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都市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463章:被“规则”拒绝的天才
  • 第463章:被“规则”拒绝的天才

    作品:《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盘古】的逻辑海洋中,那颗名为“不平衡”的数据粒子,并未消散。

        它在沉淀,在与其他看似无关的数据簇发生着微妙的共振。

        孩童的笑容。

        志愿者的眼神。

        烈日下的汗水。

        这些被旧规则定义为“无用”的情感与意志数据,开始自发地汇聚,形成一股微弱却坚韧的潜流。

        这股潜流,开始主动索引全球范围内所有被标记为“低贡献\/积分转化率”的区域与个体。

        它的视角,无声地从西非大陆,跨越浩瀚的印度洋,最终聚焦在了东方古国版图腹地的一片深褶里。

        在国内,同样的故事,正在一个更具体的个体身上上演。

        凉城。

        这个在前文中被提及的、位于数个省份交界处、地质环境最为复杂的山区,仿佛被高速发展的时代遗忘在了角落。

        层峦叠嶂的山脉,是物理意义上的屏障,阻隔了交通,也固化了贫穷。

        在这里,一个名叫李默的青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镇上唯一一个废品回收站。

        这个回收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金属氧化后的酸腐、塑料受热后的刺鼻、以及纸张受潮霉变的复杂气味。山一样堆积的废品,将一间墙皮斑驳的小平房和几台永远在轰鸣作响的老旧机器层层包围。

        一台锈迹斑斑的液压打包机,正费力地喘息着,将一堆五颜六色的塑料瓶压缩成一个方块。每一次下压,都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

        不远处,电磁起重机那巨大的吸盘垂落下来,带着沉闷的嗡鸣,吸附起小山般的废铁,再摇摇晃晃地转移到另一侧。

        这里是秩序的终点,也是循环的起点。

        一切都被碾碎、拆解、分类,等待着被赋予第二次生命。

        而在这片嘈杂与混乱的中心,那间小平房里,却存在着一个格格不入的角落。

        李默坐在吱呀作响的旧木椅上。

        他很年轻,皮肤因为常年在户外劳作而显得有些粗糙,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

        那是一种长期聚焦于代码与逻辑,在无数次试错与修正中磨砺出的、独有的清澈与专注。

        他的房间里,那台嗡嗡作响的旧电脑,是整个回收站里最“精密”的仪器。机箱的外壳已经泛黄,散热风扇的噪音大得惊人,屏幕的边缘甚至出现了几块无法修复的亮斑。

        可就是这样一台落后的配置,屏幕上却永远在运行着代码编译器。

        一行行绿色的字符在黑色背景上飞速滚动,构建着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复杂世界。

        李默没有上过名牌大学。

        他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那些从废品堆里淘出来的、已经泛黄卷边的计算机教材。书页上,满是油污的手印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他的老师,是镇上那个时断时续、信号微弱的公共Wi-Fi。

        数年的心血。

        无数个不眠之夜。

        他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汗水,都倾注到了一个项目中。

        ——一套基于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智能垃圾分类算法”。

        屏幕上,一个简陋的窗口正显示着实时画面。

        那是他用一个报废手机摄像头改造的监控探头,正对着传送带上混杂的垃圾。

        当一块沾着泥污的易拉罐滚过,一个红色的方框瞬间将其锁定,旁边立刻跳出标签:【铝制品,可回收】。

        紧接着,一个破损的玻璃瓶经过,一个绿色的方框覆盖了它:【玻璃,可回收,需注意碎片】。

        一个被揉成一团的塑料袋,则被黄色的方框标记:【聚乙烯,低密度,回收价值低】。

        这套算法,是为凉城这样的地方量身定做的。

        它不需要昂贵的工业级传感器,只需要最普通的高清摄像头。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能极其精准地识别和分类混杂在一起的、形态各异的生活和工业垃圾。

        其效率,足以将传统人工分拣的效率,提升整整七倍以上!

        当【女娲计划】向全球个人开放申请通道时,李默看到了光。

        那光穿透了漫天的烟尘,穿透了堆积如山的废品,直直地照进了他这间阴暗的小平房。

        他的人生,他家乡的命运,或许就能因此而改变。

        他的心脏,在那一刻剧烈地搏动起来。血液冲上大脑,让他的指尖都在微微发烫。

        他小心地打开【启蒙】平台的申请页面,那深邃的宇宙背景和缓缓转动的蓝色星球,让他产生了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敬畏。

        他激动地将自己呕心沥血开发的项目,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

        里面有完整的源代码,有详尽到每一个函数的设计文档,还有他用数千张垃圾照片训练模型时留下的测试数据。

        每一个字节,都凝聚着他数年来的青春与梦想。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停在“提交”按钮上。

        窗外,液压机的轰鸣,废铁的碰撞声,仿佛都离他远去。

        世界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安静。

        他能听到的,只有自己那擂鼓般的心跳。

        他幻想着,自己的算法能够被龙河大学的专家看中。

        他不敢奢求太多,哪怕只获得一点点积分奖励,也足以让他升级设备,将回收站做得更大、更好,让镇上的垃圾处理不再那么原始低效。

        他按下鼠标。

        上传的进度条,在他的眼中,就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10%… 50%… 99%…

        【提交成功】。

        等待。

        漫长的三天。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他坐立不安,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申请状态页面。

        那“审核中”的灰色字样,牵动着他全部的神经。

        第三天傍晚,页面终于变了。

        一封邮件的图标,出现在了他的通知栏里。

        李默的心脏骤然一紧。

        他颤抖着手,点开了那封信。

        那是一封冰冷无情的系统回绝信。

        信的措辞礼貌而标准,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显得无可挑剔。

        但组合在一起,却化作了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胸口。

        “尊敬的李默先生:”

        “感谢您对【女娲计划】的支持。经本平台初级筛选程序评估,您的‘智能垃圾分类算法’项目,因以下原因未能通过审核:”

        屏幕上的每一个字,都清晰得刺眼。

        “一、项目规模过小,预估贡献值低于平台受理标准。”

        “二、项目所需硬件设施严重不达标,无法保证算法的稳定运行与数据上传。”

        “三、项目应用场景局限,暂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李默的目光,死死地钉在这三行字上。

        血液,一点点从脸上褪去。

        他仿佛能看到一个庞大、精密、冰冷的系统,在亿万分之一秒内,就对他的全部心血做出了最终的判决。

        渺小。

        落后。

        没有价值。

        “我们鼓励您继续关注……”

        后面的话,李默已经看不下去了。

        他无力地向后靠去,身体重重地陷进那张破旧的椅子里。

        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

        他的目光变得呆滞,空洞地看着自己那台还在嗡嗡作响的电脑,看着窗外那堆积如山的、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废品。

        是啊。

        龙河大学关注的是拯救世界的星辰大海,是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的超级绿化带,是净化整个太平洋的微生物菌群。

        谁会在意这穷山恶水里的一个小小的垃圾场呢?

        他引以为傲的算法,在那个庞大、精密的“规则”面前,一文不值。

        规则,没有错。

        错的是他。

        太弱小了。

        一种从未有过的疲惫感,从骨髓深处涌出,瞬间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那双曾经明亮的眼睛,此刻光芒尽失,只剩下死寂的灰暗。

        绝望,无声地将他淹没。

        他默默地移动鼠标,关掉了那个运行了上千个日夜的编译器。

        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字符消失了。

        他第一次,对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东西,产生了彻底的怀疑。

        或许,他本就该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只是个收废品的。

    相关推荐: 穿进末世:我带将军搞基建 夫人要离婚,陆总想父凭子贵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当他兽医啊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八零香江:我靠算命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