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10章 抄家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嘶...

        崇祯的祖父是谁?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财迷的皇帝,没有之一。

        若是说其他皇帝,这帮大臣们肯定不信。这事放到万历身上,没有几个不信的。

        毕竟民间早就把万历皇帝在皇宫里藏钱的事传的神乎其神。

        魏藻德第一个反应过来,虽然他们对怪力乱神的说法很是敬畏,但没有做实的事不能当真。

        “陛下,不知银子藏在何处?”

        崇祯扫了他一眼,转身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养心殿后面有一处地窑,银子就埋在里面。你马上安排人去挖,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遵...遵旨!”王承恩非常激动,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了皇宫礼节,一路小跑的冲了出去。

        随着王承恩离开,皇极殿内陷入到短暂的安静之中。

        所有人都在等。

        崇祯坐在龙椅之上,内心淡定。

        万历藏得这二百万两银子,史书上有记载,只是崇祯不知道而已。

        他为什么不知道?

        这在历史上是个谜题,解不开。

        养心殿距离皇极殿不到五百米,王承恩把附近所有的太监,甚至锦衣卫都招呼过去刨地。

        不多时,王承恩捧着一锭银子笑着跑了回来:“皇爷,按照您的吩咐果然在养心殿后面的地窖里挖出了银子,虽然不知道具体数量,但粗略估算至少百万两以上!”

        哗...

        朝堂一片惊呼之声。

        这不仅仅是银子的事,还涉及到鬼神之说。

        古人都是迷信的,对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王承恩立刻跪倒在地,先是对着天空虔诚的伸出双手,随后重重的磕头并说道:“天佑大明,吾皇圣明!”

        在他的带动下,一众朝臣纷纷下跪。

        “天佑大明,吾皇圣明!”

        不等众朝臣起身,崇祯指着王正治的鼻子说道“王正治,你还有什么狡辩的?”

        王正治已经懵了,这些银子如同一把尖刀扎进他的心脏,让他失去了抵抗的力气。

        他跪在地上求饶:“臣有罪,...臣自愿捐出全部家产,求陛下饶了臣一家人。”

        “什么罪?”

        “臣有贪墨之罪!”

        崇祯冷笑,“朕给过你机会!”

        “请陛下息怒!。”

        “陛下!王侍郎一时糊涂,请陛下饶了他。”

        “陛下息怒,王侍郎不该贪恋钱财,更不该欺骗陛下。请陛下看在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饶了他吧。”

        见崇祯要对王正治下手,魏藻德,张缙彦,朱纯臣纷纷下跪求情。他们十分清楚如果王正治被治罪,后面倒霉的就是他们。

        在他们的带动下,半个朝堂的大臣都跪下了。

        随着求情的人越来越多,崇祯心中的愤怒也越来越难以平息。

        这些书生口口声声为了大明,干的事却一心为己。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过,破坏国家的五大蛀虫里,学者排第一。

        学者中以儒生为最。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吗?

        不!

        是双标!

        他们嘴里喊着这些口号,干的事却截然相反。

        因为最终解释权在他们手中。

        以孙传庭为例,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关劫掠,他和洪承畴率五万秦军进京勤王。

        过程虽然曲折,但终究完成了勤王的任务。

        这份功劳虽不至于升官,却也不能降罪吧?

        结果呢?

        他不可轻战、严加防守、伺机反击的策略饱受质疑,再加上他因风寒导致耳聋请求辞官。

        两件事加起来让崇祯对孙传庭失去了信任。

        最后,孙传庭被捕入狱。

        这一待就是三年!

        朝堂上那帮儒生口中的仁呢?义呢?

        怎么不见他们为孙传庭求情和?

        朝臣们都知道这个理,但就是不说,生怕自己受到牵连。

        这件事发生后,君臣之间,尤其是皇帝和将领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稳固。

        国家税收靠农民,征战沙场靠士兵。

        然而。

        朝堂上没有人为农民和士兵谋利。

        反而想尽办法压榨他们。

        于是农民不想种地,士兵也不愿从军征战。

        国力开始衰退。

        明朝能灭亡,一半责任是封建王朝的客观规律在作祟。另一半责任由崇祯和这些儒生五五开!

        而且。

        崇祯十分清楚这些人并不是真心认错,只是为了苟活。

        想清楚这些,崇祯怒道:“王之心!”

        “臣...臣在。”

        王之心正站在旁边看热闹,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他谨慎地用眼角余光看向崇祯,见对方的怒意不在自己身上才松了口气。

        “去,陪着吴指挥使一起去。把朕刚才念过名字的官员都查一遍,凡与所说不符者,不用请旨,直接抄家拿人。你们互相监督,务必核实清楚,抄没的家产交于户部。如有袒护错漏,就地正法!”

        “是...是!”王之心哆哆嗦嗦的磕了个头,跟在吴梦明的身后飞速逃离皇极殿。

        他有种预感。

        当年扫除魏忠贤的那个崇祯又回来了。

        不,比之前还要狠。那次只针对魏忠贤的阉党,这次皇上针对的是所有人!

        他庆幸自己捐钱的同时又有些害怕,因为他的家产还有很多。

        随着吴梦明和王之心的背影消失,崇祯终于松了口气。

        关键时刻还得靠锦衣卫和东厂。

        明朝皇权并不是一家独大,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辖制。

        以军队为例。

        京师除了勇卫营,崇祯能独自调动的军事力量只有锦衣卫和东厂。

        其他的军队调动需要几个关键手续。

        首先皇帝需和内阁商议完毕,内阁拟出圣旨,内阁和司礼监分别盖章签字。

        然后内府御马太监拿着圣旨信物去往兵部调兵。

        兵部确认无误后按照旨意配齐人员和物资,随后移交五军都督府。

        某位都督确认无误后领兵作战。

        中间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其他部门都不会理睬。这也是太监即便权势滔天,也无法造反的重要原因。

        他们的权利再大,也大不过皇权。

        皇帝都做不到的事,太监更做不到。

        看着吴梦明和王之心远去的身影,王正治绝望了。

        他想不明白崇祯为什么突然变了性格。之前是优柔寡断,现在是快刀斩乱麻。

        他茫然的看着内阁首辅,把希望放到了他身上。

        崇祯说的很清楚,被点名的官员都会查。

        这些人的身份一个比一个尊贵。

        有内阁首辅魏藻德;成国公朱纯臣;兵部尚书张缙彦;工部尚书范景文。

    相关推荐: 穿成灭世大魔王的心尖宠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嫁给疯批太子冲喜后 赘婿狗都不当,我从不跪开始无敌 顶级御兽家族,你管这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