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第31章 站队

    作品:《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女真鞑子,只是在遇到定难军的时候,才会势均力敌。

        打其他宋军,依旧是占据绝对优势。

        哪怕是把宗翰挡在真定府的岳飞,在平原野战,依旧无法和鞑子争锋。

        他的人马,毕竟才组建半年,而对手却是征战十年的灭国精锐。

        五回岭和易州被攻破的消息传开之后,各路人马纷纷出动,要拦截回撤的女真大军。

        京东东路(山东)的张叔夜、河北的宗泽、汴梁的李纲

        无一例外,全都被击败。

        大名府内的杜充,因为没有出战,反倒成为了“不败”之人,每日里洋洋得意,自觉有功。

        此时曲端也动了,他从白马防线,开始北上。

        眼看就要迫近大名府。

        因为曲端性子很急,做事又狠,出兵以来屡次惹出事端,所以杜充有些不情愿让他经过大名府。

        他没有直接与曲端接触,而是派人去朝廷告状,让朝廷下旨来调动曲端。

        朝廷中一些大臣,也不是完全的酒囊饭袋,大部分官员已经瞧出曲端的另类来。

        他们就怕曲端把大名府给端了。

        定难军占据河东之后,马上就切断了府谷折家、鄜延路和朝廷的联系。

        要是让他们占了大名府这个交通要枢,恐怕很多地盘就要暗中改弦易帜了。

        在魏店运河码头上,一艘车轮舸已靠岸抛锚,曲端就在这艘船上。

        这是一艘没有船帆的楼船,左右共有六只大水轮,以骡马等牲口在甲板下的船舱里带动水车,也可以用人力;

        曲端走下码头,然后就有人传来枢密的文书,叫他不要停留,继续追击完颜宗望。

        曲端看罢,让人把文书收了起来,没做理会。

        你们沿途不能迟滞鞑子的撤退速度,试问该如何追击呢?

        为今之计,是尽快把大名府弄到手,免得女真鞑子再来的时候,这地方依旧发挥不出作用。

        曲端自己不理会,手下更是不吭声,此时大名府的南边三道城门,牢牢掌握在李彦琪手里。

        他想要进去,易如反掌,只是还没有想好怎么把杜充绳之以法的。

        以杜充的所作所为,杀他十次都不过份。

        但是他的官职品阶在那摆着,轻易不好动手。

        想到这里,曲端伸手叫过一个亲卫来,对着他耳语吩咐几句。

        在自己军中,曲端一般很少这样,他是个不怕事能惹事的人。

        能让他小心翼翼低声吩咐的,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不太符合常理的。

        其他人都在心中默默揣测,这位惯会出奇招的将主,又要做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很快亲卫就去传令,有人带着曲端口信,前往太原。

        他虽然做事经常出格,但是一般也会试探陈绍的反应。

        若是陈绍明确表示了反对的,即使叛逆如曲端,也不敢违逆。

        大名府中,杜充愁容满面。

        鞑子是退去了,这让他长舒了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金兵时候,他根本提不起一点抵抗的意志来。

        也许是在沧州做知州的时候,见惯了北边逃来的难民,从他们口中,杜充了解到女真鞑子的凶残。

        他这么多年,能够在官场屹立不倒,当然不是单纯凭他敢杀人,对待流民狠。

        他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吕颐浩、蔡京、黄潜善、张浚等人,都和他有些交情。

        所以他有信心,朝廷一定会下令,调走曲端这个贼军汉。

        他实在是恨透了曲端,对方非但在大名府外,强行占据附近州县军寨,还经常在公众场合扬言,说自己畏金如虎,胆小如鼠。

        要知道,这种实话是最伤人的。

        但是他又动不了曲端,如今定难军势大,谁也不愿意招惹他们。

        杜充只是坏,但是他不傻,甚至还主动示好过几次,给曲端送去了一些财货女子,都被他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

        几个心腹看着杜充沉默不语,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敢随便开口。

        杜充的规矩极大,属于典型的对上谄媚,对下严酷。

        要是贸然开口,惊扰到了他,都容易惹来一顿毒打。

        上个月有一个小妾,因为言语上惹恼了他,被杜充将那小妾全家都捉了,随意安插个通敌罪名,活活打死了一家九口。

        他欠了欠身体,说道:“朝中的相公们,可有回信?”

        “近来没有。”幕僚恭敬说道。

        杜充叹了口气,汴梁那里,此时应该也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这一切都是因为定难军!

        要是能将这群西北贼配军斩尽杀绝,大宋才算是恢复到了原本的太平盛世。

        杜充是进士出身,又在士大夫官僚系统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他是典型的大宋士大夫,本该是过得最舒服的那一批人。

        可惜,时运不济,大宋要走下坡路了。

        他们也是最畏惧陈绍崛起的。

        那些贼配军、西北蛮夷,一旦崛起之后,定然要挤压他们的位置。

        他们立下军功,要官位、要地盘、要利益,而如今这些都把持在“杜充们”手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充他们恨定难军,要超过女真鞑子。

        在他们心中,北方异族不管多凶残,都是抢一波就走,不会留下来跟他们抢夺最大的利益。

        而定难军显然会.

        他们已经把河东给割走了。

        一个河东,每年不知道要为大宋贡献多少的财富,如今全都归了西北蛮夷。

        “我备下些许礼物,你们去挑选精干甲士,送至汴梁,我自有用处。”

        在大名府另一处宅子内。

        杨可世踱步到桌案边,在椅子上坐下来,在这短暂沉默的独处中,杨可世没有感到一丝惭愧和懊悔。

        他的手正放在胜捷军的印上,这时下意识用力地将它按在桌案上,一丝怒气从他的瞳孔深处泛了上来。

        杨可世一直在前方作战,虽然战绩不佳,但是在宣帅手下的时候,他们也曾满腔热血,在战场上舍生忘死。

        伐辽一败,胜捷军和宣帅一起,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诚然,宣帅和胜捷军有过错,但是过错全在宣帅么?

        杨可世心里非常明白,汴梁一些人在玩‘弄’权术!

        他们将前线的将士,当傻子一样摆布,将军国大事当儿戏一样对待。

        大战在即,他们却抽调出军中的低阶武将,换上朝中权贵子弟。

        伐辽收复幽燕的功劳,哪是他们这些贼配军能享用的。

        你祖上三辈都是种地的,要么就是战死的老卒,在西军中豁出命,也就博个低阶武官。

        这就是你的命,伐辽那么大的功劳,你配拥有么。

        杨可世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宣帅为什么要同意。

        京中那些蠢货不知兵,宣帅你是知道的啊,难道你真就如此轻视契丹么。

        杨可世虽然败绩很多,但他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摆烂的。

        守燕山,他确实打不过完颜宗望,但又有几个人能打过完颜宗望?

        他态度的转变,正是发生在童贯被杀之后。

        不光是他,童贯死后,整个胜捷军都丧失了战斗意志。

        你别管童宣帅对其他人怎么样,为人如何,是不是巨贪。

        他对胜捷军是真的没话说。

        如今宣帅死了,他们这些宣帅的亲军,失去了原本的倚靠。

        在大宋,就像是无根的野草,飘到哪就在哪落脚,也没什么斗志。

        因为胜捷军中,大多数的将士,都是童贯收养阵亡将领幼子。

        童贯抚边十年,这些少年经过十年左右的培养,成长为忠于童贯的亲军。

        所以他们大多也没有什么宗族观念,只知道忠于宣帅。

        生世浮沉雨打萍。

        杨可世身为胜捷军如今的都统制,他的地位很尴尬。

        首先因为童贯的原因,他不被宋廷认为是自己人。

        大宋如今几个武将,在各地募兵练兵的,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得到了充分的提拔和重用。

        比如说以前郁郁不得志的宗泽、张叔夜、张所;还有就是以前就官运亨通的老搭档王禀、马扩。

        他们都是手握重兵,且高官厚爵加身,辎重供应及时。

        而胜捷军,从最开始在宣帅的庇护下,成为大宋待遇最好的兵马之一;到如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成为无根弃子。

        别人还可以投降陈绍的定难军,但是他们胜捷军,是绝对不会投降陈绍那个忘恩负义小人的。

        他明明是胜捷军出身,是宣帅一手提拔的,却一心要宣帅的命!

        金国女真与他们也有仇

        真说起来的话,天下之大,唯有一方势力,是他们能够投靠的了。

        那就是曾经在燕山府,并肩作战过的常胜军。

        郭药师如今占据平卢、辽东,雄心勃勃,据地自雄。

        那陈绍能从西北崛起,是因为西夏即将被宣帅所灭,他去捡了个大便宜。

        如今女真和定难军将要决战,郭药师有机会复刻陈绍的成功,在女真败亡之际,趁机收伏大片土地。

        在西北那种蛮荒之地,陈绍都能起势,更何况是占据了辽东的郭药师。

        他已经决定要走,对大宋他没有半分愧疚。

        本来杨可世,还想将大名府搬空,但是此时曲端已经到了城外。

        他没想到曲端来的这么快,所以他必须马上离开。

        如今各路人马,都在追击回撤的女真兵马,杨可世正打算利用这个名头,从沧州到平卢一带。

        很快,几个胜捷军心腹进来。

        和常胜军一样,胜捷军的内部十分团结,基本都是同心同德。

        “都准备好了么?”杨可世抬头看向刚刚进来的人。

        “都统制放心,弟兄们早就等这一天了。”

        杨可世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拔剑道:“早晚有一天,杀回东京,为宣帅报仇!”

        “报仇!”

        其他人也纷纷拔出刀剑,抵在一块盟誓。

        ——

        太原城。

        李清照和茂德已经十分熟络,在代王府穿过走廊,来到内宅。

        二人一起走进院子里,此时种灵溪正在看书,笑着轻轻点了头。

        因为身子不便,她也没有站起来。

        这些日子,茂德经常来,找林娘子调理身体。

        慢慢的,彼此的关系就亲近了,不调理身体的时候,也经常来做客。

        林娘子不好意思跟她说,他们夫妻无子,和帝姬关系不大。

        事实上,林娘子就没见过这么易孕的体质,气血充足,身段匀称。

        房中有几个代王的妾室,都和她们微微笑着打招呼。

        毕竟这时候社交很少,王府内这些女眷,能交上的朋友不多。

        两人进来之后,下意识便去瞧坐在旁边下首的李师师。

        她应该算是代王内宅里最美貌的女子,模样十分夺目,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来;不仅男子会注意美女,妇人也不例外。

        当然,要是和茂德比的话,就只能是各有千秋了。

        只看李师师那肌肤色泽,便一下子就把旁边所有的女子、都称得有点黯淡无光了;

        师师的皮肤就像是玉一样,只消一比,好坏自明。她的乌黑秀发、明亮有神的眼睛、光滑浅红的朱唇,颜色十分光鲜纯粹,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人儿一般。

        而且身段也是相当了得,原本就鼓成那个模样的胸襟,有了身孕之后,好像又大了一圈。

        两三个月以来,茂德和李清照都发现,代王后宅里女眷们的关系非常好。

        这是极其反常的事!尤其是在代王这样的权势人家。

        艳压群芳的女子,地位又稍低,不可能让女主人喜欢;绝色妾室也会心怀不满,难免有争夺风头之心。

        这就是豪门铁律,当然一般的妾室,是绝对不会主动去挑衅的,只是会铆足了劲对男主人使。

        代王妃也该对绝色妾室有防范之心才对。

        随着相处的时间长了,她们才慢慢发觉,这可能和两人的性格有关。

        李师师是不争不抢,温柔似水,除了春桃,谁都很难惹她动怒。

        而环环又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心直口快,有事也是当场就说出来。

        不知道她们今后会不会有嫌隙,反正此时,尽管同时怀有身孕,但是她们明显没有什么矛盾。

        茂德和李清照都有些羡慕陈绍。

        尤其是李清照,近来她觉得丈夫对自己十分冷淡,稍有些不顺心,就要吵闹。

        李清照只当他仕途不顺,家境如今又困难,所以才心烦意燥,只是陪着小心,尽量不和他怄气。

        看看人家代王,这么多妻妾,都能做到和睦.

        茂德说了几句关于战事的话,无非是感谢代王,赶跑了鞑子。

        环环虽然是将门出身,对这些却不太懂,兴趣寥寥地回了几句。

        府上真正管这些的是李玉梅。

        她如今是太原府的风云人物,首先她是代王府出来招待贵妇仕女的女眷,其次她还是李唐臣的女儿。

        河东这地方,整个儿就是她娘家。

        可想而知,陈绍真成事了,她就是河东势力的代表。

        而且李玉梅自己也争气,待人处事面面俱到。

        前来河东避难的这些人,原本是打算在鞑子撤兵之后就回去的。

        但是局势到了今日这般,他们中很多人,反倒不想走了。

        碍于面子,又不好直接去和定难军接触,就让家里的女眷去打点好关系。

        陈绍回府的时候,正好赶上两女离开。

        三人打了个照面,彼此点头微笑,刚要离开。

        陈绍突然伸手道:“帝姬稍等。”

        “代王有什么吩咐?”

        “帝姬这是说哪里话。”陈绍呵呵一笑道:“我陈绍再再怎么说,也是大宋臣子,哪敢吩咐帝姬。我这儿有些凉州送来葡萄酒,号称‘如倾潋潋’,你带回去给.与家人品尝。”

        茂德脸一红,李清照也是抿了抿嘴。

        这件事本身是不道德的,但是在两人眼中,又因为感受到了陈绍对宋氏嫂嫂的关爱,而觉得有些美好。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蔡攸人憎狗嫌。

        宋人其实很喜欢葡萄酒,知名吃货苏轼有个好友,就因为送给他葡萄酒。

        苏轼专门在《谢张太原送葡萄酒》中写道:“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葡萄”

        其《老饕赋》中更有“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

        不过此时最好的葡萄酒,是凉州出产的,而凉州原本属于西夏,和大宋是敌对。

        即使是皇帝,也轻易喝不到正宗的凉州葡萄酒了。而大宋境内,葡萄酒的产地只要就是太原。

        如今凉州和太原,都是陈绍的地盘,他倒是想喝多少有多少。

        陈绍便让人搬了一些,放在两人的马车内。

        这几日他忙的天旋地转,已经很久没找宋氏了。

        见到茂德,就想起宋氏的千依百顺,怜心起了送些东西,免得她以为自己冷落她。

        到了种灵溪住处,见师师也在,陈绍心情大好。

        环环是真爱读书,陈绍有时候会想,要是在自己前世,环环八成是个文学少女。

        看着她清纯可人的脸庞,个子又高,双腿又细又长,白的能发光。

        想象着她戴上眼镜的模样,陈绍就觉得心旷神怡。

        “环环。”

        种灵溪终于舍得放下书,问道:“怎么了?”

        “你家里有书信么?”

        “没有。”

        陈绍微微皱眉,老种啊老种,你是不是清闲日子过久了,闲上瘾了?

        这是你清闲的时候么?

        以前就算了,你种家军自有祖训和家风在,不表态就算是对我的支持了。

        如今要决战了,你种家军难道真要卸甲归田?

        陈绍此番,是要把折家军和鄜延军都调往战场的,至少也要调一半。

        种家也是一样。

        这不光是对他们战力的需要,更是要让他们站队。

        陕西五路是自己的后背,这么重要的位置,如果你不站队的话,那不好意思了。

        即使是我正妻的娘家,也必须离开这块地方。

        没有谁会把后背,留给不是自己人的势力占据。

        老种自己不提出来,那我就派人去提醒他。

        而且西军的战力也是陈绍所看重的,别看伐辽之后,西军饱受诟病。

        但陈绍等人,全都明白,西军其实还是挺能打的,陈绍手下的精锐之师,贺兰山兵团,主力就是西军。

        他们在历史上面对女真时候的糟糕战绩,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并非是他们的真实水平。

        陈绍打了这么久的仗,对这一点,自然还是能看出来的。

        西军,从来都是名将的摇篮,后来女真鞑子南下,北宋灭亡。

        能够站稳南方的半壁江山,基本上大部分能打的武将,都是西军出身的。

        种灵溪笑吟吟地说道:“我听说兄长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陈绍没舍得打击她,跟着点了点头,但是他心里却并不乐观。

        像这种从小就上战场的,老来身体怎么可能会很好。

        无非是咬着牙硬撑罢了,各种旧伤,定然是会折磨得他不得安宁。

        不过总归是比历史上强。

        毕竟原本时空中,在这个时候,老种还带兵跟女真鞑子硬碰硬呢。

        更是承受着宋廷的折磨,几次在关键时候,剥夺他的权力。

        眼看打不过了,又将他搬出来.

        最后又亲眼见证了小种相公-——种师中的战死。

    相关推荐: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修仙保命指北 重生八零: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