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十三章 金殿对质陈铁证,太后斡旋护逆子
作品:《侯府之瑶光》推荐阅读:
开局圣地道子,你让我走废材流?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技能永久没冷却,阁下如何应对?
八零:空房四年,丈夫带回了战友遗孀
你们修仙,我种田
吞天圣帝
装傻三年,从边疆开始称霸天下
洪荒:天河倒灌,我在天庭证水元
诡异降临:开局拥有万亿冥币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换源:
宫车碾过宫道残雪,两道车辙笔直通向太和殿。苏瑶坐在车内,指尖反复摩挲怀中的青铜哨,肩头的绷带虽已换药,却仍隐隐作痛——那是雪夜隘口为护萧景渊所受的伤,而她拼死护住的,正是害死祖父的元凶之一。
“大小姐,太和殿到了。”春桃扶她下车,迎面便见丹陛之下,沈砚与萧逸尘正按朝会礼制肃立等候。此前宫门口短暂碰面后,沈砚已将锦盒呈给御前太监核验,此刻见苏瑶前来,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锦盒内证物均已核对无误,陛下已阅过核心材料,只等百官入列开殿。”
苏瑶颔首,拢了拢银狐锦袍,目光扫过两人身后:缇骑正押着萧景渊跪在丹陛一侧,他手腕玄铁锁链与囚车锁死,拖拽间“哐当”作响,头发散乱、衣袍沾雪,往日皇子威仪荡然无存,引得百官频频侧目却无人敢言。
“伤势还疼吗?”沈砚目光落在她肩头绷带,语气暗藏关切。
“不妨事。”苏瑶摇头,目光坚定——今日金殿,既要萧景渊伏法,更要为祖父十年沉冤讨个公道。
随着太监唱喏“宣苏瑶、萧逸尘、沈砚及罪臣萧景渊入殿”,众人依序踏上丹陛。红漆斑驳的台阶刻着龙凤纹样,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苏瑶能清晰感受到殿内威压与百官复杂的目光。
步入太和殿,烛火通明如昼,龙椅上的皇帝面容威严,明黄龙袍十二章纹熠熠生辉。太后端坐于皇帝身侧珠帘之后,仅见暗绣缠枝莲的杏黄衣袂,却透着无形气场,让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臣女苏瑶、皇子萧逸尘、大理寺卿沈砚,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跪地行礼,声如金石。
“平身。”皇帝目光先扫过萧景渊,眉头微蹙,转向苏瑶,“你肩头为何受伤?”
“回陛下,臣女归京至清风隘口,遭不明死士劫囚。”苏瑶起身,目光坦荡,“死士欲杀人灭口、销毁二皇子私通北狄的证据,臣女为护人证物证,不慎被暗箭所伤。死士已诛杀,其贴身一枚碎玉随锦盒呈交——此玉工艺特殊,与十年前赵贵妃宫中饰物极为相似,臣女不敢妄断,恭请陛下圣裁。”
她刻意留有余地——赵贵妃至今仍居长乐宫,虽恩宠渐衰,却仍是正二品贵妃,贸然牵连需慎之又慎。话音未落,珠帘后太后衣袂微动,殿内百官已泛起细微骚动。
萧景渊突然挣开缇骑,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向地砖:“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他声音嘶哑带哭腔,“苏瑶与沈砚串通,伪造密信账本,碎玉也是栽赃!三弟素来与儿臣不睦,如今也帮着外人构陷,求父皇明察!”
锁链拖地声与哭喊交织,他模样狼狈,却仍试图以皇子身份、兄弟嫌隙博取同情。
“冤枉?”苏瑶冷笑上前,字字清晰,“陛下,证据绝非伪造——其一,悦来粮铺账本由大理寺封存调取,送粮日期与北狄信使入京时间一一对应,笔迹经户部主事核对,确是二皇子府管家所写;其二,书房高丽可水洗墨是三年前贡品,当年仅赏赐二皇子与几位重臣,寻常官员无从获取;其三,密信字迹与二皇子往日奏折完全一致,大理寺主簿可佐证;其四,‘景’字玉佩从北狄将领尸身搜出,纹样与二皇子幼时护身符同源。”
她抬手示意,沈砚即刻将锦盒中的碎玉呈至御案:“陛下请看,此玉为暖玉,雕十年前流行的山茶纹,当年赵贵妃宫中饰物多采用此工艺,其心腹宫人亦常获此类赏赐。虽无直接证据证明贵妃涉案,但不排除旧部借其名义行事,或心腹私下与二皇子勾结。”
皇帝指尖摩挲碎玉,脸色愈发阴沉。珠帘后太后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陛下,景渊毕竟是皇家血脉,此事牵连甚广,又牵扯贵妃宫中旧物,贸然定论恐惹非议。不如先将景渊押入宗人府,令大理寺彻查碎玉来源及贵妃心腹关联,待证据确凿再处置,也好堵天下悠悠之口。”
太后一言既护了萧景渊,又掌控了调查节奏。苏瑶心中冷笑,知晓这是她的高明之处——既不愿萧景渊即刻伏法,又需借调查厘清脉络,避免祸水东引。
皇帝沉吟片刻,扫过百官,沉声道:“准奏。萧景渊暂押宗人府,非朕旨意不得探视!大理寺三日内呈上彻查卷宗!苏瑶、萧逸尘,协助查办,不得有误!”
“臣女(臣)遵旨!”三人齐声领命,苏瑶抬眸望向皇帝,心中清楚,这场对质只是开始,长乐宫的暗流已初现,真正的风暴才刚酝酿。
“大小姐,太和殿到了。”春桃扶她下车,迎面便见丹陛之下,沈砚与萧逸尘正按朝会礼制肃立等候。此前宫门口短暂碰面后,沈砚已将锦盒呈给御前太监核验,此刻见苏瑶前来,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锦盒内证物均已核对无误,陛下已阅过核心材料,只等百官入列开殿。”
苏瑶颔首,拢了拢银狐锦袍,目光扫过两人身后:缇骑正押着萧景渊跪在丹陛一侧,他手腕玄铁锁链与囚车锁死,拖拽间“哐当”作响,头发散乱、衣袍沾雪,往日皇子威仪荡然无存,引得百官频频侧目却无人敢言。
“伤势还疼吗?”沈砚目光落在她肩头绷带,语气暗藏关切。
“不妨事。”苏瑶摇头,目光坚定——今日金殿,既要萧景渊伏法,更要为祖父十年沉冤讨个公道。
随着太监唱喏“宣苏瑶、萧逸尘、沈砚及罪臣萧景渊入殿”,众人依序踏上丹陛。红漆斑驳的台阶刻着龙凤纹样,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苏瑶能清晰感受到殿内威压与百官复杂的目光。
步入太和殿,烛火通明如昼,龙椅上的皇帝面容威严,明黄龙袍十二章纹熠熠生辉。太后端坐于皇帝身侧珠帘之后,仅见暗绣缠枝莲的杏黄衣袂,却透着无形气场,让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臣女苏瑶、皇子萧逸尘、大理寺卿沈砚,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跪地行礼,声如金石。
“平身。”皇帝目光先扫过萧景渊,眉头微蹙,转向苏瑶,“你肩头为何受伤?”
“回陛下,臣女归京至清风隘口,遭不明死士劫囚。”苏瑶起身,目光坦荡,“死士欲杀人灭口、销毁二皇子私通北狄的证据,臣女为护人证物证,不慎被暗箭所伤。死士已诛杀,其贴身一枚碎玉随锦盒呈交——此玉工艺特殊,与十年前赵贵妃宫中饰物极为相似,臣女不敢妄断,恭请陛下圣裁。”
她刻意留有余地——赵贵妃至今仍居长乐宫,虽恩宠渐衰,却仍是正二品贵妃,贸然牵连需慎之又慎。话音未落,珠帘后太后衣袂微动,殿内百官已泛起细微骚动。
萧景渊突然挣开缇骑,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向地砖:“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他声音嘶哑带哭腔,“苏瑶与沈砚串通,伪造密信账本,碎玉也是栽赃!三弟素来与儿臣不睦,如今也帮着外人构陷,求父皇明察!”
锁链拖地声与哭喊交织,他模样狼狈,却仍试图以皇子身份、兄弟嫌隙博取同情。
“冤枉?”苏瑶冷笑上前,字字清晰,“陛下,证据绝非伪造——其一,悦来粮铺账本由大理寺封存调取,送粮日期与北狄信使入京时间一一对应,笔迹经户部主事核对,确是二皇子府管家所写;其二,书房高丽可水洗墨是三年前贡品,当年仅赏赐二皇子与几位重臣,寻常官员无从获取;其三,密信字迹与二皇子往日奏折完全一致,大理寺主簿可佐证;其四,‘景’字玉佩从北狄将领尸身搜出,纹样与二皇子幼时护身符同源。”
她抬手示意,沈砚即刻将锦盒中的碎玉呈至御案:“陛下请看,此玉为暖玉,雕十年前流行的山茶纹,当年赵贵妃宫中饰物多采用此工艺,其心腹宫人亦常获此类赏赐。虽无直接证据证明贵妃涉案,但不排除旧部借其名义行事,或心腹私下与二皇子勾结。”
皇帝指尖摩挲碎玉,脸色愈发阴沉。珠帘后太后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陛下,景渊毕竟是皇家血脉,此事牵连甚广,又牵扯贵妃宫中旧物,贸然定论恐惹非议。不如先将景渊押入宗人府,令大理寺彻查碎玉来源及贵妃心腹关联,待证据确凿再处置,也好堵天下悠悠之口。”
太后一言既护了萧景渊,又掌控了调查节奏。苏瑶心中冷笑,知晓这是她的高明之处——既不愿萧景渊即刻伏法,又需借调查厘清脉络,避免祸水东引。
皇帝沉吟片刻,扫过百官,沉声道:“准奏。萧景渊暂押宗人府,非朕旨意不得探视!大理寺三日内呈上彻查卷宗!苏瑶、萧逸尘,协助查办,不得有误!”
“臣女(臣)遵旨!”三人齐声领命,苏瑶抬眸望向皇帝,心中清楚,这场对质只是开始,长乐宫的暗流已初现,真正的风暴才刚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