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748章 蒙古人面圣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清晨,皇极殿内。

        崇祯稳坐金銮宝座。

        王承恩站在旁边尖声喊道:“宣蒙古使团上朝觐见!”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璘臣和西土默特部首领俄木布,迈着紧张的步伐来到大殿。

        俄木布率先施礼:“臣俄木布率奉旨领西土默特使团进京朝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俄木布的父亲卜石兔是大明第四代顺义王,他身为顺义王的儿子,向崇祯称臣合情合理。

        看着跪在旁边的俄木布,额璘臣犯了难。

        他可没有俄木布这样的关系,直接开口称臣又有些说不出口。

        急中生智下,他施礼说道:“鄂尔多斯部额璘臣奉旨率领使团进京面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鸿胪寺官员挑毛病前,崇祯率先大大方方地抬了下手:“免礼平身。”

        “谢陛下!”额璘臣与俄木布起身的同时松了口气。

        崇祯说的话虽然简短,但是语气中携带的帝王威严让他们压力很大。

        在礼部官员的提醒下,俄木布和额璘臣分别上交贡单。

        王承恩接过贡单,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了起来。

        “西土默特部上交贡品一千匹战马,五百头牛...”

        念完俄木布的贡单,王承恩又拿起额璘臣的贡单念了一遍。

        蒙古人的贡品种类特别少,有马匹,牛,羊和相应动物的皮毛。

        除了这些,再无其他。

        不是他们不重视朝贡,而是草原贫瘠,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这些。

        念完贡单后,俄木布率先对着崇祯说道:“臣有两子,长子十四岁,次子八岁,臣愿将长子留在京师为质,以示忠诚!”

        “另外西土默特部八位将领也愿意将长子留在京师,陪伴臣的儿子学习生活。”

        崇祯没说话,看向额璘臣。

        额璘臣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年逾五十,膝下有四个儿子。

        除了最小的儿子还未结婚外,其他三个儿子早已结婚生子。

        甚至长子的儿子也已有十五岁。

        额璘臣不知道该把谁留下当成质子,所以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崇祯。

        他施礼后说道:“臣愿留下子嗣为质,请陛下指定人选。”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略微有些迟疑。

        他不是迟疑留不留人质,是迟疑留谁当人质。

        中原王朝的继承原则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即皇位和财产都由嫡长子继承。

        何为嫡长子?

        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该制度起源于于商,定于周。

        到了明朝亦是如此,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终子及,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有漏洞。

        以建文帝朱允炆为例,他并非朱标的嫡长子,嫡长子是朱雄英。

        朱雄英虽然早夭,但是朱标还有一个嫡子朱允熥。

        按照有嫡立嫡的原则,朱允樋应该被立为继承人。

        可惜朱雄英和朱允樋的母亲常氏死的早,朱标在她死后改立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为太子妃。

        于是乎,朱允炆便成了嫡长子。

        朱允樋也就失去了继承的权力。

        游牧部落和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截然相反。

        游牧部落奉行幼子继承制度,又称幼子守灶。

        这项制度和游牧部落的习性有关。

        一个游牧家庭大儿子出生早,成家也早。

        在他成家时,家里会分给他几只牛羊去放牧。

        二儿子成家后也分走几只牛羊。

        游牧部落一直是游走放牧,等家里的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赶着牛羊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彻底失去了联络。

        所以老人只能把家产留给幼子。

        时间久了,幼子继承家产的习俗便形成了制度。

        其实不止游牧部落奉行幼子守灶,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明代时期的关中地区也有类似的制度。

        蒙古人施行幼子继承,而中原王朝施行嫡长子继承。

        两种制度有冲突。

        想到这,崇祯看向俄木布。

        俄木布的父亲是第四代顺义王,这四任顺义王都是按照嫡长子制度进行传承。

        也就是说,在蒙古内部施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没问题的。

        崇祯坐在龙椅上开口道:“大明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对外所封的爵位称号也应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诸位要把嫡长子留在京师学习生活。”

        “臣遵旨。”俄木布率先令旨。

        额璘臣反应稍慢,紧跟着接旨。

        等他们起身后,崇祯问:“两位首领对留在京师的孩子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额璘臣和俄木布同时一愣。

        俄木布施礼问道:“臣不明白陛下所说的要求是什么,请陛下明示。”

        “这些孩子在京师的花费皆由朝廷负责,另外朕已命翰林院和五军都督府新建了一所学堂,翰林院教文,五军都督府教武!其他的朕还没想好,你们是孩子的长辈,想让他们学什么可以告诉朕,朕回头就派专人教导。”

        额璘臣和俄木布同时一怔。

        他们本以为把孩子送到京师后会像囚犯一样被关在某个地方,足不出户。

        没想到崇祯不但建了学校,还还教他们知识和武艺。

        等等...

        额璘臣率先意识到不对,在他卡看来这是崇祯的毒计。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回到蒙古后,还有几分蒙古人的血性?

        不等额璘臣做出反应,崇祯迅速补充道:“你们是孩子的长辈,让他们学什么你们自己定!也可以什么都不学,只学骑射!”

        听到崇祯这么说,额璘臣稍稍放下戒心,低着头与俄木布开始商议。

        商议了一会,二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些汉人的知识,但也不能忘记蒙古人的文字和语言。

        “臣请陛下给蒙古的孩子们派遣两位老师,一位教汉语,学汉字;另一位教蒙古语,学蒙古字。”俄木布和额璘臣同时叩首道。

        “准了。”崇祯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安排完质子的事情后,崇祯忽然岔开了话题,在朝堂上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闲聊了一会后,额璘臣和俄木布退到旁边。

        朝会按照流程进行下一环节。

        等所有环节都进行完毕,王承恩宣布退朝。

        其他人先后离开。

        崇祯没走,一起留下的还有内阁成员。

        额璘臣和俄木布也被太监留了下来。

        确定殿内没有其他人后,范景文站出来朝额璘臣和俄木布拱手:“两位都是部落的首领,掌管数万牧民!请问两位在治理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麻烦?”

    相关推荐: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明月娇 医毒双绝:穿越王妃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