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一卷 第20章 起锅烧火
作品:《重生1979,从赶海开始发家致富》推荐阅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顶级天赋,游戏飞升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吞天圣帝
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非正常美食文
我设计中式恐怖,冥婚吓哭全网!
换源:
“嗯?”收购员被黄阿渔这么一问,眉头皱得更紧了,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你这后生,我说死了就是死了!你看这章鱼软趴趴的,颜色都发白了,哪还有点活气?”
现在的收购员脾气大多都不太好,除了是铁饭碗,还有任务重。尤其是在鱼汛的时候,人多压力大,空气中鱼腥味又重,整个人都比较烦躁。
他用木棍用力捅了捅桶里的章鱼,章鱼受惊,猛地收缩了一下触手,但动作确实有些迟缓无力。
收购员像是抓住了把柄,声音提高了几分。
“看见没?就这点反应!半死不活的,按死的算!两毛钱一斤,爱卖不卖!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黄阿渔心里清楚,这章鱼只是离水时间稍长,加上天气热,显得有些萎靡,但绝不到“死了”的程度。活章鱼和死章鱼的价钱差了好几倍,他不能吃这个亏。
而且,察觉到,收购员这是在故意挑刺压价,是一种惯用的手段。
黄阿渔也不恼,只是跟他说事实。
“同志,话不能这么说。这章鱼是我刚捞上来的,桶里海水还新鲜着呢!它就是天热有点打蔫,您看这触须尖还在动呢!离死了还远着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拨动章鱼的触手,展示其仍然具备的活性和收缩能力。
“按规矩,这起码得算半活价吧?活章鱼市场价一块钱一斤,您这死了的价才两毛,这也差太远了!要不,您给个实诚价,五毛一斤怎么样?咱们按质论价,公平合理。”
黄阿渔的话有理有据,既点明了章鱼的实际状态,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相对合理的价格。
收购员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打量了一下黄阿渔,又看看桶里确实还能动的章鱼,知道今天碰上个不好糊弄的愣头青。
看看后面的队伍,还有不少人。
他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引起更多争议,影响收购进度,只好悻悻地挥挥手。
“行行行!算你小子会说!五毛就五毛!赶紧过秤!”他语气依旧生硬,但显然是让步了。“蛏子五毛,香螺两毛,快点的!”
“哎,谢谢同志!”
黄阿渔见好就收,立刻露出笑容道谢,不再纠缠。他知道,在这种场合,达到目的就行,没必要彻底得罪人。
“蛏子两斤三两,一块一毛五;章鱼一斤一,五毛五;香螺六两,一毛二。一共一块八毛二!”收购员黑着脸,快速拨完算盘,撕下票据塞给黄阿渔,不耐烦地挥挥手,“赶紧的,下一位!”
“谢谢同志!”黄阿渔接过票据,再次道谢,脸上笑容不减。
他拎起空桶,利落地走到旁边的付款窗口,领到了一块八毛二分钱。
纸币带着油墨和鱼腥混合的味道,皱巴巴的,却实实在在。
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最终价格比收购员最初的报价高出了一大截。
黄阿渔小心地把钱揣进内兜,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一块八毛二,加上之前卖海货剩下的本钱,足够支撑他们初步的试验了。
花螺的调味,自制潜水镜的防水性,他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没有想过能一次就成功,需要一些资金来支持他们的试错。
“第一次,不能贪多。”黄阿渔暗自思忖,“调料先买最小份的,够做一些螺壳试试味就行。”
想着想着,他已经走到了村口的老榕树下。
远远就看见陈向阳和刘卫红正蹲在树荫底下,脚边放着几个袋子,正伸着脖子朝这边张望。一看到他,两人立刻跳了起来,快步迎上前。
“阿渔!怎么样?卖了吗?”陈向阳性子急,抢着问道。
“卖了。”黄阿渔拍拍鼓囊的内兜,脸上露出笑容,“一块八毛二。”
“这么多!”刘卫红惊喜地叫道,随即又关心起同伴的脚,“卫红,你脚没事了吧?”
“没事了,走路利索多了!”刘卫红跺了跺脚示意。
黄阿渔看向他们脚边的袋子:“东西都找齐了?”
“齐了齐了!”陈向阳兴奋地弯腰扒拉袋子,“你看,花椒、八角、干辣椒、粗盐,按你写的单子买的,每样都只买了一两,粗盐买了一斤。花了六毛六分。还剩下三毛四!”他先把买调料剩的钱递给黄阿渔。
现在的香料也算常见,在供销社就能找到。
刘卫红也提起自己找来的材料。
“桐油从我大伯家匀了一小瓶,没要钱,说咱们用完了瓶子还他就行。石灰是自家修墙剩的刮了一点。破渔网线是从码头修船佬那儿捡的,没花钱。”
说罢把一块钱还给了黄阿渔。
“走!回家!趁天没黑透,咱们先把第一锅‘盐焗香螺’做出来试试!”
“好!”两人异口同声,干劲十足。
明天去送螺壳,在县城里买点废弃自行车胎,再买橡皮绳就齐活了!
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材料,兴冲冲地回到黄家小院。
夕阳散在小院的墙上,带着一点海风的咸味。
林秀英和林小海,正准备做饭就看到他们抱着一堆“破烂”回来,都愣住了。
“你们这又是鼓捣啥呢?”
林秀英看着儿子手里的小瓶桐油、石灰粉,还有陈向阳抱着的香料袋子,一脸不解。
“妈,嫂子,我们做个试验,要是成了,可是能挣钱的!”
黄阿渔笑着解释了一句,也没细说,免得她们担心。他知道,对于谨慎的母亲来说,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比空口白话更有说服力。
他指挥着陈向阳,“胖子,架炉子!先做螺!”
三人一起动手,用一块块石头还有砖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胖子,生火,小火慢烧就行。”黄阿渔吩咐道。
自己则开始处理那些花螺。
他挑出品相最好、个头均匀的,足足有一斤,用清水反复搓洗表面,一定要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入味。
刘卫红就坐在小马扎上,负责把陈向阳买回来的花椒、八角、干辣椒用擀面杖碾碎,混合着粗盐,制成简易的“盐焗粉”。辛辣浓郁的香气立刻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阿渔,这味儿真冲!能好吃吗?”陈向阳一边扇着火,一边吸着鼻子问。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黄阿渔信心十足,“盐焗的关键就是靠热力把香料的味道逼进螺肉里,咸香入味,下酒最好!”
“壳上也会形成一层粘膜,这比螺肉还香。”
说着,他看向林小海,“嫂子,麻烦给我们拿点葱姜蒜。”
“你这后生,我说死了就是死了!你看这章鱼软趴趴的,颜色都发白了,哪还有点活气?”
现在的收购员脾气大多都不太好,除了是铁饭碗,还有任务重。尤其是在鱼汛的时候,人多压力大,空气中鱼腥味又重,整个人都比较烦躁。
他用木棍用力捅了捅桶里的章鱼,章鱼受惊,猛地收缩了一下触手,但动作确实有些迟缓无力。
收购员像是抓住了把柄,声音提高了几分。
“看见没?就这点反应!半死不活的,按死的算!两毛钱一斤,爱卖不卖!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黄阿渔心里清楚,这章鱼只是离水时间稍长,加上天气热,显得有些萎靡,但绝不到“死了”的程度。活章鱼和死章鱼的价钱差了好几倍,他不能吃这个亏。
而且,察觉到,收购员这是在故意挑刺压价,是一种惯用的手段。
黄阿渔也不恼,只是跟他说事实。
“同志,话不能这么说。这章鱼是我刚捞上来的,桶里海水还新鲜着呢!它就是天热有点打蔫,您看这触须尖还在动呢!离死了还远着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拨动章鱼的触手,展示其仍然具备的活性和收缩能力。
“按规矩,这起码得算半活价吧?活章鱼市场价一块钱一斤,您这死了的价才两毛,这也差太远了!要不,您给个实诚价,五毛一斤怎么样?咱们按质论价,公平合理。”
黄阿渔的话有理有据,既点明了章鱼的实际状态,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相对合理的价格。
收购员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打量了一下黄阿渔,又看看桶里确实还能动的章鱼,知道今天碰上个不好糊弄的愣头青。
看看后面的队伍,还有不少人。
他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引起更多争议,影响收购进度,只好悻悻地挥挥手。
“行行行!算你小子会说!五毛就五毛!赶紧过秤!”他语气依旧生硬,但显然是让步了。“蛏子五毛,香螺两毛,快点的!”
“哎,谢谢同志!”
黄阿渔见好就收,立刻露出笑容道谢,不再纠缠。他知道,在这种场合,达到目的就行,没必要彻底得罪人。
“蛏子两斤三两,一块一毛五;章鱼一斤一,五毛五;香螺六两,一毛二。一共一块八毛二!”收购员黑着脸,快速拨完算盘,撕下票据塞给黄阿渔,不耐烦地挥挥手,“赶紧的,下一位!”
“谢谢同志!”黄阿渔接过票据,再次道谢,脸上笑容不减。
他拎起空桶,利落地走到旁边的付款窗口,领到了一块八毛二分钱。
纸币带着油墨和鱼腥混合的味道,皱巴巴的,却实实在在。
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最终价格比收购员最初的报价高出了一大截。
黄阿渔小心地把钱揣进内兜,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一块八毛二,加上之前卖海货剩下的本钱,足够支撑他们初步的试验了。
花螺的调味,自制潜水镜的防水性,他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没有想过能一次就成功,需要一些资金来支持他们的试错。
“第一次,不能贪多。”黄阿渔暗自思忖,“调料先买最小份的,够做一些螺壳试试味就行。”
想着想着,他已经走到了村口的老榕树下。
远远就看见陈向阳和刘卫红正蹲在树荫底下,脚边放着几个袋子,正伸着脖子朝这边张望。一看到他,两人立刻跳了起来,快步迎上前。
“阿渔!怎么样?卖了吗?”陈向阳性子急,抢着问道。
“卖了。”黄阿渔拍拍鼓囊的内兜,脸上露出笑容,“一块八毛二。”
“这么多!”刘卫红惊喜地叫道,随即又关心起同伴的脚,“卫红,你脚没事了吧?”
“没事了,走路利索多了!”刘卫红跺了跺脚示意。
黄阿渔看向他们脚边的袋子:“东西都找齐了?”
“齐了齐了!”陈向阳兴奋地弯腰扒拉袋子,“你看,花椒、八角、干辣椒、粗盐,按你写的单子买的,每样都只买了一两,粗盐买了一斤。花了六毛六分。还剩下三毛四!”他先把买调料剩的钱递给黄阿渔。
现在的香料也算常见,在供销社就能找到。
刘卫红也提起自己找来的材料。
“桐油从我大伯家匀了一小瓶,没要钱,说咱们用完了瓶子还他就行。石灰是自家修墙剩的刮了一点。破渔网线是从码头修船佬那儿捡的,没花钱。”
说罢把一块钱还给了黄阿渔。
“走!回家!趁天没黑透,咱们先把第一锅‘盐焗香螺’做出来试试!”
“好!”两人异口同声,干劲十足。
明天去送螺壳,在县城里买点废弃自行车胎,再买橡皮绳就齐活了!
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材料,兴冲冲地回到黄家小院。
夕阳散在小院的墙上,带着一点海风的咸味。
林秀英和林小海,正准备做饭就看到他们抱着一堆“破烂”回来,都愣住了。
“你们这又是鼓捣啥呢?”
林秀英看着儿子手里的小瓶桐油、石灰粉,还有陈向阳抱着的香料袋子,一脸不解。
“妈,嫂子,我们做个试验,要是成了,可是能挣钱的!”
黄阿渔笑着解释了一句,也没细说,免得她们担心。他知道,对于谨慎的母亲来说,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比空口白话更有说服力。
他指挥着陈向阳,“胖子,架炉子!先做螺!”
三人一起动手,用一块块石头还有砖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胖子,生火,小火慢烧就行。”黄阿渔吩咐道。
自己则开始处理那些花螺。
他挑出品相最好、个头均匀的,足足有一斤,用清水反复搓洗表面,一定要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入味。
刘卫红就坐在小马扎上,负责把陈向阳买回来的花椒、八角、干辣椒用擀面杖碾碎,混合着粗盐,制成简易的“盐焗粉”。辛辣浓郁的香气立刻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阿渔,这味儿真冲!能好吃吗?”陈向阳一边扇着火,一边吸着鼻子问。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黄阿渔信心十足,“盐焗的关键就是靠热力把香料的味道逼进螺肉里,咸香入味,下酒最好!”
“壳上也会形成一层粘膜,这比螺肉还香。”
说着,他看向林小海,“嫂子,麻烦给我们拿点葱姜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