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382章 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
  • 第382章 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卸甲归田...

        面对没有意外的结果,在场的将士们纷纷低头。.

        他们也想卸甲归田啊。

        可问题是他们无田可种!

        京师附近的田地本就抢手,产量不高的下田每亩都能卖四五两银子。

        若想一家老小能吃饱,没有十来亩田是不行的。

        四五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绝望!

        深深地绝望!

        不等士兵们抬头,崇祯继续说道:“你们都给朝廷流过血,负过伤。无论胜败,朕都不会忘记你们。”

        “朕前段时间杀了一些人,抄了他们的家,把他们名下数十万亩良田都纳入了皇庄。”

        “你们有些人即将卸甲归田,为了不让你们流离失所,朕打算把皇庄的田租给你们种!”

        “前三年免租!”

        “如何?”

        当太监们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万余士兵先是沉默,随后开始狂欢。

        刚才还在想无田可种,随后良田就来了。

        而且前三年免租!

        这可是天大的恩赐!

        有了这些田,他们不但能活下去,还能养活一家老小。

        “谢陛下!吾皇万岁!”有人带头谢恩。

        紧接着万余士兵成片成片的跪在地上磕头。

        “陛下圣明!”

        “我等誓死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好!”崇祯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立刻回到之前的地方,将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

        “京营凡是被裁撤的老兵,朕都会给他们安排三年免租的良田种!”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有人趁机起哄捣乱,朕要你们立刻将其拿下,押到朕的面前!”

        “遵旨!”士兵们起身后飞速跑来,回归本队。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

        整个校场直接炸锅了。

        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震惊,随后陷入到狂喜之中。

        没办法,皇帝给的太多了。

        不但把之前拖欠的饷银结清了,还给他们这些退伍老兵找了出路。

        怎能不感激?

        看着陷入狂欢的士兵,京营这些将领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他们本想趁机让人带头起哄,没想到崇祯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上来先把老兵稳住,随后让老兵传达消息。

        绝,太绝了!

        马科和刘芳名僵着脸,不知所措。

        马科咽了口唾沫:“老刘...这下可咋办?还闹不闹事了?”

        刘芳名咬着牙:“怎么起哄?老兵里那些年轻力壮的不会被裁,不会跟着闹事。朝廷给那些被裁的老兵想好了出路,更不会闹事。”

        “认命吧!”

        刘芳名认命了,但是忘了通知那些准备起哄的亲信。

        这些人混在军中开始起哄:“”

        “不行,我们不要租田,朝廷得把田赠给我们!”

        “对,每人十亩,少一亩不行!”

        他们刚喊出声,就被附近一伙老兵团团围住:“敢捣乱?拿下!”

        “投降不杀,胆敢抵抗就地处死!”

        风波很快过去,校场又恢复到之前的平静。

        不同的是,这一次士兵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片刻后。

        带头闹事的士兵们带到崇祯面前。

        在他们的指认下,崇祯下令逮捕这些将领。

        那些将领们本来还想反抗一番,结果身后的亲兵率先反水。

        趁他们不注意背刺偷袭!

        亲兵们不傻!

        根据当前的局势,继续跟着他们闹事只有死路一条。

        不如趁机反水,将功补过。

        两刻钟后。

        四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将领被带到崇祯面前。

        里面属刘芳名和马科官职最高。

        “陛下饶命啊!罪臣鬼迷心窍才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求陛下恕罪!”马科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刘芳名没有求饶。

        因为他从被抓的那一刻就昏死过去了。

        他本人是被四个亲兵抬到崇祯面前的。

        见大势已定,崇祯才放下心,随后对着台下的士兵们挥挥手。

        “吾皇万岁!明军威武!”士兵们扯着嗓子回应。

        崇祯心满意足的笑道:“有这些人在,朕就放心了。王承恩,摆驾回宫。”

        京营总督刘文耀闪身挡住了崇祯去路,低声请示道:“陛下,这些闹事的实士兵和将领该如何处置?”

        崇祯想了想。

        这些人毕竟参加过京师保卫战,直接杀了多多少少会影响军心。

        “先抓起来再说,届时你会同兵部一同审理。可用之人,留下来继续任用。冥顽不灵着,你们看着办吧。哦对了,审理时你是主审,兵部陪审。”

        “遵旨。”

        崇祯交代完毕后,带人离开校场,回到紫禁城。

        京师的十一月,愈发寒冷。

        回到皇城后不久,顺天府尹王庭梅求见。

        施礼过后,王庭梅从怀里拿出一个大洋芋(土豆),并说道:“陛下,流贼围城前陛下让臣推广洋芋种植。”

        “臣时刻记在心上,流贼退兵后立刻安排百姓们种植。由于第一批洋芋培育的种苗有限,所以只种了十来亩地。”

        “这些洋芋已经全部成熟,并已收获完毕。”

        “哦?收成如何?”

        “丰收!大丰收!一亩地可产四石洋芋!”王庭梅对洋芋的产量赞不绝口。

        四石吗?

        这次反而轮到崇祯意外了。

        四石换算成重量的话也就六百斤左右。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后世的土豆亩产能达到两三千甚至五六千斤。

        哪里出了问题?

        肥力?

        还是种植方法不对?

        王庭梅以为崇祯被这个产量震惊了,急忙说道:“这洋芋产量比普通粮食高一倍,臣请将这十亩洋芋培苗育种,等来年开春广泛种植。”

        “准了!”

        “谢陛下!”

        崇祯眨了下眼睛说道:“你回去后给范景文送去一车洋芋,让他和研究院一块研究研究如何提高产量。朕觉得,这东西亩产还能再翻上一翻。”

        “臣领旨。”

        王庭梅走后,崇祯给远在南京的好大儿朱慈烺写了一封信。

        再次提醒他,让他在明年开春之前务必大力推广洋芋和番薯(红薯)。

        番薯在明末时传入,此前已经被徐光启推广到江浙一带种植。

        这两样农作物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耐旱,二是产量高。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好藏...

        它们不像粮食那样需要干燥的环境储藏。

        洋芋和土豆对储存环境要求不高,地窖,干燥的土里,甚至临时扔进水里都没问题。

        只要粮食不被抢走,百姓们就不会跟着流贼到处造反。

        这是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

    相关推荐: 医毒双绝:穿越王妃斗天下 偏心家人使劲虐,亲哥与我共感了! 婚躁 娇软绿茶变团宠,修罗场里万人迷 重生1979,从赶海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