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春潮里 > 第二十八章 知根知底的村里人
  • 第二十八章 知根知底的村里人

    作品:《春潮里

            “那剩下的两个位置呢?”江秉诚开口问:“烤鲜花饼和运鲜花饼的人。”

        吟夏摇摇头:“我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听到这里,管红脸上扬起了一个笑容:“小夏,要是实在找不到,我问问我二大爹家姑娘。”

        吟夏抿唇:“大嫂,前段时间没收二大爹家的花他就不开心了,如果再把他姑娘拉进来,以后牵扯越来越多,矛盾太大了。”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碍于二大爹家和管红的关系,另一个原因吟夏不好直接说出来。

        二大爹家那个姑娘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无所事事。

        吟夏肯定不想招这种人。

        管红看出了她的不乐意,脸上的笑容逐渐淡了下去:

        “都是一个村的亲戚,哪里会有什么隔夜仇?”

        吟华欲言又止,母亲看看管红,又看看吟夏,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吟夏微微吸了一口气,她知道母亲和大哥既想帮她说话又怕家宅不宁。

        就在她想再次开口拒绝管红之时,父亲发话了。

        “已经找了好几个自家的人,万一真的赚钱了,个个都来,到时候你也难做。”

        这话是父亲对着管红说的,管红撇撇嘴,不敢再说什么。

        “咳,咳咳。”气氛有些尴尬,江秉诚轻咳一声:

        “小夏,明天我去菜市场和农贸市场那边贴个招聘启事,看看有没有人应聘。”

        “不过……”他的语气中有一丝犹豫:“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吟夏托腮思考了一下,随后开口:“阿哥,我跟你的想法一样,我也觉得知根知底最重要。”

        “怕就怕从外面招来的人不靠谱,做事不行还是轻的,万一遇到暗中使坏、偷鸡摸狗的人才是防不胜防。”

        之所以她心中会出现这种想法,还是那句话,在广州吃过亏有经验了。

        先前她身边人出问题跑路,茫茫人海,想找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更何况广州已经算是比较先进、发达的地方了,云南这边的设施还不算特别完善,想找一个人难如登天。

        所以说,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人算是一个保障,出了问题也跑不了,这一点尤为重要。

        知根知底、跑不了……

        等等!

        吟夏脑海中灵光一闪,满足这种条件的还有两种人。

        第一种就是亲戚,但她刚刚才拒绝管红塞亲戚进来做的要求,现在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第二种就是村里人,大家世世代代都住在村子里,就算出了问题想跑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不错!

        村里人是个很好的选择。

        吟夏当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江秉诚第一个表态:“我觉得在村子里招人手的这个想法不错,大家互相之间都很熟悉。”

        “没错!”吟华也出声了:“我对我们家的亲戚还不敢说知根知底,但对村里人倒是特别熟悉。”

        听到这话,父亲母亲都点了点头。

        “好!老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们就写个招聘启事贴在村里的公告栏上。”吟夏转头看向江秉诚。

        “没问题!”江秉诚点头。

        见他同意,吟夏麻溜地找到了纸笔,几个人商量着写出了一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当中着重强调了要招烤鲜花饼和运送鲜花饼的人。

        天色已晚,吟夏送江秉诚出门的时候,顺道去了村里的公告栏把招聘启事贴了上去。

        随后,她带着父亲和大嫂熟悉了一下制作鲜花饼的流程和步骤,为明天做准备。

        次日,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吟夏的速度快了许多,天还没亮她就已经到了窑洞烤饼。

        因着出门早的关系,今天的鲜花饼卖得很快。

        才四点多钟吟夏和江秉诚就回到了村子里,他们本意是想带着母亲去熟悉一下收花的流程。

        可前脚刚踏入家门,后脚就有几个村里人陆陆续续上门了。

        于是,收花的事只能往后推。

        无事不登三宝殿,吟夏心里清楚,这些人肯定是看到招聘启事才过来的。

        而后,她和江秉诚花了一些时间跟那些人交流。

        直到天色渐暗,晚饭上桌,吟夏才送走了最后一个人。

        饭桌上,众人自然而然地讨论起了刚刚来应聘的那些人。

        一共来了五个人,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其中有两位是吟夏的长辈,其余三个人都是她的同龄人。

        两位长辈都对烤鲜花饼的位置很感兴趣。

        第一个长辈是村里小卖部的老板娘。

        她从进门开始就一直在乐呵呵地拉着母亲和吟夏说话。

        相比之下,另一位长辈老歪叔就要安静许多。

        他只是时不时地跟父亲交谈,多数时候是在吸水烟筒,直到最后才提出想应聘烤饼的工作。

        吟夏提起这两位长辈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也大不相同。

        管红对这件事十分上心:“我觉得嘛,烤鲜花饼还是交给小卖部老板娘比较好。”

        “她家条件好,又有进材料的渠道,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样的人。”

        母亲也点了点头:“对,对,村里面只有她家有小卖部,她老倌也是个有见识的,平常对我家也还算比较和善。”

        大嫂和母亲的提议对吟夏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她们说话时字里行间都是人情往来,非常感性。

        但做生意保持理性非常重要。

        吟夏和江秉诚对视一眼,从理性上来说,老歪叔其实更适合这份工作。

        只不过还没等到他们二人开口说话,父亲放下了水烟筒:

        “你们这些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老歪年轻的时候就是烧碗工,有的是经验。”

        “我觉得老歪比较适合烤鲜花饼。”

        父亲看向吟夏,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用的是老歪家的窑洞,要是不选他,万一人家不给你们用了呢?”

        “阿叔说得有道理。”江秉诚率先点头。

        吟夏马上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我也觉得老歪叔比较适合烤饼,烤鲜花饼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老歪叔到底有经验,人也厚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就这样定了!”

    相关推荐: 剑道风华录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屠满门,夺天下,烂命一条我全押 糟糕,美女总裁赖上我! 女承母业,我在豪门当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