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九十九章天下的真相
  • 第九十九章天下的真相

    作品:《靖天下

            第九十九章天下的真相

        大都城。

        忽必烈自上都回銮。

        千军万马簇拥着,浩浩荡荡的铁骑洪流,乃是忽必烈最信任亲卫怯薛,也是而今天下第一强军。

        耀武扬威,声震天下。

        很难说元朝的都城是大都还是上都。

        最少现在的忽必烈每年在上都城待的时间,要比大都城多。

        有四头大象拉的御撵内部,就好像是一座房子,此刻只有微微的晃动感,让人行走之间稳定自如。

        云南败报此刻就捏在忽必烈手中。

        “汪良臣死了?”

        对于这个消息,忽必烈有一丝不敢相信。

        他已经很高看虞醒了。但也万万没有想到虞醒能做到这个地步。

        鲜于弘,赛典赤,段实这些人都不是忽必烈手中最能打的。否则,这些人都没有参与到对宋作战之中。

        汪良臣不一样了。

        是的,汪良臣比伯颜,比阿术,乃至张弘范或许差一点。但是在四川作战多年,掌控大军十几年了。名副其实的老帅。

        虽然说以众凌寡,听起来不好听。但是怎么打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胜利。

        能打赢就完了。

        而今汪良臣连以众凌寡都做不到了。

        还送掉自己的性命,让忽必烈一时错愕。

        不知道是自己低估了虞醒,还是汪良臣老了。不中用了。

        真金见状,立即进言道:“阿爸,云南是阿爸亲手打下的。今日丢失,天下人如何看阿爸,必要夺回。”

        “日本就不是当务之急。何足远征?”

        “以孩儿之见,不如罢日本之征。专心于云南。”

        “阿合马又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他指派杨琏真迦在南边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南人的公愤。”

        “如此一来也减少朝廷开支,与民休养生息。”

        “让百姓喘口气-----”

        征日之事,正是最近朝廷上议论比较多的事情。

        数年前,忽必烈令日本人来朝见。

        但是日本人以南宋为正统,断然拒绝了蒙古。

        惹怒了忽必烈。

        而今南宋已平,忽必烈再次遣使,令其朝见。无功而返。

        忽必烈决议征日。

        真金觉得这一件事情劳民伤财。已经多次劝阻了。

        此刻他觉得云南之败,是坏事也是一件好事。

        丢了云南一省,自然是坏事。但是在群山中打仗。总要比跨海远征强得多吧。

        “真金,”忽必烈开口。同时一摆手。

        让身边所有伺候的人都退出去了。

        或许是云南之败,刺激到了忽必烈。

        正如真金所言,忽必烈登基之前,征服大理是忽必烈最大的军功,甚至忽必烈的班底都是在征服大理之中培养出来的。

        而今云南丢了。

        的确是让忽必烈脸上无光。

        也或许是忽必烈对真金忍无可忍了。

        忽必烈本来不想说的那么明白,希望真金自己去想,自己去悟。只是而今看来,真金是悟不出来,非但悟不出来,还走上汉人的歪理邪说上去了。

        只能敞开了说。

        “你是蒙古人。”

        “蒙古人有蒙古人的治国之法,这才是大元朝根本之策,而不是汉人之法。汉人之法固然有好的地方,可以拿来用,却不能忘本。”

        “你知道蒙古治国之法是什么?”

        真金一时间愣住了。

        他很熟悉蒙古历史,但是一时间也难以概括蒙古人治国之法。

        他在汉人老师影响下,学习了浩如烟海的汉文化,比起汉人的治国之法,总是怀疑蒙古人有治国之法吗?

        “成吉思汗出生的时候,手中各握一个血块。”

        “他握着的就是我们蒙古人治国之法。战争与死亡。”

        “当时蒙古混乱不堪,各部征伐,成吉思汗一统蒙古后,他就发现了问题。如果不继续发动战争,蒙古还是会回到一片混乱之中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蒙古人是天生的战士,天生的征服者,我们必须作战,必须征服。”

        “这是我们的使命。”

        这其实是游牧经济的薄弱性导致的。

        蒙古作为一个游牧大帝国。因为游牧生产薄弱,各种天灾很容易导致牛羊死绝,蒙古人个体是无法对抗这种天灾的。而作为游牧集体,对抗这种天灾最好的方式,就是转嫁矛盾。

        而轻骑兵战术的成熟。游牧民族天生在马背上,战马的成本极低。从而导致,从经济上,发动战争是非常划算的。

        成吉思汗并没有从理论上研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但并不妨碍,他得出了这样一个天才般的结论。

        只要战争才能让蒙古帝国存在。

        蒙古帝国必将生于战争,成长于战争,战争是蒙古帝国的养分。

        “自此,成吉思汗制定了很多律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战争。为了征服。”

        “为了得将士死力。对将领从来很大方。”

        “破城者得其城,杀人者得其妻女。”

        “愿意为我所用,不管是敌人,还是仇人,只要是英雄豪杰,都一律接纳。”

        “哲别射了成吉思汗一箭,还是宽容以待。”

        “广纳天下英雄,不管是蒙古人,畏兀儿人,汉人,色目人,乃至西南夷人,只要能有部众,能打,愿意臣服于我,统统善待,不从者,皆杀。”

        “一切为了胜利,胜利者拥有一切。”

        “于是,子孙有封地,将领有私兵。能登高位者,都是将才,即便子孙继承大汗之位,一要诸王推举,二要做过一场。”

        忽必烈双眼之中露出寒光,犹如刀锋。

        “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代表你麾下的,不是汉人那些养蠢的士大夫,是会杀人的豺狼虎豹。”

        “这些人不放他们出去打猎,不放他们出去咬人,他们就会来反噬主人的。”

        “蒙古自战争中诞生,也会与战争相伴终身,不能对外作战,那就一定会内战。”

        “这是蒙古人的宿命。”

        “今日打日本也好,打云南也好。都是次要的。”

        “重要是必须打下去。”

        “你现在明白吗?”

        真金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忽必烈每一句话,就犹如刀锋一般,刺入真金的内心深处。

        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开来。

        “可是百姓真活不下去了?”真金眼中闪过大都城外被各种横征暴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百姓。

        “让他们去死。”忽必烈不耐烦的说道:“真金,你是蒙古人。”

        “他们假装不记得,蒙古人杀了多少汉人。”

        “你不会真的不记得了吧?”

        “文天祥还在大都关着!”

        “汉人是蒙古人最好的牛羊,但是太多了。需要几个头羊好管理。但是真金你记住,他们仅仅是头羊。最多是牧羊犬。”

        “孔子的法子是好法子,是让羊当羊的法子。”

        “但是你不是羊。”

        “你是他们的主人。”

        真金作为忽必烈最喜欢的儿子,最杰出的儿子,绝非迂腐之辈。

        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阿爸,朝廷钱粮不足了。”

        “阿合马这样敛财,是竭泽而渔。不可长久。到时候该怎么办啊?”

        这也是而今大元朝最深层的矛盾。

        从经济上来看,大元朝已经从一个游牧帝国转变成为传统的中国模式。

        儒家从来不好战。

        并不是他们爱好和平。

        而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发动对外战争,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可以说,中国发动对外战争,但凡划算的。老祖宗早就打下来了。

        这就是形成一个矛盾。

        蒙古上层的政治结构让他们必须发动战争,只要战争才能掩盖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

        就好像汪良臣之败。

        这一战,如果汪良臣胜利了。汪家一分为二,汪家坐大的问题也解决了。

        而今汪良臣失败了。

        汪家必然遭受一系列打击。

        不死也脱层皮。

        汪家巩昌二十四城的封地,也未必能保得住。

        如果有需要的话,忽必烈只是动动手,不管是顺水推舟,让汪家从此没落。或者拉汪家一把,收获汪家的忠诚。

        这未必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问题是,对外战争,从成吉思汗时期的极其划算,到灭了南宋之后,已经非常不划算了。但是上层政治结构没有变化。让战争成为一种政治上必须进行,而今经济上极不划算的事情。

        于是,大量财政赤字。

        于是,阿合马应运而生了。

        为忽必烈搞钱。

        但这解决问题了吗?

        “那是阿合马的事情。”忽必烈冷冷的说道。

        象撵微微一顿,已经到了。

        忽必烈与真金走出象撵。

        一时间,号角齐鸣。

        无数达官贵人跪在地面上,“拜见大汗。”

        忽必烈与真金在群臣的簇拥之下,进入大殿。忽必烈立即传各大臣来商议云南之事。

        片刻之后,大殿里厚厚的波斯地毯上。忽必烈坐上首,下面蒙古大臣与一些汉人大臣纷纷落座。

        各有参差。

        如果不是外面宫殿威严,单单看里面的装潢,到处有波斯地毯,还有墙壁上的羊毛挂毯。

        下面大臣们,也很没有规矩。断然没有汉家君臣礼仪俨然的样子。

        各自之间小动作不断。

        似乎是在塞外黄沙的大帐之中,根本不是在大都威严的宫殿里。

        这就是蒙古人的议事大会。

        忽必烈说道:“汪良臣死了,死在四川。十万大军,尽丧于大山之中。这一件事情,诸位知道了吧。”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