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256章 又有文官来投

    作品:《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朱允炆难得聪明了一会,猜对了朱允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朱元璋的命令。

        要不如此,朱允熥才懒得管。

        但是,朱允炆不会感激,也不可能感激。

        在他看来,自己变成如此,全部是朱允熥对错,对朱允熥痛恨得不行。

        现在连夺嫡,也再无任何机会。

        朱允炆的眼眸里,满是仇恨的火焰。

        想到了这些,他再想到那天二叔送来的书信,马上回书房,把夹在一本书里的书信拿出来。

        “二叔,你是真心的吗?”

        朱允炆看着书信上的内容,自言自语道:“不,你不可能真心,你和四叔一样只是想利用我,但我……又真的很想让他去死!”

        “朱允熥,一定要死!”

        他恶狠狠地在想。

        朱允熥一天不死,他一天不得安心。

        他还要报仇。

        哪怕当不成皇太孙,朱允炆也想朱允熥去死。

        想到了这些,朱允炆什么都不管了,这就写书信,再悄咪咪的让人送去给朱樉。

        到了这个地步,他可以做的事情,唯有如此。

        “二叔,你想利用我,我也想利用你。”

        朱允炆自言自语道:“到时候看看,到底是谁在利用谁!”

        他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自信。

        认为可以利用朱樉,来达到想要的目的。

        书信送出去了,朱允炆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有一种很快可以报仇的快感。

        “我还是有机会的!”

        朱允炆又道。

        ——

        “殿下!”

        李至刚回来了,首先找到朱允熥,道:“在我们都察院,有两个文官对我说,想要投靠殿下。”

        “哦?”

        朱允熥笑了笑道:“他们不觉得我不配了?”

        那些文官,很有意思,见风使舵运用得还是挺熟练。

        眼看着朱允炆似乎没有希望,主动想要投靠自己,重新站队,另外再抱大腿。

        “因为他们是聪明人。”

        姚广孝笑道:“知道二皇孙肯定当不上皇太孙,而殿下胜算最大,现在不重新站队,更待何时呢?他们也怕继续和殿下作对,将来殿下掌握大权,对他们不友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多当官的人,其实都有这个顾虑。

        纵观整个朝堂,中立派几乎没有。

        现在站队站好了,未来就是功臣,是从龙之臣,这一份荣誉谁不想要?

        现在朱允熥的希望最大,满朝都看得到,部分文官还在垂死挣扎,但有一些聪明的文官,早就放弃了挣扎,换一条队来站。

        朱允熥是喜欢武将没错,但不代表会没有他们文官的位置,现在站队朱允熥,差不多是雪中送炭。

        这要比锦上添花,更让人感到舒服。

        “殿下认为如何?”

        李至刚问道。

        朱允熥想了想道:“当然是多多益善,李先生帮我告诉他们,以后谁想投靠,那就投靠,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不会忘了他们。”

        拉拢文官的计划,在李至刚之后,朱允熥再也没有行动了。

        他都还没来得及执行,就有文官主动送上门,这是好事,说明自己的声势不再局限于武将群体。

        “其实……”

        杨士奇附和道:“今天在翰林院,也有几个人来问我,能不能投靠殿下。”

        解缙笑道:“恭喜殿下,这又是好事一件。”

        投靠的文官越来越多,说明朱允熥的地位,可以越来越稳。

        文官能够改队,投靠想要投靠的人,但武将是一定不会改变立场,转而投靠朱允炆,从夺嫡开始,朱允熥的优势其实才是更大的。

        “我明天就回去告诉他们,殿下同意了。”

        杨士奇想着又道:“但其中有一人,我认为殿下应该认识。”

        朱允熥好奇地问:“谁?”

        可以被杨士奇,着重拿出来介绍给自己认识,他在想这个人,应该又是某个历史名人。

        “也算是我本家的人,此人姓杨,名伯成,福建人,翰林院大学士,当过工部尚书。”

        杨士奇介绍道:“其父杨达卿,在元朝的时候,拒不当官,为人乐善好施,在福建颇有美名。”

        听完了他的介绍,朱允熥对这个杨伯成有些兴趣了。

        福建,姓杨的。

        朱允熥总是觉得,杨伯成这个名字比较熟悉。

        再看了看眼前的杨士奇,忽然想到了什么。

        好像永乐一朝,三杨之一的杨荣,其父就是杨伯成,他问道:“杨先生,杨伯成此人,在读书人当中,名声如何?”

        “名声甚好,在官员当中,人脉、关系都好。”

        杨士奇说道:“能得到他的支持,可以带动很多文官辅助殿下。”

        如果这个杨伯成愿意支持自己,朱允熥在想,在文官当中,算是足够了。

        凌汉和刘三吾二人,不太可能再支持朱允炆,剩下那些文官,还在无脑支持,但他们的无脑其实不重要了。

        只要现在能够掌握一部分,愿意支持自己的文官,朱允熥在想未来自己监国,或者要做什么,也不会完全没有可以用的人。

        “我想见一见他!”

        朱允熥说道:“麻烦杨先生,明天带他来见我。”

        最重要的是,此人是杨荣的父亲。

        永乐三杨,三个内阁首辅,特别重要。

        杨士奇已经是自己的人,如果再拉拢了杨荣,还差一个杨浦,人就齐了。

        杨浦此人何在,朱允熥不是很清楚。

        但先把杨荣变成自己的人,还是比较重要的。

        “好!”

        杨士奇点头道。

        既然杨伯成说好了会投靠,那么让他来见一面,并非难事,杨士奇可以安排。

        又收获了一些文官,朱允熥的心情也好了很多,道:“六部尚书他们,都不见动摇吧?”

        李至刚摇头道:“没有任何动摇的意思。”

        姚广孝叹道:“他们还是想帮二皇孙拼一把,但只是徒劳无功。”

        解缙赞同道:“现在距离殿下当皇太孙,只差一道陛下的圣旨,再无任何悬念了。”

        “那就随便他们吧!”

        朱允熥没所谓道:“他们不愿意就不愿意,我们自己组建自己的团队,六部尚书要培养起来是很难,但又并非不能换。”

        想要当六部尚书的人,还多了去。

        大明没有丞相,内阁不算丞相,六部尚书就是最顶尖的官员,将来想要当六部尚书的人,多了去。

        没有了他们,又不是不行,朱允熥一点也不担心。

    相关推荐: 试错沦陷 重生后,权臣日夜向我求名份 满朝皆惊:皇后竟是大理寺卿 我在古代靠空间种田发家致富 反派女主读我心后,剧情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