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1247章 索要兵马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顾炎武盯着郑成功看了一会,问:“令尊已经奉太子令旨北上勤王了,咱们以什么名义去京师?如果是以勤王的名义进京,岂不是也响应了太子的号召?”

        顾炎武不知道北京朝廷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太子勤王的目的。

        所以他不能响应太子的号召。

        更不能让别人产生误会。

        郑成功也是这么想的,他摇头说道:“咱们当然不能以勤王的名义进京。”

        “那以什么名义进京?”

        “我身上有命案,你是此案的主审官员。现在朝廷压着案子不办,你可以带着我去京师结案。”

        “不行,”顾炎武摇头:“我是朝廷命官,现在既不是朝觐考察的时间,也没有进京的旨意,不能擅自进京。”

        朝觐考察的意思是让地方官员进京述职。

        朝觐制度起源于周。

        当时周天子要求各诸侯定期进京觐见,进贡。

        到了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官员都要按时进京朝觐。

        最开始没有经验,一年一次朝觐。

        此举不但加重了吏部和皇帝的工作量,还导致地方官员疲于奔波,浪费钱财。

        而官员在进京期间,地方还会出现无人治理的情况。

        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朝廷根据以往的经验将朝觐改为三年一次。

        见顾炎武有顾虑,郑成功劝道:“只有去了京师才会知道真相。”

        顾炎武又犹豫了一会后询问:“咱们只身前往吗?”

        郑成功立刻摇头:“当然不行,大乱将起,咱们要带着兵马去。”

        顾炎武两手一摊:“我手里没兵!”

        郑成功想了想,站起身打开房门将门外的郑彩招呼进来询问:“泉州还有多少兵马?”

        郑彩挠了下后脑勺:“大哥,我不知道。”

        郑成功两眼一瞪:“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大哥你别了,我没法说。”

        “那我该问谁?”

        “问郑鸿逵将军。”

        “你带我去见他。”

        “带您去可以,这位顾大人不能去...”

        “他必须去,我是他的犯人,从今以后我们二人形影不离。”

        郑彩再次挠头:“可是...”

        “没有可是!你要是觉得不妥可以自行立刻离开!”

        “那可不行,郑鸿逵将军给我的命令是带您回去,我得完成任务。”

        “那就带路!”

        郑彩无奈,只能带着郑成功和顾炎武一起回到水师驻地。

        见到郑鸿逵后,郑成功直接开门见山:“二叔,咱们还有多少兵马?”

        郑鸿逵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旁边的顾炎武。

        顾炎武虽然是朝廷命官,但是对郑鸿逵来说却是一个外人。

        他不能向外人透露郑家军的底细。

        顾炎武很识趣,站在原地没动。

        他可不敢保证郑成功不会跑。

        郑鸿逵一脸无奈:“顾大人应该知道,我只是不想,并非不能。”

        郑鸿逵的意思是他完全有能力把郑成功从顾炎武身边带走。

        顾炎武想了想,觉得也对。

        于是起身走出房间,并随手关好了房门。

        房间内只剩下郑鸿逵和郑成功二人。

        郑鸿逵本名郑芝凤,是郑芝龙的亲弟弟,郑成功的二叔。

        郑鸿逵笑着问:“怎么...你也想带兵勤王?”

        “不是勤王。”

        “那你问有多少兵马作甚?”

        郑成功回答:“我要带兵北上,查明情况。如果陛下真遇到了危险,我会响应太子殿下的号召,进京勤王。”

        郑鸿逵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如果陛下无恙呢?”

        郑成功同样严肃回答:“如果陛下无恙,太子所谓的勤王就是谋反。我会听从朝廷的命令,平定叛乱。”

        郑鸿逵站起身来到郑成功身边,喊着他的小名:“福松,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二叔请问。”

        “我大哥已经摆明投靠了太子,如果太子真的在造反,你会怎么办?是帮太子对付朝廷?还是帮朝廷对付太子?”

        郑鸿逵怕郑成功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改口道:“你会为了朝廷与我大哥反目吗?”

        反目...

        郑成功看着郑鸿逵,思绪纷飞。

        自从杀了施琅的家人后,他就一直待在泉州府衙。

        从那时他就在想,以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

        施琅是帮郑家走私,也是在郑家的授意下通敌。

        这是事实,无法改变的事实。

        他为了泄愤杀了施琅的家人,不但身背命案,还和父亲的关系闹僵。

        是道歉认错?

        还是坚持己见,对抗到底?

        道歉的话意味着认同父亲走私通敌的行为,这与他心中大义相违背。

        坚持己见则意味着要站在朝廷那边,和父亲作对。

        他是大明朝的官员不假,但同时也是父亲的儿子。

        以前他他从来不信忠孝难两全这句话。

        现在他心里,彻彻底底的信了。

        他低着头看向自己的左右手。

        在他的视线里,左手上闪着忠字,右手上闪烁着孝字。

        两个字都很沉重,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郑鸿逵没有催促,而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等待。

        他要等郑成功自己做出选择。

        不知过了多久,郑成功抬起了脑袋。

        郑鸿逵问:“想好了?”

        “想好了。”

        郑鸿逵顿了顿,深吸一口问气问:“帮谁?”

        郑成功同样深吸一口气:“帮朝廷!”

        “原因呢?”

        “不知道。”

        “不知道?”

        “对,直觉使然。”

        郑鸿逵张了下嘴,叹息一声:“我知道了,你回家吧。”

        郑成功向后半步:“我不能回家,我要北上京师查明情况。”

        “你可以去,我不拦着也拦不住。”

        “那就请二叔给我一支兵马,我要带兵北上。”

        郑鸿逵拍了拍郑芝龙的肩膀:“回家吧孩子,你爹临走前嘱咐过我,在他回来之前不能给你一兵一卒。”

        “二叔!”郑成功目光如炬:“我这么做既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整个郑氏一族。”

        “嗯?”郑鸿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你把话说清楚!”

    相关推荐: 被渣男甩后,我闪婚嫁给首富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