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205章 关宁军编制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听完谋士方光琛的言论后,吴三桂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方光琛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都是实话。

        如果拒不奉旨调兵,就是明着对抗朝廷。轻则获罪,重则像刘泽清一样被人用计除掉。

        就算朝廷暂时放过他,后续也会找他的麻烦。

        如此一来,他只有向建奴投降这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投降建奴这条路真的可行吗?

        关宁军与建奴有世仇,之前缺饷严重时都没投降,现在饷银充足能投降?

        就算真的投降了,他吴三桂下场无非三种。

        一,像那些汉八旗一样攻城掠地,冲锋在前!

        虽然能够建功立业,拿银子拿到手软,但打仗就会死人,每死一个人他的实力就会减少一分。

        等关宁军死完了,他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二,被建奴调往辽东,镇守他们的大后方?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卧榻之侧尚不能容他人酣睡,建奴绝不会轻易将后方交给他。

        最后一条则是被削了兵权,像他舅舅祖大寿那样没事喝茶饮酒听听小曲,成了废人。

        不行!

        这三种下场都与他的期待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最关键的是,大明的基本盘还在,继续给大明效力才是明智之举。

        吴三桂对着方光琛抱拳拱手道:“多谢方兄指点一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方光琛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后自行退出了房间。

        吴三桂又思考了片刻后对着外面吩咐一声:“来人,让镇标中营参将巴克勇来一趟。”

        关宁军编制屡有变化,但大致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孙承宗、袁崇焕时期的关宁军。

        当时的关宁军编制是统编十五营。

        分别是前锋三营,后劲三营,中权三营,左翼三营,右翼三营。

        这十五营又分别下设左中右三营,分属战兵,守兵以及堪战援兵不同序列。

        到了祖大寿时期又曾设了夷字四营,分别是平夷左营,平夷右营,降夷左营,降夷右营。

        夷字四营属于编制外的部队,但就是这些人让关宁军声名远扬。

        (堪战援兵和战兵都能野战,前者的战斗力比后者强,而且强很多,属于精锐之中的精锐。)

        第二阶段是吴三桂时期的关宁军,此时的关宁军编制变为镇标七营。

        分别是镇标内丁营,镇标左营,镇标右营,镇标中营,镇标前营,镇标后营以及镇标大拨营。

        镇标内丁营属于精锐之中的精锐,也是吴三桂的私人家丁。人数虽然不多,但战力极其强悍。

        吴三桂思考了很久,这才决定派巴克勇带领镇标中营的骑兵主力,并从其他营抽调一些骑兵前去宣府支援。

        不是他犹豫,是可调之兵实在太少了。

        首先,镇标内丁营的兵不能调!这是他的家丁,是私军,也是战力担当!

        每逢战事这些人都跟在他左右,有他们在,他吴三桂才有底气!

        其次,夷字四营的人也不能调!

        这四营兵马由蒙古人和和女真人组成,装备精良,待遇优厚,同时也是战力担当!

        不能也不敢调走借给朝廷用。

        因为夷字四营的主将虽然都是他的亲信,但这些蒙古人和女真人忠诚度并不是很高,极有可能被朝廷那帮文人想办法收买,成了朝廷的兵马。

        派巴克勇和镇标中营则就没有这些顾虑了。

        首先,巴克勇是镇标内丁营出身,对他绝对忠诚,不会被朝廷的威逼利诱策反。

        其次,镇标中营的战斗力属于中等,既不高,也不低!同等数量下虽然做不到与建奴平分秋色,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此番远征,自保为上。

        片刻后,镇标中营主官参将巴克勇迈着孔武有力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身材并不高大,但体型十分健壮,里外里透着一股子狠劲。尤其是那张国字脸,在一双大圆眼的装饰下,让人看着就有点胆寒。

        走进房门后,巴克勇单膝下跪:“属下参见总兵大人!”

        “免礼。”吴三桂说话的同时站起身,将身边的一碗茶递给了巴克勇。

        巴克勇也不客气,端起大碗咕咚咕咚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看着巴克勇意犹未尽的样子,吴三桂苦笑一声:“玛德,你小子上辈子肯定是因饥渴而死,吃饭喝水跟牲口似的。”

        巴克勇伸手将下把上的茶水抹干净,嘿嘿一笑:“我能吃能喝也能拉,上辈子肯定是个大象!”

        吴三桂先是陪笑了一会,随即脸色一顿,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巴克勇知道吴三桂找他有正事,顿时收起笑容毕恭毕敬的站在旁边。

        吴三桂轻咳一声:“朝廷来旨意了,要调五千骑兵去往宣府,对抗多铎。”

        “啊?”巴克勇揉了揉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没听错!”吴三桂强调道,“建奴兵分三路,多铎携六万人在从独石口入关围攻宣府;多尔衮带两万人从墙子岭入关,在密云一带牵制黄得功;还有一路是济尔哈朗,他们在山海关牵制我军。”

        巴克勇眼睛向上翻了翻:“五千骑兵对抗六万建奴?朝廷这是怕我们不死啊!总兵大人你不会让我们去送死吧?”

        吴三桂有点尴尬,急忙解释:“此番去往宣府作战,黄得功麾下四万兵马才是主力,我们只是策应。”

        巴克勇想了想,说道:“那也不行啊。黄得功和关宁军,再加上其他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人。同等数量下胜算都不高,五万对六万更没戏!”

        吴三桂拍了下巴克勇的肩膀:“能不能胜是朝廷的事,派不派兵是我的事,如果你是我,会选择抗旨不遵还是派兵支援?”

        巴克勇无奈的张了张嘴,随后叹了口气。

        这是原则问题,一旦犯了这种错误会被朝中那些文臣弹劾的尸骨无存。

        “总兵大人的意思是...?”

        “此番去往宣府,我给你五千骑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以保存实力为主!”

        “如果朝廷怪罪下来,有我在,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

    相关推荐: 明明是胎记,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