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1301章 收复徐州(上)
  • 第1301章 收复徐州(上)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郑芝龙避战的行为让郑成功兵不血刃收复浮山前所。

        等黄蜚率领水师主力赶到时,郑成功已经接管了城防。

        移交城防后,他再次率兵南下。

        郑芝龙还是不肯交战,再次向南退去。

        郑成功没费一兵一卒,甚至连汗水都没流一滴就有了收复失地的功劳。

        黄蜚虽然眼馋,却没有抢功劳的想法。

        而是继续让郑成功担任水师先锋,沿着海岸向南进军。

        十月十四,郑成功收复灵山卫。

        十月十五,郑成功收复夏河寨前所。

        十月十七,郑成功收复石臼(iiù)岛寨。

        十月十八,收复安东卫。

        至此,山东沿海各地均已收复。

        数百里外的徐州,朱慈炯正朝朱国弼发起进攻。

        此时黄河已经结冰。

        三尺厚的冰面别说士兵和战马,就连数千斤的火炮都能轻易通过。

        唯一的弊端是冰面湿滑。

        即便提前铺了稻草,移动火炮时还是十分费劲。

        为了确保火炮的安全,朱慈炯命骑兵在前,步兵在中,炮兵在最后。

        在阵型方面,朱慈炯分为左中右三军。

        他本人与刘肇基为中军。

        李定国在左,李宪忠在右。

        中军旗下。

        朱慈炯骑在马上,看向远方。

        凛冽的寒风砸在他的脸上,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片刻后他顶着寒风睁大眼睛,右手伸到左侧肋下拔出尚方宝剑。

        哧的一声,剑尖指向前方口中大喊:“传令,出兵!”

        令旗挥舞的同时,三门号炮同时开炮。

        轰隆隆——

        铁蹄踩在铺满稻草的冰面上,咚咚作响。

        河对岸的朱国弼急令骑兵上前阻击。

        他们沿着河堤一字排开,朝着冰面上的明军放箭。

        冰面上的明军同样用弓箭反击。

        箭雨中,两军距离越来越近。

        刀光闪烁,双方开始肉搏。

        朱国弼凭借地形和区域兵力的优势,暂时挡住了朱慈炯和刘肇基的中军。

        他长舒一口气刚要放松紧绷的神经时。

        却听闻李定国和李宪忠分别从上下游渡河,并对朝他的两翼杀了过来。

        他麾下骑兵本就不多,能暂时挡住朱慈炯的中军依然不易。

        如果再分兵去对付李定国和李宪忠的话,中军也挡不住了。

        经过权衡利弊,朱国弼决定向后退兵。

        退到步兵军阵后方与城墙之间。

        朱慈炯顺利渡过黄河,兵临徐州城下。

        看着城外的步兵军阵,朱慈炯没有立刻发动进攻。

        目前只有骑兵渡过了黄河,步兵和炮兵尚在后方。

        要知道这些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一个比一个金贵。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命骑兵冲击步兵军阵。

        南京的骑兵虽然不堪一击,但步兵擅长使用火器。

        如果不能一击破阵,己方骑兵会产生大量伤亡。

        等到晌午,步兵和炮兵终于来到黄河南岸。

        在骑兵的护卫下,炮兵开始布置火炮。

        一切准备就绪,炮兵开始试炮。

        轰的一声。

        炮弹砸在朱国弼阵前数十步的位置。

        “中军有令,命炮兵阵地前移二十步,火药增加二两。另外凡发现炮身有裂缝的,立刻回炉重铸,不得使用!”

        明代火炮有使用寿命。

        具体寿命没有固定标准。

        受限于材质里的杂质,使用规范,使用频率,以及战后清理保养等因素。

        一般在发射一两百次后炮身就会出现裂缝。

        这时候就要用铁箍加固炮身,防止炸膛。

        由于工部掌握了铁模铸炮技术,铸造一门火炮的成本和时间大大降低。

        再加上炮兵也是稀缺兵种。

        所以京师官军舍弃了用铁箍加固炮身这个环节,直接用重铸代替。

        朱国弼通过千里眼发现,京师的炮兵在向前移动火炮后急忙下令开炮。

        轰轰轰...

        凌乱的炮声下。

        除了极少数炮弹击中目标,剩下的全部落空。

        等他们重新装填完毕打算开炮的时候,对面的明军也已准备完毕。

        双方炮兵开始对射。

        朱国弼有三十门重炮,八十多门轻型、中型火炮。

        朱慈炯此次南下平叛带了多少门火炮?

        不多,只有区区三百门。

        除了几十门便于携带的轻型火炮外,其余都是红夷大炮。

        主打一个碾压。

        在密集的炮声中,数不清的炮弹不停地从天而降。

        朱国弼的炮兵起初还能扛着伤亡和压力与之对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加剧。

        炮兵开始溃逃。

        他们身后的步兵也开始动摇。

        “临阵脱逃者斩!”

        “都不许动,保持阵型!”

        朱国弼好不容易才稳住阵型,不等他喘口气,探马来报:明军炮兵再次向前移动。

        这个战术十分大胆且侮辱人。

        炮兵移动缓慢,且缺少甲胄。

        一旦遭到骑兵的偷袭,后果会惨不忍睹。

        所以很少有人把炮兵布置在前面。

        但有例外情况。

        当己方骑兵能碾压对方骑兵时,这个战术就没问题了。

        看着炮兵移动的身影,朱慈炯有些担心的问身边的刘肇基:“这个战术行吗?”

        “殿下放心,绝对没问题。只要朱国弼的骑兵敢动,咱们的骑兵就能将他们歼灭。潼关之战时,秦良玉老将军就曾用此战术重创流贼,并攻下了潼关。”

        朱慈炯看了眼四川方向,轻轻点头:“那就好!”

        眼看就要进入对方炮兵的射程,朱国弼坐不住了。

        他先是派出数支小股骑兵,试图趁乱偷袭朱慈炯的炮兵。

        结果不但没有得逞,反而死的死,降的降。

        无奈他只能传令:“命各部稳住阵型,后退五十步!”

        有趣且罕见的一幕出现了。

        朱国弼的步兵军阵在前面跑,朱慈炯的炮兵在后面追。

        别说朱慈炯没见过,就连刘肇基这种身经百战的人也没见过。

        在战场上后退极易引起溃败。

        朱国弼好不容易在没有溃败的情况下后退了五十步。

        转头发现朱慈炯的炮兵,像狗皮膏药一样又跟了上来。

        他身后就是护城河,退无退。

        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三条路。

        一是顶着火炮的轰击向前冲锋。

        二是逃入城中死守。

        三是弃城而逃。

        在他犹豫不决时,朱慈炯的炮兵开炮了。

    相关推荐: 被渣男甩后,我闪婚嫁给首富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