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些地区情况*又怀孕
作品:《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推荐阅读:
国潮1980
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余年
让你当收尸人,你直接解刨了前女友
打主母,踩世子,恶女丫鬟上青云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重生之都市仙尊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换源: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旬,公社成立了也快四个月了,集体食堂也举办了四个月。
在昌城这边下面的公社集体食堂倒是恢复了正常水平,放开肚皮随便吃,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方针已经实行不下去了。
头两个月,真的是乡镇农村农民过的最开心的日子,食堂真的是变着法子天天弄好吃的,大家感觉天天在过年一样。
按理说公社的食堂只允许自己公社社员吃的,但是食堂根本把控不了每天到底弄多少饭菜。又担心有社员说吃不饱,毕竟集体食堂喊的口号是让大家吃饱吃好。
这导致经常有饭菜多,就导致一个现象,有些公社的食堂还会拉路人来吃饭。
甚至有些地方管理公社食堂的负责人,晚上还跑到食堂去偷偷煎油饼子吃,造成了很多粮食的浪费。
赣省这边,今年也就只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而只干旱了三个月左右。再加离城区近的一些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务农人员减少了一部分。
赣省这边跟上年比,粮食是减产了四分之一。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只是吃的没那么夸张了,也比没有成立公社之前强。
但是有些地方就不一样了,这还没到五九年呢。
H南鹿邑县那边,下面一百多个食堂,已经有一半完全没有粮食了。有些食堂一天只给社员四两的定量,平均每顿也就一两多的粮,只能吃的稀的。
很多人开始在地里捡红芋,小萝卜,甚至已经有刮树皮来填肚子的了。
山东旱情严重的地方也是如此,一日三餐在食堂吃萝卜喝开水,有稀饭和菜窝窝的都算不错的了。
这菜窝窝也能算窝窝头的一种,但是跟后世人理解的不一样。只是样子做的像窝窝头,里面掺杂了各种东西,有粗糠,豆子,玉米芯子,各种菜叶子。
如果是春天这菜叶子可能还是野菜叶子,有苦涩的味道。
反正农村的窝窝头,不是江成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黄灿灿的,而是灰的,黑的,深绿的,各种颜色的都可能有。
而且娇生惯养的人根本吃不下去,因为有些人吃棒子面都觉得刺挠嗓子,更别说粗糠做的窝窝头了。
并且味道是苦的,涩的甚至因为菜叶子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有点馊味。
除了H南山东,还有H北今年下半年也惨,某县五十万亩地,种了三十八万亩的红薯。导致县里的食堂,现在每天的主食变成了红薯,蔬菜就是萝卜和白菜。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适应能力很强的种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只要不饿死,很少有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的。
但是明年开始就有人要背井离乡了,可以说今年其实旱灾在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开始还有些余粮撑着。
而在昌城汽车厂这边,江成和谭雅萱还有江燕等人也感觉到当地给厂里的福利配额有点减少。
正常的定量倒是没有变,可像江成,他领的是高级技术干部和副厅级别的行政津贴加福利。烟酒票和糖果糕点票,布票额外的粮票还有各种福利票证等,没有都少了一点,但少的不多。
江成因为福利多,少一点不在意。但是其他人的福利不多,哪怕少一尺布,少一块肥皂什么的,都会觉得非常明显。
而且城市居民的定量现在也有变动,现在倒是没有减少定量。但是定量粮分粗细粮按照比例配给,昌城这边稍微改动了一下,少了半斤细粮,多了半斤粗粮。
这其实也还算好的,旱情严重的地方,已经少了一两斤细粮的都有。
普通老百姓对定量粮食的变化是异常敏感的,毕竟本来吃饭就是算计着吃,半斤细粮换成半斤粗粮,让很多人在谈论这个事情。
而江燕,郑可,老周,老康还有谭雅萱的娘家那边,都听从江成的,多少都囤了两百斤以上的稻谷。
别小看一个人少半斤细粮,一家五口就少两斤半,半年下来就十五斤。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昌城是省会城市,减少的比较少,其他城市就不一样了。
在十一月底,因为季节性的原因,能购买的蔬菜也开始变少。
余开宏现在有些事情虽然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到了地方上当厂长,太过于讲究原则也不一样。
但是他所谓的原则,只是可以容忍其他人有些人情关系上的操作。比如江成上次去四九城,路上又拿厂里的车辆跟人家互相换购,给厂里弄了一些福利来。
江成的行为还有老康那边也偶尔会弄点人情关系,这些余开宏能容忍,但是让他自己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资,主动去拿车辆找人换物资,或者安排供销科的人那样去干。这是余开宏现在做不到的。
因此汽车厂食堂的菜类品种没有多少了,以前江成去广交会,在十一二月份,厂里可能蔬菜品种会减少。但是会多一些海鲜品种,一些普通蔬菜里放一些虾皮,也能提鲜增加味道。
~昌城汽车厂,科技办公楼总工程师办公室。
“老江,今天食堂里的菜又没有几样。”谭雅萱喂着孩子说道。
老大江平已经能跟正常人一样吃饭菜了,但是太粗太大块的食物不会喂他。
而江成看着谭雅萱喂饭有点好笑,拿饭盒子饭在喂,不过的确能喂掉。倒不是江平遗传了谭雅萱的好胃口,两岁还没到就很能吃。
主要是现在差不多十二月了,南方这边也有些冷。天冷喜欢吃比较热乎的吃食,但是给小孩喂饭,又怕烫到江平。
谭雅萱给江平喂饭,喜欢吹一下,然后放到嘴巴里含一下,感受一下食物的温度再喂给江平。
可是一勺满的饭菜,在谭雅萱嘴里含一下,拿出来就少不少了,再喂给江平。与其说是在给江平喂饭,不如说是一起在吃饭。
“的确是差了点,我们倒是无所谓。这菜喂给江平没什么营养,你不是跟那食堂主任熟嘛。以后带鸡蛋或者肉什么的,让食堂的师傅帮忙煮一下,平时蒸个鸡蛋给江平。”江成吃着炒萝卜片说道。
“嗯,老江,跟你说件好事,你又要当爸爸了。”谭雅萱得意说道。
又要当爸爸了,江成听到谭雅萱这样说感觉怪怪的。从江平出生起,他就一直当爸爸,这又没间断过。
谭雅萱这样说,江成倒是能立刻反应过来,她又怀上了。但是可以说又第三个孩子了,又要当爸爸,这种间断性形容,应该用在‘又带绿帽了’之类的比较合适。
中专生文化就是低,用词不精准。
“检查了嘛?”江成询问道。
“嗯,上午在厂里的医务室找医生看的。”谭雅萱说道。
汽车厂在外面有规模比较大的职工医院,但厂内一直是有医务室的,作为应急部门存在。
现在厂里医务室里有一个赤脚郎中,看一点头疼脑热和皮外伤可以,主要是人家会把喜脉。谭雅萱也是感觉那个没按时来,就去找人家把脉看看。
确认是怀上了,江成也高兴。既然谭雅萱想生,也的确早点怀上早点生比较好。现在谭雅萱还很年轻,才二十岁多点,虚岁也就二十一。
江成是发现她怀孕后,可能是因为体质问题,肚子会圆挺,但体型不会还过肥胖。生完孩子后,体型能很快的就恢复。
就因为这样,丈母娘那边还老是说谭雅萱,说怀个孕好不容易养胖一点,这娃一生没几个月就瘦回去了。
江成可不想自己的媳妇因为生孩子导致体型发福,那也些‘知识’都不好解锁了。
不过在这个缺少油水的年代,哪怕是生完孩子的女人也难发福。江成的福利是多,但也无法做到后世那样大鱼大肉随便吃。
江成一个人的话,天天吃肉都可以。但是谭雅萱,还有两个孩子,加上黄文仪她们在。谭雅萱和黄文仪的肉票不多,把江成的肉票平均一下,只能保持油水还行。但不能把人吃的肥胖,除非是那种易胖体质。
“等会还是去外面的职工医院看看,稳当点。下午我们去捞鱼,改善一下伙食。”江成说道。
现在天冷,开边三轮去电鱼风吹的不舒服,去电鱼适合开皮卡车去。皮卡车后面车厢装电鱼工具,前面还能挡风。
谭雅萱立刻点了点头,都不用问,她男人江成肯定是找理由外出去办事,不会请假说去捞鱼的。她也可以跟科室的人交代一下,说跟总工程师去外面办公画图。
现在依然没有规定不可以电鱼,只是不允许毒鱼,炸鱼,还有用网眼特别小的渔网捞鱼。江成能自由自在的去电鱼,别人看见也不在乎,主要是别人羡慕也没有用。
个人在这个年代要弄到一套电鱼的设备很难,光储蓄电瓶和晶体管就弄不到,就江成一个人偶尔折腾一下,加上他每次去捞鱼,以前还只是开边三轮,现在是开汽车。
就算有渔业部门的人看见了,也知道江成的身份应该不凡。而江成只是一个人在河边捞一点鱼,连船都没有。渔业部门见到江成捞鱼一般都是视而不见。
不过天冷的话,江成得去池塘里捞鱼,用轮胎和木盆造的小船去捞一点。这种轮胎船,江成连湖里都不敢去,怕自己一下操作不当给弄翻了。
江成现在生活过的很好,有媳妇和孩子,他怕死,天冷只去小池塘里捞鱼。
而这个年代的女人基本都是旱鸭子,除非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学游泳,稍微大一点就没机会学了。
男人可以天热光膀子去小河里洗澡游泳,女孩子十岁左右,家里人就不会让她们被人看了去。
谭雅萱也不想让江成为了抓鱼去冒险,要是江成去湖里捞鱼,湖里虽然不像河里那样有急流,但轮胎船很容易翻,真翻了,要是发现自己男人可能上不来。那她不会游泳也要往湖里跳了。
在昌城这边下面的公社集体食堂倒是恢复了正常水平,放开肚皮随便吃,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方针已经实行不下去了。
头两个月,真的是乡镇农村农民过的最开心的日子,食堂真的是变着法子天天弄好吃的,大家感觉天天在过年一样。
按理说公社的食堂只允许自己公社社员吃的,但是食堂根本把控不了每天到底弄多少饭菜。又担心有社员说吃不饱,毕竟集体食堂喊的口号是让大家吃饱吃好。
这导致经常有饭菜多,就导致一个现象,有些公社的食堂还会拉路人来吃饭。
甚至有些地方管理公社食堂的负责人,晚上还跑到食堂去偷偷煎油饼子吃,造成了很多粮食的浪费。
赣省这边,今年也就只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而只干旱了三个月左右。再加离城区近的一些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务农人员减少了一部分。
赣省这边跟上年比,粮食是减产了四分之一。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只是吃的没那么夸张了,也比没有成立公社之前强。
但是有些地方就不一样了,这还没到五九年呢。
H南鹿邑县那边,下面一百多个食堂,已经有一半完全没有粮食了。有些食堂一天只给社员四两的定量,平均每顿也就一两多的粮,只能吃的稀的。
很多人开始在地里捡红芋,小萝卜,甚至已经有刮树皮来填肚子的了。
山东旱情严重的地方也是如此,一日三餐在食堂吃萝卜喝开水,有稀饭和菜窝窝的都算不错的了。
这菜窝窝也能算窝窝头的一种,但是跟后世人理解的不一样。只是样子做的像窝窝头,里面掺杂了各种东西,有粗糠,豆子,玉米芯子,各种菜叶子。
如果是春天这菜叶子可能还是野菜叶子,有苦涩的味道。
反正农村的窝窝头,不是江成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黄灿灿的,而是灰的,黑的,深绿的,各种颜色的都可能有。
而且娇生惯养的人根本吃不下去,因为有些人吃棒子面都觉得刺挠嗓子,更别说粗糠做的窝窝头了。
并且味道是苦的,涩的甚至因为菜叶子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有点馊味。
除了H南山东,还有H北今年下半年也惨,某县五十万亩地,种了三十八万亩的红薯。导致县里的食堂,现在每天的主食变成了红薯,蔬菜就是萝卜和白菜。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适应能力很强的种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只要不饿死,很少有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的。
但是明年开始就有人要背井离乡了,可以说今年其实旱灾在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开始还有些余粮撑着。
而在昌城汽车厂这边,江成和谭雅萱还有江燕等人也感觉到当地给厂里的福利配额有点减少。
正常的定量倒是没有变,可像江成,他领的是高级技术干部和副厅级别的行政津贴加福利。烟酒票和糖果糕点票,布票额外的粮票还有各种福利票证等,没有都少了一点,但少的不多。
江成因为福利多,少一点不在意。但是其他人的福利不多,哪怕少一尺布,少一块肥皂什么的,都会觉得非常明显。
而且城市居民的定量现在也有变动,现在倒是没有减少定量。但是定量粮分粗细粮按照比例配给,昌城这边稍微改动了一下,少了半斤细粮,多了半斤粗粮。
这其实也还算好的,旱情严重的地方,已经少了一两斤细粮的都有。
普通老百姓对定量粮食的变化是异常敏感的,毕竟本来吃饭就是算计着吃,半斤细粮换成半斤粗粮,让很多人在谈论这个事情。
而江燕,郑可,老周,老康还有谭雅萱的娘家那边,都听从江成的,多少都囤了两百斤以上的稻谷。
别小看一个人少半斤细粮,一家五口就少两斤半,半年下来就十五斤。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昌城是省会城市,减少的比较少,其他城市就不一样了。
在十一月底,因为季节性的原因,能购买的蔬菜也开始变少。
余开宏现在有些事情虽然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到了地方上当厂长,太过于讲究原则也不一样。
但是他所谓的原则,只是可以容忍其他人有些人情关系上的操作。比如江成上次去四九城,路上又拿厂里的车辆跟人家互相换购,给厂里弄了一些福利来。
江成的行为还有老康那边也偶尔会弄点人情关系,这些余开宏能容忍,但是让他自己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资,主动去拿车辆找人换物资,或者安排供销科的人那样去干。这是余开宏现在做不到的。
因此汽车厂食堂的菜类品种没有多少了,以前江成去广交会,在十一二月份,厂里可能蔬菜品种会减少。但是会多一些海鲜品种,一些普通蔬菜里放一些虾皮,也能提鲜增加味道。
~昌城汽车厂,科技办公楼总工程师办公室。
“老江,今天食堂里的菜又没有几样。”谭雅萱喂着孩子说道。
老大江平已经能跟正常人一样吃饭菜了,但是太粗太大块的食物不会喂他。
而江成看着谭雅萱喂饭有点好笑,拿饭盒子饭在喂,不过的确能喂掉。倒不是江平遗传了谭雅萱的好胃口,两岁还没到就很能吃。
主要是现在差不多十二月了,南方这边也有些冷。天冷喜欢吃比较热乎的吃食,但是给小孩喂饭,又怕烫到江平。
谭雅萱给江平喂饭,喜欢吹一下,然后放到嘴巴里含一下,感受一下食物的温度再喂给江平。
可是一勺满的饭菜,在谭雅萱嘴里含一下,拿出来就少不少了,再喂给江平。与其说是在给江平喂饭,不如说是一起在吃饭。
“的确是差了点,我们倒是无所谓。这菜喂给江平没什么营养,你不是跟那食堂主任熟嘛。以后带鸡蛋或者肉什么的,让食堂的师傅帮忙煮一下,平时蒸个鸡蛋给江平。”江成吃着炒萝卜片说道。
“嗯,老江,跟你说件好事,你又要当爸爸了。”谭雅萱得意说道。
又要当爸爸了,江成听到谭雅萱这样说感觉怪怪的。从江平出生起,他就一直当爸爸,这又没间断过。
谭雅萱这样说,江成倒是能立刻反应过来,她又怀上了。但是可以说又第三个孩子了,又要当爸爸,这种间断性形容,应该用在‘又带绿帽了’之类的比较合适。
中专生文化就是低,用词不精准。
“检查了嘛?”江成询问道。
“嗯,上午在厂里的医务室找医生看的。”谭雅萱说道。
汽车厂在外面有规模比较大的职工医院,但厂内一直是有医务室的,作为应急部门存在。
现在厂里医务室里有一个赤脚郎中,看一点头疼脑热和皮外伤可以,主要是人家会把喜脉。谭雅萱也是感觉那个没按时来,就去找人家把脉看看。
确认是怀上了,江成也高兴。既然谭雅萱想生,也的确早点怀上早点生比较好。现在谭雅萱还很年轻,才二十岁多点,虚岁也就二十一。
江成是发现她怀孕后,可能是因为体质问题,肚子会圆挺,但体型不会还过肥胖。生完孩子后,体型能很快的就恢复。
就因为这样,丈母娘那边还老是说谭雅萱,说怀个孕好不容易养胖一点,这娃一生没几个月就瘦回去了。
江成可不想自己的媳妇因为生孩子导致体型发福,那也些‘知识’都不好解锁了。
不过在这个缺少油水的年代,哪怕是生完孩子的女人也难发福。江成的福利是多,但也无法做到后世那样大鱼大肉随便吃。
江成一个人的话,天天吃肉都可以。但是谭雅萱,还有两个孩子,加上黄文仪她们在。谭雅萱和黄文仪的肉票不多,把江成的肉票平均一下,只能保持油水还行。但不能把人吃的肥胖,除非是那种易胖体质。
“等会还是去外面的职工医院看看,稳当点。下午我们去捞鱼,改善一下伙食。”江成说道。
现在天冷,开边三轮去电鱼风吹的不舒服,去电鱼适合开皮卡车去。皮卡车后面车厢装电鱼工具,前面还能挡风。
谭雅萱立刻点了点头,都不用问,她男人江成肯定是找理由外出去办事,不会请假说去捞鱼的。她也可以跟科室的人交代一下,说跟总工程师去外面办公画图。
现在依然没有规定不可以电鱼,只是不允许毒鱼,炸鱼,还有用网眼特别小的渔网捞鱼。江成能自由自在的去电鱼,别人看见也不在乎,主要是别人羡慕也没有用。
个人在这个年代要弄到一套电鱼的设备很难,光储蓄电瓶和晶体管就弄不到,就江成一个人偶尔折腾一下,加上他每次去捞鱼,以前还只是开边三轮,现在是开汽车。
就算有渔业部门的人看见了,也知道江成的身份应该不凡。而江成只是一个人在河边捞一点鱼,连船都没有。渔业部门见到江成捞鱼一般都是视而不见。
不过天冷的话,江成得去池塘里捞鱼,用轮胎和木盆造的小船去捞一点。这种轮胎船,江成连湖里都不敢去,怕自己一下操作不当给弄翻了。
江成现在生活过的很好,有媳妇和孩子,他怕死,天冷只去小池塘里捞鱼。
而这个年代的女人基本都是旱鸭子,除非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学游泳,稍微大一点就没机会学了。
男人可以天热光膀子去小河里洗澡游泳,女孩子十岁左右,家里人就不会让她们被人看了去。
谭雅萱也不想让江成为了抓鱼去冒险,要是江成去湖里捞鱼,湖里虽然不像河里那样有急流,但轮胎船很容易翻,真翻了,要是发现自己男人可能上不来。那她不会游泳也要往湖里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