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都市 > 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 第 411章 仿品(上)
  • 第 411章 仿品(上)

    作品:《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扬州八怪,说的是从康熙末年到乾隆这段时间,活跃在扬州和金陵一带的一批书画家。这里头的“八”指的是约数,叫八怪,并不是说就8个人。

        根据后人的统计,能被算进“扬州八怪”里的差不多有15个人,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风格以及为人处世,异于常人,不落俗套。

        俗话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作为日后公认的八怪之首,郑板桥要是没点“大病”,还真坐不稳这头名的位子。

        他是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一个江苏人,40多岁才在山东当上了个县令。

        要是普通人,好不容易当了官,那就该像周杰伦歌里唱的那样“一步一步往上爬。”,想要爬,就该学着乾隆朝其他的官一样,学会贪,学会拍上司马屁。

        结果他倒好,顶头上司,当地知府来他县里巡查,他列了个菜单,分别是:青龙卧沙滩,白皮颜又煽,一清又二白,油炸天鹅蛋。是为四菜,再加一汤:门泊东吴万里船。

        菜名听着霸气又有格调,但实际上就是:拌黄瓜,醋粉皮,小葱拌豆腐,炸黄豆与鸡蛋汤。就这菜色,知府肯定是不高兴的。

        但郑板桥还真不是针对这位知府,他是真的一视同仁。

        因为钦差大臣来巡查的时候,别人送金银珠宝,他送去一盒萝卜,还附赠了四句打油诗: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今予钦差送厚礼,能驱魔道兼顺气。

        就这做派,别说在乾隆朝,就是在今天的官场,也走不远。所以郑板桥当了10年的官,政绩斐然,民间风评极好,都还是个县令。

        直到乾隆18年,山东大旱,饥民遍地,在山东潍坊当县令的郑板桥向上官,请求赈灾。这一年乾隆爷过的也不舒心,洪泽湖大水,黄河决堤,蒙古部族动荡。

        跟这些事情相比,山东这点旱灾,死几个人,又能算的了什么,山东的高级官员都想捂盖子,就郑板桥在那跳来跳去的,自然碍眼,所以干脆就把他的官身也给扒了。

        做官的时候没贪到钱,没了官做,郑板桥就只能靠卖画为生。卖画,他也不老实,靠卖画为生的名人不止他一个,比如宋朝的许道宁,明代的唐伯虎,扬州八怪里一大半是穷鬼,都卖画。

        但是明码标价卖画的,就郑板桥一个。

        古时候的读书人都讲究清高,所以收钱就是件很讲究的事情。画家自己是不开价的,一般都是让买家自己看着给。这么做,就是避免外人嚼舌根,说他铜臭味重,有辱斯文。

        所以那时候有的人就抓住了这心理,上门求画的时候,先一顿彩虹屁,夸上一句,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画技直追顾恺之秒杀吴道子。

        马屁拍到人家下不来台后,再说自己要求画,为了表示谢意,送上薄礼云云。马屁是假的,薄礼是真的,往往就是几盒糕点,或者不值钱的土特产。

        但画家,为了体面,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明知道吃亏还是给他画了。

        为了应付这些人,郑板桥直接写了个价目表<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价目表下头,还给做出了详细解释,大致意思就是:你送的东西,我不一定喜欢,所以不如给银子。有了钱,我什么买不到。

        而且一收到银子,我心情就好,心情好了作品质量就高。

        原话还挺长,但宗旨就一条:想要画,给钱!

        “小齐,这画你看怎么样了?”

        坐在一旁的吴老爷子是个急性子,眼看着齐鸣盯着画看了半天,没什么动静,嘴角边还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所以直接开口询问。

        那对夫妻也是一脸焦躁,想问又不敢打扰的纠结表情。

        “哦,还要看看。”

        齐鸣被吴老这一打岔,倒也回过神,应付了句后,随口问道:“这画哪儿来的?”

        他这么问,也算是例行公事,因为来历也是鉴定必须要有的一环,很多时候能成为东西真假判断的依据。

        夫妻俩对视一眼,女人推了推自家男人后,男人才道:“前段时间,收拾家里的时候,找出了个老人留下的箱子。

        想着没什么用,就劈了做柴,结果拆开才发现,箱子底是双层木板,这画就被夹在了木板中间。”

        齐鸣点了点头,顺嘴回了句。

        “有一层,应该是樟木的。”

        “嘿,还真是樟木的。专家您这见识,真厉害。”男人顺杆子就给竖了个拇指,点了个赞。

        齐鸣笑笑,没做声。这跟见识没什么关系,单纯是因为画上有股子樟木味儿,还没散。樟木有防虫,防腐,除臭的功能,这画能保存这么久,还真都靠了这樟木箱子。

        “这画挺漂亮,确实是老东西,你们打算,卖多少?”

        吴老爷子一听齐鸣这么问,眉梢动了动,齐鸣只说老,没说真,那就很有可能有问题。

        而这对夫妻,却没听出话里意思,一听问价了,只当是真品。男人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接过话头道:

        “齐专家,作为货主,自然是卖的越多越好。只不过我们都是干苦力的,也不懂这个。但像这种郑板桥的画,又这么大的,1千万怎么都是值得吧?”

        齐鸣心脏打了个突了突,就从这开价上看,就不像男人说的,什么都不懂。现在信息发达,很多资料网上就能查到。

        郑板桥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极受追捧,而且他还以画竹闻名。大尺幅竹画作品,动辄千万的那都比比皆是。

        眼前这幅,要是真品,开价1千万,倒也不算夸张。如果是一般客人,齐鸣照实说,也就打发了,但这对夫妻是吴老爷子介绍来的,这措辞还是要委婉点,最好是还是把人推出去,才不得罪人。

        正想着呢,他一抬头,就看到师傅杨朝明领着林轩,从大门口走了进来。齐鸣伸长了脖子,下意识的想要起身招呼。

        但看到这一幕的杨朝明却是对他摇了摇头,还伸手下压,齐鸣会意,这是叫他先忙眼前的。

        做完这些,杨朝明也没有回2楼办公室,而是领着林轩在齐鸣身边找了张空的八仙桌坐下。路过齐鸣那桌时,杨朝明还凑过去瞄了两眼那画。

        长辈到场,齐鸣也认真了起来,他稍稍坐直了些,才开口道:“大叔,1千万,肯定值不了。”

        “那你说多少?”男人不等齐鸣说完,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我说啊~如果是我们店收10万吧。”

        “10万!”男人声音一下拔高了数个分贝,眼神也透着怀疑和警惕,就好像齐鸣要坑他一样。

        齐鸣伸手拍了拍男人肩膀,安抚了下后,才道:“大叔,我呢其实就是个学徒。学徒收东西,上限就10万块。

        说出来也不怕您笑话,这画,我其实看不太懂。这价也是照着清代老画出的。”

        “你看不懂?那这么大的店,总有看的懂的吧?你师傅呢?”男人问道。

        齐鸣心说,我师傅就坐你后头呢。但他肯定不会这时候把火烧到杨朝明身上去,于是道:“我师傅今天不在,要在我早让他来帮忙掌眼了。

        事实上,他在您这画,我们店也不敢收。不信,您看,我们这店主要做的其实是瓷器,玉器,画都是带着卖的。这种东西,不敢要啊。”

        说着,齐鸣示意男人看四周。

        博古斋的一层,全是出售价格10万以下的东西。而书画,尤其是古董字画,低于10万的还真不多。所以放眼看去,一层楼的展示台里,瓷器玉器都有,唯独书画少的可怜。

        零星的几幅挂在墙上,也像是装饰,不像售卖。

        男人这一圈看下来,倒是信了几分。

        齐鸣趁热打铁,建议道:“大叔,潘家园里乱的很。别家店,估摸也不会好好跟您说。这样,我推荐您去琉璃厂那,那边主做书画,而且还有好几家百年老店。他们肯定对这有兴趣。”

        说着齐鸣推荐了几家百年老字号。

        男人很认真的一一记下。

        虽然没做成生意,但好歹也找到了门路,夫妻俩于是起身跟齐鸣告别。

        吴老爷子也跟着站起来,正要开口告辞,却被齐鸣先一步开口留住了。

        “吴爷爷,咱也有段时间没见了。正好今天遇上了,能跟你打听下,小区里其他几位的近况吗?”

        吴老爷子人老成精,自然知道齐鸣是想把他留下来有事交代,便顺着话头,点头应下。

    相关推荐: 重生八五,离婚海钓养娃赚翻了 冥皇下山,祸害绝色未婚妻 用九千万亿警用金在缅北开派出所 鉴宝神豪,从我养麒麟开始 年代娇妻忙改命,禁欲糙汉求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