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都市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436章 林三七是资本家?
  • 第436章 林三七是资本家?

    作品:《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肺结核治疗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不可能立杆见影就知道效果如何。

        老外们要验证“乙吡利烟片”是否真有疗效,这个过程起码要3个月以上。

        所以哈佛大学团队想要怎么自己全盘接手临床,林三七都是无条件配合。

        哈佛医疗团队的设计也挺合理,安东尼教授坐门诊收治病人,西奥多教授主管病房,另外X光拍片、痰培养及验血也是由米国医生自己负责。

        华国方面只要提供必要的检查设备和药物,然后首都传染病医院就额外多出一个“病区”来,还是自带干粮那种。

        这其中抗结核药物是重中之重。

        现在只有极少数上层领导知道抗结核药物都是林三七私人提供的,国内其实并没有药厂。

        林三七也很坏,他故意不将结核药物生产线穿越带到这个时代。

        1961年,华国公开宣称攻克肺结核病的国际影响越大,对抗结核药物的依赖就更重,那他林三七其实就更安全。

        因为林三七一旦出事,那么所有药物都会断供,所有肺结核治疗都会停止,首都传染病医院就会关门。

        之前吹牛多利害,后面就会摔得多重,有关部门无论是为了脸面,还是为了实质利益,都不敢有人去针对林三七。

        林三七也算是挟药片以令诸侯了。

        领导是这么想的,林三七也是这么想的,但某些职工未必会这么想。

        昌平农场,这里的气氛一直有些压抑。

        自从一百多名原中医院老职工因为编制问题发生冲突后,这批老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全部都被林三七赶回了昌平。

        虽然林三七还是手下留情,给了每一位职工一个编制,允许他们的子女顶职,没子女的允许亲戚顶职,甚至允许他们把编制卖掉。

        但林三七这个举动并没有引来大多数人的感恩,反而被很多人记恨上了。

        本来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国内中医界的精英,因为城市清退问题差点被开除,来到昌平农场苟活。

        结果现在有机会重新返城,重新成为传染病医院的正式职工,就因为一场冲突再次被赶回了乡下农场。

        这里面就生产了心理落差感,落差有多重,某些人的怨恨就有多重。

        这就是典型的升米恩,斗米仇。

        他们不会想当初正是沈院长和林三七的帮助,他们才得以在自然灾害年能全家活下去。

        他们也不会想,林三七开办新医院,给了他们一个宝贵的编制,改变了一个子女的命运。

        昌平分院,白虎山下,原来的肺痨科病房。

        病房现在已经改造过了,成为了一间间“制药房”,专门生产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嗷嗷叫等中药丸。

        药材是林三七提供的,这些中成药制作完成后也是交给林三七去售卖,用于维护医院的开销,以及职工们物资的供应。

        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之前一直忙着各种事情给耽误了,这次中医院老职工被赶回昌平农场手,林三七为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便重新了这个制药计划。

        刚好2014年岭南堂中医馆开业了,南方药厂收购了,马上就要“大批生产”了,所以林三七准备提前备货。

        之所以一定要在1961年生产,2014年包装,那是因为所有中成药林三七要的都是古法制作。

        就拿安宫牛黄丸来说,因为采用古法制作,一百多道工序,非常繁琐复杂,只要其中一两道工序出现问题,最后的药丸就是“废丸”。

        这也是传统中成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实在太难了,如果成品率上不去,那就会亏巨。

        显然2014年,没有这样的制药师傅,很多步骤都失传了,哪怕全国范围内招聘中药师,那人力成本也太过巨大。

        宋星剑是安宫牛黄丸组负责人,这时候正在检查药丸的质量。

        他原来是施今墨老爷子的专用药房先生,从小学的童子功,能师从大师的,自己也是半步小宗师水平。

        如果说施老爷子是大夫里面最牛的,那今年50多岁的宋星剑就是药师里面的佼佼者。

        中药师可不仅仅只是抓药这么简单。

        传统中医馆都是有自家独家秘方的,而秘方要制作出药丸药剂来,靠的就是药房的这些药师们。

        施老爷子是林三七的师父,那宋星剑就是林三七的自己人,林三七于是将最重要的“验药环节”交给宋星剑这个自己人。

        别人林三七信不过。

        此时宋星剑面前放着两个托盘,里面放着50粒已经制作完成的安宫牛黄丸,看着卖相就不错,一粒粒跟麦丽素似的。

        但宋星剑一闻,嗯,不对!

        但宋星剑也没有声张,而是拿起一粒药丸直接就捏碎,然后继续闻了闻,再将一些药丸碎末放嘴里尝了尝,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唉,这群人越来越不像话了,难道不知道偷工减料的后果会惹怒林院长,最终在没有立足之地吗?”

        宋星剑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往“水飞车间”走去。

        水飞车间里,杨景锋、冯宝德、黄太雍、李午几人正在忙碌着,有人在将朱砂碾碎、有人在往桶里加水、有人在过滤,但谁也没有说话,没有往日的嘻嘻哈哈。

        大家见宋星剑走进来后也没有打招呼,继续手里的活计。

        宋星剑本来就是个话不多的人,这时候也没有开口,而是站在一边观察,这一观察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宝德,等一下,你刚刚过滤,一共过滤了几次?”

        冯宝德头也不回答道:“三次,怎么了?”

        宋星剑耐心说道:“三次不够,按水飞法的规矩,起码要过滤七次,你少了四次,洗出来的颗粒过大。”

        结果冯宝德却是嗤笑了一声:

        “什么三遍七遍的,有啥区别,你看看这边晾晒的朱砂,你不说我不说,外行谁知道这是三遍还是七遍的?”

        黄太雍也帮腔道:

        “老宋,那么认真干嘛?搞得你现在是正式工一样,不一样被赶到昌平来当临时工?差不多就得了。”

        宋星剑认真说道:

        “三遍和七遍相差太大了,最简单一个,朱砂里面的有毒成份就没有洗出去,这种药吃了对病人是有害的。”

        冯宝德一扔手里的勺子,直接就嚷嚷开了:

        “甭跟我说有毒没毒,反正我又不吃这药,老子一个月拿30块钱至于拼命吗?老宋,你要按老规矩来,是不是在为难我们?想要七遍,你找林三七自己弄去,他名字可不有个七嘛。”

        宋星剑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跟林院长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药丸拿出去,甭说是我了,就连施大医、萧大医那里也通不过,按咱们行里的规矩,得销毁,那要浪费多少珍贵药材?”

        杨景锋冷哼了一声:

        “妈的,我们可是社会主义的工人,可不是林三七的长工,解放十多年了,他还资本主义复辟了?”

        水飞车间的争吵把旁边几个车间的人都吸引过来了,大家一听工序不过关,其实心里都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

        但还是那句话,这批中医院的老职工这时候心态都失衡了,觉得林三七不念旧情,对不起他们。

        本来认个错多洗几遍的简单事情,但因为大家心里有怨气,反而开始帮着冯宝德他们了。

        “老宋,你也是老虎不在山,猴子称大王了是不是?”

        “就是,反正这药丸是卖到外国去的,人家外国人哪懂什么质量好不好的?吃不死人就行了呗。”

        “要我说呀,这是宋剑星为了拍林三七的马屁,故意在刁难。”

        “哼,当年的工头又回来了?帮着欺压我们普通工人呀?”

        宋星剑是个沉默内向的个性,嘴巴子本来就不利索,现场那么多人围着七嘴八舌在指责他,气得他手都有些发抖了,于是指着其中另一位中医院老职工责问道:

        “梁英,我刚要来找你,你负责的工序是将磨砂的珍珠用纱布包起来,放到豆腐中间蒸煮,可是我刚刚试了药,你是直接拿水蒸的对不对,我问你,豆腐呢?”

        门口的梁英嘿嘿一笑:

        “豆腐?豆腐给吃了呗,咱们可都是革命工人,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干革命吧?”

        “就是,我们工人营养不良,吃点豆腐补补怎么了?”

        “是药重要还是豆腐重要?”

        1961年,正是粮食供应最艰难的时候,农贸市场几乎全关闭了,市民要买粮食买菜买肉,就只能去粮店、供销社、副食品店凭票购买。

        有时候甚至你拿着票也买不到食物,如果是拿着钱,那就更甭想了。

        昌平农场其实算好的,因为农场里自己种了蔬菜,自己养了鸡鸭,但这些都是集体的,也不是职工想吃就吃,想宰就宰的。

        但人缺乏蛋白质就会导致浮肿等营养不良性疾病。

        豆腐就是在这个年代最好的“营养品”,地位甚至在黄桃罐头之上,那真不是一般人能买得到的。

        现在听到梁英说把制药用的豆腐,未经允许私底下吃了,宋星剑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

    相关推荐: 二婚老公诱我入局,乖一点,命都给你 重生76我带宗族发家致富 订婚被告,出狱后我被七个美娇妻抢破头 我,苍蝇馆代理人,带飞全球食客 七零胖知青:靠助农系统致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