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257章 赋税的弊病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嘉靖十年,御史傅汉臣将“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称为“一条编法”,即后来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前,赋和役分开。

        农民除了缴纳田赋外,还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

        田赋、杂役征收由里长、粮长办理,征收后的银子和实物由保甲人员解运。

        一条鞭法后。

        赋税和徭役简并为一体,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

        田赋和徭役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

        同时。

        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征实物供皇室使用外,其余地区田赋和徭役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

        张居正死后,除了一条鞭法外,其余各项变法政策均被废除。

        还有...

        自天启年间起,地方官府在一条鞭法外另行增加徭役赋税,一条鞭法名存实亡。

        崇祯见无人接李邦华的话,于是抬起头问:“今年是崇祯十七年,朕听说有的地方已将赋税征收到崇祯二十四年了,可有此事?”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无论欠缴还是多证,都是他们的“杰作”!

        现在旧事重提,都有种不好的预感。

        “回陛下。”左都御史施邦耀站了出来:“经都察院核实,各府,州,县确实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且非常普遍。至于原因,需向户部核实。”

        户部管钱粮,他们是第一责任部门。

        在众人的注视下,户部尚书方岳贡走出来拱了拱手。

        他不是不想逃避这个问题,是没办法逃避。

        “陛下,此事说来话长,臣需要时间解释。”

        崇祯目光在大殿内扫视一周,声音平淡:“方尚书长话短说。”

        方岳贡再次施礼,随后说道:“在陛下免全国一年赋税徭役之前,钱粮匮乏,国库空虚。”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开始加征三饷。”

        “有些百姓的田地受了灾,别说三饷,就是正常的赋税和徭役都交不上,于是出现了欠缴的情况。”

        “一条鞭法前,赋税和徭役没有并为一体,由里长、粮长办理。这些百姓出现空缺,可以由里长、粮长想办法填补。”

        “一条鞭法后,赋税归于地,计亩征收,且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出现缺额的情况后,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只能想办法加派。”

        “总体来说,是先出现了欠缴,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只能多征。”

        “情况大致如此。”

        方岳贡说完之后,迈步退回自己的位置。

        “是这样吗?”崇祯问左都御史施邦耀。

        “回陛下,方尚书所言不假。”施邦耀目光一挑,“但据臣所知,欠缴的人中有两种,一种是没钱的百姓,还有一种是有钱的士绅。”

        “士绅们虽然有钱,却想方设法逃避朝廷赋税。于是贿赂当地官员,让他们免征自己的钱粮。逃税的士绅多了,缺额的窟窿就变大了。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只能向百姓加征。”

        “今年征明年的税,不够就加征后年的税,久而久之,有些地方就出现了我朝十二年征收我朝二十四年税的情况。”

        施邦耀说完后,整个乾清宫安静异常。

        他的话一针见血,将大明朝的弊病说了出来。

        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所有人都不敢明着说出来。

        因为在赋税面前,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没有赋税国库就没有收入。

        皇室的开销,官员的俸禄,士兵手中的武器,每月发放的饷银都没有了。

        这朝廷还怎么运行下去?

        崇祯声音悠长:“也就是说,开始是一部分人因为灾情活不下去;别管因为什么原因加征,只要加征,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

        “对吗?”

        “回陛下,是。”施邦耀毕恭毕敬。

        问题挑明后,群臣反而没之前那么压抑了,他们私下里互相用眼神交流各自的想法。

        崇祯也没闲着,他目光死死的盯着礼部尚书邱瑜。

        半提醒,半逼迫。

        邱瑜被崇祯盯得有些发愣,急忙站出来说道:“既然如此,何不趁着此次赈灾的机会将欠缴的赋税收回来,将多征的赋税退回去?”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旁边几个复读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复读工作。

        方岳贡白了一眼邱瑜,刚才他被施邦耀怼了一下,心情很是不爽。

        他当然知道士绅们也拖欠赋税。

        当着这么多人,不好直接说明。本想朝会后私下里向皇帝解释,没想到被施邦耀截胡了。

        见邱瑜发难,方岳贡立刻反击:“邱尚书此言差矣!”

        “这件事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退还多征的赋税容易,征收拖欠的赋税却难上加难!”

        邱瑜一脸的不服:“有什么难的?有钱不交的直接抓进牢里,按大明律用杖刑,我就不信他们不交。”

        方岳贡反问:“没钱的呢?”

        “没钱的当然暂时不用交了,因为他们没钱!”

        “按照邱尚书的话推理,有钱是罪?”方岳贡话里有话。

        “你什么意思?”邱瑜年纪比方岳贡小,他向前一步来到方岳贡面前,有种要打人的架势。

        方岳贡坦然一笑:“我没什么意思。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要征收赋税,就要一视同仁。百姓们粮食减产不是士绅的错,士绅只是效仿那些没钱的百姓不交赋税而已。”

        “为什么百姓不用受刑,士绅反而要受刑?”

        邱瑜愣了,他快速思考后回答道:“那就都关起来用刑。”

        方岳贡对着邱瑜挑起大拇指:“邱尚书果然是有大才之人!”

        (竖大拇指表示赞扬,开始于汉朝。)

        不等邱瑜明白过来,就听方岳贡继续说道:“本来那些没钱的百姓还能靠打长短工挣钱补贴家用,甚至补交赋税。”

        “现在好了,被邱尚书关进牢里一番用刑后彻底废了。不但没法挣钱,反而需要买药疗伤,让人照顾。”

        “邱尚书真乃当世奇才,国之栋梁!”

        “方某佩服!佩服!”

    相关推荐: 明明是胎记,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