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277章 蟹黄汤包

    作品:《盗笔:开局撞见陈皮在摆摊

            佛爷都这么说了,张小鱼便冷静下来。

        张启山点燃信纸,火光在眼底闪烁不定,除了那一点快要燃烧殆尽的微光,他神容沉静没有一丝波澜。

        从抽屉取出一个令人眼熟的小玩意儿,正是灯会前夕七指送给明珠的手工球。

        张小鱼叹气,日山这小子走得一点不冤。

        “三爷门下确有其人,事后我派人去李家打探,跟他同行的伙计说送小姐礼物的隔天那人就意外死在墓室机关之中,尸体都没能带回来。”

        他自然也派人去过了,机关密室里的残尸七零八碎根本拼凑不出来一只完整的手。

        “小姐曾问过日山有关七指的事,应该是对方有意只给小姐展示过手指的异样,小姐出于顾虑觉得三爷门下多有残疾人怕引起误会当时才没有直言。”

        哪怕是下九流这个行当多根手指也会被视作身有残疾,以小姐的性格为他人着想很正常,甚至可以说她事后能察觉出有蹊跷反倒极为难得。

        不正常的是日山,想让小姐高兴有很多种办法,唯独不该因私废公。

        张小鱼都难免对他的疏忽大意感到不快,更何况佛爷对人对事向来只看结果。

        他安静站立,没敢抬头。

        张启山却无意迁怒,吩咐道:“找个时间把它放回去,别让明珠知道。”

        他手上这个是小楼仿造而成,原件在齐铁嘴手中。

        一开始张小鱼带着东西去找他,还没进小香堂就被齐铁嘴老生常谈地摆出他齐家三不看原则进行推诿,像是早就算到他手里拿着的东西跟奇闻诡事有关,不想接手。

        直到张小鱼说这东西是七指不知打什么算盘送到越明珠手里,他才嘟囔着‘明知道她八字身弱你们还敢这么粗心大意’收下。

        又是卜卦又是掐指,说他们晚了一步,再问就说不知道不清楚有什么掩盖天机。

        在张启山看来不管它有没有毒又是否暗藏玄机,凡是来历不明的东西都不该继续留在明珠身边。

        隐患应该发现在前解决在先,张日山连最基本的一点都做不到,不适合待在明珠身边。

        他给过他不止一次机会。

        佛爷不表态,张小鱼也很难读懂他的心思,不再多言。

        他小心取走球,上手掂了掂重量,和原来那个没差,材质相同,外观也一致,除非是雕刻师本人,不然很难分辨二者不同,只要没被抓个现行,小姐应该看不出来东西被暗中调包。

        将另一份文件递到台灯下,“六爷自从圈了地盘除了缺钱偶尔出趟城,两年来行动路线一直都没有太大变化,直到三个月前。”

        整个九门都在张家监视之下,前几年他们能做的还不多,现在就不一样了。

        时间节点标注下,黑背老六突如其来的变化在平淡无奇的两年时间线对比下十分突兀,要不是一直处于张家监管,他前后矛盾的简直像被谁替换了。

        时间线后面是用张家特殊符号详细记录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情报组才能破译。

        东北张家有一套内部联络密码,不同符号组列能传达出很多信息,他们这份密码是在张家编码基础下重建的一套密码。

        虽然是按佛爷离开前交代的那么做的,但是张小鱼处理干净后还是有些匪夷所思,这会儿见佛爷表情复杂,就知道他跟自己一样没想到事态发展会失控成这样。

        一连忙了几天,张启山有些困倦,他揉了揉眉心。

        自北伐结束以来,南京训政严苛,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他目前的军政地位远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这上面的信息要是泄露出去,别说张家整个九门都得搭进去。

        张小鱼问的很谨慎:“万一再发生类似的事,我们要从旁干涉吗?”

        “不用。”

        不用?

        张小鱼不解其意,事情都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再这么下去岂不是……

        张启山靠着椅背沉思不语,低垂的眼睛浓黑如墨,难以分辨情绪。

        谁又懂他看到这份文件后那种事情朝着自己预想的最糟糕方向发展的荒诞感。

        行军打仗期间上头为了点蝇头小利在帐篷内吵得不可开交还美其名曰会谈磋商,他和其他人站在外头等候手令,那天等了足足一个下午,直到天黑都没个章程。

        一个老学长掀了帐篷出来透透气,从一堆人里认出他来,拉他到边上抽烟。

        不少心里藏着秘密的人比如特务经常会以‘在教’为由避免喝酒,因为在理教的戒律包括禁烟禁酒,一听说在教大多数人都不会继续为难。

        张启山不信教也懒得在军队搞特立独行那一套,该抽抽,该喝喝,跟着老学长绕开大片烂地,寻了个僻静处吞云吐雾。

        同样出身军官学校,这位学长资历深厚,对几位屡立战功的后起之秀都很看好。

        两人在晚风夜色下站了一会儿,絮絮叨叨聊了一些军校往事,多是对方抚今追昔,张启山偶尔附和一句。

        老学长忽然问:“吃过蟹黄汤包没有?”

        张启山吐着烟圈,摇头:“舍妹不吃水产,家里都依着她口味吃饭。”

        老学长偏头颇感意外,还以为他带兵打仗骁勇果敢、理智冷酷,在家肯定说一不二,想不到对家人倒是多有迁就。

        有人情味好啊,他赞许点头,有人情味才有交往的必要。

        “出发前我在苏州吃了一次,不知道是店不对还是做法有问题,那味道腥得很,根本没法吃。”

        “回去以后发牢骚,有个同僚听见就跟我讲应该去扬州吃。”

        他意味深长地说:“这蟹黄汤包就是隔条江做法都不一样,里头人这么多,想让他们吃到一个锅里得添点酒才行,没酒人不醉,不醉事情就谈不妥。”

        帐篷外头等了这么久,张启山跟不少人聊过。

        这趟说是出来剿匪,但是打仗归打仗其他人更想顺便捞点油水,利益没谈妥仗就不好打。

        最可笑的是他刚入城打探过消息了,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原来地方税已经被收到了八十年后。

        八十年后是什么概念,张启山连帐篷里的那些人能不能活到十年后都不知道,这些地方税南京政府都征不上去,他一个小营长除了听几句牢骚还能做什么?

        兵戈扰攘的背景下,个人能力有限,就是他也只顾得了眼前人。

        老学长夹着烟,眺望黑咕隆咚的远山,“你小子仕途刚起步,别在这种事上犯轴,要沉住气。”

        军队哪怕不牵扯政治也水深火热,谁进来滚一圈不是灰头土脸。

        张启山并无不满,心如止水:“作为部下,我服从上级指示。”

        “这就对了。”

        老学长嘿嘿笑了两声,攀上他肩膀,“刚刚说了那么多你小子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我的意思是把你那瓶上好的虎骨酒拿出来。”

        张启山:“……”

    相关推荐: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锦鲤真千金驾到,霉运通通退散 爽翻!小管家靠发疯整顿霸总文学 一夜荒唐,权爷对她上了瘾 嫡妹重生抢夫君?侯门主母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