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五十四章贺胜的想法
  • 第五十四章贺胜的想法

    作品:《靖天下

            第五十四章贺胜的想法

        等李鹤在安南沿海小岛中躲了数日,这才与陈国峻回合。

        李鹤问及此事。

        陈国峻这才说道:“那是从占城回来的船队?”

        “占城?”

        陈国峻脸色凝重,说道:“阿术派解诚南下,一战破占城。将占城王带到升龙,封占城王子为新王,并设立占城总管。也就是说占城的人力物力,皆能为阿术所有。”

        “占城虽小,但人口百万。一年三熟。足以供应军需一段时间。”

        李鹤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本来以为阿合马之死,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却不想而今看来,后方如何,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影响安南战场的。

        “这就不好办了。”李鹤说道:“殿下知道了吗?”

        陈国峻自然知道。

        这一段时间,虞醒疯狂备战。但是本质上,安南战场的形式是按照陈国峻的安排来的。那就是粮食绞杀战。

        古代城市本质上不是生产型的。是纯消耗。

        真正生产资料,乃是广大农村的土地。

        红河三角洲战略纵深还是太小了。从山区到平原深处,也不过数日行程。也就是说,藏在山中的安南残部,如果不攻城,很容易打穿半个红河平原,再加上沿海海岸线复杂,很多岛屿,很容易藏人。

        这就形成三四面对红河平原进行骚扰的战略形态。

        这种骚扰本质上争夺农村粮食。

        鞑子大军在这种的战事中,是没有优势的。

        这是陈国峻觉得拖下,能够胜利的原因。

        但是如果,占城乃至南洋其他国家能够供给元军粮食。

        这个因素对战局影响是相当大的。

        “我已经上报殿下了。”陈国峻说道。

        只是虞醒如何应对。他就不知道了。

        *******

        占城。

        占城本质上是一个城邦国度。

        占城王所能掌控的地方,也就是占城附近。更偏远的地方,就是各地贵族掌控了。而占城是婆罗门教国家,与吴哥的关系就很微妙。分分合合。吴哥强盛的时候,占城就为吴哥所有。但是吴哥现在国力有些衰弱。但吴哥对占城还有相当的影响力。

        拿下占城,对解诚来说,并不难。

        占城对于元军来说很轻易的就拿下了。

        甚至双方都没有伤亡太多。占城人是被第一波给打懵了。放弃抵抗了。

        让占城王出粮食,也不难。

        因为当占城听说,是用来打安南的时候。甚至有些委屈。

        早说啊。

        早说打安南的。我自愿给。

        占城与安南是彻彻底底的世仇。

        延绵数百年那种。

        占城当年也是强国,但是这些年来,不久是被安南一步步的南下蚕食。以至于占城国都似乎成为最前线了。

        历史上,打安南的时候,占城出兵出粮。虽然不是自带干粮。但也差不多。

        只是阿术对安南的抵抗,有深刻的印象。

        在阿术看来,安南的抵抗程度,是仅次于南宋的。以至于他对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的观感。但实际上,就整个东南亚来说,安南是一个画风,其他国家是另外一个画风。

        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但占城一下,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穷占城国库,也不可能供应大军军需。

        占城太小了。国家机构也太松散了。

        占城王可以动用的物资,其实也不多。真正的资源在很多贵族手中,如果从各个贵族手中强行征集粮食的话。问题很大。

        毕竟,占城之所以如此容易打,本质上就是占城王权力不大,各方贵族形不成合力。

        如果元军在战场刮地皮,那么问题就大了。

        说不定引起强烈的反抗。

        而阿术是不愿意派大军来这里的。

        那就是从一个泥潭跳入另外一个泥潭。这样的事情,阿术这样的聪明人是不会做的。

        但是不这样做,就收集不到足够多的粮草。

        解诚对这一件事情毫无办法。

        只能向贺胜问计。

        贺胜很年轻,乃是京兆贺家出身。

        忽必烈还是王子的时候,驻军六盘山,贺贲献银五千两。为忽必烈收纳。贺胜的父亲在忽必烈身边当怯薛。贺胜也是忽必烈很信重的青年才俊。这一次南征。也被阿术带在身边。

        贺胜虽然是汉人。但是与河北汉人军侯不是一路子。贺家反而与巩昌汪家关系亲近。与蒙古人关系更亲近。

        更蒙古化一些。

        比如贺胜,他的蒙古名字就是伯颜。

        贺家很多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蒙古名字,一个汉名。

        这一次破占城,贺胜在军略上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也不用他表现什么。元军对东南各国都碾压局,问题是战斗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东南亚这一片区域。

        贺胜沉吟片刻说道:“解大人。我打听过占城的情况。想要从占城持续不断获得粮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问吴哥借粮食。”

        “吴哥借粮?”

        “吴哥为什么要借给我们粮食?”

        “以此地为质。”贺胜指着脚下说道。

        “占城?”

        “对。”贺胜说道:“以大将军的本意,其实不能继续南征的。南方湿热,实在不是我们北人能来的地方。而今朝中的情况,想继续兴大兵也比较难。”

        “是以,大将军其实就想在安南平定下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办。占城一地,不过当中国一郡,算不得什么大地方。却与吴哥关系密切,不如让此地给吴哥。让吴哥用粮食赎地。”

        “想来足够大军支用一年了。”

        “这------”解诚一愣,说道:“这也太大胆了。”

        这就是后台不一样,解诚是很寻常的汉人将领。没有背景。干死了,也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如果不是忻都的死的太突然,水军总管这个位置,万万不可能是他的。

        而贺胜不一样,在忽必烈身边办事。父亲更是跟随忽必烈南征大理老人旧部。很多事情上,就敢下决心。

        “无妨,这一件事情,我禀报大将军。有我一力承担。”

        解诚擦擦头上的汗,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如何吴哥不答应怎么办?”

        贺胜说道:“那就让他答应。解大人,我要去一趟吴哥。”

        贺胜有信心让吴哥答应这个要求。原因很简单,他不是一个。他背后乃是大都赫赫兵威。如果吴哥不答应,那么兵威加之,何事不成。反正吴哥并不知道。元军的底气。

        如果能一人从吴哥获得大量粮食。

        贺胜的功劳,就可以直入中枢任职了。

        *******

        吴哥城。

        赵忠再次来到这里,算是故地重游。

        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假冒使者。他是真的使臣。

        赵忠从仰光出发,西行德里苏丹国,朱罗国,狮子国。

        不过,赵忠仅仅到了印度东海岸,并没有去西海岸,与德里苏丹国上层并没有说上话,仅仅与地方诸侯有一些交流。

        此刻的印度分为两大部分,北印度与南印度,北印度就是德里苏丹国。乃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但是阿拉伯世界受到了蒙古人强烈的冲击,伊朗地区,已经是忽必烈弟弟伊尔汗国的地盘了。

        当然了,忽必烈的弟弟已经不在了。而今是忽必烈的侄子上位。忽必烈这位侄子。数次入侵德里苏丹国。但最后都被打回去了。

        其实,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之后与海都的战争,影响到了西域。以至于蒙古人被埃及的马穆留克打败之后,没有再次发动进攻,对其他方向的征服也按下终止健。

        德里苏丹国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德里苏丹国的核心区域,是后世新德里一带,更靠近印度西海岸。以这个时代消息传播与交流。赵忠不可能在这里等待。毕竟大海航行靠季风。

        于是南下到南印度,朱罗国,狮子国。

        在这里,赵忠得到了很高的礼遇。

        赵忠刚刚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知道。

        佛教高僧固然是希望汉王虞醒弘扬佛法。但也是为他们找一个退路。整体上来,两国都是靠海上贸易立国的。看他们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乃是整个印度与中国航线的重要位置。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虞醒在蒲甘开的法会,已经流传开来了。

        朱罗国与狮子国都是很古老的佛国。

        朱罗国就是在印度次大国。最下面那个尖角上,而狮子国,就是斯里兰卡。自从北印度,婆罗门教复起,佛教衰微之后。印度也就这里还在坚持佛法传承。

        这两国可以说是整个南传佛教的祖庭。

        只是两国也是难兄难弟。

        内忧外患。

        历史上,几十年后,朱罗国狮子国都一一覆灭。从此印度再无佛法。甚至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有佛教再次传回印度。

        而今回回商人垄断海上,大批回回人在两国定居。

        再加上两国几百年传承下的内部危机。佛法衰微。已经成为定局了。

        可以说,明清时代回回教颠覆东南亚的佛教国家,将三佛齐,爪哇等一系列国家变成了回回教的先声,就在这里。

        所以他们两国对于蒲甘灭亡的态度,根本不在乎。反而对汉王虞醒的佛教态度,非常在乎。

    相关推荐: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