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70章 雷霆万钧,除奸佞
作品:《重生选救白月光?闪婚皇叔爽飞了》推荐阅读: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双生神级武魂,震惊妖帝老婆!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
老子是王,辅政王!
灵墟,剑棺,瞎剑客
皇室潜修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换源:
翌日早朝,裴照寒先是顶着面具在朝堂上一件件地摆证据,列罪行。
不给那些人任何狡辩的机会就将人全都锤死在了朝堂之上。
直到侍卫持械进入金銮殿,群臣才反应过来,晏寒天不是在调查问罪,而是在宣布罪行。
像是陆相、临江王等肱骨重臣昨日就见过皇帝,对乾安余孽和突厥细作的事情也有所了解,听到晏寒天以此种形式公布出来,便也知道肯定是皇帝的意思,估计也是证据确凿了,所以什么都没说。
剩下的大臣们却是彻底炸了锅,向来明哲保身的张阁老都忍不住询问道:“陛下,王爷,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乾安余孽和突厥细作或许是有,但京兆尹霍大人怎么可能是乾安余孽之首呢?
他的忠勇刚直臣等有目共睹呀,还有突厥细作,五城兵马司杜大人三代忠烈,这……”
不怪张阁老如此着急,毕竟霍渠、杜若辉都是三皇子党,三皇子的党羽中又是乾安余孽又是突厥细作的,哪怕三皇子宴景天是中宫嫡出,这腿也得被扯断了。
晏寒天冷眼扫过去,“霍渠进入锦衣卫诏狱不足六个时辰,一批接一批的死士强闯诏狱劫囚这是误会?
本王亲自携内卫从杜若辉家中抄出大秦北境的舆图、军械设计图,这是误会?”
张阁老登时哑口无言,皇帝扫了张阁老一眼,视线从那些蠢蠢欲动的大臣脸上扫过,扬声道:“乾安余孽由来已久,突厥亡我大秦之心亦从来不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在朕的几位皇子出生之前就已经蛰伏在朝中,没有发现,非某个皇子或大臣之过。
此番长阳府、锦衣卫和十三通力合作,发现这些乱臣贼子,外敌细作于大秦是好事。
此事朕已经交由十三全权处理,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全面配合,现在,朕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突厥往我大秦境内派遣数千名细作,扰乱我大秦江山,祸乱我大秦朝纲,突厥细作宋白兰更是戕害我大秦太后,致使太后危在旦夕,此仇不报,我大秦国威难震,朕已决意出征突厥,扬我国威!”
大殿内瞬间一阵哗然,大臣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声音几乎要掀翻屋顶。
突厥往大秦境内派细作之事的确过分,但兴兵作战兹事体大,尤其是那些文官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给武将出风头的机会。
争论之间,秦武帝又扔出一记闷雷,“朕是在知会你们,不是在与你们商量。
昨日获悉此事后朕已经命陆相筹措一批军械粮草运往北境,发兵密旨早已经离京十二个时辰,此战,朕非打不可。
尔等可以讨论,可以反对,但谁若是耽误了朕慑敌之大计,无论文臣武将,皆押送至第一线,朕也想知道,你们的唇枪舌剑在战场上能不能抵挡敌人的真刀实剑?”
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就算有意见也只能憋回去,毕竟就算他们不相信秦武帝真的会将他们送到前线去当炮灰,可这话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代表了皇帝要出征突厥的决心。
既然反对无用,大臣们也就只能高喊“陛下圣明了!”
秦武帝在高座上挥斥方遒,洋洋洒洒一番,定了此番出征突厥的主帅和兵力,当他说出让三个皇子负责此番大战的统筹之事时,大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这是要立储啊!
原本还意兴阑珊的大臣们迅速活跃了起来,那几个皇子也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而当他们听到皇帝封晏寒天为先锋大将军,总理此番战事时更兴奋了。
晏寒天这位年轻的皇叔是所有皇子头上的一座山,一开始,皇子们还嫉妒皇帝对他的好超过了他们这些亲儿子,但当他们发现自己文韬武略、才情谋略都比不过晏寒天,而秦武帝虽然看重晏寒天,也从不曾动过将皇位传给他时几个皇子们就对他生出了有事他来扛,没事儿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
如今听皇帝说要将北境战事交给晏寒天来指挥就觉得这简直是对他们的赏赐。
晏寒天的能力摆在那里,有他在,还有长阳军和临江王等干将,北境的战事怎么都不会差,他们的后勤压力一下减小了很多不说还不用天天面对晏寒天,没有比他们更快乐的了。
而就在几位皇子庆幸不已时,皇帝忽然开口,“这些年,朝中不平事诸多,十三皇子之后的几位皇子、乃至后妃先后遇害,朕虽有疑惑,却始终不得其法。
为保护先太后拼死诞下的皇家血脉,朕特地将尚未足月的十三托付给定远侯照顾,时至今日,可以确定,就是宫中突厥细作借太后之手残骸皇家血脉,如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太后宫中太监福安、宫女迎芳假借太后之名祸乱后宫,扰乱朝堂,证据确凿。
今日,十三终于可以用真面目示人了,摘下你的面具,让大家看看你的真面目吧。”
十三皇叔面具下的真容可是满朝文武最为好奇的事情,大臣们甚至忘了即将兴起的战事,一个个跟小孩子似的瞪大了眼睛等着看晏寒天面具后的真容。
晏寒天没有多啰嗦,转身面对着群臣摘下面具,大臣们都呆住了,“这这这……”
年纪大一些的大臣们甚至都没认出裴照寒的脸来,人群中的户部左侍郎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身边的同僚们也都反应过来在那儿幸灾乐祸,“梁大人,这不是被你女儿当众退婚的裴三郎吗?”
梁大人早已经吓得腿软,站都站不起来。
而其他大臣们则迅速发现了华点,“如此说来,十三爷岂不成了长阳府的赘婿了?”
“对啊,不过入赘的是裴三郎,如今十三爷身份公开,这门亲事还算数吗?”
梁大人顿时眼睛一亮,殷切地看着晏寒天,只等着晏寒天说入赘长阳府只是权宜之计,裴三郎所做的事情与十三皇叔无关,如果这样的话,那他梁家退的是裴三郎的婚,也就跟十三皇叔没关系了。
不给那些人任何狡辩的机会就将人全都锤死在了朝堂之上。
直到侍卫持械进入金銮殿,群臣才反应过来,晏寒天不是在调查问罪,而是在宣布罪行。
像是陆相、临江王等肱骨重臣昨日就见过皇帝,对乾安余孽和突厥细作的事情也有所了解,听到晏寒天以此种形式公布出来,便也知道肯定是皇帝的意思,估计也是证据确凿了,所以什么都没说。
剩下的大臣们却是彻底炸了锅,向来明哲保身的张阁老都忍不住询问道:“陛下,王爷,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乾安余孽和突厥细作或许是有,但京兆尹霍大人怎么可能是乾安余孽之首呢?
他的忠勇刚直臣等有目共睹呀,还有突厥细作,五城兵马司杜大人三代忠烈,这……”
不怪张阁老如此着急,毕竟霍渠、杜若辉都是三皇子党,三皇子的党羽中又是乾安余孽又是突厥细作的,哪怕三皇子宴景天是中宫嫡出,这腿也得被扯断了。
晏寒天冷眼扫过去,“霍渠进入锦衣卫诏狱不足六个时辰,一批接一批的死士强闯诏狱劫囚这是误会?
本王亲自携内卫从杜若辉家中抄出大秦北境的舆图、军械设计图,这是误会?”
张阁老登时哑口无言,皇帝扫了张阁老一眼,视线从那些蠢蠢欲动的大臣脸上扫过,扬声道:“乾安余孽由来已久,突厥亡我大秦之心亦从来不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在朕的几位皇子出生之前就已经蛰伏在朝中,没有发现,非某个皇子或大臣之过。
此番长阳府、锦衣卫和十三通力合作,发现这些乱臣贼子,外敌细作于大秦是好事。
此事朕已经交由十三全权处理,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全面配合,现在,朕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突厥往我大秦境内派遣数千名细作,扰乱我大秦江山,祸乱我大秦朝纲,突厥细作宋白兰更是戕害我大秦太后,致使太后危在旦夕,此仇不报,我大秦国威难震,朕已决意出征突厥,扬我国威!”
大殿内瞬间一阵哗然,大臣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声音几乎要掀翻屋顶。
突厥往大秦境内派细作之事的确过分,但兴兵作战兹事体大,尤其是那些文官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给武将出风头的机会。
争论之间,秦武帝又扔出一记闷雷,“朕是在知会你们,不是在与你们商量。
昨日获悉此事后朕已经命陆相筹措一批军械粮草运往北境,发兵密旨早已经离京十二个时辰,此战,朕非打不可。
尔等可以讨论,可以反对,但谁若是耽误了朕慑敌之大计,无论文臣武将,皆押送至第一线,朕也想知道,你们的唇枪舌剑在战场上能不能抵挡敌人的真刀实剑?”
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就算有意见也只能憋回去,毕竟就算他们不相信秦武帝真的会将他们送到前线去当炮灰,可这话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代表了皇帝要出征突厥的决心。
既然反对无用,大臣们也就只能高喊“陛下圣明了!”
秦武帝在高座上挥斥方遒,洋洋洒洒一番,定了此番出征突厥的主帅和兵力,当他说出让三个皇子负责此番大战的统筹之事时,大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这是要立储啊!
原本还意兴阑珊的大臣们迅速活跃了起来,那几个皇子也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而当他们听到皇帝封晏寒天为先锋大将军,总理此番战事时更兴奋了。
晏寒天这位年轻的皇叔是所有皇子头上的一座山,一开始,皇子们还嫉妒皇帝对他的好超过了他们这些亲儿子,但当他们发现自己文韬武略、才情谋略都比不过晏寒天,而秦武帝虽然看重晏寒天,也从不曾动过将皇位传给他时几个皇子们就对他生出了有事他来扛,没事儿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
如今听皇帝说要将北境战事交给晏寒天来指挥就觉得这简直是对他们的赏赐。
晏寒天的能力摆在那里,有他在,还有长阳军和临江王等干将,北境的战事怎么都不会差,他们的后勤压力一下减小了很多不说还不用天天面对晏寒天,没有比他们更快乐的了。
而就在几位皇子庆幸不已时,皇帝忽然开口,“这些年,朝中不平事诸多,十三皇子之后的几位皇子、乃至后妃先后遇害,朕虽有疑惑,却始终不得其法。
为保护先太后拼死诞下的皇家血脉,朕特地将尚未足月的十三托付给定远侯照顾,时至今日,可以确定,就是宫中突厥细作借太后之手残骸皇家血脉,如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太后宫中太监福安、宫女迎芳假借太后之名祸乱后宫,扰乱朝堂,证据确凿。
今日,十三终于可以用真面目示人了,摘下你的面具,让大家看看你的真面目吧。”
十三皇叔面具下的真容可是满朝文武最为好奇的事情,大臣们甚至忘了即将兴起的战事,一个个跟小孩子似的瞪大了眼睛等着看晏寒天面具后的真容。
晏寒天没有多啰嗦,转身面对着群臣摘下面具,大臣们都呆住了,“这这这……”
年纪大一些的大臣们甚至都没认出裴照寒的脸来,人群中的户部左侍郎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身边的同僚们也都反应过来在那儿幸灾乐祸,“梁大人,这不是被你女儿当众退婚的裴三郎吗?”
梁大人早已经吓得腿软,站都站不起来。
而其他大臣们则迅速发现了华点,“如此说来,十三爷岂不成了长阳府的赘婿了?”
“对啊,不过入赘的是裴三郎,如今十三爷身份公开,这门亲事还算数吗?”
梁大人顿时眼睛一亮,殷切地看着晏寒天,只等着晏寒天说入赘长阳府只是权宜之计,裴三郎所做的事情与十三皇叔无关,如果这样的话,那他梁家退的是裴三郎的婚,也就跟十三皇叔没关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