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九章祭酒之位
  • 第九章祭酒之位

    作品:《靖天下

            第九章祭酒之位

        陈宜中挠头:“我试一试吧。”

        虽然这一件事情很难。

        但是作为进士出身的陈宜中,对学习还是很有心得,找几本永嘉学派的书籍复习一下,大概能糊弄虞醒了。

        毕竟看虞醒的经历,

        正经读书的时间也没有多长。

        他知道什么永嘉学派?

        而陈宜中也不愿意放弃这个位置。

        不仅仅是清贵。

        而今陈宜中只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自然是看着云南恢复中原。如果他能在其中发挥一些力量就更好了。

        第二个想法,就是好好照顾小公主。也算是对列位先帝最后的忠诚了。

        *********

        虞醒刚刚从各地视察矿场回来。

        云南的矿产很多。

        昆明附近就有铜矿。

        虞醒去了好几日,风尘仆仆。不过脸上却带有笑容。

        可见大有收获。

        回到家中。

        就看见,奢宝儿扶着挺着大肚子的张云卿。

        张云卿满脸都是母性光辉,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虞醒几步上前,换个奢宝儿扶着张云卿,小心翼翼的散步。

        “我其实没有那么金贵。”张云卿说道:“我从小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身功夫,能上阵杀敌的。怀了孩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的。”

        “是是。”虞醒说道:“夫人是将门虎女。”

        张云卿看了一眼奢宝儿,说道:“相公,宝儿身子也有喜了。”

        虞醒一愣。

        看着奢宝儿。

        奢宝儿一向顽皮,此刻也变得淑女起来。似乎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从长大了。

        脸色也有几分娇羞之色。

        张云卿对奢宝儿一向很好。而且大家闺秀出身,张云卿更知道,奢宝儿背后奢家的重要性。奢雄此刻已经成为联系各部的枢纽于榜样。奢家与虞家的联姻。不仅仅是代表着奢家自己,更是汉人与当地夷人的联姻。

        张云卿自然期盼奢宝儿生下男孩。

        她怀孕之后,就让虞醒多多去奢宝儿房里。

        奢宝儿怀孕也是很正常的。

        虞醒说道:“宝儿辛苦了。”

        奢宝儿满脸通红,不像之前风风火火的野丫头,说道:“不辛苦,殿下辛苦了。”

        这话说的。让虞醒无言以对。

        “相公,后院再添几个人吧。”

        张云卿说道:“高家有几个不错女娃,还有各地土司,特别是芳罕土司,他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很俊的。”

        虞醒有些无奈,说道:“好了。我知道了。”

        这不是张云卿第一次说了。

        虞醒有时候有些无奈。

        张云卿到底是爱灭元大业,胜过爱自己。

        联姻,虽然有时候不靠谱,但也是最常用的办法。虞醒在云南根基尚浅。大规模联姻,是最好的办法。更何况在张云卿看来,要报仇,要伐元,自然是人多力量大。

        虞醒自然要以身作则啊。

        但是虞醒实在不想让后院也成为前面斗争的延续。

        正好外面说道:“启禀殿下,左相求见。”

        虞醒立即说道:“外面有事,我这就过去了。”

        “姐姐。”见虞醒走了奢宝儿说道:“你真想给后院进人吗?”

        张云卿幽幽一叹,“傻孩子,这是我们愿意不愿意的事情吗?最不幸在帝王家。这是没奈何的事情。你以为我是怎么知道高家的女儿,与芳罕土司的独女?”

        “有些事情,由不得我们,也由不得殿下。”

        ********

        虞醒出来就看见谢枋得,还有陈宜中。

        双方行礼寒暄,不必多言。

        谢枋得导入正题,推荐陈宜中为王太傅,为西南大学祭酒。

        自古以来,三公都已经是虚衔了。位在丞相之上。不过是一个安抚陈宜中而已。

        这不重要。

        但是西南大学祭酒。

        虞醒却不想随便给人。

        但是虞醒也很清楚一件事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虞醒没有精力放在西南大学上。

        云南现在主要矛盾是生存矛盾。必须抵挡鞑子第二波,第三波进攻。

        确保云南自保的局面确定下来。

        然后再做其他。

        在此之前,西南大学也需要有人主持才行。

        虞醒本来想让张云卿生过孩子后,代他出面主持西南大学。

        只是他也知道这方面的阻力。

        汉王朝廷越正规,越多人就越不允许女人出来做事。

        “陈宜中似乎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名望够。

        虽然与文天祥,陆秀夫相比,陈宜中不能为之相比。

        但是作为大宋丞相,临危受命。从临安开始,不管遇见到什么局面,不投降,不降鞑子。宁死边荒,不投鞑。

        当时兵临城下,与陈宜中一起临危受命的丞相,就是留梦炎。

        留梦炎投降鞑子。

        留梦炎此刻的荣华富贵,陈宜中只要一屈膝,也是可以有的。

        西南大学新立,正需要有名望的人来镇场子。

        毕竟大学乃是大师之大。没有足够人才,如何能算大学。

        而今西南大学都是一个空架子。

        陈宜中坐镇,以他的人脉,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了。

        对西南大学来说,是极大利好。

        “只有一点。”虞醒想道:“如果陈宜中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那么就是有再多的好处,也断断不能用他。”

        虞醒说道:“陈相,我欲行大事于天下,当尊何学?”

        陈宜中暗道:“这题我会。”

        “而今之事,中华不绝于缕,当兴事功之学。”陈宜中说道:“程朱之学,固然是天下显学,其求心性,过于空泛,又支离破碎。”

        “诚不可取。”

        “陈相所言极是。”虞醒说道:“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以我观之。天下沉沦如此,正是学问不正之故。”

        虞醒说着一句话,也在观察陈宜中的反应。

        陈宜中到底是丞相,他岂能让虞醒看出自己半点端倪。

        但是内心之中,已经翻江倒海了。

        暗道:“这也太狠了吧。”

        陈宜中是经历过南宋灭亡全过程的。见到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也知道,南宋到现在,各方面积重难返了。纵然没有蒙古南下,也未必能支持多长时间了。

        南宋灭亡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虞醒归于理学上,太武断了。

        只是陈宜中也发现虞醒看他的眼神,那是一种带着审视,观察的眼神。

        一瞬间,陈宜中明白了虞醒的想法。

        “汉王殿下是在通过这一件事情观察我的立场。他要的就是一个绝对与程朱理学不搭界的西南大学祭酒。”

        一时间,陈宜中有些纠结。

        出于本心。

        他不觉得,理学需要为南宋灭亡负责。

        这是一个天大的屎盆子。

        但是他很清楚,他如果这样说了。他要面对什么。

        这一瞬间,他想到了,当初李辅叔来见他的事情。

        他当时如果为李辅叔向安南求援兵,或者说,跟随李辅叔回昆明,而今哪里有谢枋得的事情。

        而今好像又在这个转折点上。

        他心中叹息一声。

        算了。

        对不住了。

        他很多老朋友都是理学中人。

        但是此刻他要昧着良心说话了。

        毕竟,他已经错过一个机会了,不想错过另外一个机会。

        “殿下所言极是。理学内里就是佛学,儒学是入世之学,齐家治国平天下。何曾讲什么心性精微?夫子言,观其言,察其行,何曾教人,不行一事,却自问其行,自称君子?”

        “以空对空,以玄对玄,何尝有儒门中人的风范?”

        “儒门乃是入世之学,理学讲什么静坐入定,乃是佛门之教。”

        “这哪里是儒学,分别是佛奴。”

        “吾辈将鸣鼓而击之。”

        陈宜中一开口,说得比虞醒还狠。

        这不用陈宜中动脑子。

        毕竟南宋理学大兴,并不代表其他学说都死光了。

        什么蜀学,心学,永嘉学派等等,各地学问争锋都很多的。可以说,这些大学问家骂起人来,毒得狠。

        虞醒只是说理学的危害。

        但是陈宜中一开口,理学就是佛奴,就是佛学的分支。已经将理学打出儒家门墙了。

        打成邪门歪道了。

        丞相就是丞相。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虞醒都有些吃惊。

        在他心中,程朱理学是一个了不得的敌人。而今看来满不是那回事。

        其实真正确定程朱理学的地位,不是宋朝,而是元朝。元朝以程朱理学为官学,一切考试都从其中出。

        明清继承。

        后世很多士大夫都是学这个身居高位的。

        所以他们不能否定程朱理学,那是否定他们自己。

        宋朝科举可复杂多了。而且因为政治因素,考试的内容也常换,比如王安石上台,考王安石的。司马光上台,会做什么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们对程朱理性更多是出乎学问本身。

        不得不承认,程朱理学是有东西的。

        但是学问仅仅是学问的时候,对陈宜中这样的政治家来说,就是拿来用的。

        虽然稍稍觉得有些违背本心。但是儒家学说本身就是让皇帝用的。

        皇帝不想要,换一家,在太正常了。史不绝书。

        陈宜中作为个人,觉得有些对不起朋友。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前不说董仲舒,孔颖达。单单说元朝,刘秉忠,许衡不都是做同样的事情吗?

        这才是儒门本色。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