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玄幻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六百一十三章朝局乱局
  • 第六百一十三章朝局乱局

    作品:《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陛下,朝臣已经在殿外候着了!”李尚喜来到御前,轻声说道。

        陈昭钧缓缓的站起身来,忽然他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

        李尚喜连忙上前扶住他。

        “咳咳~~”陈昭钧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张脸憋得通红。

        “陛下,陛下!还愣着做什么,快拿水来!”李尚喜对旁边的小太监怒声喝道。

        一杯茶水入喉,陈昭钧这才感觉舒服了很多。

        “扶朕入殿!”陈昭钧的声音有些嘶哑。

        “陛下,当以龙体为重!”李尚喜劝道。

        “扶朕入殿!”陈昭钧眼眶微红的瞪着李尚喜。

        李尚喜没法,只能扶着他入殿。

        等他坐在龙椅上,殿外百官入殿觐见。

        还不等百官行完礼,陈昭钧就嘶哑的说道:“好了,先说说代王的事情吧!”

        “陛下,臣弹劾北原镇总兵周兰拥兵自重,畏敌不前,徒耗朝堂钱粮,却无半点战功!”

        “代州城破,代王身死,周兰当负主责!”

        一名御史站出来,朗声说道。

        代州城破跟周兰有关系吗?

        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北原镇、陇北镇、肃州镇三路大军进入陇原围剿流寇,陇北镇和肃州镇都是连战连捷,杀敌千里,肃州镇已经从陇西杀入了陇原,陇北镇也是杀穿了陇原,即将进入陇南。唯有周兰还被困在陇原北部。

        如果周兰不顾流民的生死,一路剿灭流寇,说不定她此时已经进入了陇南之地。

        这样或许能解代州被围困之危。

        可是这能怪在周兰头上吗?

        陈昭钧默不作声。

        他不知道周兰面对的局面,也不清楚陇原之地的流寇状况。

        他似乎已经失去了对京都之外的掌控。

        因为秘武卫废掉了。

        汪中直过世之后,秘武卫就废掉了大半。

        吕华也离开了秘武卫,至于原因,一代天子一代臣,陈昭钧登基后在秘武卫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结果就是把秘武卫的很多老人给挤走了。

        陈昭钧与延平帝不同,延平帝登基前只坐了几个月的太子,手中并没有太多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而陈昭钧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他的东宫中有大量的潜邸旧臣。

        他在秘武卫安插自己的人手其实也不算错,只是他太心急,急不可耐的想让自己的人掌控秘武卫。

        可是秘武卫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控的机构。

        更何况还是一群不熟悉秘武卫事务的人,他们让本来就残破不堪的秘武卫变得更加的破败。

        秘武卫的衰败让陈昭钧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对朝堂之外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同时文武百官也在打压秘武卫,原本秘武卫的密探遍及天下,可如今连这京都都漏成了筛子。

        陈昭钧以为这是正常的情况,但实际上这并不正常。

        “臣附议!”

        “臣附议!”

        十余名文官站出来跟着弹劾周兰。

        而武勋队列中却没有人出声维护周兰。

        勋贵集团的人心散了,心气也乱了。

        陈昭钧听着鼓噪的文官,只觉得一阵堵得慌。

        “都给我闭嘴!”

        他嘶哑的发出一声怒吼。

        百官静默。

        陈昭钧眼眶阴戾的看着满朝文武。

        “首辅,你来说!”

        首辅王崇古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该调集大军围剿陇南的流寇!”

        王崇古,承平三十年一甲榜眼,没错,他与陆文渊是同年,当年陆文渊是探花,他是榜眼,而如今他已是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太子太师,陆文渊却只是辽远布政使。

        原因嘛!

        陆文渊是辽东系,王崇古却是江南派。

        王崇古的官途可谓是顺利无比,他先在翰林院呆了三年,又在六部流转十二年,然后做了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入阁。

        仅仅二十年他便入阁了,不到三十年他已是内阁首辅。

        与他同年的,一甲状元刘师颜早在十年前因为朝堂争斗被罢官,一甲探花陆文渊一直在辽东转悠,唯独他是步步高升。

        “你有何提议?”陈昭钧问道。

        “臣以为当设陇原总督,总揽陇原、陇西、陇南三省军政事务,可调北原镇、陇北镇、肃州镇三镇兵马,围剿流寇,安置流民!”王崇古说道。

        陈昭钧微微颔首,他总算是听到一个还算靠谱的提议了。

        “谁合适担任陇原总督?”

        王崇古沉声说道:“臣以为兵部尚书杜合晟可担此大任!”

        杜合晟,延平三年一甲探花,他的仕途比王崇古还顺。

        一个从未领过兵的人担任兵部尚书,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去总督三镇兵马围剿流寇,也不知道这王崇古是怎么想的。

        然而陈昭钧居然同意了王崇古的提议。

        因为陈昭钧也没有领过兵,也没有上过战场,他觉得总督三镇兵马围剿流寇,只要统筹各方事务即可,根本不需要亲自领兵亲自上战场。

        所以让兵部尚书去总督三镇兵马很合适。

        “准!”

        “加封兵部尚书杜合晟都察院右都御史,赐王命旗牌,总领陇原、陇西、陇南军政要务,总督北原镇、陇北镇、肃州镇三镇兵马!”

        “臣遵旨!”杜合晟一脸喜色的出列领旨。

        陈昭钧想了想,又道:“调辽远布政使陆文渊为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宜,升宁远知府林展位辽远布政使司参政!”

        他终于还是打算动用延平帝给他留下的良臣了,不过他居然只调陆文渊入京,没有让林展入京。

        最让人无语的是他居然让陆文渊任兵部尚书,陆文渊是厉害,但他也没有领过兵,没有上过战场,他甚至没有在边镇做过巡抚。

        而且是陆文渊自己入京,就眼下朝堂的局面,陆文渊在京都估计也是独木难支。

        或许是陈昭钧太看得起陆文渊了,觉得陆文渊能解决眼下朝堂的局面。

        ……

        陈昭玄之死引起的动荡远不止如此,时间进入六月中旬,周兰在宜君府收到了内阁、兵部和都督府同时发出的斥责,对于她畏足不前表示严重不满。

        同时三镇三省总督杜合晟人还未到陇原,就先给周兰下令,命令周兰立即率领大军南下围剿流寇。

        然而此时周兰刚在陇阳府和宜君府安置了三十万流民,她麾下的将士正在帮着那些流民挖井或疏通灌渠。

        若是这个时候离开,先不说这三十万流民能不能种出粮食来,就说大军离去,再有流寇进入陇阳府和宜君府会如何?

        一旦流寇再次进入这两府之地,那些流民肯定无法安心耕种,很可能又再次被流寇裹挟离开。

        如此一来,周兰这三个半月的心血都白费了,她从北原镇和重山镇调集过来的粮食也会全部浪费掉。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流民的问题,就算是给流民再多的粮食也是白白浪费。

        唯有让流民安定下来,种出粮食,这三十万流民才会安心的过日子。

        而且今年陇阳府和宜君府的老天爷还算有点良心,两个月内下了数次不大不小的雨水,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旱情,但也大大缓解了两府之地的旱灾。

        如此难得的机会,周兰自然不想错过。

        并且这短时间她也没有闲着,她虽然没有去围剿流寇,但一直都有收拢流民。

        目前南方数县的流民都已经被她安置在宜君府。

        只是此时周兰面对朝堂各部和总督的斥责和命令,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之间,她仿佛成为了众矢之的。

        宜君府府衙书房中。

        周兰坐在书桌前,看着手中的公文和调令,脸色越发的难看。

        她的鬓角不知何时已经染上了白发,她的眼角也爬上了深深的皱纹。

        岁月如刀,在她的脸庞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

        “将军,我们要不要出兵?”王云巧站在周兰身后,看着总督下发的调令,轻声问道。

        “怎么出兵?我们现在还有兵可用吗?”周兰问道。

        王云巧道:“可若是不出兵,总督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周兰深吸一口气,她何尝不想出兵,但是她真的无兵可用,现在将士们都在忙着安置流民,根本抽不出兵力继续围剿流寇。

        而且她手中的粮食也不足。

        还是那句话,她想要的不只是剿灭那些流寇,还要让流民安定下来。

        “你给总督发一份文书过去,让他给我们拨发钱粮,没有钱粮怎么出兵!”周兰冷声说道。

        这都三个多月了,朝堂连一分钱粮都没有给她。

        只要求她剿贼,却不给钱粮,这特么的不是扯淡吗?

        “就怕这样会惹怒总督!”王云巧有些担心的说道。

        “惹怒就惹怒吧,他还能奈我如何?”周兰丝毫不惧。

        王云巧点点头,“那好吧,我这就安排人去找总督要粮草!”

        周兰这事却突然说道:“等等,再派人去打听一下代王的事情!”

        王云巧神色平淡的说道:“我知道了!”

        说起了,陈昭玄还是王云巧的师弟,不过她对这个师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因为她从未见过陈昭玄。

        比起担心陈昭玄的生死,王云巧其实更担心杨正山得知此事后会不会伤心。

        不过她的担心也只是持续了一小会,毕竟她手头上的事情很多,根本顾不上其他的事情。

        ……

        重山镇,杨承业也收到了陈昭玄战死的消息。

        比起王云巧来,杨承业与陈昭玄就要熟悉很多了。

        两人以前在京都时,还经常结伴去杨家的护卫营训练。

        骤然听说陈昭玄战死,杨承业的心情很不好。

        “连师叔都被贼寇杀死了!”

        镇标营的营地中,杨承业黯然伤神的说道。

        “侯爷,这事要不要给老太爷传个信!”杨大福轻声问道。

        杨承业沉默了稍许,说道:“传个信吧,不过爷爷应该不再星月岛。”

        陈昭玄毕竟是杨正山的徒弟,这份师徒情分还是很重的。

        杨承业也不知道杨正山会如何看待此事,但他觉得还是不要隐瞒比较好。

        就在这时,一名亲随跑进堂中禀报道:“启禀侯爷,营地外有人递来了一份拜帖!”

        “拜帖!”

        杨承业接过拜帖,打开看了一眼。

        “安师叔?他怎么来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安晨辉。

        虽然不清楚安晨辉的来意,但杨承业还是立即去营地外迎接安晨辉。

        “见过师叔!”

        “见过大哥!”

        两人见礼,然后相视一笑。

        安晨辉是杨正山的徒弟,论辈分他自然就是杨承业的师叔。

        但是安晨辉又是姜妙的夫君,所以他叫杨承业一声大哥也不算吃亏。

        两人哈哈一笑,随后便一同进入营地中。

        “师叔怎么来了?”

        “是我曾祖让我来的!”

        “安前辈嘛?他老人家有什么吩咐吗?”

        安晨辉神色有些凝重,将一封信交给杨承业,说道:“这是我曾祖的信!”

        “给我的?”杨承业有些惊疑。

        “嗯,给你的!”

        杨承业满心疑惑的打开了信件,安雨行居然会给他写信,这让他感到非常费解。

        不过看过信件之后,他心中的费解换成了震惊。

        “京都的局势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了吗?”

        安雨行在信中写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却道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大荣皇朝可能会有亡国之危。

        别以为安雨行不操心朝政就以为他不知道朝堂上的是是非非,他们这些老古董一个个心里透彻着呢。

        “哎,我也不知道,但曾祖的猜测应该不是信口胡说!”安晨辉道。

        杨承业点点头,收起信件,“妙儿表妹来了吗?”

        “都来了,就在关城内,我是将她们安顿好才过来的!”安晨辉道。

        他们来重山关是来避难的。

        陈昭玄的死给安雨行提了一个醒,所以安雨行就把安晨辉一家子送来了重山镇。

        安雨行自己倒是不怕,哪怕京都再乱,以他的能力想保命也是轻而易举,但是安晨辉一家就不行了。

        如今安晨辉也有一子两女,安雨行对他的儿女看得很重,生怕因为局势混乱,让安晨辉的儿女受到伤害。

        杨承业想了想,觉得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插不上手,只能说道:“走吧,我们先回城,妙儿表妹来了,我这个做哥哥自然要好好招待招待!”

    相关推荐: 属性掠夺系统:从废柴三少到万界主宰的碾压 出轨式婚姻 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 宠神 从蛇图腾开始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