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一卷 第8章 收获颇丰
作品:《重生1979,从赶海开始发家致富》推荐阅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顶级天赋,游戏飞升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吞天圣帝
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非正常美食文
我设计中式恐怖,冥婚吓哭全网!
换源:
黄阿渔睡了一会后,便起来。天还没亮。
黄海强和林小海也起来看看他。
将粗盐用油纸包好,仔细塞进鱼篓里,拿着一个塑料桶,又检查了一遍蛤叉和一只旧水杓。一切准备停当,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哥,嫂子,那我去了。”
“路上当心点,看着潮水。”黄海强又叮嘱了一句。
林小海也冲他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能摸就摸点。最重要是安全。”
黄阿渔“嗯”了一声,背上鱼篓,拎着塑料桶,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朦胧的夜色中。
现在的夜晚没什么娱乐,大家伙都睡得早,整个村子静悄悄的。
月光不是很亮,但也能看清坑洼的土路。
黄阿渔深吸一口气,脚步加快了些。
他不是去往常摸螃蟹的那片浅滩,而是凭着前世的记忆,走向一处更偏僻、礁石更多的湾岔。那里路难走,平时少有人去,但货也多。
一路上,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蛏子、香螺自然是目标,但如果运气好,能抓到一两只搁浅在礁石窝里的石斑鱼或者螃蟹。
现在只有石斑鱼值钱,螃蟹算小海鲜也不值什么钱。只有个头大的自己去卖才值钱。
有着前世的记忆,他知道那个饭店会收些好的食材。镇上哪条小街偶尔会有私下交易,哪个工厂的后门可能会有食堂采购员出来“摸鱼”。
如果是水产社来收,一斤螃蟹也就两三毛钱到五毛钱。
走到那片熟悉的湾岔时,天际刚刚亮起一抹鱼肚白。
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滩涂和嶙峋的礁石。黄阿渔脱下破布鞋,赤脚踩在冰凉而柔软的泥沙上,一种久违而又熟悉的触感从脚底传来。
他没有急着下手,而是先仔细观察着滩涂。
借着微光,他寻找着沙滩上那些不显眼的小孔。
蛏子洞通常有两个紧挨着的小孔,像一对小眼睛。找到一处疑似目标后,他蹲下身,从鱼篓里捏出一点粗盐,小心翼翼地撒在其中一个孔洞周围。
时间一点点过去,滩涂上一片寂静。
黄阿渔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突然,那孔洞周围的泥沙微微松动,接着,一个嫩黄色的“舌头”试探性地冒了出来,又迅速缩回。
黄阿渔心中一喜,有戏!
他耐心等待,果然,没过多久,受到盐分刺激的蛏子自己缓缓地向上伸出。
看准时机,黄阿渔眼疾手快,一把捏住了蛏子壳,稳稳将它拔了出来。
不到半个巴掌大小、肉质肥美的肥美的落在手中。
“开门红!”黄阿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将蛏子扔进塑料桶。
有了第一个的成功,他更加专注起来。凭借着前世积累的经验和此刻的耐心,他在那片礁石和滩涂交接的区域不断搜寻、试探。
他接着努力,挖到了不少的蛏子,一个个都放进塑料桶里。
他也感叹,“运气是真的不错啊,这么多蛏子。平时可是少见。“
黄阿渔赤脚踩在清凉湿润的沙滩上,凌晨的微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肯定能赚到改变生活的第一桶金!
他更加仔细地观察。
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鱼或者螃蟹。
香螺在沙层下活动时,为了呼吸和进食,会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透气孔。
在找到洞口后,在周围撒上一小撮粗盐。盐分的刺激会让藏在深处的贝类误以为潮水上涨或是环境变化,从而主动向上顶出沙层,这时便可趁机将其取出。
这个孔洞周围通常有一圈极其细微的沙粒隆起,与蛤蜊等贝类留下的孔洞有所不同,需要敏锐的观察才能分辨。
并非每个小孔下都有收获,可能挖下去只是一只杂色蛤或空欢喜一场。有时会挖出猫眼螺,那是极其难吃的螺,没人要。
有时,一些看似有东西的“鼓包”却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那很可能只是被潮水推上岸的杂物或是被人遗忘的普通沙包,需要仔细甄别。
见香螺冒头,黄阿渔一把抓起,后在水摊里洗了洗后丢进塑料桶。
对于藏身较深的香螺,黄阿渔用小铲子。
动作又轻又准,沿着孔洞侧下方约两到三指深的位置斜斜铲入,然后轻轻向上撬动沙土,避免伤及脆弱的螺壳。
黄阿渔看呆了,这个香螺居然有巴掌大小。
“好家伙长这么大!”
“得有一斤了吧!”
他掂了掂,“这么大的少见,单独卖应该能不少钱。”
看着附近的沙滩都挖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天也已经亮了,周围也开始有人了。
他赤脚踩过冰凉的海水,走到一片被海水半环绕的礁石群前。
他放缓呼吸,目光如炬,仔细扫过礁石表面,特别是那些背阴、潮湿、能避开光的石缝底部和凹陷处。
他的视线定格在几块礁石交接处的一个狭小缝隙里。
那里,借着愈发清晰的天光,他看到了几个螺壳呈乳白色、上面散布着不规则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如豹纹般的小东西。
它们紧紧吸附在礁石上,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正是花螺。
黄阿渔没有立刻动手,它知道花螺有群居的习性。
找到了几只,那说明附近有一群。
他耐心寻找着扩大了搜索范围,轻轻拨开一些海藻。
果然在更深的缝隙里,发现同样的花螺紧紧挨在一起。
个头还都不小,有半个大拇指大小。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数量多啊。
捕捉这些吸附在礁石上的花螺需要技巧。如果硬扯,很容易损伤螺肉,甚至扯断螺尾,让价值大打折扣。
他选中了一个螺口紧闭的花螺。
没有用力拔下,而是用指尖顶着螺壳,顺着螺纹旋转的方向,巧妙地施加一个柔和而持续的扭力。
他能感觉到螺肉在壳内微微的抵抗,这是一种活物才有的角力感。
他耐心地保持着力道,就像在旋开一个紧扣的瓶盖。几秒钟后,只觉手下微微一松,那只花螺便完好无损地被“扭”了下来。
他将这第一个战利品托在掌心,螺壳在晨曦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沉甸甸的,预示着不错的分量。
“嘿,个头真不赖。”黄阿渔低声自语,嘴角上扬。
他将这第一个花螺轻轻放入鱼篓,与之前的蛏子分开存放,避免磕碰。
初战告捷,黄阿渔精神大振。
黄海强和林小海也起来看看他。
将粗盐用油纸包好,仔细塞进鱼篓里,拿着一个塑料桶,又检查了一遍蛤叉和一只旧水杓。一切准备停当,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哥,嫂子,那我去了。”
“路上当心点,看着潮水。”黄海强又叮嘱了一句。
林小海也冲他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能摸就摸点。最重要是安全。”
黄阿渔“嗯”了一声,背上鱼篓,拎着塑料桶,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朦胧的夜色中。
现在的夜晚没什么娱乐,大家伙都睡得早,整个村子静悄悄的。
月光不是很亮,但也能看清坑洼的土路。
黄阿渔深吸一口气,脚步加快了些。
他不是去往常摸螃蟹的那片浅滩,而是凭着前世的记忆,走向一处更偏僻、礁石更多的湾岔。那里路难走,平时少有人去,但货也多。
一路上,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蛏子、香螺自然是目标,但如果运气好,能抓到一两只搁浅在礁石窝里的石斑鱼或者螃蟹。
现在只有石斑鱼值钱,螃蟹算小海鲜也不值什么钱。只有个头大的自己去卖才值钱。
有着前世的记忆,他知道那个饭店会收些好的食材。镇上哪条小街偶尔会有私下交易,哪个工厂的后门可能会有食堂采购员出来“摸鱼”。
如果是水产社来收,一斤螃蟹也就两三毛钱到五毛钱。
走到那片熟悉的湾岔时,天际刚刚亮起一抹鱼肚白。
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滩涂和嶙峋的礁石。黄阿渔脱下破布鞋,赤脚踩在冰凉而柔软的泥沙上,一种久违而又熟悉的触感从脚底传来。
他没有急着下手,而是先仔细观察着滩涂。
借着微光,他寻找着沙滩上那些不显眼的小孔。
蛏子洞通常有两个紧挨着的小孔,像一对小眼睛。找到一处疑似目标后,他蹲下身,从鱼篓里捏出一点粗盐,小心翼翼地撒在其中一个孔洞周围。
时间一点点过去,滩涂上一片寂静。
黄阿渔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突然,那孔洞周围的泥沙微微松动,接着,一个嫩黄色的“舌头”试探性地冒了出来,又迅速缩回。
黄阿渔心中一喜,有戏!
他耐心等待,果然,没过多久,受到盐分刺激的蛏子自己缓缓地向上伸出。
看准时机,黄阿渔眼疾手快,一把捏住了蛏子壳,稳稳将它拔了出来。
不到半个巴掌大小、肉质肥美的肥美的落在手中。
“开门红!”黄阿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将蛏子扔进塑料桶。
有了第一个的成功,他更加专注起来。凭借着前世积累的经验和此刻的耐心,他在那片礁石和滩涂交接的区域不断搜寻、试探。
他接着努力,挖到了不少的蛏子,一个个都放进塑料桶里。
他也感叹,“运气是真的不错啊,这么多蛏子。平时可是少见。“
黄阿渔赤脚踩在清凉湿润的沙滩上,凌晨的微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肯定能赚到改变生活的第一桶金!
他更加仔细地观察。
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鱼或者螃蟹。
香螺在沙层下活动时,为了呼吸和进食,会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透气孔。
在找到洞口后,在周围撒上一小撮粗盐。盐分的刺激会让藏在深处的贝类误以为潮水上涨或是环境变化,从而主动向上顶出沙层,这时便可趁机将其取出。
这个孔洞周围通常有一圈极其细微的沙粒隆起,与蛤蜊等贝类留下的孔洞有所不同,需要敏锐的观察才能分辨。
并非每个小孔下都有收获,可能挖下去只是一只杂色蛤或空欢喜一场。有时会挖出猫眼螺,那是极其难吃的螺,没人要。
有时,一些看似有东西的“鼓包”却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那很可能只是被潮水推上岸的杂物或是被人遗忘的普通沙包,需要仔细甄别。
见香螺冒头,黄阿渔一把抓起,后在水摊里洗了洗后丢进塑料桶。
对于藏身较深的香螺,黄阿渔用小铲子。
动作又轻又准,沿着孔洞侧下方约两到三指深的位置斜斜铲入,然后轻轻向上撬动沙土,避免伤及脆弱的螺壳。
黄阿渔看呆了,这个香螺居然有巴掌大小。
“好家伙长这么大!”
“得有一斤了吧!”
他掂了掂,“这么大的少见,单独卖应该能不少钱。”
看着附近的沙滩都挖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天也已经亮了,周围也开始有人了。
他赤脚踩过冰凉的海水,走到一片被海水半环绕的礁石群前。
他放缓呼吸,目光如炬,仔细扫过礁石表面,特别是那些背阴、潮湿、能避开光的石缝底部和凹陷处。
他的视线定格在几块礁石交接处的一个狭小缝隙里。
那里,借着愈发清晰的天光,他看到了几个螺壳呈乳白色、上面散布着不规则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如豹纹般的小东西。
它们紧紧吸附在礁石上,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正是花螺。
黄阿渔没有立刻动手,它知道花螺有群居的习性。
找到了几只,那说明附近有一群。
他耐心寻找着扩大了搜索范围,轻轻拨开一些海藻。
果然在更深的缝隙里,发现同样的花螺紧紧挨在一起。
个头还都不小,有半个大拇指大小。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数量多啊。
捕捉这些吸附在礁石上的花螺需要技巧。如果硬扯,很容易损伤螺肉,甚至扯断螺尾,让价值大打折扣。
他选中了一个螺口紧闭的花螺。
没有用力拔下,而是用指尖顶着螺壳,顺着螺纹旋转的方向,巧妙地施加一个柔和而持续的扭力。
他能感觉到螺肉在壳内微微的抵抗,这是一种活物才有的角力感。
他耐心地保持着力道,就像在旋开一个紧扣的瓶盖。几秒钟后,只觉手下微微一松,那只花螺便完好无损地被“扭”了下来。
他将这第一个战利品托在掌心,螺壳在晨曦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沉甸甸的,预示着不错的分量。
“嘿,个头真不赖。”黄阿渔低声自语,嘴角上扬。
他将这第一个花螺轻轻放入鱼篓,与之前的蛏子分开存放,避免磕碰。
初战告捷,黄阿渔精神大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