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光宗耀明 > 第39章、人工表格,启动!
  • 第39章、人工表格,启动!

    作品:《光宗耀明

            朱常洛坐到自己的案桌后,提起笔就大开大合地画。

        “让经厂专门雕个板,造印一批这样的纸张,还可以更大一些。”

        朱常洛边画边吩咐。

        “将来呈到我面前的奏疏,除了重大急事,都先按这个要求誊抄好。把每日的奏疏编个号码,连同这种纪要一起呈进来。纪要得看,奏疏里,遣词用典、言辞语气也有可堪琢磨之处,编好号码便于我再按需查阅。”

        田义呆呆地看着他在上面已经写下的内容:撰写日,送达日,呈奏人名,官职,籍贯,年龄……

        后面还有类别、纪要、所涉人、所涉衙、所涉地等等等等。

        “类别这里要捋一捋,定好几种颜色,誊好之后圈出来。”朱常洛口中不停,“人事、财政、军情、刑案、工程、仪礼、救灾、漕运……”

        笔走不停地在类别下面写着例子:“渭川,你应该都看过,按这几类找几本出来,我先誊进来。”

        田义一头雾水地去书架那边找了,回来时问道:“殿下,需要这样纪要?”

        “需要,这只是第一步。”朱常洛点头,“先誊写进来,还要命人再多抄录几份,然后裁成细条,夹于奏疏中以备取用。”

        “……啊?”

        朱常洛一边看着奏疏,一边誊写:“这样,我想看某一类事、某一地事、某一人前后奏事,都能很快贴到一起。”

        田义是真懵了,然后有点头皮发麻。

        “……殿下,若这样纪要,文书房得多用一些人。”

        “该撤的撤,该用的用。”朱常洛毫不犹豫,“文书房也有文书房的办事方法。”

        朱常洛没办法,现在没有电子表格。

        好在天子之尊,帮忙的人手从不缺。

        太祖勤奋得疯狂,但他毕竟跟朱常洛差着见识。

        光忙得吐血有什么用?很多事就是要讲方法,提高效率。

        朱常洛誊写了一個例子,扭头看着他们三个:“看明白了吗?”

        老年中年少年太监懵懵地一起点头:这简单,一看就会,就是麻烦。

        朱常洛笑了起来:人工表格,启动!

        ……

        大明离开了一个懒到极点的皇帝之后,即将迎来一个极为勤政的新君。

        这一点暂时只有司礼监文书房感受到了。

        但社畜一般的生活是他们的,殿下要轻松很多。

        外臣不知道。

        沈一贯如今十分期待,因为嗣君的举动显示,他将会是一个极符合文臣期待的仁君!

        恭祭天地,既祈雨,也为皇帝祈福。

        这是重视礼!

        还有撤除矿监税使弊政、罢大高玄殿和龙舟之役、重建皇极门。

        这是响应群臣的期待!

        想到自己任上鼎定国本、拥立新君、革除弊政带来的巨大名望,沈一贯这段时间都十分激动。

        什么?赵志皋?

        那家伙继续请辞。

        乾清宫内众人有目共睹,他嚎了一声“陛下”之后就一直在哭。

        仿佛那一声号哭是回光返照,又抽离了他全部的生机,当场就再也说不出话,回去之后病更重了。

        沈一贯现在心里琢磨着一件事:新君登基后,肯定不可能让自己独掌内阁。

        能不能在登基之前先让“皇帝”恩准赵志皋致仕了?

        这样的话,以首辅身份,到时候主动题请增补阁员,那就大有操作余地了。

        再有,马上就是诸省乡试,诸省主考的人选……

        沈一贯主动向礼部尚书余继登走近。

        吏部尚书按惯例是不入阁的,吏部尚书一般也不愿入阁。

        掌着人事升迁,入阁后反而权力大减。

        但张居正让内阁实权提升不少之后,谁又说得准呢?

        礼部这段日子都很忙:流程不能少,先行册立大典和冠礼定下太子名位,然后又要筹备内禅和登基典仪。

        夹在其中的,还有太皇太后尊号,王恭妃进封,后面为太上皇帝和皇太后追加尊号,还有大婚。

        本来是太子三礼,但既然很快就要登基,当然就是皇帝大婚了。

        日程已经要排到明年以后。

        这还不止,还有播州大捷的献俘大礼,马上要进行的皇长子恭代祭祀。

        “大宗伯,是不是先把冠礼办了?不然殿下祭祀时,祭服怎么办?若只穿吉服,恐怕不妥,也有失殿下威仪?”

        没行冠礼,就没有自己的各种行头。

        祭祀的典仪,都有各种规定好的流程和衣着、祭词。

        嗣君祭祀天地社稷,为皇帝祈福,为旱情祈雨,他本人是主祭,又是在诸多外臣面前的第一次大范围亮相,礼部诸官岂能不用心?

        当然,事无绝对。

        嘉靖十八年世庙亲自祭祀长陵穿了吉服行礼,当时无人指摘,以后也就有了这个先例。

        但吉服没有载入仪制,一般来说只是经赏赐而得到的常服,常常于吉庆场合来穿。

        按理来说,与祭祀不太搭。

        皇帝也病重着呢,穿那么吉庆合适吗?

        “先行冠礼吗?”余继登想了想,“也好。如今诏旨已颁行天下,只要以太子行冠礼的仪制来办,先后倒不紧要。但诸礼准备,户部那边……”

        问题转到内阁那边去协调,沈一贯当即拍板:挪!

        当然是嗣君的颜面更加重要!

        几个都见过那晚宫(中惊)变的重臣之间好说话,沈一贯亲自到户部尚书那边协调。

        告诉你们,谕旨刚到内阁:矿监税使要撤了,大高玄殿和龙舟之役要停了,重建皇极门更意味着御门听政……

        余继登和户部尚书陈蕖都很期待:挪!

        兵部也在忙。

        播州之役已经进入叙功环节,田乐看着面前的一个题本默不作声。

        那是李化龙送来的。

        内容是弹劾刘綎行贿。

        田乐已经看过李化龙自己写的叙功疏,其中刘綎又是首功。

        人勇是非多,这么长时间以来弹劾刘綎的奏疏不少,但李化龙这本弹章,分量显然不一样。

        他之前都是力保刘綎的。

        “与诸奏本、题本一起送到通政使司吧。”

        既然是题本,就是公开的。

        李化龙先送到兵部,然后汇在兵部题本里一起送到宫中去,用意也是很深的。

        不知“皇帝”对此会有什么看法。

        田乐想看一看,改天换日之后对兵权会是怎样的看法。

        工部那边,内阁刚把谕旨转过来。

        “大高玄殿和龙舟之役停了?助工银转为重修皇极殿?”

        “让贺盛瑞回来主持?”

        工部尚书杨应魁听着底下两个郎官顿时坐不住,目光平静:“这可是善政。科道言官、礼部、工部,都奏请了不少次。”

        这两个郎官顿时讪讪地闭了嘴。

        是,现在大高玄殿和龙舟的工程与他们有关,而贺盛瑞……

        但若是反对这个,恐怕会成为过街老鼠,被科道言官追着屁股撵。

        他们只能心神难定地接受这件事的变化。

        杨应魁却在工部官厅里默默地思索着,嗣君想起来启用贺盛瑞,这绝对是司礼监大珰们的提醒。

        要不然,太后也好,嗣君也好,他们应该都不会专门记得这个人。

        用贺盛瑞……颇值得琢磨。

        京城另一处宅中,王德完的屁股上已经结痂了,现在稍稍能站起来。

        “广安公!广安公!”谢廷赞激动不已地奔来,“好消息!六科都给事要联名上奏,题请原被逮之臣、用迁谪之臣!这都是广安公之言呐!殿下转眼就是嗣君,广安公不必着急离京!”

    相关推荐: 魔主为何这样 锦绣盛唐 六年婚姻失望至极,她走后渣总却疯了 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 小茉莉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