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850章 东线无侧翼

    作品:《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十天内拿下南山,半个月内攻下锦州!

        这是王永吉给平辽大军下达的任务期限。

        再晚的话,天气会更冷。

        届时土壤冻结,无法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攻城。

        即便顺利地挖通地道,城墙也会因为里面的水分结冰而变得异常坚固。

        火药能不能炸塌都不好说。

        通过云梯攻城就更别想了。

        守城时只需要准备足够的凉水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准备。

        等对方顺着云梯往上爬时,把凉水往云梯上一倒。

        寒冷的天气会让凉水很快结冰。

        湿滑的云梯将成为明军的坟墓!

        哪怕明军通过各种方式侥幸炸塌了城墙,只要明军没有攻入城中,守军还是可以通过堆土浇水的方式快速修补城墙。

        这并非虚构。

        《三国志》记载曹操征讨马超曾在极寒天气下用沙土浇水筑城,一举扭转了战局。

        另外。

        辽东的冬天经常下雪。

        雪大的时候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会大大降低步兵行军速度,对后勤补给的挑战更大。

        最好的办法是就近储存物资,以防不测。

        松山城固然可以储存物资,但城池规模终究还是太小。

        十万兵马每日仅吃掉的粮食就高达数千石,其他物资尤其是木柴之类的亦不在少数。

        小小的松山城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物资。

        所以。

        距离前线近,城池规模足够大的锦州就成了首选。

        “十天内拿下南山,十五天内攻下锦州,有问题吗?”王永吉问。

        “没问题,总督大人让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吴三桂第一个表态。

        此举看似是拥护王永吉,实则把难题又甩给了王永吉。

        若想半个月内拿下南山和锦州,正面死磕肯定不是上策。

        首先。

        平辽大军的兵力本就已经有些捉襟见肘,正面佯攻南山必然要付出伤亡。

        伤亡小还好。

        如果伤亡很大,必须进行休整,短时间内明军将无力发动锦州之战。

        其次。

        攻城掠地的目的不是占领城池,而是杀伤敌军有生力量。

        同理。

        把守城池的目的也不是守,而是在守城的同时消磨对方的兵力和士气。

        所以,正面死磕绝非上策。

        拿下南山和锦州的关键是运用合适的战术。

        这也是王永吉召集众人商议的目的。

        他朝吴三桂轻轻颔首:“吴总兵的态度值得表扬,但是还得帮本督想一个用兵的法子才行。正面强攻固然没问题,但并非上上策。”

        在场的将领情商有高有低,但用兵的智商都在平均线以上,他们开始思考用兵之策。

        “要我说啊别整那么麻烦,”唐通大大咧咧地说道,“就像我朝十四年松锦之战时那样,步步为营先攻南山随后顺势拿下锦州就行了!”

        高第白了他一眼,反驳道:“我朝十四年的松锦之战就是使用了步步为营的战术,结果可是没打赢!”

        “没打赢是因为洪承畴顾头不顾腚,把主力都布置在前方,导致后方空虚被建奴钻了空子!”唐通反驳道,“此番入辽头尾兼顾,用步步为营的战术必能打赢!”

        “不一定啊,”山海关总兵高第继续反驳,“此次的松锦之战和我朝十四年的松锦之战的地点虽然一样,但情况却相去甚远!”

        “我朝十四年松锦之战时,锦州尚在我军手中。建奴为了阻止祖大寿出城,不但在城外挖掘壕沟还布置了许多兵马。多了不敢说,祖大寿至少牵制了建奴万余兵马。”

        “今日不同以往,锦州已在建奴之手!他们没必要也不会再分兵围在锦州周围,只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我军身上。我军一没有兵力优势,二不占地利。继续使用步步为营的战术,恐难取胜!”

        “就算取胜,伤亡也会很大!”

        高第这番有理有据的话让唐通的脸红白闪烁。

        他憋了一会后冷哼一声:“总督大人让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

        此言一出。

        众人目光从唐通的身上转移到了王永吉的脸上。

        王永吉摆了摆手,“本督今日召集诸位前来的目的是商议出最好的用兵策略,有什么想说的都说出来听听。”

        见王永吉态度诚恳,众人开始发言。

        吴三桂见没人发言,想了一会后打破了现场的沉寂:“我觉得可以从东线下手。”

        “东线?”与吴三桂不对付的李性忠提出了质疑:“东线有什么好打的?”

        “呵,”吴三桂轻轻冷笑一声:“东线的主力是两万朝鲜兵,他们的战力不用我过多赘述了吧?这么说吧,只需两千关宁铁骑就能把两万朝鲜兵打回老家。”

        看着吴三桂高傲的笑容,李性忠也跟着冷笑一声:“然后呢?”

        “然后?”吴三桂继续冷笑:“当然是顺着东线战场北上,攻击建奴侧翼。”

        “东线无侧翼!”李性忠指着竖挂在他们面前的巨型地图,“东线战场被小凌河一分为二!小凌河源自锦州西面的群山,随后从锦州城南由西向东流淌,在经过南山时突然转向南,最终流入大海。”

        “即便我军拿下东线,若想从侧翼攻击南山上的八旗兵,也需要先渡过小凌河。小凌河宽达五十多丈,只能铺设浮桥才能渡河。从侧翼进攻的关键是攻其不备,铺设浮桥渡河不但会失去攻其不备的意义,还会被建奴半渡而击。”

        “所以对建奴来说东线无侧翼,对我军来说东线也没有进攻的意义。”

        吴三桂黑着脸听完了李性忠的长篇大论。

        李性忠分析的确实有道理。

        对建奴来说,东线没有防守的价值。

        否则建奴也不会直接把整个东线交给两万朝鲜兵防守。

        至于从东线直接攻打锦州就更加不可能了。

        锦州西北方向是松岭山脉。

        南面是南山,在南山东北方向还有一座西山。

        想从东边攻打锦州,需要往北行走几十多里路,绕过西山后再往西南方向走几十里,从东北方向朝锦州发起进攻。

        孤军深入敌后攻城绝对是下下策!

        一旦后路被断,不是投降就是溃败!

        “我当然知道东线没有进攻的价值,但还是要从东线下手。”吴三桂开始解释:“只有在东线搞出大动静,建奴才会认为我军主力在东线!”

        “济尔哈朗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没有老糊涂!”李性忠提醒,“无论我军在东线搞出多大动静,他都不会向东线调派兵力!”

        “济尔哈朗是否向东线派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认为我军向东线调派了兵力。”吴三桂笑着说道。

        “刚才说过,东线对我军来说没有进攻的意义!”李性忠加重语气:“你知,我知,济尔哈朗也知道!”

        “既然大家都知道,济尔哈朗就更不会相信我军向东线调派兵马,因为没有意义!”

    相关推荐: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明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