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玄幻 > 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301章 玛丽到达赤潮城
  • 第301章 玛丽到达赤潮城

    作品:《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清晨的寒雾尚未散去,车队缓缓翻过最后一道山坡。

        就在那一瞬间,视野豁然开朗。

        眼前的风景让玛丽屏住了呼吸。

        一座城池静静横亘在晨雾与雪原之间。

        半完工的灰白城墙如巨兽般蜿蜒开去,尚未抛光的石料上覆着薄霜,折射出冷冽光芒。

        寒铁横梁一根根嵌入石层,坚硬而锋利,像是为这座城市披上的钢甲。

        几座箭塔已然矗立,笔直刺破雾气,塔顶悬挂的火盆铁架上,残余的火光还在冒着微弱烟丝。

        更令人无法移开视线的,是猎猎飞扬的赤红旗帜,与苍茫雪地形成刺目的对比。

        如同雪地中的灯塔一般,昭示着前方的方向与希望。

        孩子们最先坐不住了,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看,嚷嚷着:“好大啊!好高啊!妈妈快看!”

        “比霜戟城还要整齐……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一位随行的妇人抱紧了自己的小儿子,声音颤抖。

        “可别被外表骗了,城门内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年长的老人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戒备,但眼底的光芒出卖了他内心的震撼。

        玛丽听着四周的声音,看着那座被晨雾包围的城池,心口微微发热。

        这座城的城墙与城门看上去与旧霜戟城不相上下,甚至更显新锐坚固。

        可她依旧不敢完全放下心。

        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毕竟城门之外再辉煌,也不代表城内的日子会好,如果有霜戟城一半好就行了。

        随着车队缓缓下坡,城门的细节愈发清晰。

        高大厚重的木质城门镶着密密麻麻的寒铁钉,晨光落下时闪出一圈圈冷光。

        城门两侧的青灰石砖铺成缓缓延展的斜坡,既便于运输马车出入,也方便士兵布防。

        近前守卫的骑士列成整齐的队列,他们盔甲统一、无一斑驳,胸甲上皆刻着赤潮的太阳纹章。

        “队列左靠,准备入城检查。”

        领头骑士牵着缰绳,神色平静,却下意识放低了声音,似乎也不想打扰这一方秩序。

        空气里带着微凉的水汽和某种说不出的压迫感,令人忍不住屏息。

        玛丽微微探身,越过车窗望去,发现他们的车队被引向左侧的一条专门通道。

        在更靠右的另一侧,则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密密麻麻挤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

        他们蜷缩在风口下,面色憔悴,眼神中带着渴望。

        有的流民手里还攥着粗布袋,里面装着从废墟里带出来的最后一点家当。

        然而与玛丽想象中的混乱不同,这里没有喊叫,也没有冲撞,秩序被维持得井井有条。

        几座简易木棚下,几名文吏正逐一登记每个人的姓名、籍贯、亲属情况。

        “下一个,家口几人?带孩子的先往那边走。”官员的声音平静,却带点威严。

        另一边,士兵正在分发热粥和面包。

        冒着热气的陶罐一锅锅端上来,妇孺优先接到手里,小心翼翼捧着碗,像是捧着一段久违的希望。

        “你瞧见没,给他们分的是面包和粥,分量还不少!”

        “北境哪有人这么做?这得花多少粮啊……”

        车队里,有人低声感叹。

        而那些登记完的流民,会被士兵带去城门内的临时安置区。

        那里搭起了整齐一排排的木屋,虽然简陋,却至少能遮风避雨。

        流民的脸上因为喝到热粥而泛起一抹红晕,蜷缩的肩膀终于舒展开来。

        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似乎某种坚硬的东西,正在缓缓被融化。

        玛丽抱着熟睡的伊妮,目光在城门另一侧的难民群与安置木棚之间来回切换。

        那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明显是从北境更北方逃来的灾民。

        然而预想中的混乱并没有出现,没有哄抢、没有哭喊,也没有自相残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秩序感。

        玛丽呆呆望着这一切,脑海里闪过,偶然看过霜戟城外饥荒横行时的景象。

        那里难民为了半块发霉的硬饼互相撕咬,死者的尸体几乎没人收拾。

        而在这里同样是流离失所的人,却能安安静静地坐着喝粥,孩子们得到面包会咯咯地笑。

        眼角被冻得通红的母亲接过士兵递来的棉毯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放松神情。

        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击攫住了玛丽的心口。

        随行骑士注意到了他们的表情,微笑解释道:“这是赤潮领的难民收容政策,领主大人定下的。先登记身份,再分配食物、住处,防止混乱和病疫。”

        “免费的吗?”有人忍不住插话。

        “是的,全免费。”年轻官员的语气里带着掩不住的自豪,“这些人只要愿意留下,将来都会成为赤潮的一份子,这是领主大人定下来规定。”

        赤潮领的收容体系,在北境甚至整个世界都堪称前所未有。

        即便是难民中最底层的老弱病残,也能在这里获得一碗热粥、一块面包、一处临时栖身之所,

        更重要的能在混乱的大地上重新找到秩序。

        当然这些并不只是单纯地施舍。

        在路易斯的规划中,所有难民都会被完整记录在册,比如姓名、原住地、亲属、身体状况等,都一一登记,分类管理。

        妇孺会优先被分配到避风遮雪的木屋与统一供应的食物,至于年轻力壮者则直接被安排加入建设队。

        他们会去修筑城墙、铺设道路、搭建穹屋……

        若有人原本有手艺,比如铁匠、木匠、药师、皮革匠,则会被优先安插进工坊或军需系统,以他们的技艺换取粮食与住所,实现自给自足。

        这套“以劳换生”的制度既避免了治安隐患,又让赤潮领迅速吸纳了大量急需的人力。

        于是在北境这片灾后废墟上,赤潮领用另一种方式创造秩序。

        而对这些一路逃难而来的流民来说,这种秩序几乎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恩赐。

        战争与饥荒会让人性被逼到极限。

        为了半块发霉的硬饼,亲兄弟会拔刀,母亲会把最后一口吃的留给孩子,而自己活活饿死,当然没了母亲的孩子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们在逃亡路上这种事情见得太多太多,他们见过最冷漠的拒绝,也遭遇过最残酷的驱赶。

        因此当他们在逃亡途中,断断续续地听到一句传言:“东南有个城市在收人。”

        当时几乎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的,北境会有这样的天堂。

        他们仍然抱着一丝微弱到几乎熄灭的念想,沿着模糊的传言,踉跄着一步一步走来。

        只求一碗热粥,一口面包,一条活路。

        直到他们真正抵达赤潮领的城门,直到看到士兵端来的陶罐里冒着热气的粥,木棚下的官员抬起头,温声问他们的名字,孩子们被裹上干净的棉毯。

        他们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他们并不是被这片大地抛弃的人。

        有老人当场失声痛哭,一遍又一遍地跪在雪地上磕头,声音嘶哑。

        有年轻的父亲红着眼眶,却死死捂着脸,不敢让泪水掉下。

        还有更多孩子,双手捧着热腾腾的陶罐,小脸冻得通红,嘴角却被笑意撑得发颤。

        他们一边喝着热粥,一边咯咯笑出声来,仿佛劫后余生,又仿佛梦境初醒。

        对他们而言,赤潮领不仅仅是一座城。

        在这片连风雪都带着绝望的荒原上,

        它更像是一簇熊熊燃烧的火光。

        在深冬的夜里撕开黑暗,为他们照亮了一条活下去的路。

        …………

        而玛丽他们是断锋骑士团的家属,所以不需要像他们那些流民一样一个个登记。

        与难民木棚前的场面相比,眼前的接待几乎像是另一种世界。

        一队赤潮骑士列阵而立,整齐的马蹄声与铁甲轻响传来。

        最前方,一位身着深色长袍的老人缓步上前。

        他衣着整洁,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眉宇间虽有岁月痕迹,却掩不住沉稳与威严。

        他不是别人,正是布拉德利。

        昔日卡尔文家族中少有人注意的管家,如今却是赤潮领内政真正的二把手。

        虽然他依旧执意自称“路易斯大人的管家”。

        布拉德利微微鞠躬,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路易斯大人已命我亲自迎接各位,请大家放心,一切安置早已准备妥当。”

        这一刻,许多人心中原本的不安与紧绷,竟被这位老人平静的话语抚平了几分。

        “这几位是负责接待你们的官员,他们会带领大家进入城内安置住处。”布拉德利微微一笑,指向身后。

        几名年轻的赤潮官员快步上前,向车队致礼:“诸位家属接下来将由我负责带领。我会一路陪同,向各位介绍赤潮城。”

        车队缓缓穿过厚重的城门,踏入赤潮领的主干道。

        一阵混着清霜与湿润石灰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年轻的接待官员骑在最前方,抬手一挥,示意车队缓缓跟上。

        他语气中藏着掩不住的自豪感:“这里是赤潮主干道,由厚石砖铺设,冬季还会通过预埋的通热槽循环温水,化雪防滑,避免冻塌,是领主大人亲自的设计的。”

        玛丽怔怔地望着那笔直宽阔的道路,几乎忘了眨眼。

        道路两侧,松柏整齐成列,枝叶间还挂着未化的薄霜,白与绿交错,如天然的卫士。

        风吹过,松香混着冷冽的空气,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安宁。

        “这些松柏不仅防风挡雪,”年轻官员继续介绍,“还用作分隔绿带,与排水系统相辅相成。冬季积雪和雨水会通过两侧的导渠流入雪融池,防止街道被淹。”

        玛丽下意识看去,只见路边的排水沟渠宽窄一致,干净得仿佛刚被擦拭过,涓涓融雪汇入一条细管,最终消失在城下的暗渠里。

        “这在北境?怎么可能?”

        她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街上行人并不多,却井然有序。

        商贩低声吆喝,一群小孩在屋檐下追逐打闹,很快被身旁的老师制止:“回队伍里去!”

        孩子们嘟囔着排好队,又被领着朝学校的方向走去。

        “那是本城的学校之一,”年轻官员顺着视线解释,“六岁入学,优秀者未来能成为执事、账官,或者其他官员。”

        玛丽低下头,看着怀里的伊妮,一阵悸动涌上心头。

        他原本为伊妮的人生规划是成为一名骑士夫人,和自己一样,这是自己想过一个女孩在北境最好的未来了。

        但在赤潮,女儿的未来也许会与自己截然不同,多点选择总是好的。

        马车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前方传来清脆的马蹄声。

        不多时,一支赤潮领的骑士小队从侧街拐出。

        他们全身包裹在银色轻甲中,披着红色斗篷,长枪雪亮,马匹鬃毛修剪得整整齐齐。

        这场景有些让玛丽吃惊。

        她是断锋骑士团小队长的妻子,平日里也经常见到骑士,按理说不会惊讶。

        可让她怔住的,不是骑士的威武,而是路边人们的反应。

        街边老妇人轻轻拉了拉孙子的手,低声提醒:“让一让,赤潮骑士来了。”

        语气温和,甚至带着几分敬意。

        小男孩乖乖让开,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骑士,忍不住低声喊:“等我长大,也要成为骑士大人!”

        摊贩们看到骑士,笑着点头致意,骑士也会抬手回应。

        一名衣着褴褛的流民正端着陶罐走出粥棚,见到巡逻小队时慌忙后退,

        但其中一名年轻骑士微微俯身,伸手稳住了他,低声说:“慢点,别摔了。”

        年轻官员察觉到玛丽的目光,笑了笑,低声解释:

        “这是路易斯大人的律令,赤潮骑士不是用来镇压百姓的,而是守护他们的家园和安全的。若是百姓看见骑士来了会害怕,那是他的失败、骑士团的失败。”

        玛丽心头微微一震。

        在霜戟城骑士意味着权力与暴力,是冷漠的秩序执行者。

        可在这里,骑士更像是守护者,仿佛人们心口上的一面盾牌。

        她心底忽然升起一丝异样的感受,原来骑士与百姓之间,还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也明白了为什么赤潮领的空气里,有一种她从未感受过的安全感。

    相关推荐: 万象浮屠诀 天命御兽 我的设定在你之上! 仙侣奇缘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