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七十章回不去了。
  • 第七十章回不去了。

    作品:《靖天下

            第七十章回不去了

        赵忠脸色铁青,说道:“所有人下桨,控制船只,找地方靠岸。”

        这也太顺风顺水了。

        两边河岸慢慢拱起。

        河岸上从树林已经变成山丘了。最高的有数十米高。滔滔的澜沧江,就好像一柄水刀,从山中切割而去。

        赵忠想要靠岸,但哪里来得及啊。

        也找不到可以停船的地方。

        壁立千仞,河水直接拍在悬崖下面。连一个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涛声如雷。

        压制了所有人的声音。每一个人都觉得浑身湿透,不知道是冷汗,还是被滔滔河水打湿了。

        赵忠下达命令,只能大声喊。至于其他船上,已经失去了联系。

        生死各安天命。

        赵忠拼命控制船只平衡,与河水争夺一点点主动权。不被河水裹挟的撞在石壁上。

        忽然,赵忠瞳孔一缩。只见河道尽头,只有一面悬崖撞来。

        身后的人顿时惊呼。

        慌张无比。

        即便赵忠很清楚,这么急的河水,决计不可能没有去处,前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大转弯。但是对他们这几艘小船来说,这个大转弯与绝路,相差不大,都是阎王殿。

        一个来不及转向,就会如浪花一样拍在岩壁上。

        这浪花拍在岩壁上,还是水。

        但是人与船拍在上面,那就是鬼了。

        而在这样的激流中控制船只走向,绝不容易。

        赵忠大吼一声“注意船。”

        所以人都将船桨插在手中,努力控制船只平衡。

        赵忠目光死死的顶着前面,绕过一座山峰,陡然发现了去处。这是九十多度的大转弯。水流反而加速。非常急,非常险。

        “左边划。”赵忠拼命划桨,几个人一起动手。

        这一瞬间,船有些偏沉,几乎要翻倒。被水流裹挟的冲向悬崖。

        赵忠大吼着,奋力划桨。

        眼前悬崖越来越近。

        当船两侧的水流,一侧流速快,一侧流速慢,船只自然会转弯。只是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用人力完成这个操作,几乎是在赌命。

        在撞向悬崖那一瞬间。

        似乎是被撞在悬崖上的反流推了一把。小船险之又险的与悬崖擦肩而过。

        赵安都能看见悬崖上石头的纹理。

        最多一丈。刚刚再多冲出一丈,这一船人尽成鱼鳖。

        “哈-------”赵忠直愣愣的躺在船上,大声喘息,任船被水流冲下去。

        赵忠觉得浑身上下都痛楚万分,他脱力了。

        好一阵子才回复过来。

        过了这个陡弯之后,水流就慢慢平缓起来。只是赵忠清点船只。只剩下四艘了。

        只有几片飘过来的木板,说明其他两艘船经历了什么。

        死一个样沉默。没有人说话。

        经过这一件事情,自然有人打退堂鼓。

        只是他们都明白。回不去了。

        这样湍急的河道,根本不可能有船能开上去。有动力的船只,不管是蒸汽机,还是内燃机,都还可以尝试一下。只是古老的木船,想都不要想了。

        赵忠也不得不承认。

        想要开辟航道,这里非要拉纤不可。

        长江上游,黄河上游,都有拉纤活动。拉纤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这河道虽然险,但未必险过三门峡。其实如果赵忠事先有准备,或许不至于弄出这样的局面。

        但赵忠不得不承认。

        拉纤容易,纤夫难找。

        一般纤夫都是就地征召了。而且也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拉纤走的道路。

        这个工程可就不是拿火药一炸了事了。

        必须派一个机构,长久经营才行。

        只是这两岸要么是高山,要么是森林。赵忠见了不少野兽来喝水,却很少见到人烟。想要完成这样的工程,几乎是在这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立好几座城池。

        云南现在轰轰烈烈的工程虽然大。但比不上这个大工程。

        “这样的事情,殿下真会做吗?”

        似乎上天不忍考验他们。经过这一场劫难后。之后还遇见种种问题,但是比起之前的问题,都是大巫见小巫了。

        三日之后。

        赵忠远远的看见,一个少女顶着陶管,穿着一身车里少女一般的衣服:就是一块完整的布裹着身子。显露出少女的青涩与诱人。

        赵忠长出一口气。

        “终于看见人了。”

        十几天内,没有见到人。此刻能见到人,就是最大的喜讯。

        赵忠从车里带来的向导,算是派上了用场。

        本地只有一个个寨子,全部向吴哥朝贡。这些寨子与车里同宗同族,从后世民族划分,属于傣族。

        这里大概就后世老挝一带。

        在吴哥王朝崩溃后,这里兴起了澜沧王朝。

        这才有老挝这个国家的核心。

        而今仅仅是一些松散的寨子,连部落联盟都算不上。

        不知道是因为有车里向导的作用,还是这些寨子本身就与人为善。倒也没有难为赵忠一行人。

        只是赵忠面对一个大难题。

        现在对澜沧江的勘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要开辟澜沧江航道,是需要下大功夫的。但是一旦澜沧江航道打通,作用也是非常巨大。澜沧江河道大部分河道水深都在一米五以上,宽四十米左右。这样的一条大河的运输量,在后世是不够看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相当可观的。所谓京杭大运河一些河段,也不过如此了。

        这个问题,不是赵忠所思考的。

        他只需将详细材料呈报上去就行了。

        他的问题是,怎么回到昆明去?

        乘船逆流而上,是万万不行的。

        步行数百里,面对热带雨林中种种危险,赵忠也头皮发麻。

        在为了功名利禄的时候,赵忠不乏搏一下的决心。

        而今事情都做好了,还要冒生命危险就太不划算了。

        只能另想其他办法。

        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

        钱从哪来?

        一路上到车里,赵忠的经费就已经超支了。在车里问题不大,给刀钶打欠条,枢密院一并结账,这不是问题。但是在这里,就是问题。

        现在虽然还有一点钱,但是南下吴哥,绕道安南回昆明的路费是绝对不够的。

        而且,赵忠可不相信吴哥的治安。

        整个东南亚大部分地方,都是处于一种封建王朝的特征,到处都是私人武装,那是真正强龙不压地头蛇。

        一个不小心,他们几十个人消失在东南亚的丛林中,是很简单的事情。

        出于种种考虑。

        赵忠将所有人都叫在一起,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大汉使臣。”

        “带着汉王殿下的旨意,来吴哥拜见吴哥王,表示盟好通商之意。只是在澜沧江上船只颠覆,所带的礼物,都到了澜沧江中,只有国书一封。”

        “我们先去吴哥,然后再回国。到时候,有吴哥军队护送,一定也会有盘缠的。”

        “说不定,还有一些礼物。”

        “队长。”下面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是假冒圣旨。是要杀头的。”

        “无妨,这一件事情,我担着。”赵忠敢这样做,是有信心的。

        这就看出高层人脉了。

        赵忠没有与虞醒单独说过话,但是他对虞醒的了解,却胜过很多人。都是陈宜中在临行之前,给他分析过澜沧江河道的重要性。以及虞醒对东南亚的企图,虞醒为人等等。

        赵忠敢肯定,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最多功过相抵,决计不会杀人的。

        如果在吴哥有大收获。

        说不定,还能既往不咎。

        所谓富贵险中求。

        见赵忠说他担着,下面对视一眼,问出一个关键问题:“国书怎么办?”

        “我给他写一个。”

        前文说过,赵忠可不是寻常人。所谓殿前司出来的高手,从小在杭州长大,即便附庸风雅,也写了一笔不错的字。当然了,他的字,放在士大夫群体中,只能算平平。

        但是糊弄一下吴哥王朝上下,却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吴哥王朝上下根本不说中文,他们权贵看到国书,更注重国书的翻译的内容,而不是形势,从而也很难判断真假。

        至于其他方面的真假?

        赵忠在这上面还真是专家。

        古代传旨,有不同的规格,就有不同的礼仪。但是大部分传旨的人,都有几个膀大腰圆的侍卫,往两侧一站。能打不能打,不知道,但是样子一定很雄壮。

        这些一般就皇帝身前亲近的军队。

        在宋朝殿前司常做这个事情。

        赵忠刚刚当差的时候,可没有少干过这样的活。对圣旨该是什么样子。什么规格,什么讲究。最明白不过了。

        至于昆明这边,虞醒现在一切从简,但本质上是继承宋制,在宋朝制度的框架上做出改动。而很多细节问题,他也没有心思去改。比如圣旨如何传这些小事。基础上,如宋朝一样。

        只是护卫圣旨的人选,从殿前司,变成虞醒亲兵诸班直而已。

        赵忠想要糊弄昆明政事堂的诸位相公,是很难的。他们都是大宋混过的。而且昆明体制中,圣旨并不重要。因为虞醒很多事情与他们商量着办,他们的统一意见才以圣旨的形式颁布出来。

        糊弄吴哥人就太简单了。

        于是,赵忠从带来一些文书中,选了几张上好宣纸,然后扯最好的几件丝绸衣服做背衬。裱糊在一起。看上去像回事。

        其实真正圣旨是刺绣的。

        赵忠又闭气凝神,沉思良久,写了一封致吴哥王的国书。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