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394章 张献忠“接受诏安”
  • 第394章 张献忠“接受诏安”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荔枝古道起源于大唐天宝年间。

        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吃鲜荔枝的爱好,建了一条运输荔枝的驿道。

        起点是涪陵,经子午道到达长安。

        这条路全长一千多公里。

        为了保证在七天时间内把鲜荔枝送到长安,运输过程中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紧鞭急蹄。

        因为这条驿道最初的作用是运输荔枝,于是当宋之后的朝代皆称其为荔枝古道。

        到了明朝,成为川陕客商往来的重要通道。

        “咳咳...”张献忠惊喜过后,脸上堆起了愁容:“走荔枝古道攻汉中,随后走金牛道攻成都确实是个出其不意的办法。”

        “可是蜀道难本就易守难攻,再加上路途遥远,若是攻不下汉中,大军恐怕没有返程的粮草。”

        “最关键的是...汉中的贺珍已经投降了李自成,本王无意与顺军交战。”

        众人点头赞同。..

        他们和顺军的目标一样,都是明军。

        现在内斗不是明智之举。

        “义父,”刘文秀站出来说道:“接下来该去哪儿?是继续强攻秦良玉,还是回湖广?”

        张献忠开始犯难。

        目前不是他想去哪儿,而是能去哪儿!

        如果回湖广,他将四面受敌。

        北面是李自成,东面和南面是袁继咸,西面是秦良玉。

        想不死都难!

        “这样吧,过了正月十五把高时明放出来,让他给秦良玉带句话,就说本王有意投降明廷,接受诏安。”

        不等众人惊讶,张献忠笑着再次说道:“拖延时间而已,本王绝不会向明廷投降。”

        “立刻给定国写信,让他向李岩借粮草。借的话最好,不借也没关系。正月初五一早,文秀,可望率本部兵马沿长江顺流而下,与定国会和后南下攻长沙。本王和艾能可殿后掩护,防止明军追击。”

        “湖广北面是没法待了,得想办法去湖广南面!”

        众将领命,喝完杯中酒后各自散去。

        正月十五清晨。

        酆都县城一间院子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打开。

        开门的士兵后退半步,毕恭毕敬的说道:“高公公,大西王要见你。”

        “见我?不去!”高时明趴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已经被张献忠关押了半年之久。

        每次屁股上的伤快好的时候,张献忠就会见他。

        然后他就莫名其妙的被打一顿。

        虽然张献忠事后向他道歉并赔偿了银子,但屁股上的伤势让他无法动弹。

        只能趴在床上养伤。

        如此反复。

        开门的士兵见高时明不动弹,立刻跪在地上哭诉起来:“高公公就可怜可怜我吧,如果你不会,大西王会杀了我的。”

        “打死的是你又不是我,为什么要可怜你?”高时明反问。

        “因为...”开门的士兵见左右没人,低声说道:“因为我是锦衣卫的细作!”

        高时明腾的一下坐了起来。

        随即就因为屁股上的伤势无法坐稳,被迫站了起来。

        “你....果真是锦衣卫?”他压低声音问。

        “不错。”

        “我已经半年没和外面联络了,现在局势如何?”

        “边走边说。”

        “好!”高时明站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那人往外走。

        “秦良玉将张献忠挡在川东一带半年多了,张献忠缺饷少粮,打算接受朝廷的诏安。”

        好事啊!

        高时明精神为之一振。

        他还想再问些什么,结果附近的大西军士兵陆续多了起来。

        两人只能低头不语,朝县衙大堂走去。

        走进大堂后,那个士兵对着张献忠屈膝下跪:“启禀大西王,卑职已将高时明骗来了。”

        骗?

        高时明直呼上当!

        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朝着张献忠拱了下手:“张献忠,听说你愿意接受朝廷诏安?”

        在其余人愤怒的注视下,张献忠微微一笑:“不错,本王愿意接受明廷诏安。”

        “条件呢?”

        “封我为异姓王,永镇湖广。”

        “哦,再见!”高时明转身就走。

        “站住!”刘文秀拔刀将高时明拦下。

        “怎么走了?”张献忠有些费解,“不是你们想诏安的吗?”

        高时明被气笑了:“我确实代表朝廷前来诏安,但条件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大明朝廷说了算。大明朝不会册封异姓王,更不会让你世镇湖广。”

        张献忠再次笑道:“那你为何不谈谈朝廷的条件?”

        “好。”高时明见张献忠多少有了些诚意,这才转回身说道:“朝廷的意思是将你麾下兵马调往荆州,趁机收复承天府和襄阳。”

        “不可能!”张献忠马上拒绝:“我可以接受诏安,但不会接受改编和调遣。”

        随后的时间里,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围绕诏安的条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

        张献忠不接受朝廷官衔,但是会将主力移至当阳县,帮助朝廷伺机收复承天府。

        大明朝廷则需要支付相应的军饷和粮饷。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高时明松了口气。

        不管张献忠真降还是假降,他都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

        接下来先把这个消息告诉秦良玉,随后回京复命。

        想到这,他对着张献忠拱手:“张将军,既然诏安之事商议的差不多了。那我立刻去寻秦良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好,来人,给高公公拿五十两路费。”

        一番寒暄后,高时明离开酆都县。

        在江边找了一艘民船,乘船逆流而上直奔长寿。

        长寿县城内,秦良玉正在操练兵马准备反攻。

        一年前她缺饷少粮,麾下无兵无将。

        一年后,她兵精粮足!

        这一切,都是蜀王五百万两银子的功劳!

        “奶奶,城外有人一个自称高时明的人求见,说是朝廷派来的钦差。”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走进来禀告。

    相关推荐: 重生1979,从赶海开始发家致富 婚后弃我去西北,我死了你疯啥? 明明是胎记,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