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六十三章古里之死
  • 第六十三章古里之死

    作品:《靖天下

            第六十三章古里之死

        对传法这一件事情,就太有利了。

        纵然是真正的高僧,面对这个利益也不能不动心。

        这不仅仅是缅甸这一片的问题,因为一旦缅甸这样做了。很有可能再东南亚传开。佛法在东南亚的传播,就不能太分割开来。

        就是佛,也不得不争这一炷香了。

        虞醒与舍利畏,谢翱谈妥。还不等回去,就有人来报:“殿下,张将军捷报。”

        虞醒拿过来一看,轻轻一笑说道:“看来,我不得不南征了。”

        这捷报上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张舜卿攻克卑缪城。古里南逃。

        另外一件事情,却是张舜卿禀报古里本部人心溃散,士气低落,奏请虞醒南征。

        明里暗里暗示一句话:“姐夫,你要是再不南征,我这边仗就要打完了,到时候谁都不好看了。”

        虞醒带着数万大军,总要是有战功的。比如古里的人头,否则就不好看了。

        虞醒对此倒不是很在意。

        他对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有了战功,比自己有战功还高兴。

        虞醒早就过了,需要用战功来证明自己时间。

        他带来这么军队,这么多将领,总是要让他们上上战场。

        ********

        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河越往下游,就越是宽阔。浩浩荡荡犹如大海一般。

        让人看之心胸开阔。

        此刻古里却一点也没有这种感觉。

        他依旧穷途末路了。

        这里就是勃生。也就是大王子勃生侯最后的领地了。同样也是他最后一块立足之地了。

        虞醒大军进入蒲甘之后,虞醒自己没有南下,但是也抽调了一些人马增援张舜卿。

        但给张舜卿最大帮助的,并不是援军。而是虞醒在蒲甘的作为。

        不管是校阅三军,还是招降纳叛。都让古里麾下军心动摇。

        说到底,古里缺少自己的核心嫡系。

        勃生侯,底哈斯两位王子,在缅王面前还是受宠的,早早就有了在班底与领地。而古里麾下人马,却是虞醒攻破蒲甘后,分给他的降军。古里的才能出众,但也不至于短短一年时间,就让上下信服。

        当古里一路打胜仗的时候,这些人自然不会表现出来什么。

        当古里一路打败仗的时候,这些人就表现出了很多东西----很少有人想跟着古里一路走到黑。特别是,他们很多人,对蒲甘城北那一战,记忆犹新,一想到汉人的大炮,很多人还从梦里惊醒。

        而今,虞醒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这些人根本没有与虞醒对阵的勇气。

        这些人都不支持古里了。古里刚刚收纳的降军,底哈斯,勃生侯的人马,又怎么会死心塌地的支持古里。

        于是,逃亡日众。

        很多人都逃到了张舜卿军营,让张舜卿对古里军中情形了如指掌。

        张舜卿都觉得不打对不起今日之局势。

        于是牛刀小试,连战连捷。

        古里用尽浑身手段。也只能一战就败,一败就逃。直到来到这里,背后已经是茫茫的大海了。无路可逃。

        古里拔剑在手。

        目光在锋刃上流转。

        忽然有人来报:“对面换了旗帜。是汉王到了。”

        古里沉默良久,忽然说道:“开城,投降。”

        事已如此,大局已定。

        他也不想做什么。

        他忽然想见一下汉王。

        这个改变他一生的人。

        *******

        军营之中。

        古里被五花大绑,押到了虞醒面前。

        虞醒说道:“松绑。古里,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立即有士卒给古里松绑。

        古里揉着自己绑疼的手腕,说道:“无话可说,但求一死,但请殿下看在我主动投降,请为蒲甘王室,留一条生路。”

        诸将中有人冷笑一声。

        觉得古里此人,虚伪之极。他引汉王入蒲甘,覆灭了蒲甘王朝。又是他打败两位王子,覆灭了蒲甘王室的残余力量。可以说,蒲甘王朝的覆灭,古里有大功,对蒲甘王朝来说,就是大罪。

        而今到了这个地步,却说出这等话来。

        真真令人可笑。

        虞醒却很理解古里。

        他是被局势一步步逼到这里。自然有他自己的问题,但更多是形势变化。

        当初他在虞醒面前,宁死不屈,结果勃生侯杀他一家。

        而他俘虏勃生侯后,杀死仇人。这一件事情,可大可小。

        当时古里有没有叛变自立之心,现在也说不清楚了。

        但在蒲甘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张舜卿的做法,不能算错。

        只是古里被张舜卿逼得没有其他路选了。

        虞醒,勃生侯,张舜卿,这三个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干预了古里重大选择。

        让他一步步走到今日。

        古里很明白。

        他决计不可能被赦免。

        方方面面都说不过去。

        赦免他,就说明蒲甘的决策有误,张舜卿做错了。

        这还罢了。

        张舜卿其实不在乎这里。

        但想他死的人更多。

        而今缅甸归汉,已经是定居了。

        这么多坐观成败,或者曾经在勃生侯,底哈斯麾下的缅甸贵族,都要给自己脱罪。最好的办法,就是罪过推到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就是古里。

        古里是大阴谋家,大反贼,就是因为他为一己私欲覆灭蒲甘,又迷惑了他们,反叛朝廷。总之,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他们这些人都是纯洁的小百花。

        这些人都希望古里扛着这些罪名去死。

        这也符合虞醒既往不咎的政治主张。

        更何况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虞醒对缅甸各路贵族都宽大的为怀。那么虞醒得到什么?

        虞醒来缅甸,可不是搞慈善的。

        虞醒划入直辖,或者分给诸将作为封地的地方,那就是蒲甘王室直属领地。

        留着古里也没有用。

        人之将死。

        古里回顾自己的一生,明知道自己被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却恨不起来,他最恨的就是勃生侯。即便而今他已经手刃勃生侯了。还是难解心头之恨。

        反而觉得自己对不起蒲甘王族。

        嫡系就不用说,几乎没有几个活下来的。

        而那些旁系,在缅甸的时候,是人上人。而今一下子失去了所有。更有很多人一直奋斗在抗击汉人第一线,他们是缅甸最顽固的抵抗势力。

        他总是蒲甘王室的一员,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总要做最后的努力,为这些人寻一条活路。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见虞醒到了就投降。之前却死扛着,因为他知道,这一件事情,只有虞醒能做主。

        “好。我答应你,所有蒲甘王族,都改姓为吴。移民贵州。今后,只要安分守己,好好生活。我不会做什么事情的。”

        贵州在一场大战后,成为一片白地,张万在贵州屯田,但是很多其实都不愿意留在贵州的。但凡鞑子来犯,贵州很有可能再有一场大战。

        那时候,他们就殃及池鱼了。

        但是蒲甘王族,是没有选择的机会,移民贵州,从此做一个普通人。或许很多年后,成为贵州当地大家族,这已经是虞醒的仁慈了。

        “殿下宽宏。”古里微微一笑,嘴里不知道咬碎了。

        片刻之后,口吐鲜血。双眼直愣愣的仆倒在地。

        虞醒叹息一声,让人安葬古里。

        古里一死,缅甸战争全部结束了。

        虞醒立即下达了一系列制定。

        弥兵令。

        前文说过,缅甸的兵制,农兵一体,打仗的时候,征收壮丁为兵。这也是为什么,元朝纳速刺丁,虞醒与张舜卿,动辄能以少胜多的原因。

        而今,仗打完了。

        虞醒自然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了。要求各级贵族解散军队,还民于田。

        不仅仅是各地土司,还有海西道。

        正是在成立西海军,与西海水师。

        西海军额定两万。主要以缅族为主,少量汉族为军官。

        作为西海军驻军。

        西海水师应该还没有筹建,暂时不确定编制,等将来筹备之后,再确定编制。

        虞醒心中预计,西海水师编制也在两万上下。

        如此一来,西海道,就有四万驻军。

        这个数字是虞醒精心计算过的。

        缅甸整体产粮数字,虞醒不清楚,实在是缺乏统计,但是根据这一段时间蒲甘的财政结余,虞醒推算,蒲甘,加上缅甸南部新收的卑缪,勃生等地。

        足以负担养四万军队负担。

        要知道,这四万军队,可不是之前的降军,枢密院根本不列入兵额中。

        这四万军队,是正儿八经的经制之军,在训练要求,编制待遇一律向其他各军看齐。

        唯一与其他各军不一样的是,在贵州大战后,授田之事非常慎重了。西海军拿到与正经汉军的薪水,但很难授田。

        就虞醒本身来说,他也喜欢将更多铜钱投入缅甸方面。而不是滞留云南。

        分担云南的通货膨胀速度。

        只是这一件事情,也不好办。

        现在虞醒在西海道境内,有各路汉军七万余,田家,宋家,单家,郭英杰部三万余,各路降军,已经蒲甘编练的缅军,有二十万之众。

        这是一个大裁军计划。

        汉军倒是好说。

        等虞醒离开的时候,大部分汉军都不会在海西道停留的。但是二十多万缅军,压缩到三万多名额。却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情。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