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1150章 怀疑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多尔衮和吴三桂以为是欠饷导致的士兵逃跑。

        所以拿出一些钱发给了士兵。

        本以为发饷之后士兵们会停止逃跑。

        结果却狠狠地打了多尔衮和吴三桂一巴掌。

        很多士兵早就有了逃跑之意,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毕竟他们给建奴卖过命,却没拿到建奴的任何好处。

        现在可好,建奴发钱了。

        钱到手后,之前的账两清了。

        他们也就能毫无顾虑的离开建奴,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

        “报!”胡心水亲自来到吴三桂营中:“大人,昨天夜里又跑了几百个兵。”

        “啊?”吴三桂欲哭无泪,“又跑了那么多兵啊?值夜的人都瞎了吗?”

        “额...”胡心水沉吟些许,低头道:“值夜的兵刚一入夜就跑了,还有一些人早晨起来后发现没有巡逻,骑上马也跑了。”

        吴三桂无奈道:“既然如此,就让我的精锐值夜吧。他们对我忠心耿耿,不会逃跑。”

        胡心水提醒道:“大人!三五天还行,时间长了他们根本熬不住。如果再遇到战事,白天打仗晚上值夜,会把它们活活累死。”

        吴三桂更加无奈:“三五天就三五天吧,没准三五天之后想逃跑的人就少了。”

        当天夜里。

        吴三桂麾下精锐值夜。

        效果非常好,夜里一个逃兵也没有。

        就在吴三桂高兴的打算多吃一个馒头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

        之前逃兵都是选择在晚上逃跑。

        毕竟晚上视线差,很容易就能躲过追兵的追击。

        现在晚上有精锐部队值夜,没有逃跑的机会。

        所以逃兵们把目光放到了白天。

        于是乎。

        有些关宁军士兵寻找各种借口离开营地,然后光天化日的逃跑。

        还有一些士兵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打着操练的名义走出营地,成建制的逃跑。

        吴三桂想制止这种情况,可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整个关宁军内部一片混乱。

        眼看吴三桂对关宁军的掌控力越来越差,多尔衮看不下去了。

        继续这样下去,吴三桂手里就没兵了。

        他招降吴三桂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为此。

        多尔衮亲自面见吴三桂询问道:“平西王你怎么回事?竟然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

        吴三桂诚惶诚恐道:“不是我不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管。”

        “先在营外设伏,杀一批逃兵。然后调整营地位置,把营地扎在山谷里。精锐驻扎在两头,剩下的士兵驻扎在中间。如此一来,逃兵的问题就解决了。”

        吴三桂连忙下跪:“多谢王爷指点,臣这就照做。”

        “不必多礼,”多尔衮搀扶起吴三桂后低声询问:“你最近有没有和洪先生有书信往来?”

        吴三桂一愣:“没有啊!臣和他没什么交情,更没什么要说的。就算想说什么,也只会面谈而不是写信。”

        “哦,”多尔衮轻轻点头:“本王知道了。”

        “王爷...”吴三桂试探性的问:“洪先生怎么了?”

        “没事,本王就随便问问。”多尔衮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转身离开。

        怎么可能没事!

        连日来,每天都有关宁军士兵以送信的名义去见洪承畴。

        说是吴三桂给洪承畴写的亲笔信。

        洪承畴何等聪明,立刻察觉出这里面有问题。

        于是第一时间向多尔衮汇报。

        等多尔衮赶到时,送信的士兵已经自杀了。

        现场只有士兵的尸体,别说信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多尔衮内心觉得这是明军的离间计。

        但是他又怕自己判断失误,所以决定亲自问一问吴三桂。

        可惜,吴三桂对此并不知情。

        回到营中后,就在多尔衮打算把这件事抛到脑后时,忽然有人来报:“明廷平辽总督黄得功遣信使来访,说是有要事相商。”

        “黄得功?”多尔衮有些意外:“黄得功怎么当上总督了?王永吉呢?”

        旁边洪承畴想了一会,恍然大悟道:“王永吉死了,否则轮不到黄得功当总督。”

        “有道理!”多尔衮高兴的吩咐道:“让黄得功的信使进来,本王要见上一见。”

        经过层层检查,信使来到了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率先问道:“黄得功要和本王商量什么?”

        他一边问,一边观察信使和洪承畴有无眼神交流。

        “商量吴三桂的事。”

        “商量他什么?”

        “吴三桂本是大明的臣子,却做出了投降之事。只要你们交出吴三桂,平辽大军就能退兵。”

        “哈哈!”多尔衮狂笑不止:“当本王是三岁小孩子呢?你觉得本王会信吗?再者...他已经投降了大清,成了本王的左膀右臂,岂能把他交给你们?”

        “这是真的。”

        “胡扯!本王才不会信!”

        信使努力了半天也没能说服多尔衮,最后只能无奈离开。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离开。

        等所有人走后,多尔衮却陷入了沉思。

        因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信使都没有正眼瞧过洪承畴。

        如果是离间计,明军信使必然要故意露出破绽,让他觉得洪承畴有问题。

        可结果却截然相反。

        多尔衮是一个聪明人。

        而聪明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思考,生性多疑。

        在多尔衮看来,明军使者之所以没有露出破绽,很可能是在保护某个人。

        至于那个人是谁...

        已经有些不言而喻了。

        不过,多尔衮是个聪明人。

        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他的办法是不动声色,继续像之前一样让洪承畴帮自己出谋划策。

        同时。

        他暗中加派人手,昼夜监视洪承畴!

    相关推荐: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