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十二章 不肖子

    作品:《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起白雾者乃为瑞,冒青烟者是为吉?”

        严嵩初看这句所谓“皇爷自梦中得来的谶语”,也是不明其意,于是试探着问了一句,

        “这……黄公公,不知陶真人对这句谶语作何释义?”

        严嵩口中的这位“陶真人”,正是嘉靖一朝深得皇上信任的老道士陶仲文。

        如今的陶仲文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非但自己凭借祷病祈福之功,官拜礼部尚书,特授少保,就连他的夫人、儿子、女婿和孙子也都封了爵加了官,所受宠信无人可出其右。

        不过此礼部尚书,非彼礼部尚书。

        只有严嵩一人的礼部尚书是实职,陶仲文则只是挂了一个虚职,可享等同礼部尚书的一品俸禄罢了。

        这种一个堂部多个挂名尚书的情况在明朝极为常见,只是皇上破格提高亲信之人待遇的方式。

        话说回来,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依常理而言,皇上若真得了什么谶语需找人释义,也应该是先去找陶仲文,就算退而求其次,宫里也还有其他的方士可用,怎么都不该轮到他这个臭写青词的。

        换言之,就算黄锦是私自询问,以图揣测圣意,那也是同样的道理。

        何况自皇上登基以来,黄锦自伴读升为最亲近的御用太监,二十年来始终谨小慎微,从不与朝中大臣私下来往,与他更是泛泛点头之交。

        而今日黄锦忽然私下将他叫住,又将皇上梦中得来的谶言如实相告,这事本就十分突兀。

        因此仅是呼吸之间,严嵩便已察觉此事另有蹊跷。

        “陶真人尚不知此事。”

        黄锦本就是有心算无心,自然也是轻易察觉了严嵩的察觉,只淡淡笑道。

        “原来如此……”

        严嵩闻言若有所思,所以这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箴言,而是……皇上“无意”透露给他的旨意?

        只是这旨意究竟是何用意呢?

        礼部执礼乐、教学、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皇上若私下有什么旨意,大抵脱不开这个范畴。

        而最近几日能够惊动皇上的,似乎只有……这场殿试?!

        可是……

        严嵩不断默念着纸片上的字迹,冥思苦想:

        “起白雾者乃为瑞,冒青烟者是为吉……起白雾者……冒青烟者……怕是与什么人有关?”

        “起白雾……起白雾……起白雾……究竟是什么?”

        “冒青烟……冒青烟……冒青烟……鄢懋卿?!”

        随着不断默念,一个自昨日起已经在他耳边被提及了无数次的名字猛然挤入脑海。

        虽然顺序不同,但每一个字的读音都对得上。

        难道皇上的旨意与鄢懋卿有关?

        那么“冒青烟者是为吉”的意思是……庶吉士?!

        “难不成皇上这是指示我动用一些手段,将鄢懋卿选做庶吉士?”

        这个念头一出来,立刻就被严嵩下意识的否定!

        不应该啊!

        不可能吧?

        在今日传胪仪之前,皇上应该根本就不会知道世上有这么个人。

        而在今日传胪仪之后,就算此人哗众取宠,终于进入了皇上的视线,那也只会因换来皇上的厌烦,自此永无出头之日,又怎会如此指示于我?

        除非……

        严嵩不由又想起了鄢懋卿的那封殿试答卷。

        倘若皇上已经知道了鄢懋卿那封殿试答卷中的内容……似乎就有了那么一丝可能。

        这种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发生,没准儿哪个读卷官已经私下向皇上禀告,又或是某个殿试时的巡绰官恰巧看见,亦有可能上达天听。

        对了,还有翊国公郭勋。

        郭勋昨夜既能命人前来招拢鄢懋卿,未必便没有可能私下向皇上举荐此人。

        在以上前提下,再细细想来。

        鄢懋卿这三个字似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受皇上重视的理由!

        据严嵩所知,当今皇上对官员的名字也极为看重。

        曾有个叫吴鹏的官员,只因“鹏”是神鸟名,便被皇上认为僭越,被迫改名之后还被贬为地方县令,暗示吏部终身不得擢为京官。

        六年前殿试时还有一个姓“哀”的贡生,本来已经被皇上点了探花,却又在揭开弥封之后,被皇上以为姓氏不祥,直接暗示读卷官将其从一甲降到了三甲。

        而鄢懋卿的名字,正好与“冒青烟”三字同音。

        若皇上的这句“谶语”正如他此刻猜测的这般,那么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而黄锦既然前来向他传达这句“谶语”,恐怕也不会一无所知……

        如此想着,严嵩终于抬起头来,却又故意作迟疑状沉吟道:

        “黄公公,在下私以为,这‘起白雾者’与这‘鄢懋卿者……’,不不,是‘冒青烟者’,两者兴许指的是两种即将现世的祥瑞。若此等祥瑞日后得以应验,便是天昭当今皇上仁爱有道,故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正合天人感应之理。”

        不愧是皇爷如今最青睐的青词代笔,咱家甘拜下风!

        黄锦闻言顿时在心中暗叹了一声。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严嵩看似口误实则试探的说出了“鄢懋卿”那三个字,可见对方已经领会到了皇上的旨意,如此黄锦也算完成了主子的任务。

        于是黄锦当即对严嵩施了一礼,笑容可掬的道:

        “听了严部堂这番释义,咱家真是茅塞顿开,多谢严部堂解惑!”

        “哪里哪里,黄公公言重了。”

        “咱家今日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便久留,日后得了空再与严部堂把酒言谢,先走一步。”

        “黄公公慢走。”

        望着黄锦的背影,严嵩微微欠身相送,此刻也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会错了!

        皇上就是想让他动用一些手段,在馆选中将鄢懋卿选为庶吉士。

        事已至此,无论皇上究竟在想些什么,他都只能奉旨照办,还得以个人的名义去办。

        否则他理政不如夏言,治吏不如夏言,名望不如夏言,若还不能领会圣意,不能替皇上分忧,又要凭借什么与夏言抗衡。

        只是……

        严嵩不由又想起了昨夜严世蕃将鄢懋卿逐出豫章会馆的事情。

        他和严世蕃显然都严重误判了鄢懋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科进士。

        他哪里是什么蝼蚁?

        蝼蚁又怎能轻易攀上翊国公,还得皇上如此垂青?

        但愿鄢懋卿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亡羊补牢还来不算晚吧……

        别说了,回去必须先狠狠抽严世蕃一顿,教这个只会四处惹事的不肖子长长记性,否则严家终有一日要毁在他手上!

    相关推荐: 结婚三年不圆房,重生回来就离婚 大龄军官会疼人,八零娇媳又三胎 倚天屠龙新传:绝顶张无忌 要什么江湖百美图,我有兵器谱! 穿出兽世:成为病娇霸总掌心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