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靖天下 > 第二十九章第一笔商税
  • 第二十九章第一笔商税

    作品:《靖天下

            第二十九章第一笔商税

        这一次参与贸易的大小船只超过百余艘。

        人员有数万之多。

        可以说之前安南参与海贸的人员,以及一些南海汉商都被李辅叔拉拢进入这一场大贸易中。

        如果不是这么大的规模,也赚不了多少钱。

        更不可能让蒲家直接感受到了威胁。

        张云卿更是紧张起来了。

        “这也太多了。”

        张云卿并不是没有见过钱。在虞醒出征的时候,张云卿监国,大笔的金钱来往,张云卿也是要审批。区区五十万贯,在去年近千万贯的军费开支中,仅仅是小小一笔。

        但是这五十万贯,都是汉王府的。

        准备来说,是张云卿自由支配的。

        要知道,这些年汉王府的开支,每年在万贯上下。

        看似很多,但其实一点也不多。

        就不说虞醒一家人的开支,单单每年逢年过节,张云卿都需要给各家大臣赏赐。虽然不会太多。但礼数不能少。

        当几十家加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了。

        不要说,张云卿也需要一些小事情上收买人心。比如给守护汉王府的诸班直的额外待遇,给汉王府中的仆役的赏赐等等。

        其实汉王府一旦没有钱,张云卿是能直接从少府支钱的。

        但是张云卿一次也没有做过。

        张云卿从来知道,何者为重。

        虞醒一家的待遇,只能说过得不错,一切奢华之物,从来没有的。

        张云卿手中一下子拿到五十万贯。

        让张云卿有些难以接受。

        “不是五十万贯。”虞醒笑道:“李辅叔,你少算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交税。”

        “交税?”李辅叔一愣,说道:“交什么税?”

        李辅叔去南海的时候,公司制度还没有的。

        虞醒将公司制度解释了一番,说道:“乔坚最近日子不好过,他现在建立的税务部门,好像就给少府算账。只征少府的税,很多人都有怨言了。觉得多此一举。所以,你让他做点事,也算帮帮他。”

        “虞十三。你这不是坑我吗?交的税,我出一半。最后还不是到了你手中了。”李辅叔说道:“汉王有令,我自然不能不答应。”

        虞醒暂定的商税是二成。

        因为商业税收到底收多少?

        这个问题,不仅仅对整个云南朝廷是一个未知的课题,对虞醒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未知的课题。

        甚至,不知道从什么下手?

        一般来说制定商业税收,都要有一定的经济数据作为支撑,然后按照各种经济理论来确定多少合适。

        既能保证税收,又能不妨碍经济发展。

        但问题是,经济数据。

        云南有什么经济数据?

        云南最基础的数据人口与耕地,这两个都有问题。

        云南的耕地与人口数据还算靠谱。这里的靠谱不代表准确。更仅仅是朝廷直接管理的府县数据,至于土司那边就不知道。

        一片空白。

        而府县与土司也不是泾渭分明的。

        也就是说,有很多土司的人就在县里讨生活。甚至常见在昆明居住。这又干扰了人口统计。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吏员能力,统计水平。

        这统计出来的数字。

        虞醒只相信开头的两位数,后面的数字代表误差。没有什么意义。

        而西海路与交趾省更是如此。

        西海路两个府还有统计数字。而交趾省一切都在重建,一场大战之后,人口损失非常大。原来安南的数据,根本不能作数了。

        至于经济理论。

        虞醒对这方面不是太了解。也不知道云南现在这个情况,适用什么经济理论。

        反正他要做的,仅仅是建立体制,等将来下面人觉得高了,可以商量着谈。

        毕竟,虞醒很清楚最开始这一批商业新贵,决计不是什么草根出身。

        也不知道,是他从上到下推行改革的必然。还是东方发展的必然。最开始这一批所谓民营企业。这个民就是权贵下场参与商业。而不是商业精英进入统治阶级。

        所以,虞醒不用担心。

        真受不了。这些人有太多的渠道向他反应了。

        比如李辅叔。想来见他就跟串门似的。车里刀氏想要见他,也不会没有机会。

        虞醒将李辅叔送出门。

        李辅叔转身去了昆明府见乔坚,补办公司。并缴纳第一笔赋税。

        张云卿在李辅叔走后,向虞醒行礼,说道:“夫君,家里要不了这么多钱,而今天下未定,岂能贪图享乐,这钱还是入少府账目。”

        虞醒说道:“不急,还有一笔钱,大概要分批给你,有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张云卿大吃一惊。

        虞醒说道:“这还是谢相非要给的,我还不能不要。”

        这一百万贯,自然是定下的修缮皇宫的款项。

        不过,朝廷拟定的预算并不是一次拨给的。而是按照上年朝廷赋税总额分配出来的。是一个估算出来的数字。所以这钱到朝廷账上的时间不确定,分给各部门的时间也不确定。

        如果维系朝廷现金流稳定,各项款项分批到位,不至于影响各部门的事情。这就是丞相之责了。

        只要不问题,虞醒就不过问了。

        “出了什么事情?谢相是分寸的人,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张云卿皱眉。

        张云卿在汉王后这个位置上,一心一意学习古代贤后,勤俭节约,并为夫君拉拢各方臣子的妻子。安定后方。对于谢枋得也是很信任的。

        而今谢枋得忽然将这么大一笔钱,送进宫,放在非必要的地方。让张云卿有些不满意。

        虞醒这才一笑,将登基的时候,解释给张云卿听。

        说道:“这一件事情,上上下下都在等着,我也不好说什么了。宫殿总是要修一个。我不准备在昆明城中修了。在昆明城西,滇池一畔,选一个临水高地。修一座离宫便是了。”

        “这一件事情,就交给夫人你去办了。”

        “就有钢筋水泥,最多加一些瓷砖就行了。”

        “这一百多万贯,大部分都花在这离宫上。就有劳夫人了。”

        虞醒之所以要修离宫。

        最大的原因就是钱不够。

        昆明城这几年一直在扩张之中,原来的昆明老城早就急得满满当当的。如果在城中大动干戈,就要搞拆迁。

        这一件事情,不要说虞醒。就是谢枋得都头疼。

        鞑子能够一纸命令,将百姓直接迁走,因为鞑子百姓都有半奴隶的身份。而宋朝可不是这样的,宋朝的皇宫,不管是东京汴梁,还是行在临安。皇宫都是不规则的。

        是他们不想如汉唐一样,搞一个大大的宫殿吗?

        是不能。

        宋朝皇帝也想过拆迁,但一算账,要买下东京的地皮,实在太贵了。于是只能找能盖的地方盖。于是这宫殿就乱七八糟了。

        虞醒也面对同样的事情。

        一百多万贯想搞拆迁,太少了。

        就算是原地重建,汉王府就是原来的云南行省衙门,作为一个衙门,占地空间不小了,但是作为皇宫是远远不够的。

        皇宫从来不单单是皇帝的住所,还是办公区域,各大衙门都会在皇宫附近的。

        根本不够。

        至于不给钱,强拆。

        简直是笑话。宋朝皇帝都知道不能掠夺民财。虞醒能不知道吗?

        这种事情虞醒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而建立离宫就有诸多好处了。

        第一个好处便宜,郊外的土地便宜。

        花费很低。

        第二个好处,也是城市规划方面的。

        前文说过,昆明城已经分成了昆明老城,五华山新区两大部分。但在虞醒看来,还是不够的。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快速增长是什么样子,虞醒是亲身经历过的。

        别的不说。

        今后各公司总部就有很多,这些公司必须要各衙门对接,就必须在各衙门附近建立总部。如此一来,昆明老城的空间就不够了。

        更不要说以滇池为核心的,昆明水运体系。

        这个体系通航的区域并不算太大。但也连接了十几个县,几十个矿区。

        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港口对港口的生产贸易体系,从经济上是很划算的。而昆明老城,距离滇池有一点远。

        毕竟城池修建都要注意洪水。

        滇池倒灌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

        本来就要距离滇池有些距离。

        更不要说,张道宗修缮滇池水利,让滇池水位下降不少,淤出了不少土地。这些土地自然是滇池岸边。如此,昆明与滇池的距离就更远了。

        虞醒在滇池边上建立离宫。

        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建立新区,扩建城市,还有一点点小小的私心。

        “夫人买地的时候,不妨多买一点。”虞醒说道。

        在虞醒的规划之下,以离宫为核心的新区,一定会大规模发展。虞醒提前囤地,自然能大发一笔。作为自己的私房钱。

        张云卿这才明白虞醒的用意,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随即微微一顿,说道:“我也有一件事情要与商议。胜儿已经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

        “夫君,是时候给胜儿物色一个好老师了。”

        虞醒一阵恍惚。他依稀记得虞胜在襁褓之中的样子,而今就要到开蒙的年纪了。

    相关推荐: 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靖天下 堂哥修仙,命格成圣 穿书七零我带现代监狱混进科研所 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