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 > 第22章:吾要·三十万石粟米
  • 第22章:吾要·三十万石粟米

    作品:《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

            殷旸捏紧手中的矩杖……

        封土祭祀是每一位获得商朝分封的人,必须举行的仪式。

        为的就是获得【契·封土】。

        先祖庇护。

        以及各自的封土之器,以此正名自身,获得天地认可,引动天地之力,镇压封地,集权柄于一身。

        而每一位先祖还会赐下各自的道,化作赐福。

        只要一直祭祀这位先祖,就能赐福不断。

        而殷旸获得的,正是女娲庇护!

        此世唯一!

        其赐下的【繁衍】赐福,常人更是难以想象的力量。

        ——

        命+15

        体+2

        统+2

        谋+2

        魅+2

        政+2

        武+2

        运+30

        ——

        殷旸

        归藏:命80、体87、统83、谋92、魅92、政88、武87、运80

        契——【封土】、【象祖】、【解名】

        ——

        殷旸并不知晓是哪一代的女娲,在得到他以龟甲卜天之讯后,决定庇佑于他。

        但是这不妨碍殷旸对历代女娲氏的尊敬。

        而随着获得先祖庇护。

        殷旸才真正意义上的封地于商丘。

        且先祖·女娲也赐下第一道天命:建立女娲台,成之可举行娲皇大祀,获取女娲赐契。

        这是封地诸侯与方伯们强大自身的方法——与先祖结契!

        不只是女娲氏。

        其余先祖,只要在封地中祭祀后获得响应,也可结契。

        只是,除却庇护封地的先祖,能获得哪位先祖的响应,还需看自己封地势力的高低。

        先祖居于商天。

        他们依旧希望自己的道能在世间实行。

        是以依靠与封地之主结契,施行自己的道……是以,只有封地之主的势力入了先祖的眼,这位先祖才会响应。

        不然,只是自讨没趣。

        ……

        殷旸收敛心神,他此刻还不准备寻找其余先祖结契。

        而女娲留下的天命·建立女娲台,举行娲皇大祭,他却是要早早筹备,毕竟他还要在商丘选择一邑,建立自己的宗庙祭祀女娲与其余先祖。

        社稷一体。

        这与女娲天命并不冲突。

        “大宗伯?”

        尤浑小心翼翼,作为使节,他手中正拿着商王殷受的信物。

        此刻祭祀结束。

        因为有殷旸的军令,尤浑不敢离开。

        他小心翼翼询问:“大宗伯准备在何处建立小宗庙?”

        他准备在殷旸建立小宗庙之后,再返回殷都,而这段时间,就可以记录殷旸在商丘的举动,回禀殷受。

        “渠邑吧。”

        殷旸已经想好,且道:“在渠邑建小城,曰昭。”

        “位置需要往下偏移些,就定在宗庙的东北方向,如此也可连通渠邑良田与塚邑。”

        说到此,他下令:“之前商丘在集邑的兵马全数撤职。”

        “塚邑正好有一处地牢,那就将此地设下军营。”

        “看守囚犯之便,也能闲帮农耕。”

        殷旸决定罢免所有的甲兵和小臣,他可没有时间一一去查什么吃空饷的事情,一并抄家了就是。

        至于有能力,且无罪的?

        商天已经判断,该杀的都杀了,剩余的暂时丢入田野中做工。

        他目光扫过还在注视天地的商人们。

        殷旸高声许诺:“商丘之地,自然优先商丘国人为臣,为兵!”

        “是以,吾准备择日狩猎于野,商丘儿郎若有本事,可随吾出行,若有狩猎之能者,可入吾军中。”

        “而宗庙也将举行小臣选拔。”

        “在商丘有一二德名,或者是得长者举荐,可前来参选,若有一二可取,暂可入选,来日再定臣位。”

        “……”

        殷旸诉说着对甲兵与小臣的选拔。

        总的来说,就是他准备从商丘国人中选用,但是他也不会滥竽充数。

        “余等真的能当官?”

        “大宗伯与那些贵族不同,是真想为余等!”

        有人不可置信。

        也有人惊叹。

        无人质疑,唯有信赖。

        殷旸见此,明白民心可用!

        ……在说完条例后,他才正式让手下的甲兵护送商人离去。

        自己则暂时留在宗庙。

        等待恶来等人对商丘贵族的抓捕、定罪、抄家,整合罪行,上禀商王殷受……

        如此一来,就是三日!

        ……

        ……

        “呼!”

        微风拂面。

        殷旸带着护卫在渠邑中,他定下要建设昭城的位置,站在一块青石上,看着一个个被贬为劳工的贵族子弟们,为他挖掘宫殿的地基……

        头顶大日。

        这仿佛到了后世的三伏天。

        可实际上,却是此世气候温暖,季节不明,整个黄河流域水泽一片,多有热带灌木丛,闷热十分。

        因此,商朝的历法为了贴合此世气候。

        都唯有春秋二季——

        春·以天气归暖,万物生长开始,历经六个月,六十日一正祭,至收成之时结束。

        秋·以天气藏寒,万物终焉开始,历经六个月,六十日一正祭,至大祭之时结束。

        而大祭……

        六十日一正祭,一年三百六十日,只祭五次,等第六次正祭,延伸五日,改为大祭,合一年三百六十五日。

        每四年又多一日。

        以此修正历法偏差,便于商人生息,耕作收成。

        “昂!”

        突而,一声象鸣,打断了殷旸的思绪。

        甲兵来报:“大宗伯,那边有象群出没,可要驱逐?”

        闻声,殷旸目光微动。

        他从殷受那获得许可,可组建万名象兵。

        不过万头大象,不只口粮是问题,训练的甲兵也是问题,还有何来如此多的大象也是问题……

        还需徐徐图之。

        “不必驱逐,且让象甲士跟上去,看看这些大象在何处栖息。”

        “诺!”

        待甲兵离去,正巧有一人赶回。

        是季胜。

        他听从殷旸之令,前往殷都呈上族老罪行,如今已归来。

        “参见大宗伯!”

        “不负使命,王上已经知晓族老在商丘所作所为,盛怒之下,让大宗伯自行处置,不必在意朝中宗亲。”

        “嗯。”殷旸点头。

        相比之下,还没死的殷受,比那些死后升天的先祖们,要有人情味得多。

        竟然还助他压制了朝中宗亲。

        对此,殷旸关心道:“前段时间,王上举行二祭了吧。”

        一祭六十日,也就是一甲子日。

        甲子则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结合而成。

        今日为庚午日。

        是六十甲子中的第七位。

        也就是说,今日是今年的第六十七日。

        是第二祭。

        商朝人王,一日一占卜,十日一小祭,六十日一正祭,一年一大祭。

        一场占卜花销不多,但祭祀却所需甚大。

        劳心劳力。

        所以,殷旸才出言前几日殷受举行大祭,聊表关心。

        随即,不等季胜回答。

        殷旸继续言:“正好,汝再传信,告知王上每载给吾送三十万石粟米来。”

        ……

        ……

    相关推荐: 阎浮武事 嫡女毒又娇,太子亦折腰 末日青芒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离婚后,娇妻哭着跪求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