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九十三章滇西道
  • 第九十三章滇西道

    作品:《靖天下

            第九十三章滇西道

        不出数年,单单西海道的国力就要远超过蒲甘了。

        虞醒对东进有什么想法。兰甘亨不知道。

        但是他很清楚,胸怀利刃,自生杀机。

        云南的势力必然向东方延伸。

        那时间,就是暹罗,兰纳这一系列傣族国家最选择的时候了。

        东有吴哥,西有西海。

        这局面恶劣到了极点。

        但兰甘亨却对虞醒恨不起来。

        甚至偶尔想起舍利畏大师的话。

        “如何利益众生?”

        “问汝心。”

        “到底什么选择,才是对百姓最好的。”兰甘亨拿不到主意。

        如果虞醒二话不说就打暹罗,兰甘亨决计会奋起反击。

        但是现在兰甘亨观察,很多缅人在汉人的统治之下,过的也不错。而虞醒的怀柔态度,也保留了很多蒲甘时代贵族。至于蒲甘王室被清洗,也不算什么。

        甚至是题中应有之议。

        这就让兰甘亨动摇了。

        而今的暹罗实力并不强大。

        暹罗强大起来,其实是攻占湄南河下游平原之后,逐渐雄起,东并吴哥,将吴哥王朝,打成了后世柬埔寨的版图。

        现在暹罗,也就比孟邦强大一些,加上一系列盟友,不过两三个孟邦的实力。

        对抗汉军,兰甘亨觉得胜算不大。

        但依附汉军,兰甘亨心有不甘。他们父子相继,几十年的奋斗,才有今日之基业,拱手让人,为人之臣,谁愿意?

        “好在,还有时间考虑。”兰甘亨说道:“或者,对吴哥的战争要提前了。”

        在西海道发展起来之前,他先干死吴哥。

        虽然就体量来说,吴哥的实力要远在暹罗之上,甚至还在西海道之上。但是有些时候,不能只看体量。

        “该回去了。”兰甘亨心中暗道。

        同样该离开的还有赵忠。

        仰光的海船还没有造好,但是赵忠已经用孟邦的海船,在缅甸附近海域走了好几圈了。积累海航经验,也锻炼水手,同时与缅甸南部这些小国联系,将西海道的影响力深入大海之中。

        这一次来蒲甘也是向虞醒禀报情况。

        下一次出航,就是去印度狮子,朱罗国,甚至还有可能去德里苏丹国,然后再次东行,取道三佛齐,去爪哇,掉头北上,去吴哥,然后占城,升龙。

        “下一次再见汉王殿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

        数日后,船队就到了南庆府。

        南庆知府田景仁在码头欢迎。

        田景仁的能力是相当可以的。

        大半年的光景,南庆府比起之前,又繁华多了。

        作为云南与西海的联系的交通枢纽,西海道安定,对南庆府来说太重要了。虽然说从南庆府向西,也能到天竺,但是山路艰难,人马难行,而顺流之直下,就不提云南与西海之间的贸易需求,单单说从云南的货物从仰光出海到印度,虽然绕了远路,综合成本反而更低。

        这种强烈的需求,让南庆府比之前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其实也是一个经济转向的问题。

        在南诏大理时代,两国都以滇西为根本,甚至统治过南庆府这一片区域,留下了不少遗址,但问题是,南庆府对南诏大理来说,不是核心地带。到了元朝手中就更是如此了。

        就算不提战乱问题。

        元朝更希望云南经济与中原更近,而不是与缅甸方面亲近。

        再加上山路问题,双方近在咫尺,贸易量也上不去。

        而到了虞醒这里,却截然不同。

        甚至从云南整体版图来说,南庆府才是云南的最中间的位置。

        往东到昆明,往南到仰光,路程上相近。

        云南内部物资贸易的需要,就足以支撑起这一座城市成为一座经济重镇。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越来越繁华。

        其次,才是田景仁的治理,田家对此地的投入。

        下船之后,田景仁对虞醒汇报南庆府的种种。

        总体上来说,田景仁在南庆府就做了三件事情。

        安抚诸夷。打通商路,开垦土地。

        安抚诸夷就不用说了,整个安庆府,其实也就安庆府城与沿着大金沙江附近的河谷地带,被南庆府直接管辖,其他地方都是诸夷的地盘。不安抚好,就不用做别的了,天天平叛吧。

        而打通商路,本质上也是安抚诸夷的手段与目的。

        商路一通,百业受益。各部落指望商路吃饭,自然不会跟南庆府作对,有了利益共同点,再做一些其他工作。很多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而开垦土地,固然是田家要在南庆府立足的需要,也是南庆府繁荣的需要。有很强的利益驱动。

        南庆府人多了,粮食需求等一系列需要就上去了。当地种得粮食就有需求了。更不要说,虞醒人为的制造了一个高粮价区,也就是独龙雪山以东,永昌,大理,昆明等地。

        高粮价用助于民间从缅甸运粮食到昆明来卖。节省了官府运力。

        但是真要计较的话,蒲甘的粮食还要经过一道水运。而南庆府的粮食却只要翻过雪山就行了。

        利润最高。

        而南庆府虽然不能与蒲甘沃野千里相比,但是大金沙江与支流的河谷地带,也足以开垦出上好的水田。

        这种利益驱动之下,南庆府开垦耕地的从民间到官府都是极高的。

        “南庆府有什么问题吗?”虞醒问道。

        “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了。”田景仁说道:“而今滇西山路上,常常有失足连人带货物摔下悬崖跌死。但依然有人排队过山。无数货物都堆积在城中。东边的货物来不了,西边的货物运不过去。”

        虞醒顿时皱眉。

        很快,他就看到了滇西山路的繁忙。

        大军舍舟上岸,大军东进。虞醒从马车上往外面看去,却见道路两侧,全部是堵塞的车辆。

        很多都是铁太平车。

        却是虞醒回军,有优先权,自然管制道路,等大军过后,这些人才能上路。

        而虞醒很清楚,他的车队上万人,再加上各种货物,想要翻越雪山,没有十天半月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山路堵得死死的。

        虞醒传令道:“让张信郎来见我。”

        很快张信郎与洪安在路旁等候虞醒接见。

        虞醒下了马车,在一个路口,看着远处山边修路的痕迹,更远处,青山隐隐上,一道若有若无的丝线。以及丝线更上面,青白相接的雪线,问道:“路修得怎么样了?”

        “殿下,大部分已经修好了,唯独剩下独龙雪山一百二十里。实在太难修了。而且最多修五六尺宽。增加人手也没有用,最多只能安排几百人作业。”

        “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这一段路是最开始修的。

        虞醒去缅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了。

        但是现在其他路段都已经完工了。现在还在修。

        实在是因为其他路段虽然不好,好歹地势尚可,大不了上人,分段施工就行了。而这一段路,大部分都是山间,有一部分是沿着古道扩宽,但更多是硬生生凿出来,或者搭建栈道。

        不要说,分段施工了。

        派上去人多了。连一个转身的空间都缺乏。

        只能让几百人慢慢修了。

        虞醒对这个情况,不算满意。但也能体谅。

        不满意倒不是说,他们修的慢了。而是现实对这一条路要求太高了。这就是云南的主干道,大血管。但也体谅他们施工艰难。知道催也没有用了。甚至催得越狠,发生事故的可能也就越多。

        到时候就欲速则不达了。

        “单单修这一条路不行。”虞醒说道:“必须修复线。”

        如果可以,虞醒怎么不想,一条大路宽又阔。

        但是现在地势,扩宽的可能性不大。很多路段五尺路都是栈道。增加栈道面积,对栈道的施工难度的增加,那可不是一倍。是很多倍。

        更何况山中很多地势,五尺道都是极限了。再增加就太难了。

        就成本上,还不如另外修一条道。

        五尺宽,也就是一辆铁制太平车的宽度。

        也就是单行道。

        秦汉修五尺道通云南,其实也就是因为不能再窄了。再窄一辆马车都不过,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五尺道就成为了秦汉控制云南主要交通线。

        说来惭愧,虞醒修这一条路,也就比秦汉五尺道稍稍好一点而已。

        虞醒能在五尺道用火药给炸崩,让元军清理废墟用了一年多时间。而今,独龙雪山的地势,有一个地震山崩等地质灾害,将道路封死一两年,甚至永远不能用,也很正常。

        不管是为增加更多运输量。疏通这一条大血管。

        还是为了保险期间,不能与西海道中断联系。

        修复线,甚至三线,四线等更多路,连通西海与云南,就是非常必然了。

        张信郎脸色稍稍一变。

        修路实在不是一个好差事。

        只是又苦又累,又危险,最重要的是没有功劳。

        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工地上出人命都是家常便饭。即便再强调安全,也是无用的。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工地上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奇葩事。

        让人啼笑皆非,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