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都市 > 激荡1979! > 第8章 关于稿费
  • 第8章 关于稿费

    作品:《激荡1979!

            只不过人家都是燕京本地临时工,是政策把他们送进了北大,魏明则是靠关系。

        留给魏明的铺位是乔枫的上铺,这样挺好,上铺私密性好,写作可以免于打扰。

        魏明笑着向两位同事问好,并询问他们是在哪儿插队的。

        赵德彪去的是东北,梅文化则是在河南。

        “那你是在哪儿插队的啊?”梅文化问,他完全听不出魏明有外地口音,以为跟他们俩是一样的。

        魏明回道:“我没有插过队,我就是队里的。”

        乔枫:“小魏来自河北,他们那地方盛产白酒。”

        赵德彪眼前一亮,忙问:“那带了吗?”

        魏明笑道:“来的匆忙,下次从老家回来一定带。”

        赵德彪搓着手:“那可说好了!”

        梅文化比赵德彪想得多,一个外地农村人,能进北大工作,这肯定是背后有人啊。

        不过自己背后也不是没人,倒不怵他,于是梅文化坐下继续看书。

        感觉他这气质应该住学生宿舍。

        魏明瞄了一眼,是一本叫《今天》的杂志,好像是北岛等人弄的诗刊吧。

        就那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等魏明收拾好了床铺,准备再写点什么的时候,乔枫热切问道:“小魏,北乔峰南慕容的故事你给讲讲呗。”

        “哦,行啊,这个故事叫《天龙八部》,话说在云南无量山一带……”

        无论原版小说,还是电视剧改编,通常都是从段誉的故事开始切入,魏明也是如此。

        虽然他的记忆力有所增强,不过并没有讲的太细,真要是事无巨细,怕是要讲好几天才能讲完,自己哪有那个功夫啊。

        然而他刚讲一段,梅文化就打断了他。

        “你这是香港人写的武侠小说吧?”

        “对啊,你也知道?”

        “你从哪买的小说啊?”梅文化非常好奇,他下乡的时候听一个大哥讲过一段。

        “没有买小说,我有个高中同学原籍在广东,他接触的多,我也是听他讲的。”他真有这么一个同学,叫柳如龙,也在燕京上大学。

        赵德彪急吼吼打断梅文化:“我说你插什么嘴啊,正听的过瘾呢,接着讲段誉和神仙姐姐啊!”

        没想到这三个人里面听得最入迷的是赵德彪,乔枫虽然也很喜欢,但有点不满段誉喧宾夺主,不是乔峰和慕容的爱情故事吗,这个姓段的真碍眼。

        结果很快北乔峰南慕容作为背景板出现了。

        “啊,南慕容是男的啊!?”他大失所望。

        “对啊,慕容复,也是江湖数得着的年轻俊杰,剧透一下,所谓的神仙姐姐跟他也有关系哟。”

        赵德彪立即催促,他就喜欢神仙姐姐。

        虽然跟乔枫预想的不太一样,但他也被这个精彩的武侠故事吸引住了,毕竟是金庸的集大成之作。

        即便是一开始不屑一顾的梅文化也已经放下了手上的杂志,假装漫不经心,但耳朵却是一个字都舍不得错过。

        这一晚上魏明算是白瞎了,一个字都没写,但赢得了赵德彪一个“明哥”的称呼。

        两人同岁,赵德彪生日大一些,但没魏明高,他甘心做小,两人快速熟悉了起来。

        梅文化要虚伪一些,明明很羡慕段誉先后跟几个美女牵扯的女人缘,但嘴里却说着:“都是些资本主义社会用来消磨时间的毒瘤,不登大雅之堂。”

        赵德彪呵呵一声:“那明天明哥还讲,你还听不?”

        梅文化撇撇嘴:“讲就讲呗,我不嫌你们打扰我看书。”

        枫哥道:“好了,熄灯睡觉,明天还要跑操呢。”

        ~

        第二天六点多,除了需要站岗的保卫员,其他人都被乔枫拉到了五四运动场跑圈。

        魏明挺想运动的,虽然他一米八三的大个子,颜值也高,但太瘦了,跟豆芽菜似的。

        别说跟乔枫、赵德彪这种壮汉比了,感觉梅文化这个四眼仔都比他瓷实。

        主要还是常年缺吃短喝,没有油水造成的。

        所以吃早饭的时候魏明除了三个油饼,还买了两个煮鸡蛋,可惜没有牛奶。

        油饼三分钱一个,主要鸡蛋贵,一毛二一个,虽然这么吃,每月18块5毛可能不太够,但他相信稿费迟早会来的。

        果不其然~

        经过一上午的政治思想培训后,魏明、赵德彪、梅文化三人一起去教职工食堂吃饭。

        然后远远就看到乔枫和吕晓燕站在门口。

        “嫂子,人来了。”乔枫伸手一指。

        “婶子!”魏明赶紧小跑过去。

        吕晓燕眼里掩饰不住的欣赏:“小明,咱们聊聊吧。”

        “好。”魏明把餐具交给枫哥,让他代打。

        乔枫给魏明打了锅塌豆腐和馒头,一顿午饭才相当于一个鸡蛋,因为农民养鸡超过三只就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所以鸡蛋贵是必然的。

        “队长,这里!”赵德彪喊道。

        乔枫落座后,梅文化忙问:“队长,那个女同志是谁啊?找魏明啥事呀?”

        赵德彪:“你没听到吗,明哥叫她婶子,那就是亲戚呗。”

        梅文化:“但是我听队长还叫她嫂子,难道魏明也是队长的亲戚?”

        乔枫熊了梅文化一句:“少打听,吃你的吧。”

        不过他也好奇,因为晓燕嫂子说找魏明有公事。

        公事?

        ~

        这会儿两人正在外面溜达,吕晓燕已经告诉他过稿的消息,而魏明显得很平静,颇有大将之风。

        “你真是一晚上写完的啊?”吕晓燕又问。

        “当然了,要不我再一晚上给您写一篇。”

        “好啊,像《没牙的老虎》这种水平的童话,你有多少我们社收多少!”吕晓燕豪爽道。

        “谢谢婶子!”魏明算是找到长期饭票了,然后他扭捏地问:“那稿费啥时候能给啊?”

        “你急着用钱啊?要不我先……”

        “不不不,钱倒是不那么缺,主要是想用自己的稿费补贴一下家里,让爸妈以我为荣。”

        吕晓燕没体验过农民的苦,但也听丈夫讲过他小时候那些艰苦岁月,肯定是魏明家人在村里的日子不好过。

        她道:“你放心吧,我给你加了塞,安排在这个月发表,出刊那天就可以拿到稿费单,大概两周后吧。”

        半个月,对于杂志刊物投稿算是快的了,有时候从今天拖到明年都不稀奇。

        “那我能拿到多少稿费啊?”魏明不耻于谈钱。

        吕晓燕给他讲了一下现行的稿费规则。

        “从77年开始,国家恢复了稿费制度,根据作品质量,原创作品按照每千字2元到7元的价格一次性支付,你那篇稿子5000字,最少也有十块钱。”

        还有就是,这时候印刷成书作者是没有稿费的,印数稿费要等到明年稿费调整的时候才会加上。

        “就只考虑质量吗?”魏明又问。

        吕晓燕笑了:“当然,杂志社自己的财力,还有作者的名气也会有一定影响,不过你放心吧,有婶子在,肯定不会让你拿最低的稿酬。”

        最少10块变成了最少15块,魏明再次感谢,并表示:“我会尽快拿出新作品的。”

        “嗯,不过新作最快也要下个月发表了,同一期内我们通常不会发表一个作者的两部作品。”

        其中的考量魏明当然明白,不过这样的赚钱速度也太慢了。

        他开始考虑在满足《儿童文学》每月一篇的情况下,要不要同时投一些别的刊物,写一些长点的故事~

        (ps:求月票追读啊,早点登上新书榜才能被更多人看到啊!还可以投资一下,首订钱不就有了吗~)

    相关推荐: 刚成僵尸,你把定僵符当辣条吃? 带崽二嫁,偏执小叔子悔红眼 东京中医:我不是专门看妇科的! 前脚离婚,后脚我成了顶级神豪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