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698章 港口之争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增设港口有何利弊?”崇祯反问范景文。

        范景文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海贸利润丰厚,但大明朝只有一个港口且远在福建,十分不便!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沿海百姓争相走私。为了不被查获,他们造船铸炮对抗朝廷。”

        “随着和朝廷对抗的人越来越多,沿海各地都出现了匪寇。”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市通则寇转而为商,此一利也!”

        “设港开市后,朝廷可以获得大量税收,此二利也!”

        “可是,”范景文话锋一转,“设港开市海贸繁荣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出现海患!为了治理海患,朝廷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才行。”

        “此一害也!”

        “大明朝缺银,东洋盛产白银且十分低廉。一两银子在东洋只能买到一斗粮,却能从咱们大明朝的商人手里换走两斗粮!商人看似赚了钱,实际获利的却是东洋人,他们用廉价的银子换走了大明朝珍贵的粮食!”

        “此二害也!”

        听完范景文的分析,崇祯忍不住点了几下头。

        他说的太好了,尤其是对第二个害处的分析简直是鞭辟入里。

        范景文说的第二个害处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汇率!

        古代人对汇率没有概念,但是对钱的购买力有概念。

        大明朝缺银子,导致银子购买力高。

        东洋盛产银子,银子的购买力低。

        由于都是银子,所以很多人觉得没问题。

        但是换个思路假设一下,问题会十分明显。

        试想一下把银子假设成纸币。

        东洋人能印纸币,大明缺纸无法印纸币。

        东洋人用廉价的纸币从大明换取珍贵的物资!

        除非东洋人的纸用完了,否则他们可以一直印纸币,然后从大明换取数不尽的物资。

        交易的本质是交换活动。

        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是等价交换。

        用珍贵的物资换廉价的银子,对大明来说绝不是等价交换。

        当时的生产力很低,各个国家缺的是物资而不是货币。

        可现实是对外贸易越频繁,赚的银子越多,国家向外流失的物资也越多。

        其他物资倒还好,对民生影响不大。

        但粮食是战略物资。

        一旦放开海禁,会向外输送大量的粮食,国家安全跟着受到威胁。

        古代实施海禁的君王放着钱不赚难道是傻子吗?

        非也!

        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再加上不怎么缺钱,所以只能海禁。

        (满清除外!个人觉得满清实施海禁的根本原因是防汉!如果放开海禁,百姓就多了一条出路,满清就无法用土地锁住百姓,更没办法对百姓使用疲民之术。)

        其实等价交换的问题很好解决。

        一,设置关税,通过税率把双方的物价维持在同一水平线。

        二,提高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会解放劳动力。

        解放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各行各业生产出大量商品,导致生产过剩。

        此时用过剩的商品换银子,谁的利益受损不言而喻。

        现在大明的生产力跟过剩不沾边,绝不能彻底放开海禁!

        其实海禁还有一个原因。

        封建统治者不想让百姓和外面有过多交流,怕影响统治。

        崇祯不怕。

        他的灵魂是一个现代人,目标不仅仅是拯救大明,还要给大明这艘巨舰提速。

        打定主意后,崇祯缓缓问道:“今天六部九卿的大臣都在,你们商量一下有没有必要增设港口!”

        “若是有必要,就立刻着手去做。若是觉得没必要,把理由说出来即可!”

        内阁阁臣,六部九卿的官员立刻低声商议起来。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似在假寐,实则在集中注意力听大臣们讨论的内容。

        范景文目光扫视一周后问道:“诸位,都说说心里的想法吧。”

        话音刚落,一个官员大声说道:“不妥,绝对不能在松江府设立港口!”

        “为何?”范景文问。

        那个官员向前半步拱手道:“松江府隶属于南直隶,紧挨着浙江。”

        “南直隶与浙江是朝廷赋税重地,一旦在这里开设港口,远洋贸易的巨额利润会让大量百姓放弃耕地,转而出海经商,进而影响国本!”

        “要我说啊可以增设港口,但是不能在南直隶和浙江附近增设港口,应该设立在山东或者北直隶。”

        “附议!”

        “附议!”

        两三个官员站出来表态。

        “好像有道理!”崇祯低声自语了一句,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决定。

        “我不同意,”另一个官员双手抱拳,对着其他人使劲晃了晃,“松江府守着出海口,那里的水深且无礁石,最适合当港口。”

        “至于影响国本的言论简直是无稽之谈!普通百姓只认地且只会种地,让他们放弃耕地经商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更何况大明朝不缺人,他们不种地有的是人种地。”

        “只要有人种地,朝廷的赋税就不会少!”

        “附议!”

        “附议!”

        七八个官员站出来表态。

        “好像...也很有道理!”崇祯开始怀疑之前的怀疑。

        “你们说的都不对!”一位年长的官员轻咳一声道:“就像首辅大人说的那样,增设港口不但会出现海患,还会导致大明朝的珍贵物资被东洋人用廉价的银子换走。”

        “况且大明朝已经有了一个月港,那里遍地番夷,人员情况十分复杂,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甚至命案!当地的官员管理起来十分头疼!”

        “你的意思是不增设港口?”旁边的官员问。

        “差不多吧。”

        “什么叫差不多?”

        “我的意思是不增设港口,或者只在福建增设港口,毕竟那里的官员有管理的经验,增设港口后不至于出乱子!”

        “附议!”三四个复读机跟着表态。

        崇祯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不再说话。

        听了一会后,他心里大致有了判断。

        堂下的官员分为四派。

        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在南直隶松江府增设港口。

        崇祯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些官员的籍贯大多是南直隶,浙江,江西甚至湖广。

        他们之所以支持,并不是为朝廷着想,而是给他们背后的商人谋利。

        另外一些官员觉得可以新增港口,但是港口不能设在南直隶和浙江。

        北方的官员希望将港口设立在山东或者北直隶。

        两广和福建的官员有两种态度,不增设港口或者将港口设立在福建。

        还有一些老古董官员既不给自己和身后的商人谋利,也不向别人站队,单纯的表示反对!

        众大臣在朝堂上你来我往,试图用言语说服对方。

        可增设港口带来的利害关系太大了,所有人都想给自己身后的士绅商人谋利,根本不愿放弃自己的意见。

        于是乎...

        他们由最开始的谈判,慢慢变成争吵,最后演化为人身攻击。

        “你居心叵测,不是好人!”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为自己谋利,不为朝廷着想。”

        “陛下,臣弹劾户部右侍郎。”

        “陛下,臣弹劾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眼看事情朝着失控的方向策马狂奔,内阁首辅范景文重重咳嗽一声:“都住口!”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范景文朝着崇祯拱手施礼:“增设港口之事关系重大,请陛下圣裁!”

    相关推荐: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明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