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829章 囚徒末路,绣衣冷酷
  • 第829章 囚徒末路,绣衣冷酷

    作品:《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就在刘如意忙于经营夷洲的同时,一艘配备了特殊囚笼的战舰,在一队精锐水师的护卫下,悄然启程,北上驶向长安。

        囚笼之中,关押的正是此次夷洲之乱的罪魁祸首——村野治保。

        他被沉重的精钢铁链锁住手脚,固定在囚笼的柱子上,昔日的疯狂与嚣张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败亡后的灰败与一种深藏在眼底的、不甘的算计。

        海风凛冽,吹打着他散乱的头发和单薄的囚衣。

        航程漫长而枯燥,起初几日,村野治保异常安静,仿佛认命。

        但随着船只远离夷洲,驶入茫茫深海,他那颗不甘沉寂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仔细观察着押解他的士兵,这些士兵沉默寡言,纪律严明,眼神锐利,与普通汉军似乎有所不同。

        他尝试着用生硬的汉语,与看守他的士兵搭话,语气刻意放得谦卑:“这位军爷……海上风大,辛苦了……不知,我们何时能到长安?”

        士兵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村野治保并不气馁,继续试探,声音带着蛊惑:“军爷……我看你们气度不凡,绝非普通士卒。想必是陛下身边的精锐吧?”

        “实不相瞒,我……我与陛下,乃是旧识,有些关乎天下大势的机密,必须亲口告知陛下。若军爷能行个方便,将来陛下必有重赏,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村野治保试图利用信息差和所谓的“机密”来诱惑这些士兵,幻想着或许能说动一两个利欲熏心之辈,在途中制造混乱,给他一丝逃脱的机会。

        他甚至暗示,自己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个人获得巨大的权力和财富。

        然而,他低估了这些“士兵”的忠诚与专业。

        为首的一名看似队率的汉子,走到囚笼前,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那眼神如同在看一件死物。

        他并没有斥责,也没有询问所谓的“机密”,只是淡淡地对身旁的同伴说了一句:“此人聒噪,意图不轨。赵王只说要活的,没说要全须全尾的。”

        村野治保心中猛地一沉,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你……你们想干什么?”

        话音未落,两名士兵迅速打开囚笼,将他死死按住。

        那队率从腰间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刃,手法精准而冷酷,在村野治保凄厉的惨嚎声中,手起刀落!

        “啊——!”

        剧痛瞬间席卷了村野治保的全身!

        他的手腕、脚踝处传来筋腱被挑断的可怕感觉,四肢顿时失去了所有力气,如同烂泥般瘫软下去。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囚笼的底板。

        那队率收起短刃,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声音依旧冰冷:“忘了告诉你,我等乃绣衣使者,直属陛下,掌刑狱、刺奸猾。你这点不入流的蛊惑伎俩,还是省省吧。”

        另一名绣衣使者冷笑道:“陛下与赵王殿下仁德,许你活着到长安。可没说过,不许让你在路上安分些。”

        “挑断你的手筋脚筋,看你还如何‘行方便’,如何‘图谋不轨’?即便陛下日后怪罪,我等也认了,绝不容许任何威胁靠近陛下!”

        剧烈的疼痛和彻底的绝望,淹没了村野治保,他像一滩烂泥般瘫在囚笼里,除了哀嚎,再也发不出任何有意义的声音。

        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想蛊惑逃生,却招致了更残酷的对待,彻底成了一个连自理能力都丧失的废人。

        绣衣使者的铁血与忠诚,远超他的想象。他通往长安的道路,注定将在一片黑暗与痛苦中完成。

        ——

        长安,未央宫。

        捷报传来,夷洲平定,村野治保被擒,正在押解来京途中。

        整个朝堂都洋溢着一股振奋之气,刘盈高踞龙椅,脸上带着轻松而满意的笑容。

        东海之患终于彻底解决,帝国的东南海疆,自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他没有过多询问村野治保的事情,在他眼中,那不过是一条败犬,是路边硌脚的石子,如今已被踢开,根本不值得再费心神。

        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将这片新得的土地,有效地治理起来,使其成为帝国真正的一部分。

        “诸卿,夷洲已定,赵王上表,建言徙民实边,混居杂处,兴教化,施仁政,以求长治久安。尔等以为如何?”

        刘盈将赵王刘如意的奏章内容简述给群臣。

        陈平率先出列:“陛下,赵王殿下所虑极是。夷洲悬海外,民风迥异,若不行教化融合之策,恐日久生变。徙汉民,兴文教,乃固本培元之上策。臣附议。”

        贾谊也激动地说道:“陛下,此正乃推行王化,彰显天朝恩德之良机!可于夷洲设郡立县,派遣流官,广建乡学,使夷人渐染华风,知礼明义。不出一代,夷洲必与内地州县无异!”

        其他大臣也纷纷赞同。对于如何具体实施,众人又进行了一番详尽的讨论,包括迁徙民户的数量、来源地的选择、给予的优惠政策、设立郡县的等级和官吏的选派、以及驻军的规模和轮换制度等等。

        刘盈仔细听着,不时颔首。

        大汉天子最终拍板:“便依赵王所奏及诸卿之议。着令丞相府、大司农、少府等衙署,即刻拟定详细章程,从会稽、闽中、南越等地,招募良善之民,给予优厚条件,迁往夷洲。”

        “设夷洲郡,隶属扬州刺史部,首任太守及郡县官吏,务必要选拔干练清廉、熟知民情者担任。军屯制度亦要同步建立,水陆兵马暂驻,待局势彻底平稳后再行调整。”

        刘盈的决策果断而清晰,为夷洲的未来规划出了明确的蓝图。

        朝会之上,无人再提及那个正在被废黜押解来的囚徒,所有人的心思,都沉浸在对帝国疆域再次拓展、海疆永靖的喜悦与对未来治理的展望之中。

        那个曾掀起滔天恶浪的名字,在帝国的权力中心,已然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

        帝国的车轮,碾过微不足道的障碍,继续向着更辉煌的未来隆隆前行。

    相关推荐: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与卿谋 蓄意献吻 百炼飞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