心的给他们解释。
不过二人明显没听懂。
“走吧,我们去人多的地方。”黄阿渔在前面走着,带着他们。
路过一家副食店。
“这行吗?”陈向阳问道。
黄阿渔摇摇头,“副食店走机会供应,货品来源固定。咱们这点东西他们不一定收,就算收,也是和水产站没什么两样。”
三人接着走来到了人流量最多的街道。
黄阿渔脚步慢了下来,“这里就有点意思。”
那个饭店门口挂着“大众饭店”的牌子,虽然也是国营,但门口的自行车明显比较多。透过窗户看见吃饭的人,穿着像干部模样。
二人看去没看出其中有什么门道。
只觉得今天的黄阿渔不太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
“有啥不一样?”刘卫红伸着脖子左右看看,“就是人多了点。”
“是啊,阿渔。”陈向阳也不解,“饭店不都一个样吗?”
“这可不是人多了点。”黄阿渔解释道。
“你们看门口几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公文包,像是下来检查工作的。这种场合,招待上不能太寒酸了。后厨为了留下好印象,也更愿意弄点比较稀罕的菜色。”
他顿了顿,走过去一些,看了看。
指着一条小巷子,这里能看到后厨的小门。
“咱们不能去正门,不仅招人烦,而且现买的食材,会让人觉得不上心。我们走后门。”
他们两个人也不懂,只是跟着黄阿渔的话做。
牵上牛车绕道巷口。
黄阿渔把那只最大的香螺和几个大蛏子摆在塑料桶边缘。
借着阳光,海货显得格外耀眼新鲜。他没有吆喝,只是安静的等待。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阿渔,咱们不吆喝,有人来买吗?”
“没事,别急。我们要卖就要卖个好价钱。”黄阿渔静静地等着。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系着白围裙,像是厨工模样的人就走出小门。
他提着垃圾,一眼就瞥见了桶里那颗大香螺。顿时眼睛就亮了!
“哎,你们几个后生仔,这螺怎么卖的?”厨工走了过来,蹲下身仔细看。
陈向阳紧张地看向黄阿渔。
黄阿渔露出淳朴的笑容,“师傅,好眼力。这是天没亮自己去摸的,鲜得很。您看着给个价,合适就卖您,我们也好早点回家。”
他没有直接报价,又把话转了回去。想探探饭店的底。
虽然跟家里人报了两块,但还是希望多卖一些。
厨工摸着下巴,“这样,全部一起三块怎么样?”
陈向阳和刘卫红眼睛都亮了,这就三块钱了?!
像是做梦一样,刘卫红掐了一把陈向阳。
“渍!”陈向阳打开了他的手。
他们期待地看着黄阿渔,心里想着赶紧卖了。
这三块比水产站高了一倍不止。
黄阿渔没有着急答应,他想再抬抬价。
三块虽然是他的心理价位,但这应该是饭店报的最低价,自己再抬一抬应该可以卖得更高。
拿起香螺,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
“师傅,您看看这螺。个头这么大,实在是难得。不瞒你说,我们兄弟几个,天不亮就去赶海了。”
“忙活一个早上,也就摸了这点东西,指望着还点钱,给家里买点米,给妹妹凑个学费。”
他话锋一转,回到食材身上,“像这么大的香螺,不管怎么做。它都是上得了台面的硬菜。”
厨工听着,拿过香螺掂了掂。下意识地点点头。
这确实会是不错的招待餐。
见他这个反应,黄阿渔也急忙补充道。
“师傅,您看。我们赶来的牛车都是借的,回去还得给钱。”
“这花螺单个也值个四块,这蛏子就算一块,一起五块怎么样?”
陈向阳和刘卫红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一桶要卖五块钱!
他们不可置信的看着黄阿渔,心里也很是担忧。
怕要价太高,把人吓跑了。
果然,黄阿渔的话让厨工手一抖。
“五块!后生仔,你也太黑了吧?这螺要五块钱?”
他把香螺放回去,站起身作势就要走,“三块!爱卖不卖!”
这反应也在黄阿渔的意料之中,他上前半步,“师傅,您别急啊,听我说完。”
厨工的脚步顿了顿。
黄阿渔拿起螺,“您看,这品相这个头,您跑遍整个镇子,能找到几个?这和那些小的不一样,这是能上大席的硬菜。”
他挥挥手,刘卫红反应过来,把水桶提了上去。
“还有这些蛏子,个个吐沙干净,肉质饱满。”
“我知道三块钱是公道价,但五块钱买的是啥?”
“买的是招待席上的独一份,这菜只要一端上去,领导一看,嚯!这么大香螺哪里来的?”
“这大众饭店的师傅有门路啊!这面子,这彩头,他不值那两块钱?”
厨工被他说动心了,看看桶里的香螺,也知道这么大一个是稀罕物,确实也不错。
黄阿渔接着说道。
“师傅,我们兄弟几个是实在人,就拿着这点辛苦钱了。要是觉得五块钱太多,不然就四块五,以后有什么稀罕物,肯定头一个想到您这。”
这话连吹带打,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厨工皱了皱眉,沉吟着,重新拿起香螺看了看,越看越喜欢。
要是能拿这螺做道菜镇场子,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四块五,虽然有些肉疼但也在灵活掌握的边缘。
黄阿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扫过。
镇上已经有了人气,自行车的铃铛声,匆忙的人群,透着与小村庄不同的样貌。
陈向阳和刘卫红也跟着下了车,有些茫然地东张西望。
他们平日里来多半是闲逛,买点零碎的东西,要么是打酒。
这还是头一次带着目的来这城里。
“阿渔,咱们现在去哪啊?”刘卫红提着保温壶,“真去饭店门口晃悠啊?让人撵出来咋办?”
“我们不是瞎晃悠,我们得有目标。”黄阿渔解释道。
他指了指一家国营饭店,“这家就不太行。”
二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普通的门面,里面的服务员正忙碌,一切井井有条。
二人看不出所以然,“这饭店不都一个样吗?”
“不一样,他们井井有条。就说明今天没有接待,而且这里人流量少。也不需要什么食材。”
黄阿渔耐心的给他们解释。
不过二人明显没听懂。
“走吧,我们去人多的地方。”黄阿渔在前面走着,带着他们。
路过一家副食店。
“这行吗?”陈向阳问道。
黄阿渔摇摇头,“副食店走机会供应,货品来源固定。咱们这点东西他们不一定收,就算收,也是和水产站没什么两样。”
三人接着走来到了人流量最多的街道。
黄阿渔脚步慢了下来,“这里就有点意思。”
那个饭店门口挂着“大众饭店”的牌子,虽然也是国营,但门口的自行车明显比较多。透过窗户看见吃饭的人,穿着像干部模样。
二人看去没看出其中有什么门道。
只觉得今天的黄阿渔不太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
“有啥不一样?”刘卫红伸着脖子左右看看,“就是人多了点。”
“是啊,阿渔。”陈向阳也不解,“饭店不都一个样吗?”
“这可不是人多了点。”黄阿渔解释道。
“你们看门口几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公文包,像是下来检查工作的。这种场合,招待上不能太寒酸了。后厨为了留下好印象,也更愿意弄点比较稀罕的菜色。”
他顿了顿,走过去一些,看了看。
指着一条小巷子,这里能看到后厨的小门。
“咱们不能去正门,不仅招人烦,而且现买的食材,会让人觉得不上心。我们走后门。”
他们两个人也不懂,只是跟着黄阿渔的话做。
牵上牛车绕道巷口。
黄阿渔把那只最大的香螺和几个大蛏子摆在塑料桶边缘。
借着阳光,海货显得格外耀眼新鲜。他没有吆喝,只是安静的等待。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阿渔,咱们不吆喝,有人来买吗?”
“没事,别急。我们要卖就要卖个好价钱。”黄阿渔静静地等着。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系着白围裙,像是厨工模样的人就走出小门。
他提着垃圾,一眼就瞥见了桶里那颗大香螺。顿时眼睛就亮了!
“哎,你们几个后生仔,这螺怎么卖的?”厨工走了过来,蹲下身仔细看。
陈向阳紧张地看向黄阿渔。
黄阿渔露出淳朴的笑容,“师傅,好眼力。这是天没亮自己去摸的,鲜得很。您看着给个价,合适就卖您,我们也好早点回家。”
他没有直接报价,又把话转了回去。想探探饭店的底。
虽然跟家里人报了两块,但还是希望多卖一些。
厨工摸着下巴,“这样,全部一起三块怎么样?”
陈向阳和刘卫红眼睛都亮了,这就三块钱了?!
像是做梦一样,刘卫红掐了一把陈向阳。
“渍!”陈向阳打开了他的手。
他们期待地看着黄阿渔,心里想着赶紧卖了。
这三块比水产站高了一倍不止。
黄阿渔没有着急答应,他想再抬抬价。
三块虽然是他的心理价位,但这应该是饭店报的最低价,自己再抬一抬应该可以卖得更高。
拿起香螺,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
“师傅,您看看这螺。个头这么大,实在是难得。不瞒你说,我们兄弟几个,天不亮就去赶海了。”
“忙活一个早上,也就摸了这点东西,指望着还点钱,给家里买点米,给妹妹凑个学费。”
他话锋一转,回到食材身上,“像这么大的香螺,不管怎么做。它都是上得了台面的硬菜。”
厨工听着,拿过香螺掂了掂。下意识地点点头。
这确实会是不错的招待餐。
见他这个反应,黄阿渔也急忙补充道。
“师傅,您看。我们赶来的牛车都是借的,回去还得给钱。”
“这花螺单个也值个四块,这蛏子就算一块,一起五块怎么样?”
陈向阳和刘卫红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一桶要卖五块钱!
他们不可置信的看着黄阿渔,心里也很是担忧。
怕要价太高,把人吓跑了。
果然,黄阿渔的话让厨工手一抖。
“五块!后生仔,你也太黑了吧?这螺要五块钱?”
他把香螺放回去,站起身作势就要走,“三块!爱卖不卖!”
这反应也在黄阿渔的意料之中,他上前半步,“师傅,您别急啊,听我说完。”
厨工的脚步顿了顿。
黄阿渔拿起螺,“您看,这品相这个头,您跑遍整个镇子,能找到几个?这和那些小的不一样,这是能上大席的硬菜。”
他挥挥手,刘卫红反应过来,把水桶提了上去。
“还有这些蛏子,个个吐沙干净,肉质饱满。”
“我知道三块钱是公道价,但五块钱买的是啥?”
“买的是招待席上的独一份,这菜只要一端上去,领导一看,嚯!这么大香螺哪里来的?”
“这大众饭店的师傅有门路啊!这面子,这彩头,他不值那两块钱?”
厨工被他说动心了,看看桶里的香螺,也知道这么大一个是稀罕物,确实也不错。
黄阿渔接着说道。
“师傅,我们兄弟几个是实在人,就拿着这点辛苦钱了。要是觉得五块钱太多,不然就四块五,以后有什么稀罕物,肯定头一个想到您这。”
这话连吹带打,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厨工皱了皱眉,沉吟着,重新拿起香螺看了看,越看越喜欢。
要是能拿这螺做道菜镇场子,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四块五,虽然有些肉疼但也在灵活掌握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