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七十七章林夏奇谋败北狄(一)
  • 第七十七章林夏奇谋败北狄(一)

    作品:《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时值大乾王朝天启十三年秋,塞北的寒风比往年更早地席卷了边境大地,枯黄的草木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浩劫。北狄部族在首领巴图的率领下,集结了五万铁骑,以雷霆之势突破了大乾王朝西北边境的第一道防线 —— 雁门关外的青狼口,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短短三日之内,边境三县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

        大乾女帝萧月华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面色各异。兵部尚书王磊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北狄狼子野心,此次来势汹汹,臣建议即刻调派京畿卫戍部队三万,再从周边各州府抽调两万兵力,由大将军李擎统领,驰援边境,务必将北狄蛮族赶回塞北!”

        王磊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周明便皱着眉头反驳:“王大人此言差矣!京畿卫戍部队肩负守卫京城之重任,若贸然抽调,京城安危堪忧。况且,周边各州府兵力分散,短时间内难以集结,等到兵力集齐,边境恐怕早已被北狄摧残得不成样子了。”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的主张主动出击,有的则建议固守待援,还有的甚至提出与北狄议和,一时间,金銮殿内吵得不可开交。萧月华坐在龙椅上,脸色愈发阴沉,他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满是失望。就在这时,宰相张谦站了出来,缓缓说道:“陛下,臣有一人举荐,此人虽无官职在身,却足智多谋,曾多次为地方解决难题,或许能为破解边境危机出谋划策。”

        萧月华眼中闪过一丝希冀,连忙问道:“张宰相所言之人是谁?快快请他入宫!”

        “此人便是隐居在京城郊外竹林别院的林夏。” 张谦回答道。

        林夏,年方二十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兵法谋略。早年曾考取功名,任地方县令,因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后因看不惯朝中奸臣当道,便辞官归隐,潜心研究兵法,等待为国效力的时机。

        萧月华听闻林夏之名,心中大喜,当即下令:“快,派专人前往竹林别院,宣林夏即刻入宫!”

        使者不敢耽搁,快马加鞭赶往竹林别院。此时的林夏正在院中研读兵法,听闻皇帝宣召,知道必有大事发生,便收拾行装,随使者一同前往皇宫。

        来到金銮殿,林夏跪拜行礼:“草民林夏,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月华连忙起身,亲自走下龙椅,扶起林夏,说道:“林先生不必多礼,今日召你前来,是因北狄入侵边境,国事危急,还望先生能为朕出谋划策,解边境之困。”

        林夏起身,抬头看向萧月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北狄此次入侵,来势凶猛,不可小觑。草民虽久居乡野,但也听闻北狄首领巴图勇猛善战,且手下将士多为悍勇之辈,若想击败他们,需谨慎谋划,不可贸然行事。”

        “那依先生之见,我大乾当如何应对?” 萧月华急切地问道。

        林夏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前首要之事,是了解北狄的兵力部署、粮草供应以及进军路线,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次,需加固边境防线,安抚百姓,稳定后方。最后,再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寻找北狄的薄弱环节,伺机反击。”

        萧月华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那朕便任命你为参军,协助大将军李擎统领全军,一切军事行动,皆可由你与李将军商议决定。”

        林夏躬身领命:“草民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击退北狄,保卫大乾边疆!”

        次日,林夏便随大将军李擎一同前往边境。李擎,年约五十,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是大乾王朝的名将,曾多次率军抵御外敌入侵,战功赫赫。一路上,李擎与林夏纵论兵法,探讨边境局势,林夏的真知灼见让李擎对其刮目相看,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经过数日的奔波,两人终于抵达了边境重镇 —— 云州城。此时的云州城,人心惶惶,城墙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远方。李擎和林夏刚一进城,便立刻召集了当地的将领,了解边境的具体情况。

        云州守将赵武详细地汇报了当前的局势:“大将军,林参军,北狄五万铁骑目前已占据青狼口、黑风口等地,正在向云州城逼近。据探子回报,北狄大军分为三路,东路军由巴图的弟弟巴彦率领,约一万五千人,驻扎在青狼口以东的野狼谷;西路军由北狄大将兀术率领,约一万五千人,驻扎在黑风口以西的断魂崖;中路军则由巴图亲自率领,约两万人,驻扎在青狼口与黑风口之间的落马坡,对云州城形成了包围之势。此外,北狄的粮草囤积在落马坡后方的粮仓镇,由一千精兵看守。”

        林夏仔细聆听着赵武的汇报,不时在地图上标记着北狄的兵力部署。待赵武汇报完毕,林夏问道:“赵将军,我军在云州城的兵力有多少?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赵武叹了口气,说道:“回林参军,我军在云州城的兵力仅有一万五千人,其中还有五千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战斗力较弱。粮草方面,目前还能支撑一个月左右,但如果北狄长期围困,恐怕难以维持。”

        林夏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抬起头,对李擎和赵武说道:“大将军,赵将军,北狄兵力强盛,且三路大军相互呼应,若我军贸然出战,恐难取胜。依我之见,当前应采取防御为主,坚守云州城,同时派人骚扰北狄的粮草供应,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李擎眉头微皱,说道:“林参军,若只是坚守不出,恐怕会让北狄更加嚣张,而且长时间的围困,也会动摇我军的军心和民心啊。”

        林夏微微一笑,说道:“大将军放心,我所说的防御,并非被动防御,而是主动防御。我们可以在云州城周边的险要地段设置埋伏,派小股部队骚扰北狄大军,让他们疲于奔命,同时也能挫伤他们的锐气。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固云州城的城墙,挖掘护城河,准备充足的守城器械,如弓箭、滚石、擂木等,让北狄难以攻破城池。”

        李擎听了林夏的话,心中豁然开朗,说道:“林参军果然妙计,就按你说的办!赵将军,你立刻组织士兵加固城墙,挖掘护城河,准备守城器械。同时,挑选五千精兵,由你亲自率领,在云州城周边的险要地段设置埋伏,骚扰北狄大军。”

        “末将遵令!” 赵武躬身领命,随即下去安排各项事宜。

        接下来的几日,云州城内一片忙碌。士兵们加班加点地加固城墙,挖掘护城河,百姓们也纷纷主动参与进来,运送砖石、木材等物资。林夏则亲自前往云州城周边勘察地形,寻找适合设置埋伏的地点。

        经过一番勘察,林夏发现云州城以西的野狼谷地势险要,谷口狭窄,谷内道路崎岖,是一个绝佳的设伏地点。于是,他便建议赵武将埋伏地点选在野狼谷。赵武按照林夏的建议,率领五千精兵,携带充足的弓箭和滚石,悄悄潜入野狼谷,在谷口和谷内的关键位置埋伏起来。

        与此同时,林夏还派人前往北狄的粮草囤积地 —— 粮仓镇,打探消息,并伺机骚扰北狄的粮草运输队。探子们乔装打扮成北狄牧民,混入粮仓镇,摸清了北狄粮草的囤积情况和运输路线。

        几日之后,北狄中路军首领巴图见云州城久攻不下,便下令东路军首领巴彦率领一万五千人,从野狼谷出发,绕过云州城,偷袭云州城后方的粮草供应地 —— 阳和县。巴彦接到命令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野狼谷进发。

        当北狄大军进入野狼谷后,赵武率领的五千精兵早已做好了准备。待北狄大军全部进入谷内,赵武一声令下,埋伏在谷口和谷内关键位置的士兵们立刻箭如雨下,滚石、擂木纷纷落下。北狄大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巴彦见状,大怒不已,挥舞着马鞭,大声呵斥士兵们反击,但此时的北狄大军早已军心涣散,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经过一番激战,北狄大军损失惨重,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巴彦也在混乱中被一箭射中肩膀,率领残部狼狈地逃回了落马坡。此次伏击战,大乾军队大获全胜,不仅挫败了北狄偷袭阳和县的阴谋,还极大地挫伤了北狄的锐气,提振了大乾军队的军心和民心。

        巴图得知东路军惨败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当即下令中路军和西路军同时向云州城发起进攻,誓要攻破云州城,为东路军报仇雪恨。

        面对北狄大军的疯狂进攻,云州城的形势变得愈发危急。北狄中路军和西路军轮番攻城,士兵们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墙,城墙上的大乾士兵们奋力抵抗,弓箭、滚石、擂木不停地向城下投掷,城下的北狄士兵尸体堆积如山,但北狄大军依然源源不断地发起进攻。

        林夏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疯狂进攻的北狄大军,神色凝重。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虽然目前云州城还能坚守,但长时间的消耗战,对大乾军队极为不利。必须想办法重创北狄大军,才能缓解云州城的压力。

        此时,西路军首领兀术率领的一万五千人正在云州城西南方向的断魂崖下安营扎寨,准备次日对云州城发起进攻。林夏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顿时有了一个计策。他连忙找到李擎,说道:“大将军,北狄西路军驻扎在断魂崖下,那里地势低洼,且周边多为草木,我们可以利用火攻,重创北狄西路军。”

        李擎眼前一亮,说道:“火攻?林参军,具体该如何实施?”

        林夏指着地图上断魂崖的位置,说道:“大将军,你看,断魂崖下有一条小河,北狄大军的营帐就驻扎在小河岸边。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趁夜悄悄渡过小河,绕到北狄军营的后方,然后在军营周边的草木上浇上煤油,再放火焚烧。北狄大军在睡梦中受到惊吓,必然会陷入混乱,我们再趁机发动进攻,定能重创北狄西路军。”

        李擎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妙!但派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呢?”

        林夏想了想,说道:“大将军,末将推荐副将陈峰。陈峰勇猛善战,且心思缜密,由他率领部队执行这个任务,定能成功。”

        李擎对陈峰也十分了解,知道他是一个可靠的将领,便说道:“好,就派陈峰率领五千精兵,执行这个任务。你立刻去安排,务必确保行动计划的周密性。”

        “末将遵令!” 林夏躬身领命,随即找到陈峰,向他详细交代了行动计划。陈峰听后,信心满满地说道:“林参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重创北狄西路军!”

        当天夜里,月色朦胧,夜色深沉。陈峰率领五千精兵,携带充足的煤油和火种,悄悄来到云州城西南方向的小河边。小河的水流平缓,河水不深,士兵们纷纷脱下盔甲,手持武器,悄悄渡过小河,绕到了北狄西路军军营的后方。

        此时的北狄西路军军营内,士兵们经过一天的攻城战斗,早已疲惫不堪,大部分人都已进入梦乡,只有少数哨兵在营外巡逻。陈峰率领士兵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军营,避开巡逻的哨兵,将煤油均匀地浇在军营周边的草木上,然后点燃了火种。

        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军营周边的草木迅速燃烧起来,火焰借着风力,很快蔓延到了北狄的营帐。北狄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看到熊熊燃烧的大火,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有的甚至在混乱中自相残杀。

        陈峰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五千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北狄军营,挥舞着刀剑,斩杀北狄士兵。北狄西路军首领兀术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军营内一片火海,士兵们死伤惨重,心中大惊,连忙组织士兵们抵抗,但此时的北狄大军早已军心涣散,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经过一番激战,北狄西路军损失惨重,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兀术也在战斗中被陈峰一刀砍伤手臂,率领残部狼狈地逃离了断魂崖,向中路军首领巴图的驻地落马坡逃窜。

        巴图得知西路军也惨败的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但此时的他也意识到,大乾军队中必有高人相助,若再继续强攻云州城,恐怕会损失更大。于是,他便下令暂时停止攻城,率领中路军和东西两路军的残部,退守落马坡,重新整顿兵力,寻找进攻的机会。

        云州城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李擎和林夏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林夏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北狄大军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若不彻底击败他们,边境的危机永远无法解除。

        北狄大军退守落马坡后,巴图一面整顿兵力,补充粮草,一面派人前往北狄各部族,请求援兵。林夏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十分担忧,他知道,若北狄的援兵到来,大乾军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必须在北狄援兵到来之前,彻底击败巴图率领的大军。

        此时,林夏想到了一个离间计。他了解到,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巴图虽然是北狄的首领,但他的弟弟巴彦和大将兀术对他并不完全信服,尤其是在东路军和西路军惨败之后,巴彦和兀术对巴图的不满情绪更是日益加剧。林夏决定利用这一点,挑拨巴图、巴彦和兀术之间的关系,瓦解北狄内部的团结。

        于是,林夏便派人伪造了两封书信,一封是模仿巴彦的笔迹写给兀术的,信中写道:“兀术兄,巴图此人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导致东路军和西路军惨败,损兵折将。如今我北狄大军元气大伤,若再继续跟随巴图,恐怕会自取灭亡。不如你我二人联手,除掉巴图,共同统领北狄大军,与大乾议和,平分边境之地,不知兄意下如何?”

        另一封则是模仿兀术的笔迹写给巴彦的,信中写道:“巴彦弟,巴图无能,致使我北狄大军遭受重创,我等将士死伤无数,此仇不共戴天!我愿与你联手,除掉巴图,夺取北狄首领之位,然后再与大乾一决高下,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

        书信伪造好后,林夏便派两名心腹士兵,乔装打扮成北狄士兵,分别将书信送到巴彦和兀术的手中。同时,林夏还故意让巴图的亲信得知此事,让他们将消息汇报给巴图。

        巴彦收到书信后,心中大惊,他虽然对巴图不满,但也从未想过要与兀术联手除掉巴图。他知道,这封信一旦落入巴图手中,自己必将性命难保。于是,巴彦便想将书信销毁,但就在这时,巴图的亲信已经赶到,将书信搜走,送到了巴图的手中。

        兀术收到书信后,也是同样的反应,他深知巴图的多疑和残暴,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果然,没过多久,巴图便派人将巴彦和兀术召到了自己的大帐中。

        巴图坐在大帐的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将两封书信扔在巴彦和兀术的面前,怒声说道:“好啊,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密谋除掉本首领,夺取北狄的大权,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首领吗?”

        巴彦和兀术看到书信后,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倒在地,大声辩解道:“首领,冤枉啊!这封信不是我们写的,是有人伪造的,想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啊!”

        “伪造的?” 巴图冷笑一声,说道:“这书信上的笔迹,分明就是你们的,你们还想狡辩?来人啊,将这两个叛徒拉出去,斩了!”

    相关推荐: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