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三十三章 审慎之心
  • 第三十三章 审慎之心

    作品:《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柳青找到正在调试系统的张磊,“帮我仔细查查省城的‘拾光文创’,还有程诺这个人。”

        张磊推了推眼镜,立刻明白了柳青的顾虑:“没问题,青姐。这种事确实得慎重。

        两天后,张磊带着一份整理好的资料找到柳青。

        资料显示,“拾光文创”确实是一家颇有实力的公司,主打高端文创产品和文化项目运营,估值不菲。程诺的履历也很光鲜:海归、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多个文化项目的策划人。

        然而,在几条不起眼的行业论坛旧帖里,张磊发现了些端倪:

        有匿名用户抱怨“拾光文创”合作后期压缩成本、过度追求商业化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还有帖子提及他们曾与南方某藤编代工厂有过不愉快的解约纠纷,似乎涉及设计版权争议。

        “青姐,”张磊谨慎地说,“公司实力是有的,程诺本人能力应该也很强。但看起来,他们对‘控制权’和‘利润’看得很重,而且……扩张速度很快。”

        柳青的心沉了一下。

        但是目前有林氏家族虎视眈眈的形势下,通过几家对比,程诺的“拾光文创”最有实力。

        当晚,柳青召集了爷爷、王婶、周明和张磊,在工坊开了个小会。她将调查结果坦诚相告。

        周明首先说:“虽然我知道那种精英范儿的人不可能真心看得上咱们这小作坊,肯定是想利用我们!但是能被利用也说明我们有价值啊!而且有了资源有了资金,我们的产品肯定能卖爆……”

        王婶也小声附和:“是啊青丫头,人家大公司有路子,咱们的东西能卖得更远…”

        张磊的意见比较中立:“从发展角度看,资本注入确实能解决我们目前的产能和渠道瓶颈。风险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合作条款怎么签,我们能否保持主导权。”

        所有人都看向一直沉默的爷爷。

        爷爷吧嗒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看不真切:

        “狼吃肉,天经地义。怕的是,咱把自己当块肉送上去。”

        他磕磕烟袋锅,“青丫头,你想咋办?”

        柳青深吸一口气:“程诺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可以合作,但不是他说的那种。我们不做他的代工厂,也不完全依赖他的渠道。

        我们可以做一个限量联名系列,比如一年只合作十二件,或者二十件顶级作品。我们用我们的技法,融入他的设计理念,共同署名,独立定价。”

        “这个好!”周明眼睛一亮,“逼格高,还不受制于人!”

        王婶算了算:“一年要是能卖出十几件天价的,那也比瞎忙活强!”

        张磊点头:“这样主动权在我们手里,风险可控。”

        爷爷没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接着,又讨论到柳藤椅的宣传。周明极力主张立刻发Instagram:“这么好的东西,不发出去亮瞎他们的眼?正好给我们的联名计划造势!”

        爷爷却反对:“枪打出头鸟。底牌亮得太早,容易被人摸清路子。”

        王婶不懂这些,只觉得:“好东西不怕晚,捂一捂更金贵。”

        柳青思索良久,有了决定:“全貌不发。但我们可发一些局部细节图,比如藤条和柳丝完美结合的特写,或者一道独特的榫卯结构。不放整体,只露冰山一角。”

        她操作手机,选了一张光影下藤柳交织的局部图,配上简短的文字:

        “冬骨春肌,自然共生。新探索,静待知音。”发布了出去。

        同时,她将完整的作品图,通过微信发给了“竹韵茶舍”的老板和另外两位合作愉快的老客户,附言:

        “新作初成,限量预订,优先咨询。”

        做完这一切,柳青打开电脑,开始起草给程诺的合作建议书。

        她没有等待程诺拿出方案,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建议书里,她清晰阐述了清河工坊的定位、优势以及限量联名的合作模式,并附上了初步的设想和期望的分成方式。

        她的措辞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合作的诚意,也明确划定了底线。

        写完后,她发给张磊和周明看了看,修改了几处用语。

        最终,在点击发送前,她再次读了一遍。邮件正文的最后,她写道:

        “…我们深信,真正的传承在于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我们期待与拾光文创探索一种彼此尊重、互利共赢的新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符合这个时代的光彩。”

        她深吸一口气,点击了发送。

        窗外,夜色已深,但工坊里灯火通明。她知道,她发出的不仅仅是一封邮件,更是一份宣言。

        一份关于清河柳编未来命运的宣言。

        ---

        很快竹韵茶舍老板直接打来电话:“柳小姐!这把椅子务必给我留一把!价格好说!”

        另外两位客户的咨询也接踵而至。

        市场的最初反响,比想象中更热烈。

        柳青发布那条Instagram时,并未抱有太大期望。毕竟,那只是一个局部,一道光影,几根藤与柳的交织。

        然而,一夜之间,她的手机仿佛变成了一只振个不停的蜂巢。提示音密集地响起,不是往常的订单通知,而是点赞、评论、关注的提示。

        「这质感!是柳编和藤编的结合吗?求更多细节!」

        「光影太美了,这种肌理是天然的还是后期处理的?」

        「关注了!请问作者,这件作品出售吗?或者接受定制吗?」

        「这才是东方设计该有的样子!沉静、有力、与自然共生。」

        评论来自世界各地,有设计师、手工艺爱好者、收藏家,甚至还有几个她关注已久的国外工艺杂志的官方账号也点了赞。

        那条帖子的热度,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内容的总和。

        几乎在同一时间,她的微信也被挤爆了。

        竹韵茶舍的老板直接转账了定金,留言言简意赅:

        「柳小姐,椅子的首件收藏权我必须拿下,价格按你说的。另,我有三个朋友也想要,能否排个队?」

        紧接着,之前合作过的精品酒店、独立茶馆的负责人也纷纷发来消息,询问这把“看起来就很不一般”的椅子。

        王婶和周明凑过来看,都惊呆了。“这……这就火了?”

        周明看着那些英文评论,有点懵。“我就说嘛!是好东西就不怕没人识货!”王婶喜笑颜开。

        更让柳青意外的是程诺的反应。她原以为自己对合作模式的擅自定义会让他不悦,至少需要一番拉扯。

        但程诺在收到邮件后的第二天一早,就打来了电话。

        “柳青,你的方案我看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非但没有不快,反而充满激赏,

        “限量联名,顶级藏品!这个定位太精准了!这完全跳出了普通工艺品的层面,直接进入了收藏级艺术品的赛道!这才是非遗该走的路!”

        他甚至没有在电话里过多讨价还价,只是简单确认了几个核心条款,第三天,一份排版精美、条款清晰正式的合作草案就通过快递送到了工坊。

        草案里明确了拾光文创负责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品牌包装,清河工坊完全掌握设计主导权和生产标准,利润分成比例也超出了柳青的预期。

        这份诚意,让柳青和工坊核心成员都稍稍松了口气。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陌生电话。

        “您好,是清河工坊吗?我在Ins上看到你们的椅子,我们在莫干山有家民宿,想咨询一下……”

        “柳老师吗?我是BJ‘失物招领’家居的买手,对您的柳藤系列非常感兴趣……”

        “Qing?Hello! I'm from a gallery in New York...”(您好!我来自纽约的一家画廊……)

        电话多得让柳青无法专心工作,她只好把一只旧手机交给周明,让他先初步接听和筛选,记录下有效信息。

        工坊里弥漫着一种兴奋又紧张的气氛。大家都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了,一条更广阔、但也更陡峭的路,正在眼前展开。

        只有爷爷,依旧每日雷打不动地泡柳条、磨柳刀,检查大家手里的活计。

        他看到柳青接电话接得眉头紧锁,淡淡说了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别光听叫得好听,得看哪只鸟真能落下来搭窝。”

        他拿起一把刚编好的茶席,指着边缘一处几乎看不见的毛刺:

        “限量不是嘴上说的。这东西拿出去,就得代表清河柳编的最高脸面。差一丝一毫,都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柳青心中一凛,顿时清醒。热度是虚的,订单是虚的,唯有手里这把柳刀和即将诞生的作品,才是实的。

        她将程诺寄来的合同草案交给张磊仔细研究,将周明记录的客户需求整理归档,然后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回自己的工作台前,拿起那把冬柳框架,继续打磨那第一把承物椅的每一个细节。

        外面的声浪很大,但她需要守住工坊里的这份静。

    相关推荐: 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 贵族学院修罗场,万人迷有读心术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道衍诸天:我的穿越让神魔都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