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57sw.com,请牢记新的域名!!!手机请访问http://m.57sw.com
  • 57书屋 > 穿越 > 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 第 27 章 妈呀!疯子来家了!
  • 第 27 章 妈呀!疯子来家了!

    作品:《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大队长家的位置,明黛一早就问好了,带着周斯年直接过去。

        路上有听到动静的狗出来咬人,宣誓主权,看到是周斯年后,哀嚎着夹着尾巴又跑了回去。

        明黛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

        果然在周斯年面前,众生平等!

        到了大队长家,他们家的油灯也熄灭了。

        拍了拍门,半分钟后有人边开门边询问:“谁呀,这大晚上的?”

        明黛笑嘻嘻的开口:“是黄婶子吗?我是新来的知青明黛,我来还平板车。”

        黄婶子一愣,继而想起这是谁。

        因着柳大队长已经把明黛的情况和她讲了,她对这个可怜的闺女心有怜惜,赶紧拉着她进来。

        “好闺女,怎么晚上送来了,这大晚上的,不怕狼把你叼走!”

        明黛赶紧摇头:“婶子,不是一个人来的,我们俩人来的,没事。”

        黄婶子边笑着边让开位置,只以为是其他知青。

        “先把车拉进来吧,咱们屋里说话。。。。。。”

        等她看到拉车进来的那个高大身影的时候,下一句,喝点茶的话直接咽了回去。

        妈呀!疯子来家了!

        明黛没有发现她的僵硬,帮着把车推进来,边走边问:“婶子,车子给您放哪里呀?”

        黄婶子还在震惊中,无意识的回答:“放。。。放。。。放马厩。。。。。。”

        明黛依言让周斯年拉了过去。

        车子放好,就看到黄婶子还站在门口。

        她疑惑的问:“婶子?”

        黄婶子这才反应过来,把门关上,慢慢蹭了过去。

        明黛不等她发问,先开口:“婶子,工具都在车上放着了,一样没少,我叔歇着了吗?方便进屋不?”

        黄婶子看着站在明黛身旁一言不发的周斯年,咽了咽口水,点了点头。

        这疯子没有走的意思,她不敢不同意啊!

        上坟一样的心情打开门,一家老小都在炕上坐着,摸黑扯闲篇。

        “老婆子,谁来了?”

        柳大柱砸吧着烟袋开口询问。

        明黛听到声音:“叔,是我明黛,我来还车。”

        “哦,明黛闺女啊,快进来,上炕,你也是,这大晚上的,你自己个一个人也不怕给狼叼走了。”

        明黛笑着回答:“不是一个人。”

        柳大柱刚想说是不是新知青,明黛的下一句话就把柳大柱的烟袋吓掉了。

        “周斯年陪我来的。”

        “哐当!”

        柳大队长的宝贝烟袋杆掉在了地上。

        “你说谁?”

        一旁的黄婶子发誓,嫁过来30多年,都没有听到过柳大柱这么尖细的声音。

        明黛在黑暗里笑弯了眼,嘴上却不确定的回复:“周斯年?”

        现场一阵死寂。

        刚刚还闹腾想要出去玩的柳家小孙子,这会也乖乖的躺下不腻歪了。

        周斯年一如既往的好用。

        这会,周斯年的目光被地上一明一暗的烟袋杆吸引了,他走上前,捡起了烟袋,盯着上面一明一暗的烟袋锅子看的起劲。

        柳大柱看着自己的宝贝疙瘩到了疯子手里,心都在滴血。

        明黛一个快步上前,从周斯年手里抢了过来:“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不礼貌。”

        柳家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怕疯子一个暴怒,把现场的人都揍一遍。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周斯年没有任何反抗,让明黛抽走了手里的烟袋,高大的身影乖巧的站着。

        等到烟袋重新回到自己手里,柳大柱都没反应过来。

        这还是疯子吗?

        “老婆子,点,点灯。”

        大队长颤抖的声音传来,明黛打开了自己带来的手电筒。

        “叔,我这有手电筒。”

        明亮的光线亮起,周斯年再次燃起了兴趣。

        这次明黛没有拒绝他,把手电筒塞给他,嘱咐他不要对着人照。

        周斯年果然听了,对着房顶照个不停。

        柳家人的视线跟着光线走,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叔?”

        明黛的轻唤叫醒了柳大柱,他一双老眼看着眼前的小丫头,只到周斯年腰高的小丫头竟然能让疯子这么听话,奇了怪了!

        “闺女,他这是好了,这么听话了?”

        明黛看着依旧在玩手电筒的人摇摇头:“没有,还是不听话,只能用好吃的哄着,幸好喜欢吃我做的饭,只要说给吃好的,就听话。倒也帮了我不少,就是粮食下的太快了,我打算明天下工去城里看看,能不能买点吃的,不行就要给我爸爸的领导寄信了。”

        黄婶子同情的看着她,这几天疯子帮小知青砍了几车的柴火,村里人看着都眼馋,毕竟这么能干的劳力,整个红旗公社都找不出来一个,有些人就说了不少的酸话。

        现在一听,才知道人家付出了什么。

        她可是知道的,小知青刚领了20斤的细粮,这就要没有了?!

        养不起啊养不起!

        柳大柱也知道,这事亏着人家明黛了,好好的下乡,自己还没挣工分,就先养着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点头:“行,明天上工,我把条子开好,让三爷送你去,正好疯。。。额周斯年的包裹也快到了,你去帮着取了吧。”

        能坐车不走路,明黛自然开心,更何况还有意外收获,更好了。

        明黛笑着道谢了,把手里的包裹拿过来递给黄婶子。

        “婶子,我刚来,叔就这么照顾我,我做了些团子给叔和婶子尝尝,以后还要麻烦您和叔多看顾了,我人小,做错什么,您教我。”

        黄婶子拿着包袱看着当家的。

        “拿着吧,闺女一番心意,有空来家里吃饭,车子要用你再来拿。”

        明黛笑着应了,喊着还在玩手电筒的周斯年告辞了。

        看着周斯年乖巧的跟着,柳家人还是很迷糊。

        疯子这么听话,还是头一次!

        等到送完人关好门回来,黄婶子还是很新奇。

        “老话说的一物降一物,还真的没说错哈,之前可没见过疯子这么听话的。”

        她急需人分享,可惜这会大炕上的人都盯着明黛带来的包裹看。

        黄家大嫂,黄大莲,是黄婶子一个村子拐着弯的侄女,一向得宠,还一连气生了两个大孙子,铁蛋和狗蛋,因此不怕这个婆婆,这会笑眯眯的开口:“娘,你说这城里人做饭就是和咱们乡下人不一样哈,咋就这么香,你大孙子都忍不住想尝尝了。”

        黄婶子骂了一句:“我看是你的馋虫作怪。”

        铁蛋和狗蛋也给力,缠着奶奶要吃团子。

        黄老二一家因为生的都是闺女,黄杏和黄桃,二儿媳妇周盼睇觉得抬不起头,倒是没有说话。

        最后黄婶子的小儿子柳来发都出声要吃了。

        黄婶子这才边骂骂咧咧,边打开了包着的布。

        看着两排六个手掌心大的团子,各个圆滚滚的十分好看。

        “别看人小,手真巧,做的似模似样的哪!”

        黄婶子边夸,边拿起一个,十分宣软。

        两个孙子,一人发了一个,小儿子发了一个,两个孙女两人一个。

        剩下的两个,给了老头子一个,还剩下一个,看着老大媳妇殷切的眼神,再看看低头的老二媳妇,她叹口气。

        老大媳妇看了,最会做人:“娘,你吃,我和来福蹭口孩子的就行。”

        黄婶子满意的点头,还是老大家的会疼人。

        还没等她决定最后一个团子的归属,大孙子惊喜的大叫:“肉!有肉!”

        小孙子也大叫:“鸡蛋!还有鸡蛋!”

        黄婶子大惊,掰开手里的团子,果然是有馅料的,不知道是什么肉的,但是油亮亮的,趁着月色都能看的十分明显。

        “哎呀,这可怎么还这个礼!快,别吃了,给俺拿回来!”

        农村里,一般都是有来有往,还礼也都是差不多的。

        明显今天小知青带的礼,他们还不上。

        铁蛋和狗蛋一听要还回去,急了,直接塞进嘴里就要往下咽,噎的要翻白眼。

        黄桃拿着手里的团子,她和妹妹一口没吃,打算和父母分享,这会要还回去,很是舍不得。

        小儿子柳来发看着团子,不舍得递了回去。

        他长大了,知道家里的不容易。

        看着孙子被抠出团子大哭的样子,柳大柱砸吧了下烟袋,捏了捏还温热的团子。

        “吃吧,给孩子吃吧,这礼慢慢还。”

        黄婶子也心疼孙子,默默收回了手。

        最后只有铁蛋、狗蛋和黄桃黄杏吃上了团子,就连小儿子柳来发都选择把团子留着。

        第二天一大早,柳大柱家的稀粥里第一次有了腊肠和鸡蛋花。

        团子皮被撕成小块,均匀的放到每个人碗里。

        喝着一碗带着油花的稀粥,柳大柱一家觉得今天必须满公分!

    相关推荐: 大明流匪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真千金回归后,被五个哥哥团宠了 绝色公主一睁眼,清冷质子跪求宠 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