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九十八章 蔫坏

    作品:《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笃笃~笃。’

        三声木门被敲响的声音,周厂长看了一下门口,敲门的人就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了。

        现在混熟了,有些地位差不多的,也不需要太讲究。

        江成现在找周厂长,门如果是没关上的,敲门后就会直接进去。不会等周厂长喊请进,或者等他招呼后再进去。

        “老周,你这样看着我干嘛,我脸上有东西嘛,跟你说个事。”江成走进办公室里直接坐在了椅子上说道。

        “最近难得看你往我这里来呀,有空也是往老康去那边,这有事就来找我了。”周厂长笑着说道。

        “他那边造枪,有意思。还准备按照我说的,用我们厂的设备试试能不能搞出气枪呢。跟你说点正事,厂里得弄一点会组装汽车的人过来,现在搞的我跟一个车间主任一样,天天往那边跑。”江成说道。

        “会组装汽车的人?我们就算是去劳动局那边也招不到吧。”周厂长回应道。

        “汽配厂那边有人。”江成笑着使了一个眼色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劳动局把汽配厂的人调过来几个?”周厂长询问道。

        “几个也不够呀,去工业局,让赵局长出面,把整个汽配厂合过来。但我们也不做的那么过分,留一点人在那边给汽车站的汽车做保养和维修。”江成轻描淡写的说道。

        周厂长听到这话,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给江成丢了一根,自己然后点燃了一根。

        他现在发现江成这人有点蔫坏,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呀。汽配厂就一百号人左右,留点人在那边给汽车保养和维修,基本上跟一下就干没了没什么区别。

        关键是江成还知道留一点人,因为市里需要一个汽车维修和保养的地方。汽配厂又不光是给汽车站的车维修保养的。

        市里有车的单位,车子出现故障自己要是修不了,都是找那边的。

        汽配厂的厂长也没什么行政级别,只是领着汽车修配技术工人的工资,额外给了一个行政补助。

        那边的朱厂长是唯一个会修理轿车的,有五级汽车修配技术证,就算不当厂长了,一个月也有六十一块八的工资。

        现在当一个厂长,工资奖金八十块。关键是这年头有车的单位少,能有车的基本都不是小单位。在汽配厂当厂长,朱厂长也一样外出修理汽车,外出的时候好吃好喝被招待不说,还经常会获得一些东西。

        想让那边合并过来,稍微有点私心的人都不会愿意。

        但是江成蔫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单纯的想让劳动局那边出面调几个技术员过来。如果是这样,劳动局考虑到这边做出的贡献大,更需要会修理汽车能组装的技术,会去调人。

        可江成是打算直接去找工业局,周厂长分析了一下,工业局还真有可能会同意这请求。

        因为江成这边在造轻卡汽车,比汽配厂那边的三轮汽车强多了。关键是汽配厂那边造车,大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汽配厂现在造的车,成本不比轻卡低,性能和外观差多了。现在能投产是占了自主设计的优势,而设计者还是江成。

        停产是迟早的事情,在历史上汽配厂生产的英雄牌三轮汽车,除了试制出来的车,连少量生产都没有。

        除了造车可能会被叫停,有同样的汽车部件,在机械配件厂这边添加点东西都能生产出一辆轻卡了。

        另外汽配厂生产汽车配件的业务现在也被江成搞的产业链快重合掉了,现在第一汽车厂那边已经在生产解放汽车,以后肯定不会怎么进口中型以下的卡车了。

        工程车的话,配件轮不到汽配厂来生产。昌城又搞了一个轻卡,等于在南方也有了卡车配件生产的能力。

        现在汽配厂除了弄一点以前进口的汽车配件和吉普车的,其他的也都不需要生产了。

        业务高度重合,关键是水平相差有点大。要是汽配厂也有能力生产符合很多标准的汽车,一个昌城以后有两个汽车制造厂,可能还能在国内成为工业美谈呢。

        但目前差距明显,先不说造车的成本问题。而是有明珠在前,很多单位就对三轮汽车不敢兴趣了。

        小单位轮不上,大单位看不上。以前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肯定是看的上的,现在有选择了就不一样。

        这可是汽车,有些部门和单位要是分到了一辆,短期内就别想获得第二辆。总不能别人还没有,你都搞两辆了吧。

        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有单位获得了三轮汽车的,也是有汽车的单位了。可能在分配机械配件厂造的轻卡汽车时候,就没有了分配的资格了。

        业务高度重合,又没有一点优势。机械配件厂又需要汽配厂的技术人员,工业局做出合并的选择性很大。

        “明天去躺工业局?”周厂长思考了一会询问道,他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为了发展,有时候不能心软。

        “嗯,早点去早点落实,过一个月后我也好放松放松。”江成点头说道。

        “你放松什么,难道下个月跟那小谭要成好事拉。”周厂长说道。

        “要忙点其他的事情,不过我跟她的事情也的确要快了。”江成回答道。

        这都五月底了,再过一个多月,水稻就要收割了。江成打算去买一些粮食,二叔和两个姑姑那边的粮食能买到一些,妹夫杨枫那边的亲戚也能买一些。

        而谭雅萱那边也有乡下的亲戚,每次粮食收上来,农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卖一点粮。

        不过城里人平常也是省着吃口粮,除了家里有那种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会想办法额外弄点粮。一般去农村买粮的也不多,毕竟大部分人也不富裕。

        农村人会保留自己出的口粮,然后有多的粮食卖给粮站,算是统购量。

        江成也没打算买不认识人的粮食,就买亲戚的,最少要有点沾亲带故。因为买不是亲戚的粮食,就属于私自出售和购买了。

        但亲戚的粮食不一样,有种互相帮扶的意思。再说白一点,粮食是亲戚送给他们吃的,然后为了感谢,给了一点钱,这不叫买卖。

    相关推荐: 如雪初晴 万诡降临,我的诡器不按套路出牌!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成了警局团宠 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