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09章:李承乾的谋反核心班子
  • 第109章:李承乾的谋反核心班子

    作品:《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李世民的动作很快,也许是出于对晋王保护的关系。

        也许是为了让太子跟魏王更早知道情况。

        午膳刚过,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面对兵部送来的诏敕。

        原右金吾卫大将军张士贵皱眉道:“陛下让晋王担任大将军,不知对我是如何安排。”

        张士贵,字武安,小名忽峍,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

        跟后世《薛仁贵征东》里那个嫉贤妒能的奸臣不同。

        历史上的张士贵出身将门,本领出众,知人善任,爱护士卒,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且能文善武,乃唐初一代名将,与秦琼、尉迟敬德、魏征、程咬金等人齐名。

        箭术天赋卓越,有勇力,挽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虚发。

        “陛下的意思,是让将军暂任晋王府长史。”

        宦官恭敬的说道。

        张士贵微微皱眉。

        现在的晋王府长史是马周,不过人在晋州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并没有跟随晋王回长安。

        陛下让他暂任晋王府长史,这个中意思,很是明显了,就是让他辅佐晋王。

        叹息一声,张士贵郁闷回道:“臣遵旨。”

        他是真不想参与到这宫廷争斗中去啊。

        可陛下诏敕如此,又能如何。

        ——

        李治随姑奶奶同安大长公主返回府邸后,并没有急着去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而是在姑奶奶这里聆听教诲。

        “陛下跟老身说,太子跟魏王要领兵征讨高丽,等他们凯旋归来,便就让你返回晋州。”

        “然而这等事情,又岂是如此简单,届时发生各种事件,真能按时返回吗。”

        “陛下还曾说过,让魏王早些前往封地,这都过几年了,依旧不之官。”

        “稚奴啊,你要在心里做好准备,做好长期久居长安的准备。”

        李治心中郁闷,虽得了右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但依旧提不起兴趣来。

        听着姑奶奶教导,点头应是。

        同安大长公主见此情况,便安抚道:“你也莫要把事情想得太厉害了。”

        “陛下的话有句没错,太子跟魏王,并不见得会对你产生多大意见。”

        “况且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也能猜出陛下的用意,而不是怪罪到你们头上。”

        “你毕竟年幼,与之相比差了八九岁,他们这当兄长的,为难你个弟弟,传出去也不像话。”

        “且说这长安城中,你有了实权的官职,兵马,那李勣是你的老师,也能在朝堂上帮你说话。”

        “再不济,老身可还活着,若你那两位兄长敢太过分,老身定是帮你出面,好生将他们教训一番。”

        听完姑奶奶的循循教导,李治心中的石头也基本上落地了。

        仔细一想,其实本身也不差的。

        只要不参与到太子跟四哥中去,那就关系不大。

        “谢谢姑奶奶。”

        想到这里,李治躬身作揖。

        “你这孩子,自家人,何必要如此客气,倒是显得生分了。”

        “姑奶奶教训得是,是稚奴的错。”

        同安大长公主笑眯眯的,他便是喜欢这般谦逊有礼的孩子。

        嘱咐道:“既然事已成定局,那你就要为后面的事情,多多考虑了。”

        “陛下已经给兵部下了诏敕,但你不要急着去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首先要做的,当是先拜访太子跟魏王。”

        “以你弟弟的身份,告诉他们,留在长安,并非你的本意,是陛下的意思。”

        “如此,往后想必他们也不会过于为难你。”

        “还有一事且要记得清楚,不管太子跟魏王谁拉拢你,千万不能答应。”

        “跟太子魏王有关的事情,也千万别去沾染,远远避开便是。”

        李治再次作揖:“谢姑奶奶教诲,稚奴明白了。”

        同安大长公主慈祥的点点头:“雅宁许久未见了,你这般新官上任,有的是事情要忙,便让雅宁在姑奶奶这小住几日。”

        “拜访太子跟魏王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别看他们没有半点动静,想必姑奶奶随你入宫面圣的消息,早就知晓了。”

        “你晋王府住得远,就不要折腾了,待会姑奶奶给你置备些礼物,你给太子与魏王送去,礼多人不怪。”

        李治忙道:“这怎能拿姑奶奶的东西。”

        同安大长公主眼睛一瞪:“你还把姑奶奶当外人看待?”

        “稚奴不敢。”

        “那就是了,如今天黑得早,你早些去拜访,莫要耽误了时辰。”

        “是,姑奶奶。”

        李治眼眶有些发红,除了母亲,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这般好。

        父皇那边不算,李治贞观二年才出生。

        当时李世民忙得很,前边皇子都有八个了,魏王李泰刚刚才从过继的那边接回来,自然对李治多有忽视。

        也就是长孙皇后疼爱这个小儿子。

        长孙皇后病逝的时候,李治才八岁,李世民悲痛之余,更看重太子,疼爱魏王。

        魏王李泰十九岁还不之官,而李治十二岁时,就已经去了封地。

        这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现在哪怕是让其留在长安,也不是想念他,而是为了平稳太子跟魏王的局势。

        相比之下,姑奶奶待他,可谓是真心实意,处处替他着想。

        “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怎的还哭了。”

        同安大长公主拿来手帕,给稚奴擦拭眼泪。

        这下子,李治哭得更厉害了。

        许久,才消停下来。

        带着一车礼品,前往东宫。

        太子是大兄,所谓长兄如父,于情于理,李治都是要先拜见太子的。

        ——

        东宫侧殿。

        李承乾让人搬来一张大长桌。

        摆上两个涮羊肉火锅,配菜,酱料。

        还有烤羊羔,红烧肉,炖鹿肉,野鸡羹。

        各类毕罗点心,水果。

        酒是葡萄酒,剑南烧春。

        之所以这般隆重,是因为李承乾谋反大军的又一名核心成员,赵节回来了。

        赵节母亲是长广公主,李世民的姐姐。

        父亲赵慈景在武德初年战死沙场。

        母亲长广公主后来改嫁杨师道,杨师道是如今朝廷中书令,中书省的首长,正三品,宰相之职。

        赵节年纪轻轻就获得刺史之职,如今担任洋州刺史,现回京述职。

        虽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世民对他的照顾,但他本身的能力也是足够优秀。

        李承乾坐在首位上,看着面前的杜荷,李元昌,赵节。

        这算是谋反的核心班子都就位了。

        “敬太子!”

        李元昌率先端起手中酒杯,大声嚷嚷。

        在几人中,李元昌辈分地位,都算是最高的。

        “敬太子!”

        杜荷跟赵节也举起酒杯朗声道。

        李承乾端起手中葡萄酒道:“诸君,共饮!”

        饮尽后,旁边的内侍文忠,便立即上前倒酒。

        今日殿门紧闭,外有卫士把守,宫女宦官都被屏退,显然几人是要聊一些私密的事情,也唯有内侍文忠可以在场伺候。

        “赵刺史,你怎比我还要来得晚一些。”

        “我那梁州还在你洋州后边呢,难不成是被胡姬缠住了腿,迈不动道了。”

        李元昌哈哈大笑调侃道。

        长安在雍州,临近西南方便是洋州,再过去才是梁州。

        但赵节今日才到,比李元昌都晚了两天。

        赵节郁闷到:“别提了,本来早该出发的,谁知道在这过年边上,竟然闹出了汉女跟胡商跑了的事情。”

        “没得办法,我就只好加派人手进行搜查,那胡商跑得快,熟路,差点就给他跑出洋州了,还好是把人给抓住了。”

        按照大唐律法,汉女也就是大唐女子,严厉禁止跟外国人通婚。

        违反者,要被流放两千里。如果婚姻没有实际达成,处罚则减三等。

        取得大唐户籍的外国人,可以迎娶汉女为妻,但不得带出大唐,如果违反,双方各自流放两千里。

        听到有乐子,李元昌追问道:“那胡商呢,如何处置的。”

        赵节喝着酒骂骂咧咧道:“这大冬天的,害得我还耽误了回长安的时辰,便就让人多打了几下,谁知那厮竟不经揍,没几下就给揍死了。”

        “大过年的,真他娘的晦气。”

        李元昌深有同感的点头道:“打死得好,早先我梁州那边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还流放,浪费粮食。”

        “半道上我就带人给射杀了。”

        杜荷羡慕道:“你们在外边,还真是快活。”

        胡商地位底下,尤其是连大唐户籍都没有的胡商,死了都没人管。

        多数胡商都是结伴同行,以娶汉家女子为荣。

        这就使得有些胡商准备回国时,往往会用手段进行蛊惑诱骗。

        杀人是犯罪的。

        但李元昌是汉王,赵节更是李世民的亲外甥,皇亲国戚。

        打死几个胡人,不值一提。

        “那胡商是哪里人?”

        李承乾开口问道。

        赵节道:“吐蕃来的,自从文成公主嫁过去后,这些吐蕃的胡商就大片出现,最是积极。”

        “个个都以为自己是松赞干布呢,为了娶咱大唐汉女,那真是想尽办法钻牛角尖。”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文成入吐蕃,影响还挺大。”

        文成公主和亲的事发生在去年,也就是贞观十五年。

        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对吐蕃有了这么大的影响。

        赵节道:“谁说不是呢,太子没听说吗,松赞干布为了表达对文成的喜爱,据说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在他们吐蕃人眼里的圣山,红山之巅为文成修建一座巨大的宫殿。”

        “说那松赞干布单单黄金就准备了十万两,还要在吐蕃征集大量的徭役。”

        “那红山我听说最为陡峭不过,地势险要,啧啧,单单搬运木材石块,恐怕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不少宗室女都为之羡慕不已,当初陛下要找人去和亲,多少人不愿意去,现在一个个估计都后悔死了。”

        “那些吐蕃来的胡商,把文成当圣女一样朝拜,便是旁人说半点不好,都要发怒。”

        李承乾听完,对于如今的吐蕃局势,暂且有了部分的印象。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趁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之际攻打吐蕃,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毕竟在李承乾的心里,吐蕃本来就应该属于大唐,不过是早点回归罢了。

        历史上,高丽被灭后,第二个跳反的就是吐蕃了,还怂恿了周边的一批国家。

        只是刚和亲就出兵,师出无名不说,朝野上下也不会同意。

        想了想,李承乾道:“表兄过完回洋州后,可派人去跟文成取得联系,便以我的名义吧。”

        赵节有些疑惑:“殿下联系文成干嘛,为了那批黄金?”

        李承乾摇头道:“陛下为了表达对吐蕃的重视,让文成从长安带去了不少工匠。”

        “如今吐蕃又鼓励通商,借由于我大唐交友为名,使得大唐吐蕃商人前来。”

        “可见吐蕃在近些年内,必将会快速崛起。”

        “吐蕃之地虽贫瘠,然地势极高,山脉纵横,气候恶劣,易守难攻。”

        “若其做大,对我大唐为一虎患,自当早行防备之事。”

        后来吐蕃跳反的时候,文成公主还活着,却也无力阻止。

        其在吐蕃名声大,但没有真正的实权。

        大唐与吐蕃的和亲,其初衷是为了建立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婚姻纽带加强联系,减少冲突和战争。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主要是起到文化交流和促进和平的象征作用,而不是去掌控吐蕃的政治局势。

        和亲的女子在异国他乡,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关系,而不是直接干预政治。

        但在李承乾看来,既然文成公主有影响力,那自然就不能浪费了。

        便准备以大唐为文成公主的靠山,支持其行夺权之策。

        一来可以借此对吐蕃形成控制,二来也能稳定边疆。

        听完太子的话,杜荷,赵节,李元昌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太子竟然有如此远见,跟他们印象中的太子大相迥异。

        以前太子可没在乎过这些事情,一门心思都是对付魏王来着。

        “好,年后我返回洋州后,立即派人联系入吐蕃联系文成。”

        赵节也不含糊,立即应了下来。

        几番推杯过盏后,赵节低声道:“殿下,今日我回长安,听到诸多消息。”

        “不知这往后,咱们该如何行事。”

        这就是问谋反的安排了。

        今日关了殿门喝酒吃肉,主要聊的也是这事。

        李承乾不动声色,只是抬眼看了一眼李元昌。

        李元昌当即心领神会,立即开始讲述起来。

        “你这消息都落后不知道多少了,征讨高丽的事情知晓吧。”

        “听说了,不过好像还没定下吧。”

        “什么没定下,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此番咱们就是要从高丽这里,掌控足够的兵权。”

        赵节迟疑道:“这征战沙场,可不是简单的事。”

        李元昌嘿嘿一笑:“那就要说说讲武堂了,等明天殿下带你去瞧瞧,你就明白了。”

        李元昌被李承乾拉着去敲鼓,正是累得慌,此番就想着把赵节也拖下水。

        赵节还是有些担忧:“我听说,魏王得了五姓七望的支持,府兵都换成了世家精锐之兵,还准备在扬州造海船。”

        “若其在高丽之战上取得名声,怕是更加不好对付了。”

        杜荷淡淡一笑:“可教赵刺史知晓,这次征伐高丽的统帅,是侯君集。”

        听到这话,赵节顿时就精神了,正想开口。

        此刻殿门敲响,顿时让赵节刚刚燃起的热情就落了下去。

        几人皆是看向殿门方向,毕竟他们聊的这些事情,可是最为隐秘之事。

        若是被别人听了去,极其可能万劫不复。

        顿时,杜荷眉头紧锁,李元昌跟赵节目露凶光。

        李承乾淡然道:“诸位放心,莫要忘记了,这里是东宫。”

        “文忠,去问问,是什么事。”

        内侍文忠赶忙小跑着前往殿门,微微打开些缝隙,外面冷风灌入。

        了解情况后,连忙关门返回。

        禀告道:“殿下,是晋王前来拜访。”

        听到这话,几人顿时松了口气。

        李承乾想了想,道:“你们且先吃着,我去看看稚奴来干嘛。”

    相关推荐: 九零家属院:和闺蜜一起嫁糙汉 捡到灭世反派当夫君 世界上最蠢的英语互助联盟[网王] 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孕肚和离断亲后,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