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从军赋 > 第385章雄心勃勃三皇子
  • 第385章雄心勃勃三皇子

    作品:《从军赋

            景丰十二年夏末,战火终于烧遍了大乾东境。

        阆东王起兵造反、奉天靖难的消息像雪花一般飞遍大乾南北,天下震动!

        与东境交界的颍川道首当其冲,叛军想要深入中原腹地,颍川道便是必经之路。短短十来天,前线十几座城池便尽数失守。

        东疆大军兵锋所指,要么望风而降、要么轻而易举地攻克城关,颍川道境内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正当颍川境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拖家带口逃难之际,新任征东大将军、当朝三皇子景霸总算带着援军来了。

        密密麻麻的军帐扎在平原上,一眼都望不到头,崭新的左右威卫军旗在空中飞舞,气势不凡。一队队游骑四处,不断将各方军情收入中军。

        中军帅帐

        景霸负手而立,眉头微皱地看向地图,敌我态势犬牙交错,前线的战况比他预想中还要差。

        边上坐着的便是景淮了,长途行军、车马劳顿,这位六皇子的脸上明显带着疲惫,时而轻咳几声。

        夜家长子夜辞修侍奉在侧,身为景霸身边的谋士,如此大战自然要跟着出谋划策。

        偌大的帅帐中站着十几人,都是一些随军武将还有颍川道上的官吏。

        这次景霸率军平叛,实际上从京城只带来了左右威卫四万兵马,然后沿途吸纳了两万多各地驻军,再加上颍川道的兵马,勉勉强强能凑个十来万人。看起来与叛军兵力差不多,可这战力如何就值得商榷了。

        “张大人,仗怎么打成这个样子?十几座城池,几天的时间就丢光了!”

        景霸隐隐有些不满:

        “不是早就传旨让你们戒备了吗?前线怎么不布置重兵?”

        一名中年文吏苦着脸站了出来:

        “殿下,非是臣不用心,实在是叛军的动作太快,臣这里还在调兵遣将他们就杀过来了,前线守备空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且东境兵马皆是边军,常年与郢军交手,战力强悍,颍川兵马实在是不敌啊。”

        张知信,颍川道节度使,与崔钧、南宫烈他们不同的是此人并非武将出身,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官,其父便是上一任颍川道节度使,也是老牌世家。

        大乾十三道,大部分节度使都拥兵自重,颍川道也不例外。但是节度使与节度使之间是有区别的,实力各不相同。

        第一档便是陇西道、阆东道这种边陲重镇,麾下兵马多,战力强,在朝中话语权极重,连皇室都得敬畏三分。但类似于张知信这种内地节度使的实力就一般了,平时对于朝廷的命令不敢太过违抗。

        “是吗?”

        景霸目光微凝:

        “是叛军太强,还是张大人舍不得手中的四五万兵马?”

        张知信嘴角一抽,诚惶诚恐:

        “微臣冤枉啊,国难当头,微臣岂敢怠慢。接到圣旨的第一时间臣就下令驻军集结,确实是叛军动作太快,令人始料未及。”

        “呵呵,张大人不用紧张,三皇兄不过是忧心前线战事罢了。”

        景淮轻笑着站出来打圆场:

        “张大人为了颍川道操心操力,陛下都看在眼里,只不过眼下战事危急,咱们还得齐心协力,共退叛军才是。

        张大人久居颍川道,接下来的战事还得靠您多多出力啊。”

        张知信这才松了口气,恭恭敬敬地说道:

        “六殿下说的是,微臣岂敢不尽心竭力?”

        瞧得景淮不断使眼色,景霸这才止住胸中不满,开口发问:

        “叛军进攻到哪里了?”

        “章城。”

        张知信赶忙在地图上一指:

        “此地乃颍川道咽喉,扼守险要。章城一丢,后方十余座城池都将直面叛军兵锋。不仅如此,城内还囤积着不少粮草,现在正有四千守卒在城内坚守,叛军已经围城四五天了。

        只怕,只怕战事不容乐观。”

        “既然如此险要,为何不派兵去救?”

        “这个,这个……”

        张知信支支吾吾答不出话来,众人心领神会,这位张大人是被打怕了,压根不敢派兵去救,以颍川道兵马的战力,去多少都是送死。

        景霸懒得再跟他掰扯,紧盯地图:

        “章城距此地不过八十里,精锐出动,一天便可抵达战场。现在叛军的注意力全在章城,咱们从背后偷袭,定能战而胜之!”

        众人心头一紧,听三皇子这意思是要立刻出兵了。

        右威卫主将元阳小心翼翼地说道:

        “殿下,大军昨日刚刚抵达前线,明日便出兵,是否太急促了些?要不让大军先休整几日?”

        “是啊殿下。”

        深知东境叛军实力的张知信也劝谏道:

        “大军劳师袭远,未做休整便开战不太合适。”

        边上的景淮同样皱了皱眉头,但犹豫片刻之后终究没有出声相劝。

        “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你们不懂吗?”

        景霸冷声道:

        “叛军虽强,可他们也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定然人困马乏,此乃偷袭他们的最好时机!我大军初到,正需要一场大胜提振士气。

        本殿乃陛下亲封的征东大将军,更是大乾皇子!岂能刚到前线就畏战不前?

        我意已决!此战由本殿亲自统兵,左威卫两万兵马全军出动,势必要一举挫败敌军的嚣张气焰!”

        左威卫主将黄俊华迈步而出,沉喝一声:

        “左威卫两万将士,定拼死一战,为大军拿下一场开门红!”

        “好,哈哈。”

        景霸十分满意的笑了:

        “看看,这才叫士气,打仗打的就是一股子气势!”

        原先左威卫主将是郭仓,郭仓被杀之后军中基层将校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清洗,而后景霸便趁机安排自己的亲信黄俊华上位,全面接管左威卫。

        也就是说黄俊华乃景霸一手提拔上来的,这种时候自然会站在景霸一边。

        身为亲信谋士的夜辞修也沉喝一声:

        “殿下神勇,我大军必胜,朝廷必胜!”

        有了他们两带头,其中文武大臣自然也不敢再提出异议,沉声喝道:

        “殿下神勇,大军必胜!”

        ……

        “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鼓点声中,左威卫两万兵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了军营,朝着章城方向紧急行军。

        到底是京军,甲胄严整、旗帜鲜明,比起颍川本地士卒看起来要威风很多。

        景霸穿着一身亮丽的甲胄,目光盎然,跃跃欲试:

        “满朝大臣只知道老大会带兵打仗,难道我就比他差了?哼哼,这次我就要让父皇和满朝文武看看,大乾不止有一个会带兵的皇子!”

        带兵上阵、驰骋疆场,这一天景霸已经等了很久。

        景淮轻笑一声:

        “三哥有如此雄心壮志,那六弟就在营中等着三哥的捷报!”

        “哈哈哈,好。”

        景霸仰天大笑,一挥缰绳:

        “走了,等我的好消息!”

        目送着大军远去,年轻谋士夜辞修迈前一步,轻声道:

        “微臣看帐中议事时殿下欲言又止,是觉得此战不能赢?”

        “南宫家可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啊,谁不希望能马到功成?”

        夜辞修眉头轻挑:

        “既然殿下心有疑虑,为何不劝?”

        “三哥的性子我了解,劝不住的。”

        景淮的目光很平静,喃喃说道:

        “况且不管输与赢,第一仗总归是要打的,谁都可以畏战,独独皇兄不能怕!

        只因他是主帅!”

    相关推荐: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