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646章 打一顿
作品:《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推荐阅读: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师娘赶下山:九个师姐绝色倾城
重燃2001
开局双无敌天赋,竟然被称为废物
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
我只想打工!怎么周围全是前女友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我在美漫做惊奇蜘蛛侠
换源:
柳六把荆条包裹好,再双手举起,送到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问道:“真的要我打你?这一下打下去,可痛了。”
曹震豁出去了,肯定道:“殿下尽管打,臣皮粗肉厚不怕痛,能让殿下心里好过一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其实是让他的心里,感到好过些,不用一直惶恐不安,不打是不会安心的。
朱允熥确实可以了解,曹震现在心里的想法,无奈地拿起荆条,朝着曹震的后背,一鞭子抽下去。
也算是对昨天,曹震所作所为的惩罚。
嘶……
荆条打在身上,确实贼痛,但曹震还是忍住了,咬着牙,额头上还有冷汗,不断地冒出来。
那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
曹震深吸了口气,又道:“还请殿下,继续打!”
朱允熥无奈道:“打过了,就行了。”
曹震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摇头道:“臣恳请殿下,至少抽三鞭,只是一鞭怎么能行呢?”
“请殿下,继续打!”
他一脸慷慨就义的样子,看起来完全不怕死,但打几下,也不会让他就这样死掉了。
朱允熥无奈拿起荆条,再给曹震抽了两下。
曹震咬着牙,直接承受下来。
快要把牙齿,都给咬碎了。
但挨打完了,他又感到浑身放松许多,就算痛也是值得的,以及特别痛快。
“来人,快传太医。”
朱允熥又道:“不对,安排人送景川侯到太医署,快点!”
曹震摆了摆手道:“殿下,不用了,皮外伤,都是皮外伤。”
他还特别逞能,微微咬牙道:“不敢劳烦太医,臣回去随便敷点药就好了,不过能不能来一个人,扶着臣起来,跪得太久了,腿有些麻。”
朱允熥轻轻点头,柳六赶紧招手,让一个小太监上来,把曹震给扶起来。
曹震一把老骨头,跪到了现在,膝盖快要跪碎了,好久才能缓过来。
看到这家伙如此,再看后背挨打,鲜血淋漓的,朱允熥有些于心不忍,问道:“景川侯,真的不需要去太医院?”
曹震马上站直了身体,逞强道:“想当年,臣在战场上杀敌,身中十多刀,也还能砍下十多个敌人的脑袋,这点皮肉伤都是小问题。”
尽管老了,但他就是不认老。
朱允熥说道:“来人,送景川侯回家,一定要护送好景川侯。”
马上再有几个小太监走出来,一起扶住曹震。
曹震依旧的逞能道:“没事,不用扶,臣还能走路。”
然后他一拐一拐的,往文华阁外面走去。
朱允熥无奈地微微摇头,这些老公侯,都是那么死要面子的吗?
他还是安排人,跟随曹震回去。
万一曹震在回去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他这个皇太孙做的不对了。
回了文华阁,刚坐下来,工部尚书杨伯成就把宋礼送回来的奏章,递了上来。
杨伯成说道:“殿下,宋礼在凤阳等地,治水卓有成效,前不久下了一场连续的大雨,但经过他疏通的河道,以及加固的河堤,一点事都没有。”
闻言,朱允熥还有些紧张,担心道:“又下雨了?是不是发大水?”
最近好像没有相关的奏章回来,他开始怀疑,当地的官员是不是在掩盖什么。
和当时的宿迁一样。
杨伯成说道:“回殿下,部分地区下大雨,并非所有,有宋礼在当地,一点事都没有,可能当地官府因此才没有奏章回来。”
他也看得懂,朱允熥认为没有关于下大雨的奏章,而担心当地的事情了。
杨伯成继续说道:“加固河堤用的,都是科学学堂的钢筋水泥,这些可都是神物,无论如何浸泡,河堤就是不倒,太神奇了。”
听了这样的解释,朱允熥这才稍稍放心。
只是局部地区,不是大范围,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问题。
朱允熥问道:“如今的钢筋水泥,大范围应用到河堤上了?”
杨伯成郑重道:“用上了,但工厂那边的产量还是太少了,有点供不应求,臣还想向殿下申请,用来修桥修路。”
作为工部尚书,杨伯成肯定有了相关的知识。
见识过钢筋水泥的作用,他瞬间能想到,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不仅是修桥修路,还有建造房屋,加固城墙等等。
作用可大了。
朱允熥看到杨伯成已经反应过来,这些东西的作用,笑道:“只要工厂那边,供应得上来,你们随便用。”
杨伯成躬身道:“臣明白了,等会就去,催促他们增加产能。”
大明要进行工业化,很多工厂上的产能,是必须提起来。
如果产能跟不上,工业的进展,也会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的工厂,转移到南洋等地,为的正是增加产能,利用外面的原料,来给大明的工厂增产。
朱允熥问道:“目前治水的资金,还够吧?”
治水这笔钱,全部是朱允熥的私房钱,没有找户部要钱。
杨伯成躬身道:“宋礼说,暂时足够。”
足够就行了,朱允熥对宋礼还是放心的,把治水的进一步进展了解清楚,便让杨伯成先回去。
杨伯成刚下去,铁铉也进来了。
“殿下,臣想提出一些,关于武备的事情。”
铁铉是提出,关于增加武备一事。
刚北伐结束,打完了仗,但在打仗的时候,正好是武备消耗得最大的时候。
尽管大明有了枪炮,但在如今的时代,刀枪等冷兵器还是主流,即使北边的草原不再成为威胁,但武备绝对不能少。
之前消耗得差不多,现在就应该要有补充,万一又需要打仗,相应的武备才能第一时间供应上,送到军队当中。
草原不需要打仗,大明西边、西北边,还有吐蕃、西域等土地,还没能收复回来的。
朱允熥听完了铁铉的话,直接批准了,再给兵部批文,让兵部拿着文书,前去找兵仗局下单生产。
现在兵仗局的工厂,主要生产的武器,都是火枪火炮,但这些生产速度比较慢。
可是生产刀枪等冷兵器,对于兵仗局的工厂而言,那是轻轻松松,有手就行了。
武器的强度、硬度,还要比以前好很多,这便是技术的进步。
朱允熥问道:“真的要我打你?这一下打下去,可痛了。”
曹震豁出去了,肯定道:“殿下尽管打,臣皮粗肉厚不怕痛,能让殿下心里好过一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其实是让他的心里,感到好过些,不用一直惶恐不安,不打是不会安心的。
朱允熥确实可以了解,曹震现在心里的想法,无奈地拿起荆条,朝着曹震的后背,一鞭子抽下去。
也算是对昨天,曹震所作所为的惩罚。
嘶……
荆条打在身上,确实贼痛,但曹震还是忍住了,咬着牙,额头上还有冷汗,不断地冒出来。
那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
曹震深吸了口气,又道:“还请殿下,继续打!”
朱允熥无奈道:“打过了,就行了。”
曹震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摇头道:“臣恳请殿下,至少抽三鞭,只是一鞭怎么能行呢?”
“请殿下,继续打!”
他一脸慷慨就义的样子,看起来完全不怕死,但打几下,也不会让他就这样死掉了。
朱允熥无奈拿起荆条,再给曹震抽了两下。
曹震咬着牙,直接承受下来。
快要把牙齿,都给咬碎了。
但挨打完了,他又感到浑身放松许多,就算痛也是值得的,以及特别痛快。
“来人,快传太医。”
朱允熥又道:“不对,安排人送景川侯到太医署,快点!”
曹震摆了摆手道:“殿下,不用了,皮外伤,都是皮外伤。”
他还特别逞能,微微咬牙道:“不敢劳烦太医,臣回去随便敷点药就好了,不过能不能来一个人,扶着臣起来,跪得太久了,腿有些麻。”
朱允熥轻轻点头,柳六赶紧招手,让一个小太监上来,把曹震给扶起来。
曹震一把老骨头,跪到了现在,膝盖快要跪碎了,好久才能缓过来。
看到这家伙如此,再看后背挨打,鲜血淋漓的,朱允熥有些于心不忍,问道:“景川侯,真的不需要去太医院?”
曹震马上站直了身体,逞强道:“想当年,臣在战场上杀敌,身中十多刀,也还能砍下十多个敌人的脑袋,这点皮肉伤都是小问题。”
尽管老了,但他就是不认老。
朱允熥说道:“来人,送景川侯回家,一定要护送好景川侯。”
马上再有几个小太监走出来,一起扶住曹震。
曹震依旧的逞能道:“没事,不用扶,臣还能走路。”
然后他一拐一拐的,往文华阁外面走去。
朱允熥无奈地微微摇头,这些老公侯,都是那么死要面子的吗?
他还是安排人,跟随曹震回去。
万一曹震在回去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他这个皇太孙做的不对了。
回了文华阁,刚坐下来,工部尚书杨伯成就把宋礼送回来的奏章,递了上来。
杨伯成说道:“殿下,宋礼在凤阳等地,治水卓有成效,前不久下了一场连续的大雨,但经过他疏通的河道,以及加固的河堤,一点事都没有。”
闻言,朱允熥还有些紧张,担心道:“又下雨了?是不是发大水?”
最近好像没有相关的奏章回来,他开始怀疑,当地的官员是不是在掩盖什么。
和当时的宿迁一样。
杨伯成说道:“回殿下,部分地区下大雨,并非所有,有宋礼在当地,一点事都没有,可能当地官府因此才没有奏章回来。”
他也看得懂,朱允熥认为没有关于下大雨的奏章,而担心当地的事情了。
杨伯成继续说道:“加固河堤用的,都是科学学堂的钢筋水泥,这些可都是神物,无论如何浸泡,河堤就是不倒,太神奇了。”
听了这样的解释,朱允熥这才稍稍放心。
只是局部地区,不是大范围,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问题。
朱允熥问道:“如今的钢筋水泥,大范围应用到河堤上了?”
杨伯成郑重道:“用上了,但工厂那边的产量还是太少了,有点供不应求,臣还想向殿下申请,用来修桥修路。”
作为工部尚书,杨伯成肯定有了相关的知识。
见识过钢筋水泥的作用,他瞬间能想到,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不仅是修桥修路,还有建造房屋,加固城墙等等。
作用可大了。
朱允熥看到杨伯成已经反应过来,这些东西的作用,笑道:“只要工厂那边,供应得上来,你们随便用。”
杨伯成躬身道:“臣明白了,等会就去,催促他们增加产能。”
大明要进行工业化,很多工厂上的产能,是必须提起来。
如果产能跟不上,工业的进展,也会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的工厂,转移到南洋等地,为的正是增加产能,利用外面的原料,来给大明的工厂增产。
朱允熥问道:“目前治水的资金,还够吧?”
治水这笔钱,全部是朱允熥的私房钱,没有找户部要钱。
杨伯成躬身道:“宋礼说,暂时足够。”
足够就行了,朱允熥对宋礼还是放心的,把治水的进一步进展了解清楚,便让杨伯成先回去。
杨伯成刚下去,铁铉也进来了。
“殿下,臣想提出一些,关于武备的事情。”
铁铉是提出,关于增加武备一事。
刚北伐结束,打完了仗,但在打仗的时候,正好是武备消耗得最大的时候。
尽管大明有了枪炮,但在如今的时代,刀枪等冷兵器还是主流,即使北边的草原不再成为威胁,但武备绝对不能少。
之前消耗得差不多,现在就应该要有补充,万一又需要打仗,相应的武备才能第一时间供应上,送到军队当中。
草原不需要打仗,大明西边、西北边,还有吐蕃、西域等土地,还没能收复回来的。
朱允熥听完了铁铉的话,直接批准了,再给兵部批文,让兵部拿着文书,前去找兵仗局下单生产。
现在兵仗局的工厂,主要生产的武器,都是火枪火炮,但这些生产速度比较慢。
可是生产刀枪等冷兵器,对于兵仗局的工厂而言,那是轻轻松松,有手就行了。
武器的强度、硬度,还要比以前好很多,这便是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