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五十七章南庆府
  • 第五十七章南庆府

    作品:《靖天下

            第五十七章南庆府

        首先,就是确定主从,也就是质子的本意。确定双方关系,以及互信。当然了,我大汉,不,我大宋汉王,做不出让儿子去杀父亲的勾当。这更多时候,是一个摆设,真反叛了。也不屑于杀一质子。

        其次,就还对各部施加影响力。

        不是小看各部的战斗力。

        而是很实际的问题,这各部落的战斗力,都是垃圾。

        虞醒仅仅带了五万,就无惧任何缅甸的反扑,可以说,即便缅甸全盛时期,也无法阻止虞醒饮马印度洋。甚至五万人已经多了。

        虞醒这一次来,是为了长治久安。自然带了几分耀武扬威的意思。

        而缅甸却早就控制缅北各部?

        原因很简单,缅北各部打不过缅军。

        军事也是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上,云南汉军其实超越整个时代,已经一只脚迈入了近代军队的行列。这些质子如果能在汉军中服役数年,他们学到军事知识,会有大用。

        比如回去纠集一批人手,干掉首领,自己当头。

        大部分时候,谁送质子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未来的继承人送过去啊?

        这些人依靠云南当上首领,将来自然会成为云南的铁杆了。

        甚至成为精神中国人。

        以上大概是乔坚的心思。

        虞醒的视角就更高了。

        那就是人口层面了。

        更重要的是,云南的人力缺口太多了。

        与鞑子鏖战下去,必须有大量的人口为基数。

        单单云南人口。虞醒想要扩军是不可能的。十几万人已经是极限了,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了,甚至人口的再生产。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大量外籍军队。

        其实缅甸人口也不多,缅甸所有人口加起来,未必有云南多。但虞醒不在乎。

        大量缅人战死,甚至可以改善云南的人口结构,汉人数量太少了。

        而且大量缅人在军队服役后退役,经过军队的训练,也能成为会说汉话,写汉字的准汉人。有利于汉族融合各族,在这个时代,后世很多民族意识都还不存在。

        或者说,仅仅一些上层贵族才有的。

        经过一定的训练与教育,是能够化夷为汉的。甚至能让这些人在军队退役之后,成为工业人口。利用工业虹吸,完成对缅甸等偏远地方的人口迁徙。

        工业城市中生活过两代之后,这些人的后人,谁还记得自己是哪里人?

        这是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的。

        外籍军团的成立是必须,也是必然。

        但具体到如何去做?就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了。

        是单纯编练某部队?是汉人夷人混编,还是汉人军官,夷人士卒,等等,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问题。

        各民族单纯编练一支军队中。沟通成本很低。甚至只要派几个通译,直接就能上战场。但问题,内部独立性没有打破。虞醒与乔坚想要的效果达不成。

        而混编,就要付出大量的教育成本。还要面临很多奇奇怪怪的矛盾。

        印度反英大起义的导火索,是因为凃油的子弹。当时多用动物油脂,而产量最大的就是牛油与猪油,从成本上考量,自然是两种之一。

        但,印度教不能接受牛油,牛是神圣的。伊斯兰教不能接受猪油,猪是不洁的。

        虽然说印度反英起义的原因非常多。但是这一件事情,英国人估计也是很懵逼吧。

        而无数民族混合在一起,这样的事情少不了。

        这一支质子军。就是第一个试验品。可以编成不同的营。看看怎么办更合适。

        “你说的对,质子军的事情,我暂定一个班直。征召南庆府各部首领子弟入伍,每部三人到十人。”

        南庆府下辖各部大概有一百多,小的就是一个村子,大的有十几万人。按这个数目征兵,大概能征收数百人。再加上一个些军官,就是一个小营。

        可以实验一下,外籍军的管理。

        “殿下,臣觉得江头城此名不雅。臣请殿下赐佳名。”乔坚说道。

        这个问题将虞醒难住了。

        江头城在当地人口中名为八莫。打铁锅的地方。

        后世也是用这个名字的。虞醒自然不会用了。

        一定要用汉名。

        但是要起什么名字?

        虞醒一想到,自己起的名字,很可能留在历史上千百年,就不敢乱来。

        虞醒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说道:“请谢学士来。”

        谢翱来之后,明白虞醒叫他来做什么后,思忖片刻说道:“自古来名,地名只有几种方式,以山河地势名之,以人名冠之,以事名之。借他处之名名之。”

        山河地势之名之。虞醒知道。

        最简单就是山河四省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江阴。

        或者河叫什么名字,这里就叫什么地方。牡丹江。

        问题是,这一片土地大多是新地,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汉名,都必须进行更换。

        以人名冠之。禹州,秦皇岛,中山市,这些就不用说了。

        虞醒自然也没有将这里叫虞醒的勇气。

        事名冠之。修武,闻喜,这些地名大多都是。虞醒也不觉得有什么事可以名之,叫镇南,镇西,征南,安南?有些不好听。

        “借他处之名名之,是何意?”

        “永嘉之后,东晋多置侨州,以中原地名,命新郡县。”

        东莞就是典型,他本是山东地名,后来变成了广东地名。

        而且这种命名方式太多,比如中国有新乡,美国有纽约。

        “以谢学士之见,此地如何命名?”虞醒不想伤脑筋了,直接问。

        “殿下不觉得,这里很像重庆吗?”

        虞醒一愣,不由的点头说道:“是。”

        这里说的像重庆,并不是说建筑物像,而是从整个大地理格局上像。

        重庆一带,被南宋称之为江口。

        就是因为重庆在,即便四川尽失,蒙古人也不能占据上游之势。顺流直下,攻江南。

        而一旦重庆失守,长江天险被突破,就是早晚了。

        此地对于缅甸,与重庆对于江南差不多。

        此地突破,缅甸对云南,就是失去了战略优势。云南方面想打就打。唯一困扰云南的是后勤。

        而且,重庆也是两江合流,嘉陵江与长江。此地也是。

        “可以借重庆之名名之。”谢翱说道。

        谢翱有自己的小心思。

        对于谢翱来说,取一个地名而已,简直闭着眼睛都能。但是他要在虞醒面前表现自己,就一定要合虞醒的心意,重庆这座城池,与云南的关系太深厚了。

        他取这个名字,定然能博得很多的好感。

        不仅仅是虞醒的。

        “不错。就叫南庆。”虞醒说到。

        谢翱本意是叫江庆。不过叫西庆,或者南庆都没有问题,他自然不会反驳。

        “殿下英明。”

        于是这个名字就定下来了。

        并且虞醒做出重要规划,南庆府从西海路划为政事堂直辖,成为云南第八府。

        这也是行政划分上必然之举,让云南掌控南庆府,就对缅甸有了战略优势。一旦西海路有事,能够极是平叛。

        乔坚也准备交接。虞醒要带着乔坚南征。

        郭英杰难担大任,就要看乔坚行不行了。

        就在虞醒正准备南下的事情。忽然传来消息。

        虞醒看过,不由一笑:“小儿辈已破贼矣。”

        正是张舜卿的捷报。

        *******

        十几日前。

        从大理,永昌等地抽调的三个营陆续到了蒲甘。

        张舜卿的心就按捺不住了。

        这一段时间,张舜卿在卑缪北建立一道防线。将缅军作为防线主力,汉军本部作为后备力量,快速机动,等防线突破之后,将敌人打回去。

        或者预备可能有的倒戈。

        但是,张舜卿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方相持了。

        虽然说缅军是张舜卿一手训练的,但并不妨碍张舜卿鄙视这些人。

        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

        语言不通,热带环境问题,长时间露天训练,在中国很多地方,下面人只会说,晒死了。但是在缅甸,是真会晒死人的。

        除却这些问题外,还有很文化人种问题。

        在佛教影响下,热带民众的生活方式,带着一种自由散漫,很难让他们如中国,或者云南人一样令行禁止。

        并不是说这人训练不出精锐。

        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现在显然不够。

        只是在战场上,张舜卿忽然发现,其实这些军队表现不错。

        并不是张舜卿对缅军的实力判断有误。而是对古里麾下将士的判断有误,在防守状态下,缅军下定决心,还是有一点成效的。张舜卿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缅军倒戈,并没有出现。

        这里有很多原因。

        绍夫人的影响力,自然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些张舜卿没有认识到的东西,那就是缅甸政治制度与云南政治制度的不同。

        缅甸政治制度,是正儿八经的封建奴隶制度,或者说封建农奴制度,各地被贵族管理,贵族下面有各村的头人。这头人分为两种,缅族,与非缅族的。

        前者就是贵族的家臣。后者就是如同土司一样,只要缴纳赋税,服兵役。一切都自己管理自己。

        缅甸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是怎么来的?

        就是这样来的。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