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寒门权相 > 第221章 玉佩曝光,缘份落定
  • 第221章 玉佩曝光,缘份落定

    作品:《寒门权相

            坐在案几前,聂锋寒却没动笔,只是拧着眉头,手指在空中飞快地比划着,如同在画一个繁密的符箓。

        来之前,他有想过,最终的考核之题会很难。

        他也有信心,自己的才学,能够应对这些考核,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他没想到,竟然会难到这样的程度。

        对联这个东西,对他们这些人而言,既不陌生也不困难,下来琢磨一会儿,基本什么联都能对上。

        但文人雅士玩这个,玩的就是一个急智,玩的就是一个当面锣对面鼓。

        这样的上联,要在短时间内对出合适的下联,的确连他都有些为难。

        李仁孝此刻也是同样的念头,这对联虽难,但只要给他时间,他就有信心能对出很好的下联。

        可关键就是不仅时间很短,而且身边还有人虎视眈眈。

        同样都对出来了,若是水平相当,那谁用时短,谁就赢。

        这样的规则之下,有几个人能稳得住心境。

        其余如黎思源等人,存着要在终选之时一雪前耻的心思,则更是既急且慌,绞尽脑汁之余,不停祈祷着别人不要率先对上。

        当时间已经走过了小半盏茶的时间,场中数人,有伸手在面前比划,还嘴唇微动,似乎念念有辞的;有在纸上奋笔疾书,不停涂改的;也有边写边想的;但始终没有给出答案的。

        瞧见这一幕,看台上看客中,有人忍不住嘀咕道:“这题出得这么难,不会一个人都对不上来吧?”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专司打脸一般,就在他话音刚落,场中便传来一个清越的声音。

        “在下有答。”

        众人循声望去,眼中便见一袭青衫,拿起一张写好的纸,长身而立。

        姜猛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欣赏。

        不愧是我看重的人!

        而听见齐政的声音,聂锋寒和李仁孝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完了!

        居然是他!

        这第一关,输定了!

        王范也无声叹了口气,他知道,以齐兄的本事,没把握是不会开口,可一旦被他抢了先,他们就很难再追得上了。

        “嘶!这齐政这么厉害的吗?”

        “别着急,他只是率先答,又不是答得对。”

        “倒也是哈,这么短的时间,怕是想不出什么好答案。”

        这些话,落进黎思源和苏牧等人的耳中,让他们深以为然。

        在他们看来,这就和考试一样,比的不是交卷的速度,而是最后的正确率。

        他们还一点头绪都没有,他齐政怎么可能有好的答案。

        哼!跟谁不是才子一样!

        可接下来,他们就明白了,才子和才子,终究是有不同的。

        “请将答案报上。”

        姜猛的声音响起。

        齐政朗声道:“在下所对的下联是: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越重岚,历千里山风,得,珠联璧合璧联珠。”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旁伺候的刀笔吏立刻将齐政写好的答案接过,誊抄出来,递给了天德帝和孟夫子,同时抄写了一张大字版的,贴在方才孟夫子所说的上联下方。

        众人细细一看,琢磨起来。

        孟夫子所出上联: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临古泉,喝十口白水;看,凤落梧桐梧落凤。

        齐政所对的下联: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越重岚,取千里山风;得,珠联璧合璧联珠。

        从格式上看,工整对仗,这最基本的肯定没问题;

        前一句的顶针,缘字和份字,也是合格,而且意思连贯,没有问题;

        中间一句的拆字,千里为重,山风为岚,体现的是求学之苦,跨越千山万水求学,联系齐政的江南出身,也完全没问题,称得上巧思难得;

        最后一句的回文,孟夫子说若收下高徒便是求得凤凰落梧桐,齐政所言,若拜得名师便是珠联璧合,意思也合适,确实有才;

        整体看起来,齐政所对的下联,讲拜师随缘,自己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嘶!

        怎么感觉意思有些割裂呢?

        场下的旁观者都感觉到了,其余那些成名大儒,或者知名才子,自然也都察觉出了不对。

        怎么说呢,如果没有别的人答上来,齐政这个下联绝对是可以过关的。

        但如果别人有更好的,齐政的答案,或许就要因为这点意思上的不连贯融洽,落败了。

        黎思源等人大受鼓舞,果然这个齐政为了急着表现,出了纰漏!

        他们立刻开动脑筋,认真思索了起来。

        这一想,还真让他们有了几分灵感。

        约莫又是半盏茶时间,黎思源兴奋起身,高呼道:“在下有答!”

        四周人瞬间兴奋,北地第一才子终于要展现自己的实力了吗?

        聂锋寒和李仁孝看着黎思源,眼中闪过一丝遗憾。

        不是他们才学不高,而是他们此来,并非真的想成为孟夫子的弟子,这一路之上的心境,与这个对联的要求说实话不大契合。

        时间紧迫之下,确实有些为难。

        在众人的目光中,聂锋寒朗声道:“在下对的下联是:十年读书,书有味,味里求真;耗重墨,磨千里黑土;愿,龙游学海学游龙。”

        众人细细一琢磨,顶针联无误,拆字联千里为重,黑土为墨,也没问题,龙游学海学游龙,回文联也可以。

        而且意思也连贯,从小刻苦学习,如今有了机会,希望拜入孟夫子门下,学海遨游。

        要说唯一的问题,就是以龙自比,不过读书人嘛,人中龙凤什么的,倒也不会太过计较。

        待厘清了这一点,四周登时响起了一阵欢呼。

        “黎公子威武!”

        “黎公子厉害!”

        “黎公子方才是在下说话大声了,在下向你道歉!”

        听着那些熟悉的吹捧声,黎思源的嘴角缓缓勾起,我说什么来着,先出来的并不能算赢!

        要回答得好才算赢!

        我比你慢了将近半盏茶时间又如何?笑到最后的还是我!

        方才的风评还有口皆呸的他心情愉悦地享受着风评逆转的时刻,扭头看向齐政,却发现齐政依旧是一副八风不动的从容姿态。

        都露馅了!还装!

        他冷哼一声,接着便听到了一声锣响。

        明山先生敲锣宣布了第一轮比试结束。

        其余人都没有再开口作答,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脑子里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非常满意,抑或完全胜过已有答案的,便没必要再开口。

        既然只有齐政和黎思源给出了答案,毫无疑问,第一关的优胜者就将在二者之中选出。

        从目前看,黎思源自然占据了上风。

        而瞧见这一幕,跟黎思源亲近的楚王麾下,不论是出身江南的官员,还是春秋阁那帮读书人也都立刻开始为楚王摇唇鼓舌。

        “黎公子的下联,意思连贯,词句通达,自当是第一!”

        “不错,孟夫子所出的上联本就是意思连贯,自然也要求下联一致。黎公子的下联当为第一。”

        “虽然黎公子的作答时间稍长,但那是在下联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如今这种情况,显然黎公子的下联更好。”

        但场中也不乏公道些的,开口辩驳,“也不能这么说,黎公子的下联明显有些牵强,齐公子的下联用词更精炼准确。”

        “是啊,而且齐公子的下联,先提了千重为重,黎公子的下联也重复使用,这有抄袭之嫌。”

        “放屁!你这纯粹是栽赃陷害,谁说前面提了后面就不能提了,那他要是背一本说文解字,后面人是不是就没法作答了?”

        “你你.你简直是胡搅蛮缠!”

        “你才是胡搅蛮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黎公子赢了,你说说,他凭什么说缘分?你来求学,还说什么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他跟孟夫子哪儿来的什么缘分?有缘分,他还用跨越千山万水来求?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场中吵得乱纷纷的,黎思源得意地看向齐政,却见齐政依旧平静。

        原本嘴角微微勾起笑容的楚王,也瞧见了齐政的面容,心头生出几分不祥的预感。

        辛九穗也好奇齐政为什么还能如此淡定,正要向爷爷发问,忽地想起之前爷爷的教诲:

        若是你发现一件事情非常不合理的时候,就一定要去琢磨那最不可能的可能,很可能那就是真正的答案。

        她蹙眉看向孟夫子,最终的答案莫非就要应在这位天下文宗的身上?

        就在这时,孟夫子面带微笑,缓缓开口,“小友,老夫给你的玉佩,你可还带着?”

        一句话,瞬间让闹哄哄的场中安静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玉佩?玉佩什么?谁有玉佩?

        就连姜猛都是猛地一愣,扭头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师父。

        在恍然大悟中觉得啼笑皆非,原来你说的心仪弟子就是他?

        齐政从怀中取出那枚玉佩,双手举起,“一直都在。”

        姜猛将玉佩接过,转身走到孟夫子身旁递了过去。

        孟夫子拿着玉佩,笑着对天德帝说道:“陛下,当初老朽离开江南北上,路过苏州,偶遇齐小友。一起在船上同行两三日,畅谈古今,深惜其才。又蒙他赠礼,赠诗,老朽心血来潮,将此玉佩赠予他。老夫并未告知他老夫的身份,觉得若冥冥之中自有缘分,今后还能重逢的话,老夫便收他为关门弟子。没想到,老朽入京,被陛下挽留,他又跨越千里,抵达了中京,在此相会。这缘分之道,果然是妙不可言啊!”

        孟夫子的话,轻飘飘,笑呵呵,但却如一道惊雷,劈得黎思源呆立当场。

        其余那些为黎思源鼓吹,或者质疑齐政下联的人,也都齐齐傻眼。

        这缘份,竟然是这么来的?

    相关推荐: 阎浮武事 嫡女毒又娇,太子亦折腰 末日青芒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离婚后,娇妻哭着跪求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