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17 中邪了

    作品:《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晨光洒落。

        咸阳宫,朱允熥和二哥朱允炆并肩走来,给太子妃请安。

        吕氏正坐在廊下,悠然地喝茶。

        太子一早就去上朝了,现在应该还在奉天殿。

        看着阳光下两个英姿勃发的儿子,吕氏满眼的慈祥。

        兄弟俩上前施礼,

        “儿臣给母妃请安。”

        “安!”吕氏缓缓放下茶杯,轻点螓首,“怎么都没带学篮?”

        朱允炆笑道:

        “今天学堂休沐。”

        “哦,这样呀。”吕氏微微笑了,“昨天先生留作业了吗?”

        朱允炆回道:

        “背诵《礼记》一篇、《尚书》一篇;”

        “正字先生要求临摹《颜氏家庙碑》的前十个字,至少临十张。”

        朱允熥垂首默不作声,在想着心事。

        吕氏看向他,柔声问道,

        “熥儿,这几天在学堂如何呀?”

        朱允熥恭敬地回道:

        “先生说孩儿背书不够流畅,还需下功夫。”

        吕氏安慰道:

        “我儿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先生要求的更严格。”

        朱允炆笑道:

        “箭术课上,三弟被先生夸奖了。”

        “是吗?”吕氏笑颜如花,“娘就知道熥儿聪慧。”

        ~

        阳光洒落,秋风轻柔。

        咸阳宫前一幅母慈子孝的温馨场景。

        吕氏又关心了一些饮食起居,就让他们自便了。

        朱允炆要吃甜点,吕氏示意一旁的宫女去准备,

        朱允熥却没有动,再次躬身施礼,

        “母亲,儿子想出宫一趟,去给老太君请安。”

        吕氏看着他,没有急着回答。

        朱允熥说的“老太君”,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遗孀、凉国公蓝玉的姐姐蓝老太君,

        也是前任太子妃的母亲,朱允熥的亲姥姥。

        老太君现住次子开国公常升的府邸。

        吕氏的心里有些不痛快,沉吟了几息,柔声道:

        “你有这个孝心是好的。你父王知道了,也会很高兴。”

        朱允熥低着头听着,这只是开场白,重点是后面的话。

        其实,出宫请安只是借口,他想去见凉国公蓝玉。

        凉国公最喜欢的战马病了,治疗效果不佳。

        他想推荐父王遇到的兽医,那人医术神奇,也许能帮上忙。

        吕氏继续道:

        “只是,如果今天出宫了,等回来天色就晚了,影响了你的学业。老太君知道了,也会心不安的。”

        朱允熥急忙解释道:

        “母妃,儿臣骑马过去,快去快回。”

        吕氏依然温柔地劝道:

        “熥儿,你是郡王,出宫该有的体面要有,仪仗不能马虎。”

        “不如等你父王回来了,定一个时间,让内官、嬷嬷陪你一起去。也提前通知老太君,让老人家有个准备。”

        她的口气不急不忙,像温柔的慈母在哄任性的孩子。

        朱允熥无力反驳,因为她说的都有理。

        朱允炆叼着一块点心过来了。

        吕氏立刻冷脸呵斥道:

        “炆儿,不许叼着吃东西!”

        朱允炆急忙拿下嘴里的点心,也跟着劝道:

        “三弟,出宫的话,做功课的时间就不够了。父王回宫可是要检查学业的。”

        吕氏微微颔首,

        “正是呢!乖孩子,都去吃些点心,然后你们兄弟上午去做功课,争取晚上表现好一些,让你们的父王也高兴一些。”

        朱允熥心中叹息,他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

        之所以请求,不过是心存侥幸罢了。

        朱允熥告退了,虽然有些沮丧,不过已经习惯了被否定。

        再找机会了,最不济就等父王北巡,去送行的时候肯定可以见到凉国公。

        他想起了父王的描述,瘦弱的书生,手起刀落去除病灶,最后绣花一般缝合伤口。

        他十分神往,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到这一幕。

        他甚至有些羡慕许克生,至少行动自由,不会被困在一个豪华的院子里,像囚徒一般。

        ~

        此刻,许克生也刚吃过早饭。

        饭是自己做的。

        凑活着能吃。

        自从尝了董桂花的手艺,自己做的饭越发的不香了。

        村子很安静,屯户都早早地下地干活了。

        只有他这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大闲人,这个时候反而是最清闲的。

        泡了杯茶,坐在窗前继续用功。

        没有老师辅导,就用范文上的题目自己写一篇,然后对照范文寻找问题。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一个时辰后,他终于放下笔,揉揉酸涩的手腕。

        写了一篇,批改后又重写了一次。

        再次检查一遍,许克生满意地点点头,

        重写的很好,立意没有问题,也基本符合八股文的要求。

        放下笔,许克生舒了一个懒腰,头晕眼花,有些疲倦了。

        现在的小身板还支持不了长时间的用脑。

        ~

        眼看日上正午,肚子饿了,许克生去了厨房。

        水盆里泡着一只早晨杀的小公鸡,这是一个军户送的诊金。

        中午就炖这只鸡,不用犹豫了。

        一通手忙脚乱,准备好了各种调料、配菜,

        点火烧水,准备将鸡块焯水。

        看着跳动的火苗,脑子里却不由地想起了方主事的阴谋。

        虽然有了反抗的筹划,但是还缺了一环。

        看着一旁架子上的药材,没有一个合用的。

        他在琢磨,要不要明天进山找一找。

        ~

        外面传来一个老婆婆的声音,

        “小秀才?”

        许克生放下拨火棍,将灶口的柴清干净,擦擦手走出厨房。

        一个老婆婆已经站在了院子外,看到许克生系着围裙,不由地笑了,

        “小秀才,自己下厨呢?”

        “是呢,婆婆,”许克生解下围裙,“什么事?”

        “俺家的鸡都蔫蔫的,还老打架,你去帮看一下吧。”

        许克生笑道,

        “不用看,是你家养的太多了,笼子就那么大,能不生病吗?留下十只,其余都处理了吧。”

        “这个,吃点药行吗?”老人有些舍不得。

        再过一个月,小公鸡就养大了,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两步宽的笼子,养二十只小鸡都挤,何况鸡都长大了。少养几个,总比都死了强。”

        “好吧,俺卖几只。”老婆婆犹豫了半天,才忍痛下了决心。

        都怪主事家的黑狗,家家户户才被迫用笼子养鸡。

        如果是散养,一家养二十只鸡都是少的,谁家不养三四十只鸡,

        毕竟村里村外的虫子是不限量的。

        老婆婆咬牙切齿道:

        “主事老爷的恶狗什么时候死啊!”

        主事害人,可是他们却无力反抗,只能背地里诅咒几声,解解心头之恨。

        “婆婆,记得放个水盆在笼子里,缺水也生病的。”

        “好,回去就放一个。”老婆婆点点头,“那现在这些病鸡怎么办?”

        “您去野地里薅一些野菊花、白头翁、马齿菜、婆婆丁、车前草这些,切碎了,喂几天就好了。”

        “记住了。”老婆婆道了谢,准备现在就出村挖药。

        ~

        一个年轻健壮的军汉从西边跑过来,边跑边喊:

        “小秀才!”

        竟然是方百户的大儿子方家骏。

        看样子很着急,许克生急忙迎上前,

        “舍人,怎么了?”

        方家骏大声道:

        “家父突然中邪了。”

        许克生吃了一惊,

        “中邪?”

        方家骏已经跑到了跟前,喘息着解释,

        “家父突然就胡言乱语,认不清人,还抡起刀子乱砍。”

        老婆婆大声提醒:

        “隔壁村有个神婆,挺灵的。”

        “已经派人套马车去请了。”方家骏回道。

        许克生拿了医疗包,两人快步向方家走。

        许克生边走边询问病情,可是方家骏知道的也不多,

        他只看到父亲抡起刀子砍杀,将来劝阻的军汉当成了鞑子兵。

        之后母亲就催他来请郎中。

        仅凭这些信息,许克生推测,要么是战后心理疾病,要么是精神出了问题。

    相关推荐: 七零错认孩子爹,绝嗣京少来认领 大明:嘉靖修仙啦 野蛮掌控 海洋求生:木筏签到之旅 玉枕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